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首爵士风格的交响乐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hz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蓝色狂想曲》,美国史上第一步带有爵士风格的严肃音乐,即“严肃”又“散漫”,他的灵感来自于美国底层人民茶余饭后的布鲁斯音乐素材,穿梭在庄严肃穆的交响乐之间,诉说着黑人凄惨、追求自由的内心情感。他的到来,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画上了划时代意义的一笔。
  【关键词】爵士;布鲁斯;即兴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十八世纪崛起的新民族國家,可追溯历史仅仅不到三百年。谈起美国音乐,是以黑人文化为主要艺术形式,将黑人奴隶内心痛苦与绝望表达的淋漓尽致。曾有作曲家如德沃夏克(捷克)与麦克道威尔(美国),将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民歌因素糅合进音乐中企图引起美国人民的注意,效果一般。直至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问世,才将这一风格完美展现,将最受黑人欢迎的布鲁斯音乐写进交响乐,给原本肃穆庄严的交响乐带来勃勃生机。1924年受邀于著名爵士乐指挥家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诞辰音乐会谱写一首带有爵士乐风格的交响乐作品。作品从构思到完成仅仅用了三周时间,格什温在去往波士顿旅行的列车上灵感不断,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了作品的艺术色彩与整体结构,作品大量采用布鲁斯曲调(Blue),反映了黑人内心深藏的狂热感情,最终定名《蓝色狂想曲》。
  一、爵士化的音乐元素
  《蓝色狂想曲》音乐围绕布鲁斯爵士风格进行发展,运用了多种爵士因素如布鲁斯音阶和声,拉格泰姆切分节奏等。
  (一)蓝调音阶
  《蓝色狂想曲》运用具有蓝调色彩的特色音B、E以及A,即在原有的自然音阶基础上降三音、六音以及七音,使得整首作品渲染出忧郁伤感的氛围。作品开端由单簧管引入,一串华丽大气的布鲁斯音阶上滑颤音,引出感性、爵士风味十足的拉格泰姆切分音第一主题,一下子抓住了原本飘零不定的灵魂。《蓝色狂想曲》中的爵士乐和声,多采用大小七和弦、个性十足减七和弦以及使用七和弦基础上的延伸音,使和弦复杂化。
  (二)拉格泰姆节奏
  贯穿作品的拉格泰姆华尔兹节奏,流行于20世纪美国的一种通俗钢琴音乐,以切分音为主,意为“层次不齐”的拍子。以均衡不变的双拍子低音节奏背景与利用切分音造成节拍重音转移的高音旋律,高低音声部之间重音错开形成交错节奏①为显著特点,制造出重拍移位实则规整的“混乱”效果,为美国严肃音乐添加了微妙、神秘的色彩,带动听众的身体里的每粒细胞,跳起欢愉动感的切分节奏舞步,突出黑人热情、奔放、向往自由的炽热情感。格什温将这种风趣的民间音乐形式搬进了交响乐团,将强拍移位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三连音与八分音符连线结合,三套四的复合节奏运用管弦乐器一同摆在了大众的面前,主题多次在不同配器上演奏,各个乐器层出不穷的“轮流应答”主题使观众应接不暇,正当此时,一段强劲有力的钢琴华彩又将美国社会疯狂生动的景象刻画在观众面前。
  (三)狂想曲结构
  新式交响乐并没有违背传统的创作结构,仍以Ⅰ-Ⅳ-Ⅰ-Ⅴ-Ⅰ 的方式发展,以频繁转调作为新音乐发展的动力,作品的开头与结尾都是用了降号调(B),主部以B大调辗转发展成C大调,第一插部与主部再次出现依然停留在了C大调,第二插部出现以G大调为主,主部再次出现从G大调进入E结束,第三插部E大调回归C大调,主部再现则回归B大调。此种调式调性发展恰巧符合爵士乐由底层崛起,发展自由奔放不失本分的特点。
  (四)个性速度处理
  作品的速度节奏可分为三类,第一部分Molto moderato,慵懒、从容的去表达,情绪可做自由、诙谐的处理;第二部分Andantino moderato小行板,这一部分的音乐更偏向浪漫色彩,音乐逐渐发展,透露出活泼、风趣的性格,更具悠扬、宽广的感觉;第三部分Leggiero活泼轻快,性格更具兴奋、神秘的色彩,在乐曲结束处风格转变为辉煌、雄伟,并做渐慢处理。
  三、结语
  格什温曾说“音乐中唯一重要的东西是思想和感情。花样繁多的调子和声音都毫无意义,除非它们产生于思想。”的确,一首好的乐曲必须依附在明确的创作思想之上,不能为作曲而丢失了作品应有的性格特点。格什温以美国当时的叮砰巷音乐、爵士乐等作为音乐元素,以欧洲古典音乐做为背景铺垫,塑造出了一系列美国新音乐《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F大调钢琴协奏曲》等。至此,美国新音乐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为西方音乐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元素。
  注释:
  ①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打击乐小组课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产物, 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趋势。关于专业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教学,近年来已有一定创新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针对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小组课的教学,存在研究不够,对策较少等问题。如何转变观念,用新思路、新模式来完善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专业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使其真正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迫
