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精妙 过程感人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缘起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而残障儿童更需要得到格外的照顾和呵护。爱德慈佑院是由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爱德基金会部分职员以及残疾人士的家长参照海内外相关组织发起成立的南京首家为智障人士服务的专业化非营利机构,一个为残疾、特别是为智力障碍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服务的人道主义组织。2002年初,爱德基金会为其提供了启动基金及130平方米民居一处,同年4月经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批准运行。爱德慈佑院系非营利性的民办社会福利机构,旨在提高智障青少年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社会能力,通过职业培训,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唤起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帮助智障人士实现他们的生命价值,回归主流社会,得到社会认同和尊重,享受平等的公民权利。但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慈佑院在经济上尚难以独立,服务内容和规模也难以满足附近社区残障青年的需求。资金来源除学员家长交纳的费用外,很大部分来自热心公益事业的海内外朋友的捐助。慈佑院的工作繁琐而细致,工作人员一人多岗,常常身兼老师、朋友、保健医生、妈妈等数职,现正计划继续加强教师和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培训,造就一支为智障青少年服务的优秀社会工作者队伍。 他们在完成对智障青少年进行各项能力训练和职业培训的同时,也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向社会呼吁,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2008年9月,第十三届北京残奥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开幕式上残疾朋友精彩绝伦、震撼视听的表现,及残疾人运动员顽强不屈、奋力拼搏、创造奇迹的精神感染和鼓舞着我们,使我们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格外关注和尊敬。
  2008年我们共同经历的各种磨难,唤起人们奉献与付出的渴望与热情,“被需要是一种幸福”,“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已成为一股温暖的意识流在我们的心里流淌。而此时南京也正在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和谐之音”在这座古老与现代交融的美丽城市萦绕唱响。
  
  过程与环节
  
  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2008年9月9日清晨,FM93.7 江苏新闻广播的总监、主播和编辑记者,共青团南京市委领导、爱德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等一行近20人来到爱德面包坊,使得这里分外热闹,白色的帽子、红色或蓝色的领结、白色的制服和围裙,直播台前的主播们摇身变成了“糕点师傅”。在正牌师傅的介绍声中,大家早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志愿者与面包坊的智障学员一起忙碌着,和馅儿、称皮、揉制月饼、摁模、烘烤、上色、再烘烤,直至月饼喷香出炉。志愿者们做出了椰香、豆沙、抹茶、烤鸭四种馅儿的月饼。尝着自己亲手制作、新鲜出炉的月饼,大家激动不已,因为他们制作的不仅仅是一块月饼,更是饱含着一份对自闭症儿童的爱心,对公益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整个制作过程志愿者与面包坊的智障学员一起协作完成。虽然学员们动作迟缓,偶尔也会出错,但他们还是一步步按照面包师的悉心教导完成月饼的制作,他们认真的态度、执著的精神让志愿者动容和感动。
  活动结束时,参与月饼制作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得到智障学员亲手制作的爱心圆珠笔,每一支圆珠笔上还有制作者的名字。志愿者和智障学员还一起在“心愿树”上写下了自己的愿望。FM93.7江苏新闻广播的志愿者发出了如下的感慨:“相信,当我们使用这些圆珠笔的时候,书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里面包裹的更是爱心汇聚成的温暖。”“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在参与整个爱心月饼的制作过程中,让我们更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智障学员以及更多需要帮助的自闭症孩子。吃着我们一起完成制作的月饼,百感交集,因为我们身边还有太多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的残疾孩子,而我们能为他们做得太有限,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工作,通过我们手中的话筒,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真正融入到正常人的世界中去。”活动结束之后,江苏新闻广播的志愿者将制作好的937盒月饼通过广播进行义卖,每盒售价93.7元。
  2008年9月23日下午 FM93.7江苏新闻广播的主播、编辑、记者,江苏电台热心慈善的同事(通过招募挑选)、爱德基金会工作人员等来到爱德慈佑院,把上次拍卖月饼的善款捐赠给慈佑院,专项用于帮助自闭症患儿的康复和治疗。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对活动志愿者进行了简单培训, 告知自闭症恢复注意事项及作为义工须知之后,志愿者们走近自闭症儿童,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恢复训练,并赠送了自备的小礼物,还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患儿们不时露出笑容。
  这次公益活动,也是江苏新闻广播部联合共青团南京市委、爱德基金会在9月举行的“有爱无碍——文明创建助残行动月”系列活动中的一项。此外,FM93.7还联合相关组织共同参与、关注“扫盲道,城市无障碍设施行动”、“万人学手语”等助残月其他各项活动。
  
