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考量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umonnok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故都”江西瑞金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而且还拥有独特的客家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今年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瑞金更是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当今红色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有一些不妥的观念和做法,常以“國际化”或“科学”的名义而无视中国的实际和革命老区的实际情况,使红色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偏离了现实的轨道。
  一、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
  1.红色旅游文化的内涵
  红色旅游文化是以红色旅游为载体。红色是内容,旅游是形式,文化是灵魂。从宏观上来说,红色旅游包括物质实体、地理环境以及空间环境;从微观上来说,可以是座城市,一间房间,一杆枪或一双草鞋。基于人们的情感及心理记忆,精神象征却更加多元,不同的地方有不同感受,不同的历史也赋予不同的意义,同一段历史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情感色彩,这就是精神象征的复杂性,红色旅游的志趣也在于此,能满足多层次的心理满足,可以是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也可以愉悦身心放松精神。Breakwell(1986)指出,任何地方都是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的产物。①庄春萍(2011)从地方是人与环境互动关系出发,提出红色旅游是社会意义的产物。②
  笔者认为红色旅游文化包含赋义、情感认同、需求满足及精神激励四种功能。(1)赋义是人们对历史的认知结合情感、信任和偏好进行逻辑定义。江西瑞金作为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会址而闻名中外,因此赋义为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2)情感认同则包括愿望投射、历史记忆的成分。红井作为党和苏维埃政府关心群众生活的历史见证,也成了人们的情感记忆。(3)需求满足是在人们对地方的认知而产生一种心理契合。瑞金烈士纪念塔满足了人们赡仰先烈、缅怀历史的精神需要。(4)精神激励是一种功能性的满足。游客通过参观可以达到认知改变、情感的升华及激励意志的目的。
  2.几个现实问题
  红色旅游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一直是国人的情结。为了获得国际上的认可,从中央到地方都充满了热切的期盼,但红色旅游的对外传播在现实的考量下仍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首先,对外传播的落着点是个体还是社会的?红色旅游的实质是通过精神的物质化再到物质的精神化,其中关键要素是个体的心理因素。杨宜音认为个体与群体的视角,还应当放在文化心理背景下来理解,从心理满足视野出发,对外传播应满足游客的精神需要,最终指向为构建红色文化传播革命精神。③其次,对外传播的宗旨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文化是政治与经济的反应。加大红色旅游的对外传播就是要通过各种载体,宣传和普及革命的伟大精神,吸引国际游客前来江西瑞金缅怀先人感召历史,这是文化的,同时也反映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色彩,提升中国在世界的软实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外传播应将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统一。 第三,对外传播的途径是传统还是现代的?网络媒体带来了传播载体与传播模式的变化,这是网络时代对革命老区对外传播提出的挑战。Mark Poster(2005)从传播模式看,传统媒体是一种播放型传播,主要是一对多、点对面的传播,新媒体有全球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显示出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④瑞金地域较偏远,既要坚守本土特色,同时要运用现代传媒广泛宣传,让世界了解红色故都瑞金的独特魅力。第四,对外传播策略是单一还是多元的?从传播策略上来看,人们追求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更崇尚直觉的感官刺激;人们不再迷信国家权威传播策略,追求多元化的传播。后现代思潮下的对外传播更应考虑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特点,采用形象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尊重受众的文化特性及个体差异,使受众与中国红色文化产生亲近感。


  二、构建红色旅游对外传播模式要素的思考
  近年来,红色旅游业不断繁荣,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研究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为此,红色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模式构建上立足现实,注重老区的实际,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多学科的融合,在操作层面应考虑现实特殊限制因素和最佳平衡条件。因此,建立模式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
  1.传播主体全员化
  从国外经验来看,凡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应地都建立了全员化的模式大力发展本国旅游文化产业。从传播主体来说有政府→企业→媒介→当地居民四位一体,由政府为主导,从而保证全员参与,多元化促进。红色旅游文化所传承的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客家文化传统应进行整合,将红色旅游文化寓教于游,寓游于乐。红色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祭祀活动等也要互动互助、相辅相成,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2.传播媒介融合化
  在网络语境下,不同的媒介要进行融合。通过媒介融合用国际的声音表达中国红色旅游的文化,用国外的受众所能接受的方式传播红色旅游文化,这是一种“中国的文化,国际的表达”。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还可运用现代技术在红色旅游景区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如“声、光、电、波”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通过多媒体技术创造动静结合、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特色各异、引人入胜的红色旅游文化产品,增强旅游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做到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体验性的和谐统一。
