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实践中,美育与艺术教育联系密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单纯依靠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施美育,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叙述美育与艺术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大学美育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美育;艺术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大学阶段,美育和艺术教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能否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艺术教育课程目前承担美育实施的重要任务,以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目标。实际上,大学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不能仅依靠艺术教育进行美育的替代。还应加强美育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实施大学美育。
  一、有关概念的解析
  (一)美育
  所谓美育,就是美感教育的简称。开展美育,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体验、感受和欣赏美,从而学会创造美。对于受教者来讲,通过美育则能使其形成美的品格和素养。从组成上来看,美育包含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科技美等多个方面。所以只要以美学为原则,就能使美育在各个领域得到渗透。因此在教育中,美育对各种教育都有所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在当前国家倡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美育被定位成素养教育、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需要作为基础性的教育形式用于加强人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培养。
  (二)艺术教育
  目前,人们将艺术教育解释为以艺术为载体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核心则为审美教育,用于进行人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从艺术教育的概念可以看出,开展该种教育需要以审美为媒介进行审美活动开展,采用的教育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在实施该种教育时,则要引导人参与到审美活动中,以便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学教育中,艺术教育并非是专业艺术教育,不以培养艺术家为目标。所以,艺术教育需要为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而服务,将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审美和艺术素养。
  二、大学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在大学阶段,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既存在一定的涵盖关系,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实践教育,进而更好地完成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一)概念上的包含关系
  从概念上来看,美育的范围十分宽泛,艺术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形态。在大学阶段,诸多艺术课程都承担着大学美育实施责任,如《美学原理》、《音乐欣赏》等。实际上,除了《大学美育》为专门的美育课程,美育都要借助其他课程实施。而艺术的天然的审美对象,艺术教育也需要以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所以其主要需要发挥美育的功能。不同于其他教育手段,艺术教育在学生身心教育方面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由于拥有丰富的情感,艺术活动的开展也能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在美育实施方面,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广义角度来看,美育将依照美的规律引导人们完成灵魂塑造。而美的实践活动不仅发生于艺术领域,也存在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1]。艺术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美育的教育逻辑,即从认知到创造的过程,需要引导人们主动接触美,然后逐步形成鉴赏美的能力和相应的价值体系,最终实现艺术美的创造。按照国家对高校艺术教育的要求,还要将艺术教育当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大学艺术教育课程开设上,《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多门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首先都强调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所以,尽管大学课程中缺少美育课程,也不能认为艺术教育能够代替美育,不能只在教育中强调艺术教育而忽视美育。因为,美育除了包含艺术教育,还包含社会审美和自然审美等方面的内容,还要开展系统美学知识教育,以便使美育得到全面的实施。
  (二)实质上的区别差异
  尽管美育在概念上对艺术教育进行了涵盖,但二者在实质上仍然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能够在教育实施方面得到较好地体现。
  首先,美育不仅能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得到实施,也能在生活、工作中得到实施,所以美育为一种隐性教育。不同于美育,艺术教育还要更多的通过教育者实施,因此尽管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却依然属于显性教育。从教育目的上来看,美育和艺术教育虽然都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和创造美,但是美育的最终目标是对学生人生价值观进行培养,艺术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艺术文化素质为目标。
  其次,从教学范畴上来看,美育强调进行人的审美感受和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培养,艺术教育则不仅需要强调这些内容,还要完成艺术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属于“智育”的范畴,并不在美育范围内。从这一角度来看,艺术教育中也包含美育无法涵盖的内容,所以二者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学艺术教育过于注重知识教学,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过于强调理性分析,总是直奔作品主题内容讲解。但是,艺术教育具有美育的性质,还应围绕审美进行知识讲解,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艺术教育的美育性质,反而强调其“智育”性质,则违反了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初衷,并且也无法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实施作用。
  最后,艺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审美理论教学,同时也要强调审美实践教学。通过审美实践,才能真正加深学生美的感受,从而在得到审美教育的同时,获得艺术素养的提升。然而就目前来看,大学艺术教育缺少实践技能训练,开设的课程大多为《影视欣赏》、《文学欣赏》等理论课程,几乎不涉及实践操作。从美育实施的角度来看,学习审美理论尽管有助于学生学会欣赏美和鉴赏美,却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所以无法真正实现美育功能[2]。因为,只有开展审美活动,才能建立主体与客体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开展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得到技能的锻炼,进而使学生艺术素养得到真正提升。此外,正是由于美育中还涵盖社会美育和自然美育等艺术教育中不具有的内容,才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接触其他形式的美。從这一角度来看,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两方面的目标,一方面是落实美育特殊任务目标,另一方面则是达到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从这一角度来看,美育和艺术教育尽管有一定的差异,却需要采取相同的途径实现教育目标。   三、对大学美育实施途径的思考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美育与艺术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未能理清二者的关系,导致目前大学美育未能得到较好的实施。为此,还应加强大学美育实施途径的思考,以便使目前美育的实施情况得到改善。
  (一)美学知识的学习
  艺术美仅为美育的一部分内容,所以艺术教育无法真正代替美育。想要真正实施美育,还应完成专门的美育课程设置,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美学知识学习。为达成这一目标,还应重新认识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避免将美育与艺术教育混淆,开设专门的美育理论和实践课程,以确保美学能够作为一门课程被学生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真正掌握美学基本知识,并学会认识美、发现美和欣赏美,进而为美的创造奠定良好基础[3]。只有将美学当成是一门课程,才能使学校忽视美育的情况得到改善,进行美学公共必修课的建设与开发,并通过加强美育评价引导师生关注美学知识学习,同时不断进行美育工具的完善,进而达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审美实践的开展
  在学习美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审美实践的开展。因为通过审美实践,才能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进而获得更好的美育效果。而开展审美实践,也能使美育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美、社会美等各种美。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普遍人情冷漠、精神空虚等不良现象。在社会审美实践中接触这些情况,并以美学知识为指导解决人的精神困境,则能帮助学生完成完美人格的塑造,进而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为此,大学阶段还应进行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在全校范围内完成审美氛围的营造,以达到引导学生参与审美实践活动的目的。采取该种措施,则能将美育从课堂延展到课外,因此能够为美育的实施提供更多保障。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从概念上来看,美育对艺术教育进行了涵盖。但在实践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忽视这些差异,才导致大学美育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在美育研究方面,还应加强对美育与艺术教育关系的研究,以便寻求途径更好地实施美育,继而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如密,屠锦红.当代大学美育:价值辩护、困境透视与振兴之路[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95-98.