  亮点与启示
  
  赏鉴与品评这一公益活动,笔者觉得:创意精妙、温暖贴切并切实可行。
  ⒈原由巧妙相融
  2008年9月恰逢传统团圆节日中秋节和北京残奥会的举行,又有之前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唤起的人们奉献与给予的愿望与激情,南京正在进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多个因素结合而成这一活动的动因及目的,使这一公益活动更贴切、更“应景儿”——江苏新闻广播FM93.7、共青团南京市委,爱德基金会联合组织共同策划开展了“南京市文明创建助残行动月”系列活动,制作了937盒爱心月饼,并通过广播宣传进行月饼义卖,款项捐赠给爱德慈佑院帮助自闭症等残障儿童。
  ⒉活动形式温馨而有趣
  让主播们到面点房学习并亲手制作月饼的活动形式充满了童真童趣,活泼而温馨,尤其在活动中与自闭症儿童交流互动,这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⒊增添了爱意的浓度
  捐赠变“拿出”为“造出”,延长了付出的过程,在为爱奉献的劳动中体味真情,传递诚意,活动中饱含了浓浓的爱意与关怀。
  ⒋增加媒体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一般的捐赠往往是由一位代表(多是单位领导)、象征性地完成(在仪式上简单交接),而这一次活动可谓全员参与,“面广”而“量大”。
  ⒌与受助者零距离接触
  减少中间转接环节,让帮助一步到位,让爱的传递更直接、更迅即,感受更具体、更有效。
  ⒍在活动中强化媒体特征
  结合频率为“FM93.7”的特点,总共制作了937盒爱心月饼,每盒售价是93.7元,在活动中突出了媒体特征,937的品牌形象得以彰显,提升了美誉度和影响力。社会效果明显:爱心月饼在爱德面包坊一推出就被抢购一空,有一个热心听众一次就购买了100多盒。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广播传媒中心)
其他文献
一本杂志的成功,“应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的完美形态相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1]。好的内容是杂志成功的基石,杂志的外在形态——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字体、色彩、图片等各个环节、各种层次的包装同样非常重要。一个好杂志的品位离不开精良的包装,刊物独特的封面、优雅的版式等等细节都能体现刊物的性格。笔者拟以《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为例,研究现代杂志内页插图的意义。    一、视觉文化背景中的
期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公众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4年的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越来越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强烈关注。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在继续,但都市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并不如人意,通过最近一个多月来对都市报甲型H1N1流感报道的思考,我们似乎可以从都市报的尴尬处境中,探寻到都市报的苦涩,这背后潜在的话题是:面对持续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传媒变局背景下的都市报该
期刊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网络交往行为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备受关注,从2001年的微软女员工被人肉搜索,到2008年的人肉搜索第一案“王菲案”结案,人肉搜索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单纯的解答知识性问题到如今的参与现实事件的讨论和追踪,可以说,人肉搜索这种网络交往行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阶段。2009年元旦,一份名为《人肉搜索公约1.0beta版》的帖子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这份由网友共同讨
期刊
创新与发展是组织追求的首要目标,然而对于许多组织来说,创新却又似乎总是十分艰难。究其原因,忽视组织其他因素对于创新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尝试探讨网络即时聊天工具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希望通过考察这一新型组织传播方式,促进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及的“组织”如无特别指明则专指企业组织。    一、研究动机:即时聊天工具的废与兴    即时聊天工具自上世纪90年代网络成为一股热潮以来
期刊
让我们的话题从一部电影开始吧,有一部香港电影,名字叫《别惹我》,男主角是广播晚间节目主持人,女主角是自由撰稿人。两人因生活中的小冲突,把个人恩怨掺进了广播节目中,上演了一场出乎意料的情感故事。一档广播谈话节目,成了两个人爱恨情仇的渊薮。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男主角曾在节目中言词极其刻薄,借助广播对女主角进行人身攻击,一番波折后,一场爱意绵绵的脱口秀使两位主人公前嫌尽释,也让一直在关注节目进展的广播听众
期刊
2005年以来,在中国邮政大力推动下,我国的直邮产业无论从经营规模,还是从内涵、服务形式和服务领域都产生了质的突破与发展。一些直邮客户通过采用直邮广告取得特殊效应,企业由小变大,逐步壮大起来。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数据公司和广告公司开始关注直邮,同时介入到直邮服务中,直邮作为一个产业逐步形成。    一、直邮媒介产业的概念、特征和构成    ⒈直邮的定义  我们综合人们对直邮的描述,提出直邮如下定义
期刊
电视摄像是指运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电视画面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并把理论用于实际操作。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它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如何开展实验教学一直是电视摄像实验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此方面,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借助校内外资源优势,在让学生充分了
期刊
一、汶川大地震“背妻男”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5日,在汶川地震过去的第三天,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每日邮报》 在头版刊登了一张题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美籍华裔摄影师沈淇徕于2008年5月14日在四川省绵竹汉旺镇的地震灾区拍摄的,照片上一个叫做吴加芳的中年男子将妻子石琼华和自己绑在一起骑在一辆摩托车上。在地震中吴加芳的妻子不幸遇难,当他从废墟里挖出已经丧生的妻子后,不
期刊
毋庸讳言,当重大突发事件悄然来临,而主流媒体出于种种利益的考量而闭嘴沉默集体缺位的时候,如果人们不能从可信信源获知其间具体原委,“起于青萍之末”的各类传言无疑会乘机占领大众舆论,成为一定时间内缓解大众知情需要的伪事实。笔者之所以称其为伪事实,一是言其从不明信源流出,再到“宋人掘井得人”般的口耳相传,其可信度很低;二来担心别有所图者寻机滋事、以讹传讹,故作惊人之论,其弊害更是无穷。而诸多事实也正表明
期刊
在2009年3·15晚会上,由传播技术带来的困扰成为了焦点,针对手机媒体,2008年消费者申诉主要集中在垃圾短信的不请自来和手机个人用户信息被泄露。  手机媒体是迄今整合了最多传播元素形式及内容的传播媒介。最初的手机实现了走路与说话同时进行。随着短信的推广,书信这一古老媒介成为了手机媒介的新内容;而手机报和上网功能的改进则是手机意图整合报纸与网络于一体的努力成果。3G手机将会实现数据、图像的实时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