  3.传播目的满足化
  红色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应注意满足受众多层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各项服务。红色旅游文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为游客进行服务达到满足:(1)身体方面需求,通过“走一趟红军路、扫一次烈士墓”等互动式、体验式活动使游客达到良好的健康体能、运动技能;(2)认知方面需求。彭继红(2008)认为,红色旅游就是要通过参观革命旧址,使人置身其中,触景生情,如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艰苦岁月,从而引发心灵上的震撼、引起思想上升华。 ⑤(3)精神方面需要。通过唱革命歌曲,吃红军饭,走长征路,培养一种“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让人们不再焦虑、抑郁和颓废。(4)社会行为方面。革命遗址抑或革命故事诠释了红军长征所表现的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示了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这种精神的感召,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行为的学习,产生强烈的社会认同。   4.传播特点本土化
  对外传播的本土化有三层含义。一是坚守瑞金的红色旅游文化。这是以历史遗址、故事传奇、人文艺术作品、历史文物等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的文化载體。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形式对历史进行演绎,重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展现革命先辈的优秀品格。二是将红色文化结合当地客家文化。瑞金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将红色文化结合客家文化进行融合对外传播,使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搭配红色文化,客家旅游和红色旅游在空间上的重叠,两者相得益彰互动共进。三是结合革命老区的实际。有人认为,红色旅游文化应国际化,将时尚的潮流文化引进以迎合游客的心理需求,这种不结合实际的旅游开发可能扭曲红色旅游文化价值的呈现形式。
  三、关于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发展的策略与思考
  红色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必须考虑传受双方的文化及情境差异,笔者基于上述分析以文化心理为理论要点,建议立足红色文化,建立共同文化,吸引中外游客在红色旅游中寻找文化认同。
  1.以“共和国摇篮”为推手,激发游客旅游动机
  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有效性必须考虑到旅游动机及旅游情境。红都瑞金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大本营,国家的许多领导机关和政府部门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根”。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必须激发游客强烈的旅游动机,以“共和国摇篮”为推手,大力宣传毛泽东和朱德旧居、中央政府大礼堂等革命遗址,使他们对瑞金红色文化更增添一份好奇与期待,从而想到瑞金来一睹为快。同时也要把握各种时机,如“七一建党”、“八一建军节”及“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向世界展现“共和国摇篮”革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
  2.以“红色故都”为桥梁,缩短传受心理距离
  美国学者Dodd认为对外传播最大的屏障就是文化与情境的不同,Dodd称之为感知之距离(perceived cultural difference),并提出用“第三方”文化以缩短心理距离的策略,这个第三方文化即共同文化情景。⑥正如“甲”与“乙”交流有障碍,而“丙”是他们共同的朋友或信仰,那么则会缩短这种心理距离。故乡,是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每个人对此都会梦牵魂绕,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瑞金作为“红色故都”,令众人瞩目,让世人倾情关注。以当年战争的各种标语、革命旧址、招幌牌匾和枪炮等为装饰,从而使游客达到红色体验的效果;此外,瑞金应大力开发体验式、参与式的活动,激发国外游客感受革命红军艰苦奋斗的情怀,唤起心中最深的历史记忆,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
  3.以“领袖故里”为纽带,让国外游客进入中国情景
  格伯纳等人认为,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即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格伯纳据此提出“涵化分析”,也称为“教化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⑦媒介如果长期地、潜移默化影响着受众,不知不觉就会影响和改变主观的认知。人们不了解瑞金,但国际社会对毛泽东是熟悉的,国际媒体称“毛泽东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在对外传播上可借“领袖故里”这种纽带开展多方位多维度的宣传。在宣传形式上应采用油画、场景、多媒体、幻影成像、超现实仿真雕像等先进的展陈手段,通过大量文物资料和照片再现辉煌的历史,尤其是采用情景再现、全景画及实物陈列的方式再现领袖在瑞金的生活战斗场景,再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袖深沉自信和非凡智慧,让世人了解“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苏区精神。(作者供图)
  「注释」
  ①Breakwell,G.M.(1986).Coping with threatened identity.London:Methuen
  ②庄春萍等:《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9期。
  ③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中的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④Mark Poste:《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文化和传播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彭继红等:《红色旅游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⑥Dodd, C.H.(1998).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5th ed.).Boston, MA: McGraw-Hill.
