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四中精神的独特魅力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398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到过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有北京的、上海的、深圳的、广州的、美国的、欧洲的、澳洲的……可最能感动、吸引我的却是我国山东省安丘市的一所乡村普通高中——安丘市第四中学。
  去年9月,我初次接触了这所乡村名校;今年9月,我又带领着学校的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参加了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组织的学习团二进安丘四中;不久,我还将带领学校的一线教师三进安丘四中。究竟是什么能这样吸引、感动我们一次次来到这儿呢?那就是安丘四中的“三育”所编织出的一幅幅中国教育改革的美丽图画和所孕育出的一个个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步入安丘四中的校园,从进入眼帘的一个个宣传栏,到教室走廊两侧和一间间简陋的教室,再到学生宿舍里那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那一位位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校长、领导;那一名名具有崇高师德和高度责任心的教师;那一个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莘莘学子。这一切感动着来此参观学习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安丘四中的刘玉玺校长说得好:“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安丘四中的信心教育让每名学生都能有远大的目标,让学生都能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安丘四中学生强烈的自信心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繁荣、富强的中国。
  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安丘四中的养成教育正是培养每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遵纪守法、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劳俭朴、乐于助人品格的有效手段。从国旗下的宣誓到一次次班会、团会的演讲,安丘四中孕育出来的是未来高度文明的中国人。
  安丘四中的感恩教育教导学生要珍惜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这样的学生将来才会孝敬父母长辈、报效祖国人民。这一切使我们看到的不是一所学校,而是未来的和谐中国。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人从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可以获得一张又一张的学业文凭,而安丘四中通过“三育”孕育出的学生首先获得的是一张做人的合格证书。这张证书不是每所学校都能发出,不是每个人都能捧出,它永远是那么的珍贵而又难得!
  学会一种理念、宣扬一种精神并不难,难的是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中,落实到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员工的行动上,体现在学校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的安排里。这才是安丘四中精神的独特魅力啊!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艺术教育赖以发展的人才资源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教学技能培养,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
利用1961—2016年山西盛夏(7—8月)平均降水和同期NOAA重构海温资料,分析了山西盛夏降水分别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相关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山西盛夏降水和
利用以高灵敏度背向照明 CCD和象增强器为核心的探测系统 ,对植物叶片和叶绿体光诱导的超微弱发光 (延时发光 )光谱进行探测 ,结果发现 ,叶片和叶绿体的延时发光光谱很一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军民融合背景下成都通航产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起步,为探索并提出军民融合背景下成都通航产业人才培养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方案,通过调查研
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是我们党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所进行的一次普遍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实际的教育活动。学习运动中所体现出完善的学习机制,良好的学风,精干的师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高校、不同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