NGO的成熟与理性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3月末,国务院法制办就《规划环评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起,环保民间组织(以下简称环保NGO)就立即行动起来,号召和协助广大公众积极参与。与早期简单地号召大家维护公共卫生和节约资源不同,环保NGO的参与正在走向国家立法和决策的更高层面;与早期参与时的热情有余、理性不足有所不同的是,如今的环保NGO更加成熟和理性。
  与去年底《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时,环保NGO的反应平淡不同,《规划环评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的消息一出,就引起环保NGO的重视。自然之友项目负责人张伯驹说,《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征求意见时,环保NGO没有积极发声,等法律正式出台后,发现公众的参与空间是有限的。而一部法律在颁布施行后,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有改动。他认为,现在公众参与的热情在逐步提高,大家需要更多的参与渠道,需要更多的空间去发挥,而这些都需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果不在法律、法规出台的过程中争取公众参与的权利,就会使今后的很多参与变得被动。
  “我们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的公众参与更加合法,对NGO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绿家园的项目负责人窦丽丽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她同时认为,“NGO一直都在讲公众参与,所以从自身来讲,更应该身体力行,积极主动地把握住任何一个能参与的机会。”
  对于国家开门立法的做法,环保NGO非常认可。“有了这个渠道,就可以在合法的状态下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环保NGO的推动与立法部门听取公众意见的目的是一致的。而要推动这项工作,就需要组织。”张伯驹说。
  一次专门召开的碰头会让自然之友、绿家园、地球村等几家环保NGO走到了一起。一定要保证宣传的有效性,让那些有意愿行动的公众获得信息。为了最广泛地传播《规划环评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的消息,自然之友利用自己会员制的优势给所有会员群发了邮件,还主动通知全国各地的环保NGO,号召大家共同关注;绿家园运用举办记者沙龙积累的资源,给有联系的记者发出关注《规划环评条例》制定的呼吁……
  解读是第二步。《规划环评条例》这样一个比较专业的法规,一般公众很难看懂。张伯驹说,“不是文字看不懂,而是不知道这个条款确定下来后意味着什么,这些是需要解读的。”自然之友选择了公众参与、审查权、保密制度等几个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点,用相对比较通俗的语言进行阐述,对其中的利害关系进行详细解读。为了扩大解读的覆盖面,绿家园的记者沙龙专门组织了一期以《规划环评条例》的制定为主题的讲座,邀请关注环境问题的媒体记者参加。环保NGO还特别邀请有专业背景的专家,利用网上直播的形式向公众进行讲解。
  第三步是指导大家发表意见。自然之友专门制作了一套指导说明,配着指示图,告诉大家应该点击哪里进入,如何注册,怎么提交意见等。
  张伯驹说:“环保NGO必须发出声音,而且要让决策者听到这种声音,感受到这种声音的力度,这就需要组织这个声音,不让这个声音很微弱、很零散。”环保NGO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共同推动,形成合力。这次活动是几家环保NGO在策划阶段就共同参与,各取所长,分工合作的成果。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要给《规划环评条例》这样专业性较强的法规提意见确非易事。这是因为,一是制定《规划环评条例》对公众利益影响并不直接,因此不能自然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和主流话题;二是公众不容易找到方便提交意见的方法,有的人不会上网,有的人上网后找不到在哪里提交;三是法律条文和普通公众之间距离较大。如何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同时让公众用相对专业的语言提出建议,这对环保NGO是一个挑战。
  “我们不能做引导。”张伯驹说,“不能我们想说什么就让大家去提什么,不能让公众成为传声筒。”他表示,环保NGO希望公众发表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是做一种培训或者普及,“我们不能给公众上课,只能通过传播手段来推动。之前这方面并没有足够的经验,现在我们还在努力探索。”
  据国务院法制办的网站统计,目前已经有500多人提交了意见,但是这个数字没能让张伯驹兴奋,“和经济有关的立法常常有上千人参与提交意见相比,现在征求意见的时间已经过半,人数还是不多,还需要继续推动。”与积极推动过程不同,对于最后出台的法律是否能够采纳环保NGO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张伯驹倒显得很淡定。“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是否被采纳是不确定的,但确定的是我们要努力推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带来一些改变。以前很多公众不清楚自己可以参与到环境立法当中,但通过一次、两次……公众就能养成主动性和自觉性。”
  这次活动政府和环保NGO都采取了积极倾听互动的态度。一方面,政府的信息发布在开放态度、程序设置、时间提前量上都有进步,另一方面,环保NGO也积极主动地回应,平和地接受邀请,认真地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这为NGO的参与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思考和路径,公众不只是有参与的理念,还有参与的行动,营造出公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对于环保NGO联合行动的做法,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认为,这种联合有助于理性地表达多元化的意见。而且每人一个版本很难形成统一,NGO内部的协调容易提出民间意见,这些意见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决策者对有没有采纳、为什么没有采纳就容易进行反馈,从而与决策者形成对话,而不是单方的意见收集。他提出,NGO面对一个如何与专家进行合作的问题。同时,NGO要注意意见的公正,不同专家的不同意见都应该吸取,让意见更加理性。