  ⑦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其他文献
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一直面临一个尴尬,那就是因为受到语言和习惯的限制,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出版物很难进入主流渠道。  但在英国,这种尴尬已经大大缓解,在几代对外发行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中国的出版物已经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了主流渠道。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新春贺词中所提及的“农历蛇年到来之际,在英国的庆祝活动将再次提醒人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华人社区对英国的巨大贡献。”正是对中国文化走入英国社会
期刊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迈向新的历史进程,中国主流媒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人民日报》微博的“粉丝”高涨,到《新闻联播》抢领导人镜头的“光屁小孩”,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主流媒体的新气象新变化都成为了人们最近热议的话题。毋庸置疑,一提到以《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新华社等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无论境内还是境外的受众都会产生相当的权威感与厚重感,因为这些主流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执政党和国家意志
期刊
不久前,从朋友那里读到一本由中国《文汇报》常驻巴黎记者郑若麟用法文撰写的《和你一样的中国人》一书(下称《和》,目前尚无中文译本)。读完原文后,不禁拍案叫绝。对“法语世界”读者来说,该书不啻是了解和研究中国的一阵“及时雨”,一捧“雪中炭”。作者以中国上海人特有的“润物细无声”般的细腻、耐心、周到,不仅解答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各种疑问、猜测,甚至舒缓了一些西方人对华的愤懑乃至仇视情绪。这样看来,《和》自2
期刊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和中国行动与主张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一种有别于国际报道和外事报道的涉外新闻报道,日益成为区域媒体不可忽视的主角。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涉外新闻报道”首次出现于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3月联合发布的《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中:“采编涉外新闻报道,要遵守我国涉外法律和我国已加入的国际条约,贯彻我国对外政策。”对近两年中
期刊
1992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开播国际卫星电视频道,即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从1992年到2012年这二十年中,我国对外播出的电视频道在播出语言和频道类型都大为丰富。仅中央电视台就开播了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的国际频道,其中既有综合频道,还有英语新闻频道和英语纪录频道等专业频道。开办对外电视频道的主要目标是传递中国声音和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理解
期刊
如何增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话语权,对我国新闻媒体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笔者曾以驻外媒体记者身份在拉美的墨西哥工作两年,并参与对秘鲁、古巴等国的报道,回国以后继续从事对外宣传工作。因此,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  在拉美地区,大的媒体主要掌握在所在国利益集团手中,中国在当地的形象,基本上由西方媒体打造而成,片面、曲解是关于中国报道的主要特点。当地媒体涉华报道多以负面内容为主,甚至随声附和渲染“中国威胁”
期刊
威廉·布隆代尔在他的畅销书《〈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中建议各位记者抛弃“无聊的数据和滔滔不绝的专家讲话”去讲一个好故事吸引读者。可对于大多数的经济新闻记者和编辑来说,和“无聊的数字”打交道是每天的家常便饭,要在一些常规经济报道的间隙采写出一个好故事,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其实,“讲故事”只是一个形式,其精髓是新鲜生动的事实和贴近生活的直观表达,以及由小见大的手法,这些也可能成为一篇经
期刊
中国人重视自己的文化,但是如何传播才能让不同语言的受众轻松接受?笔者认为,与其加大力气,刻意推广,不如找到几个关键“窍诀”,用一点巧劲。  窍诀一:厚积“厚”发  笔者第一次阅读比尔·波特(Bill Porter),是在银行排队时,出门前顺手抄起一本《禅的行囊》,栽进比尔的“行囊”里,竟然盼着排队的号叫得慢一些。随着他从贾岛家出发,乘大巴赶到云岗,又去北台朝拜憨山大师,听他细数大钟寺的来历、五台山
期刊
横贯半个中国的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于26日全线通车。这再次了巩固了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雄心壮志。  两列火车于上午九时和十时整分别从北京和广州火车站先后出发,标志着这条全长2298公里的铁路全线贯通。高铁以平均每小时300多公里的速度运行,可将北京至广州间的旅行时间从原来的20多个小时缩短至8小时。  每天将有155对列车奔驰在这条新线路上,针对周末和出行高峰时段,有关部门还会安排增
期刊
无论对中国的高铁梦想来说,还是对中国经济来说,过去的一年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  在被废弃闲置很久之后,华北地区霸州周边的农田里迅速出现铁路大桥、高架路轨和一排排整齐的工人宿舍。广袤的田野即将成为中国高铁网络中的一环。  这与2011年下半年相比是一个急剧转变,那时,一起严重的动车事故使人们对已建成铁路的质量产生质疑,中国果断叫停高铁计划,中断了几乎全部新投资。  高铁投资和基础设施开支的再度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