期刊
【摘要】在教育实践中,美育与艺术教育联系密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单纯依靠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施美育,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叙述美育与艺术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大学美育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美育;艺术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大学阶段,美育和艺术教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能否完成高素
期刊
【摘要】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在于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改版后首次单独在“课程性质”中提出的,并强调了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學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的必要性。高校音乐教育在教学上也制定措施进行相应的变化及改革。  【关键词】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艺术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实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民族乐器的人数越来越多,扬琴在现代民族乐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兼有广泛世界性和鲜明民族性的击弦乐器。扬琴教学中有轮音、颤竹、反竹等技法,掌握正确的演奏技法对学扬琴有着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扬琴;民族乐器;轮音;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扬琴又名洋琴,是一种民族击弦乐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扬琴在我国已有四百多年的
期刊
【摘要】红色经典音乐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肩负着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历史使命。如何让学生关注红色经典音乐并对其产生兴趣,且有意识的将红色经典音乐文化传承下去等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将红色经典音乐纳入到高师音教专业的教学中,笔者就上述问题对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音乐理论课程进行思考,探讨如何将红色经典音乐引入教学过程,并提出几点自身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红色经典音乐;
期刊
【摘要】艺术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各种方式可以通过某种手法组合并创造出一个令人拍手叫绝的艺术作品:《夜宴》,就是一个良好诠释的样例。本文从电影与舞蹈的结合手法角度,阐明两者的关系。笔者相信,这种手法将会越来越常见于电影里。  【关键词】电影舞蹈;夜宴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夜宴》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宫廷悲剧电影,该片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改编,由冯小刚导演,并代表
期刊
想见欢·林花謝了春红
期刊
【摘要】大都市旅游演出文化产品是反映本国传统演出文化特征的现代化演出。韩中两国自古以来就共有着百戏的演出文化。现在韩国代表旅游文化产品为贞洞剧场的“美笑”与乱打秀专用剧场的“乱打秀”,这些演出是以散乐即以民俗歌舞为主,讲述传统故事或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内容加以效果构成。相反,中国的代表演出文化产品为北京欢乐谷的“金面王朝”或上海马戏城的“时空之旅”,这些演出为杂技即主要用身体技巧来演绎,结合传说或
期刊
【摘要】本文以聆听孙文明几个版本的评弹开篇《杜十娘》为契机,根据自己多年教学、演奏經验,谈谈自己对孙文明及这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进而联系当今二胡艺术进入到多元的创作理路下,后现代、先锋实验性的二胡等民乐创作的兴盛大大丰富了民乐曲库,但我们不能忽略传统,民乐中兴应当坚守原则和底线,对待传统曲目我们仍有责任和义务使之发扬光大。  【关键词】二胡创作;严洁敏;孙文明;杜十娘  【中图分类号】J632.2
期刊
【摘要】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1866—1925)是二十世纪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尽管在今天他的名声和地位远不如同时期的德彪西(1862—1918),但萨蒂的创作风格和技法构思上极大的影响了一代法国作曲家。这首《Je te veux》是埃里克·萨蒂在1902年创作的一首咖啡厅音乐作品中独具浪漫色彩的钢琴小品,由Henry·pacory填词为当时著名的‘慢圆舞曲女王’波莱特·达蒂而作。  【关键词】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