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信息素养成为现代社会生活每个公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为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努力工作是责无旁贷的。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兴趣 技能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感兴趣的事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学习、自主地探索、自由地发挥,培养他们自主學习和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身处信息时代,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
“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普遍运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或学科内容综合起来,以便产生较好的效果。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整合使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之中。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适时地获取信息、分析和综合信息,并能专业化地呈现信息时,才能达到有效的技术整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指除了在学校设置信息技术课程,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之外,还应大力提倡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这两者互为促进、互相补充。
四、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
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一方面,信息素养是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改善教学资源,是学生信息素养的物质保证
现阶段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应该积极创设条件,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在短时期内搞好互联网建设,为学生搭建理想的学习平台,使学校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阵地。在网络资源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营造一个社会信息化环境和校园氛围,使学生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接受信息素养教育,而且使他们整个生活、学习过程始终处于信息化环境的熏陶之下,这样才能将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形成合力,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总之,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是新生事物,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J]. 教育部文件. 教基 [2000], 2000 (35).
[2] 吉庆, 华东师大教授. 信息素养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 张倩苇. 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 2001, 2(9): 9-14.
[4] 章慧敏, 傅德荣.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 中国电化教育, 2001, 9: 16-17.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兴趣 技能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感兴趣的事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学习、自主地探索、自由地发挥,培养他们自主學习和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身处信息时代,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
“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普遍运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或学科内容综合起来,以便产生较好的效果。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整合使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之中。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适时地获取信息、分析和综合信息,并能专业化地呈现信息时,才能达到有效的技术整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指除了在学校设置信息技术课程,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之外,还应大力提倡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这两者互为促进、互相补充。
四、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
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一方面,信息素养是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改善教学资源,是学生信息素养的物质保证
现阶段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应该积极创设条件,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在短时期内搞好互联网建设,为学生搭建理想的学习平台,使学校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阵地。在网络资源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营造一个社会信息化环境和校园氛围,使学生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接受信息素养教育,而且使他们整个生活、学习过程始终处于信息化环境的熏陶之下,这样才能将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形成合力,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总之,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是新生事物,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J]. 教育部文件. 教基 [2000], 2000 (35).
[2] 吉庆, 华东师大教授. 信息素养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 张倩苇. 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 2001, 2(9): 9-14.
[4] 章慧敏, 傅德荣.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 中国电化教育, 2001, 9: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