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蓝色狂想曲》,美国史上第一步带有爵士风格的严肃音乐,即“严肃”又“散漫”,他的灵感来自于美国底层人民茶余饭后的布鲁斯音乐素材,穿梭在庄严肃穆的交响乐之间,诉说着黑人凄惨、追求自由的内心情感。他的到来,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画上了划时代意义的一笔。
【关键词】爵士;布鲁斯;即兴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十八世纪崛起的新民族國家,可追溯历史仅仅不到三百年。谈起美国音乐,是以黑人文化为主要艺术形式,将黑人奴隶内心痛苦与绝望表达的淋漓尽致。曾有作曲家如德沃夏克(捷克)与麦克道威尔(美国),将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民歌因素糅合进音乐中企图引起美国人民的注意,效果一般。直至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问世,才将这一风格完美展现,将最受黑人欢迎的布鲁斯音乐写进交响乐,给原本肃穆庄严的交响乐带来勃勃生机。1924年受邀于著名爵士乐指挥家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诞辰音乐会谱写一首带有爵士乐风格的交响乐作品。作品从构思到完成仅仅用了三周时间,格什温在去往波士顿旅行的列车上灵感不断,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了作品的艺术色彩与整体结构,作品大量采用布鲁斯曲调(Blue),反映了黑人内心深藏的狂热感情,最终定名《蓝色狂想曲》。
一、爵士化的音乐元素
《蓝色狂想曲》音乐围绕布鲁斯爵士风格进行发展,运用了多种爵士因素如布鲁斯音阶和声,拉格泰姆切分节奏等。
(一)蓝调音阶
《蓝色狂想曲》运用具有蓝调色彩的特色音B、E以及A,即在原有的自然音阶基础上降三音、六音以及七音,使得整首作品渲染出忧郁伤感的氛围。作品开端由单簧管引入,一串华丽大气的布鲁斯音阶上滑颤音,引出感性、爵士风味十足的拉格泰姆切分音第一主题,一下子抓住了原本飘零不定的灵魂。《蓝色狂想曲》中的爵士乐和声,多采用大小七和弦、个性十足减七和弦以及使用七和弦基础上的延伸音,使和弦复杂化。
(二)拉格泰姆节奏
贯穿作品的拉格泰姆华尔兹节奏,流行于20世纪美国的一种通俗钢琴音乐,以切分音为主,意为“层次不齐”的拍子。以均衡不变的双拍子低音节奏背景与利用切分音造成节拍重音转移的高音旋律,高低音声部之间重音错开形成交错节奏①为显著特点,制造出重拍移位实则规整的“混乱”效果,为美国严肃音乐添加了微妙、神秘的色彩,带动听众的身体里的每粒细胞,跳起欢愉动感的切分节奏舞步,突出黑人热情、奔放、向往自由的炽热情感。格什温将这种风趣的民间音乐形式搬进了交响乐团,将强拍移位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三连音与八分音符连线结合,三套四的复合节奏运用管弦乐器一同摆在了大众的面前,主题多次在不同配器上演奏,各个乐器层出不穷的“轮流应答”主题使观众应接不暇,正当此时,一段强劲有力的钢琴华彩又将美国社会疯狂生动的景象刻画在观众面前。
(三)狂想曲结构
新式交响乐并没有违背传统的创作结构,仍以Ⅰ-Ⅳ-Ⅰ-Ⅴ-Ⅰ 的方式发展,以频繁转调作为新音乐发展的动力,作品的开头与结尾都是用了降号调(B),主部以B大调辗转发展成C大调,第一插部与主部再次出现依然停留在了C大调,第二插部出现以G大调为主,主部再次出现从G大调进入E结束,第三插部E大调回归C大调,主部再现则回归B大调。此种调式调性发展恰巧符合爵士乐由底层崛起,发展自由奔放不失本分的特点。
(四)个性速度处理
作品的速度节奏可分为三类,第一部分Molto moderato,慵懒、从容的去表达,情绪可做自由、诙谐的处理;第二部分Andantino moderato小行板,这一部分的音乐更偏向浪漫色彩,音乐逐渐发展,透露出活泼、风趣的性格,更具悠扬、宽广的感觉;第三部分Leggiero活泼轻快,性格更具兴奋、神秘的色彩,在乐曲结束处风格转变为辉煌、雄伟,并做渐慢处理。
三、结语
格什温曾说“音乐中唯一重要的东西是思想和感情。花样繁多的调子和声音都毫无意义,除非它们产生于思想。”的确,一首好的乐曲必须依附在明确的创作思想之上,不能为作曲而丢失了作品应有的性格特点。格什温以美国当时的叮砰巷音乐、爵士乐等作为音乐元素,以欧洲古典音乐做为背景铺垫,塑造出了一系列美国新音乐《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F大调钢琴协奏曲》等。至此,美国新音乐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为西方音乐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元素。
