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高一、二年级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地理知识,只不过是已有的知识比较凌乱,不够系统,思维的深度较浅,分析的问题不够全面,回答的问题具有跳跃性、不连贯,很难回答到点子上。针对以上问题在高三复习时尽量运用常识帮助学生分析地理原理,用联系这一地理重要特点来理解地理各要素,用限定的材料来解决特定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用熟知常识分析地理原理
进入高三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具备了相应的知识,也分析过许多地理现象,积累了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也形成了较正确的地理观点。但还会遇到更多的地理原理,面对新的问题最容易解决的方法就是运用已有的熟知的知识和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用已知领域的去解决未知的领域也是常用的方法。
顾名思义法。直接对概念、原理中出现的文字加以理解,而这种理解正是学生已经具备的熟知的知识,根据理解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学生感觉学习地理原理并不难,分析的方法容易掌握。如对酸雨成因的分析,酸雨就是与“酸”“雨”这两个字有关,酸性气体的来源就成了重要成因,二氧化硫是主要来源于煤炭的燃烧,燃烧煤炭较多的区域就容易产生酸雨,也能理解盛行风会把酸性气体带到下风向去这个原理,降水是酸雨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引申出干旱区产生酸雨的可能性较少,降水需要凝结核,酸性土壤的红壤区酸雨比较严重也不难理解,我国北方燃烧煤比南方多但酸雨却没有南方严重也就容易解决。
找相似区域。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如此之大,教师不可能每个区域进行分析,时间、精力都不允许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只选择典型的区域进行解剖式地分析研究,但学生会遇到教师没有讲过,自己又没有去过或平时没有涉及过的区域,这时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与此相似的区域,通过相似的区域来解决新区域中的问题。如要分析南美洲的的喀喀湖周边的环境只要借鉴青藏高原因为两地海拔高度相似,年较差和日较差也相差不大,虽然没有学过的的喀喀湖但青藏高原的知识完全能够解决此问题。
放大原理法。学生已经掌握某些地理原理,并能很好地运用,但有时会出现与基本原理中的某些要素不同的情况,对这种问题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放大地理原理,扩大地理原理的适用范围,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要素发生改变的地方。如降水总是从物质条件水汽、动力条件降温和凝结核三方面去考虑,与降水有关的问题运用这三项能够解决问题,雾、霜等天气现象在课本中没有出现,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用降水的原理同样可能解决雾和霜的问题,出现雾和霜也从降水的三要素来分析,但要注意的是降温的程度、发生的空间与降水会有所不同,因此又不能完全照搬降水的条件。
二、用联系观点理解地理要素
地理学科看起来涉及的面比较广,与许多学科都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仔细分析只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自然地理,另外就是人文地理。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聚落、交通、商业、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自然地理要素联系。任何一项地理要素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每项地理要素总要受其它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联系的观点,已知几个要素可以预测其它地理要素,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有利于提升地理思维能力,自然带就是一个综合体,每一自然带都留有各地理要素影响的痕迹。如世界上每一地的气候受该地理位置、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影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气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海拔高度、地形类型、迎风和背风坡、地表状况等方面分析;分析两地之间的气候差异时,除了相同的要素可以忽略外,只要逐项进行比较,就可轻松得出结论。
人文地理要素联系。人口、农业、工业、聚落、交通、商业、环境这些要素其实联系更加密切,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改变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其他人文要素,尤其是全球化的今天更是如此,世界各地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某区域发生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如分析某地工业发展的人文原因时,肯定从该地的人口(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市场)、农业的基础(提供原料、农产品、副食品)、交通便利程度(交通方式、网状的构成)、科技的水平、资金、环境的允许范围、市场的广阔程度、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运用联系的方法推测各要素时不能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自然与人文要素联系。人文地理的特征离不开自然地理的基础,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必然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肯定是和谐的、可持续的,否则发展不可能持久,所谓的符合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就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如世界各地的住房这人文景观不但反映出该地的人文特征,同时也能体现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建筑风格与当地的传统(风土人情、历史传说、特殊事件)有很大关系,屋顶的倾斜度与当地的降水、降雪有关,门窗的大小、墙壁的厚度与当地的气温密不可分,楼的朝向和楼间距与所处的纬度、太阳高度相关。