   (原载《中国环境报》2008年4月23日,本刊刊用有所删节)
其他文献
工程施工使地形地貌发生巨大改变,如山坡开挖导致边坡失稳,大坝构筑及弃渣堆放引起地基变形,从而加剧和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989年,云南澜沧江漫湾电站在左岸坝基开挖过程中,发生大规模坍塌,造成坝顶公路毁坏,坝基和厂基无法开挖,使工程投资增加了1.4亿元左右,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尚未包括在内。  2001年,紫坪铺工程施工区在进行公路改线和排砂洞施工时,由于对边坡进行削坡,致使斜坡崩塌
期刊
2008年5月15日,这天真是紧锣密鼓的一天!从一早小杨师傅送来了免费印刷的1万张彩色单张开始,就像是敲响了“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的大锣!接着就是行动!  中午李健、苏慧、张伯驹等先行部队就出发考察战场,摸索了王府井的地形,确定了行动方案,下午就是小组的分头行动!  我和苏慧、孟兵、李健去了西单。在去西单的途中,大家在地铁里都积极地散发宣传单。当时苏慧就想到了很好的宣传语:赈灾行动的“小指南”
期刊
保护你的感觉  地震和其他重大灾难的救援者,常常会出现由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灾场如战场,因此在下到现场后,请你务必注意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出现心理崩溃感的征兆和表现  身体反应:易疲劳  体能下降,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心
期刊
前奏    “额尔古纳河”、“草原”、“徒步”,这几个词汇对于我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我开始行动,要加入这徒步的队列。多年前,由我的导师石木兰教授引导成为了自然之友的会员,看着导师兴致勃勃地为这个组织做着各种志愿者工作,如会议录音的中英笔录和翻译,我很感动,却抽不出精力做点什么,最后连交会费的时间也被挤掉了。然而,自然之友以宽容之心一如既往地往我的邮箱发送各种信息。当我被“额尔古纳徒步穿越”这一
期刊
摘要:有人认为,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环境改善的最大推动力;奥运会结束后,假如这一强大的动力源萎缩,北京会以什么样的表现来延续呢?本来,环境改善并不是为奥运而作,环境改善是为了让本地的居民过得更加的安适,让本地的环境日益复壮。依照这个原理,北京完全应当借着奥运会的破冰之功、融冰之力,持续改善环境的工作。但北京当前的环境改善策略,仍旧有大量需要修正之处。    2007年6月,在国家环保总局于安徽合
期刊
将限塑政策的管理对象扩展到所有其他材质的一次性购物袋    我们认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应该将一次性非塑料材质的购物袋,比如纸袋纳入到收费政策的范围内。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他材质的购物袋(包括可降解的)比塑料购物袋绝对环保。而且,在《通知》颁布后,社会上已经出现了盲目依
期刊
环境破坏,谁是罪魁祸首?舆论几乎都将矛头指向了排污的企业和失职的官员,但是,反躬自问,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有没有责任?在一些环境美好的国家,大家不但极为克制自己的行为,友善对待环境,还敢冒风险对抗环境破坏者,无论是资本还是权贵。“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面,就让我们来注意“40个保护环境、优化生活的细节”,你无需遵循所有的建议,只记住你喜欢的并努力做到就可以。    1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次性
期刊
没有到过北极村的人都认为,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村庄,当然也是中国的最北点。绝大多数到过北极村的人也这么想。但中国真正最北的村庄在漠河北极村向东60公里的地方,叫北红村,旧版黑龙江地图叫它大草甸子;而真正的最北点乌苏里还要再向东25公里左右,有一首上世纪的歌词里出现过这个地方,北纬53°33' 43"。  2007年7月下旬,我们一行九人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黑山头古镇出发,沿中俄边界额尔古纳河河岸顺流
期刊
2007年5月1日,英格兰东南部的莫德伯里成为欧洲第一个禁止塑料袋的城镇。一年过去了,这里的消费者和商家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居民们的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呢?    英格兰东南部德文郡的莫德伯里镇怎么看都不像一个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地方。这座小镇坐落在南汉斯海岸上,在普利茅斯以东27公里,是一个你转眼就会忘记的地方。这里只有大约1600名居民,要是教堂的墓地里没有你好几代的祖坟,你就还是一个“新来的”。“
期刊
著名环保人士、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这几天很有些着急,她与另一位同样著名的环保人士、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5月5日给国家环境部环评司发去了一封询问信,希望了解一下,长江上游——经常被人称为金沙江——已经开始施工的阿海水电站,到底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因为4月底,有许多人亲眼见证了这个电站的导流洞已经开始猛烈开挖;而依据金沙江中游水电公司、云南电力新闻网的相关报导,实际上,导流洞已经于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