注释:
①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
【关键词】爵士;布鲁斯;即兴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十八世纪崛起的新民族國家,可追溯历史仅仅不到三百年。谈起美国音乐,是以黑人文化为主要艺术形式,将黑人奴隶内心痛苦与绝望表达的淋漓尽致。曾有作曲家如德沃夏克(捷克)与麦克道威尔(美国),将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民歌因素糅合进音乐中企图引起美国人民的注意,效果一般。直至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问世,才将这一风格完美展现,将最受黑人欢迎的布鲁斯音乐写进交响乐,给原本肃穆庄严的交响乐带来勃勃生机。1924年受邀于著名爵士乐指挥家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诞辰音乐会谱写一首带有爵士乐风格的交响乐作品。作品从构思到完成仅仅用了三周时间,格什温在去往波士顿旅行的列车上灵感不断,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了作品的艺术色彩与整体结构,作品大量采用布鲁斯曲调(Blue),反映了黑人内心深藏的狂热感情,最终定名《蓝色狂想曲》。
一、爵士化的音乐元素
《蓝色狂想曲》音乐围绕布鲁斯爵士风格进行发展,运用了多种爵士因素如布鲁斯音阶和声,拉格泰姆切分节奏等。
(一)蓝调音阶
《蓝色狂想曲》运用具有蓝调色彩的特色音B、E以及A,即在原有的自然音阶基础上降三音、六音以及七音,使得整首作品渲染出忧郁伤感的氛围。作品开端由单簧管引入,一串华丽大气的布鲁斯音阶上滑颤音,引出感性、爵士风味十足的拉格泰姆切分音第一主题,一下子抓住了原本飘零不定的灵魂。《蓝色狂想曲》中的爵士乐和声,多采用大小七和弦、个性十足减七和弦以及使用七和弦基础上的延伸音,使和弦复杂化。
(二)拉格泰姆节奏
贯穿作品的拉格泰姆华尔兹节奏,流行于20世纪美国的一种通俗钢琴音乐,以切分音为主,意为“层次不齐”的拍子。以均衡不变的双拍子低音节奏背景与利用切分音造成节拍重音转移的高音旋律,高低音声部之间重音错开形成交错节奏①为显著特点,制造出重拍移位实则规整的“混乱”效果,为美国严肃音乐添加了微妙、神秘的色彩,带动听众的身体里的每粒细胞,跳起欢愉动感的切分节奏舞步,突出黑人热情、奔放、向往自由的炽热情感。格什温将这种风趣的民间音乐形式搬进了交响乐团,将强拍移位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三连音与八分音符连线结合,三套四的复合节奏运用管弦乐器一同摆在了大众的面前,主题多次在不同配器上演奏,各个乐器层出不穷的“轮流应答”主题使观众应接不暇,正当此时,一段强劲有力的钢琴华彩又将美国社会疯狂生动的景象刻画在观众面前。
(三)狂想曲结构
新式交响乐并没有违背传统的创作结构,仍以Ⅰ-Ⅳ-Ⅰ-Ⅴ-Ⅰ 的方式发展,以频繁转调作为新音乐发展的动力,作品的开头与结尾都是用了降号调(B),主部以B大调辗转发展成C大调,第一插部与主部再次出现依然停留在了C大调,第二插部出现以G大调为主,主部再次出现从G大调进入E结束,第三插部E大调回归C大调,主部再现则回归B大调。此种调式调性发展恰巧符合爵士乐由底层崛起,发展自由奔放不失本分的特点。
(四)个性速度处理
作品的速度节奏可分为三类,第一部分Molto moderato,慵懒、从容的去表达,情绪可做自由、诙谐的处理;第二部分Andantino moderato小行板,这一部分的音乐更偏向浪漫色彩,音乐逐渐发展,透露出活泼、风趣的性格,更具悠扬、宽广的感觉;第三部分Leggiero活泼轻快,性格更具兴奋、神秘的色彩,在乐曲结束处风格转变为辉煌、雄伟,并做渐慢处理。
三、结语
格什温曾说“音乐中唯一重要的东西是思想和感情。花样繁多的调子和声音都毫无意义,除非它们产生于思想。”的确,一首好的乐曲必须依附在明确的创作思想之上,不能为作曲而丢失了作品应有的性格特点。格什温以美国当时的叮砰巷音乐、爵士乐等作为音乐元素,以欧洲古典音乐做为背景铺垫,塑造出了一系列美国新音乐《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F大调钢琴协奏曲》等。至此,美国新音乐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为西方音乐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元素。
注释:
①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