三、用特定材料展示思维过程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习过程,如何获得知识,通过哪些途径、方法、手段得出结论,至于结论的正确性关注的不是很多,强调思维的痕迹和过程,说明方法过程比结论重要,过程更能反映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说出思维过程,结论是如何得出,反映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甄别出是自己思考推理的结果还是猜测、蒙的结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时学的内容是一般的、常识性、通识性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在特定条件下,在给定材料的框架内回答问题,实际应用得以较好的体现。
分析概念。这里是指平时没有学过的新概念,为了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处理,也为了体现公平性,让每位学生面对都没有碰到过问题,经常会出现课本上没有、教师也没有教的新的概念,然后根据新概念的解释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新概念能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运用新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公平性的背景下运用广泛。如某地区年径流深度(毫米)等值线(年径流深度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分析年径流深度大的地区的主要原因。学生必须先读懂地区年径流深度这个概念,且清楚年径流深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出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径流深度大这个结果。
限制条件。由于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太多,为了给学生做定向思维,经常设定限制条件和范围,学生必须在给定的框架内思考,增加思维的深度,避免泛泛而谈答不到点子上。限制条件可以是限制思考的范围即在指定的区域内分析,也可以限定内容即在自然要素内考虑问题,用的最多的是限定在所提供的材料内探讨。在分析有限制性的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问题的限制性因素,有几方面、哪些角度给予限制,这种思维也叫做定向思维。如出现由指定的图分析,说明分析仅限于图内,读的过程也就是思维过程、更是分析的过程,由已知条件推知问题的要求,或由题目的要求出发追寻材料和地图中的条件,寻找两者的对接点,再用文字把它们组合起来。
区域特性。研究地理问题离不开区域,区域有范围大小之别,划分区域的范围可采用许多不同的标准,这就为区域研究留下很大的空间和组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区域可以千差万别,无任区域范围内如何变,但解决区域内的问题还是采用一般原理加区域特征的方法。一般原理指平时学的基础知识和地理原理,区域特征是指本区域与其他区域具有的共同特征和特有特征组成,如果是特有的区域特征材料中肯定会出现或通过其他途径暗示,这个提取的过程应该突显。如分析某区域内的海港,就从港阔水深、背风、腹地宽广、便利的陆上交通等这些一般原理进行分析,但港口所处的位置不同,背景的差异,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是否结冰、经济发达程度、依靠的城市等),进行具体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解决地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与传统的地理问题存在显著的差异,问题的角度、着力点、能力的考察等方面都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上也应有所调整和提升。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0-06-11
一、用熟知常识分析地理原理
进入高三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具备了相应的知识,也分析过许多地理现象,积累了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也形成了较正确的地理观点。但还会遇到更多的地理原理,面对新的问题最容易解决的方法就是运用已有的熟知的知识和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用已知领域的去解决未知的领域也是常用的方法。
顾名思义法。直接对概念、原理中出现的文字加以理解,而这种理解正是学生已经具备的熟知的知识,根据理解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学生感觉学习地理原理并不难,分析的方法容易掌握。如对酸雨成因的分析,酸雨就是与“酸”“雨”这两个字有关,酸性气体的来源就成了重要成因,二氧化硫是主要来源于煤炭的燃烧,燃烧煤炭较多的区域就容易产生酸雨,也能理解盛行风会把酸性气体带到下风向去这个原理,降水是酸雨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引申出干旱区产生酸雨的可能性较少,降水需要凝结核,酸性土壤的红壤区酸雨比较严重也不难理解,我国北方燃烧煤比南方多但酸雨却没有南方严重也就容易解决。
找相似区域。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如此之大,教师不可能每个区域进行分析,时间、精力都不允许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只选择典型的区域进行解剖式地分析研究,但学生会遇到教师没有讲过,自己又没有去过或平时没有涉及过的区域,这时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与此相似的区域,通过相似的区域来解决新区域中的问题。如要分析南美洲的的喀喀湖周边的环境只要借鉴青藏高原因为两地海拔高度相似,年较差和日较差也相差不大,虽然没有学过的的喀喀湖但青藏高原的知识完全能够解决此问题。
放大原理法。学生已经掌握某些地理原理,并能很好地运用,但有时会出现与基本原理中的某些要素不同的情况,对这种问题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放大地理原理,扩大地理原理的适用范围,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要素发生改变的地方。如降水总是从物质条件水汽、动力条件降温和凝结核三方面去考虑,与降水有关的问题运用这三项能够解决问题,雾、霜等天气现象在课本中没有出现,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用降水的原理同样可能解决雾和霜的问题,出现雾和霜也从降水的三要素来分析,但要注意的是降温的程度、发生的空间与降水会有所不同,因此又不能完全照搬降水的条件。
二、用联系观点理解地理要素