  [2]高筱媛.论大学美育公共课教学的要素协同规律[J].江苏高教,2016(02):113-115.
  [3]吴静.从“美育”到学校艺术教育——浅谈王国维、蔡元培的早期美育思想與近代美育实践[J].美与时代(下),2014(08):117-119.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是一门歌唱的艺术,以声音为媒介传递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音乐化的语言。声乐教学内容深奥,学习难度大,因此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音乐的艺术表现力。音准失控是声乐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寻根问底对症下药。本文就声乐教学中出现的音准失控的问题,通过从多层面分析出现音准问题的的因素和特点以及影响歌曲演唱中音准的诸多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在声乐教学中解
期刊
【摘要】民间小调与戏曲、曲艺、器乐等其它民间音乐体裁互通的现象在我国的传统音乐研究中屡见不鲜。本文拟对流行于晋南的民歌、戲曲、曲艺音乐中出现的同名曲调“茉莉花”为例进行旋律的分析,来说明这种互通关系。  【关键词】小调;姊妹艺术;旋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民歌、戏曲、说唱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不同体裁类型,在同一地域,它们往往存在着音乐上的同生和共融的关系。民歌中,孕育着戏
期刊
【摘要】基于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发转现状,我们可以看到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与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在现有生源情况下地方高校音乐表演复合型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拓展就迫在眉睫了。本文从社区文化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对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以争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就业的时效性及竞争力大有实际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在西方音乐史中,贝多芬是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对于了解古典音乐的人而言,贝多芬对西方音乐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对于常人,贝多芬有时甚至会成为西方音乐的代名词。两百多年来,贝多芬在西方音乐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的音乐始终散发着独特的光辉。作为一位如此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为后人留下大量音乐作品和与之相关的多种类型文字资料,如手稿、通信、日记、文章、谈话录等,因此,关于他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
期刊
【摘要】在艺术表现形式日益丰富的今天,我国传统戏曲艺术该如何发展和推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赣剧为代表的传统戏曲应该如何以一个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从而更好地去被大众所理解、接受,这是一个难题。因此,我们应该在以接受美学为前提的条件下来探讨赣剧音乐交响化研究,如何用一个新的配乐形式,来推动传统赣剧音乐的发展和传播,让传统的赣剧音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  【關键词】接受美学;赣剧;交响配乐;红珠
期刊
【摘要】在钢琴演奏中,忠于原作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达到原作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对其进行二度创作,并加入自身的理解。在对卡琴、阿劳两位钢琴家演奏录音版本的比较研究上,我发现演奏者要善于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借助那些有助于发展自身演奏特点的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演奏方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  【关键词】 勃拉姆斯 ;《升f小调奏鸣曲》;演奏录音版本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622
期刊
【摘要】闽南童谣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笔者通过巧设情景、寓教于戏、歌唱表演、感受民俗等多种方法将闽南童谣有效地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让更多的学生接触、了解、传承闽南童谣,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民间艺术的种子,埋下爱乡爱国思想的种子。  【关键词】闽南童谣;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95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咏叹调 《我仿佛看见她在痛哭》是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第二幕的第一个男高音唱段。相较于第一幕曼图亚公爵的叙事歌《这位小姐,那位夫人》以及第四幕曼图亚公爵的抒情曲《女人善变》来说,该唱段有着不同的人物情感表达。本文从剧情分析以及演唱两个方面对男高音唱段《我仿佛看见她在痛哭》进行深度解析。  【关键词】《弄臣 》;宣叙调;咏叹调;男高音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曼图亚公爵作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手风琴表演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手风琴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教学模式遇到瓶颈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多元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展手风琴音乐的表现形式。就培养高等师范教育人才为目标,全面具体地对现有手风琴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升级。  【关键词】手风琴;多元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24.3 【文献标识码】A  多年以来在高等专业院校
期刊
【摘要】民族打击乐小组课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产物, 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趋势。关于专业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教学,近年来已有一定创新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针对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小组课的教学,存在研究不够,对策较少等问题。如何转变观念,用新思路、新模式来完善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专业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使其真正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