地理学科看起来涉及的面比较广,与许多学科都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仔细分析只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自然地理,另外就是人文地理。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聚落、交通、商业、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自然地理要素联系。任何一项地理要素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每项地理要素总要受其它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联系的观点,已知几个要素可以预测其它地理要素,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有利于提升地理思维能力,自然带就是一个综合体,每一自然带都留有各地理要素影响的痕迹。如世界上每一地的气候受该地理位置、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影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气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海拔高度、地形类型、迎风和背风坡、地表状况等方面分析;分析两地之间的气候差异时,除了相同的要素可以忽略外,只要逐项进行比较,就可轻松得出结论。
人文地理要素联系。人口、农业、工业、聚落、交通、商业、环境这些要素其实联系更加密切,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改变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其他人文要素,尤其是全球化的今天更是如此,世界各地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某区域发生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如分析某地工业发展的人文原因时,肯定从该地的人口(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市场)、农业的基础(提供原料、农产品、副食品)、交通便利程度(交通方式、网状的构成)、科技的水平、资金、环境的允许范围、市场的广阔程度、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运用联系的方法推测各要素时不能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自然与人文要素联系。人文地理的特征离不开自然地理的基础,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必然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肯定是和谐的、可持续的,否则发展不可能持久,所谓的符合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就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如世界各地的住房这人文景观不但反映出该地的人文特征,同时也能体现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建筑风格与当地的传统(风土人情、历史传说、特殊事件)有很大关系,屋顶的倾斜度与当地的降水、降雪有关,门窗的大小、墙壁的厚度与当地的气温密不可分,楼的朝向和楼间距与所处的纬度、太阳高度相关。
三、用特定材料展示思维过程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习过程,如何获得知识,通过哪些途径、方法、手段得出结论,至于结论的正确性关注的不是很多,强调思维的痕迹和过程,说明方法过程比结论重要,过程更能反映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说出思维过程,结论是如何得出,反映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甄别出是自己思考推理的结果还是猜测、蒙的结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时学的内容是一般的、常识性、通识性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在特定条件下,在给定材料的框架内回答问题,实际应用得以较好的体现。
分析概念。这里是指平时没有学过的新概念,为了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处理,也为了体现公平性,让每位学生面对都没有碰到过问题,经常会出现课本上没有、教师也没有教的新的概念,然后根据新概念的解释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新概念能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运用新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公平性的背景下运用广泛。如某地区年径流深度(毫米)等值线(年径流深度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分析年径流深度大的地区的主要原因。学生必须先读懂地区年径流深度这个概念,且清楚年径流深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出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径流深度大这个结果。
限制条件。由于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太多,为了给学生做定向思维,经常设定限制条件和范围,学生必须在给定的框架内思考,增加思维的深度,避免泛泛而谈答不到点子上。限制条件可以是限制思考的范围即在指定的区域内分析,也可以限定内容即在自然要素内考虑问题,用的最多的是限定在所提供的材料内探讨。在分析有限制性的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问题的限制性因素,有几方面、哪些角度给予限制,这种思维也叫做定向思维。如出现由指定的图分析,说明分析仅限于图内,读的过程也就是思维过程、更是分析的过程,由已知条件推知问题的要求,或由题目的要求出发追寻材料和地图中的条件,寻找两者的对接点,再用文字把它们组合起来。
区域特性。研究地理问题离不开区域,区域有范围大小之别,划分区域的范围可采用许多不同的标准,这就为区域研究留下很大的空间和组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区域可以千差万别,无任区域范围内如何变,但解决区域内的问题还是采用一般原理加区域特征的方法。一般原理指平时学的基础知识和地理原理,区域特征是指本区域与其他区域具有的共同特征和特有特征组成,如果是特有的区域特征材料中肯定会出现或通过其他途径暗示,这个提取的过程应该突显。如分析某区域内的海港,就从港阔水深、背风、腹地宽广、便利的陆上交通等这些一般原理进行分析,但港口所处的位置不同,背景的差异,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是否结冰、经济发达程度、依靠的城市等),进行具体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解决地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与传统的地理问题存在显著的差异,问题的角度、着力点、能力的考察等方面都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上也应有所调整和提升。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