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在阅读想象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阅读力,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教师在调动学生阅读想象,促进他们思想、语言、能力成长方面的点滴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想象;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76-01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主张引领学生感知阅读内容中美好情境,关心大自然和生命,在想象、体验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中,笔者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引领,启发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文语言基础上展开想象,发展阅读力。现谨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调动学生阅读想象,促进他们思想、语言、能力成长方面的点滴做法。
一、美美地读:在放飞想象中积淀语文知识
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舍得花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的情感、意味,揣摩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最终实现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如在初读《枫树上的喜鹊》时,笔者先引领学生观察课本中色彩淡雅的水墨插图,结合具体事物认识“渡”“伞”“鹊”等生字,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采用自由朗读或采用默读思考的方式进行文本阅读,组织读后交流,旨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交流课文内容时,笔者根据课文中信息的先后顺序,梳理、出示:“我喜欢渡口旁的一棵枫树。”“枫树像一把打开着的大伞,很大很高。”“我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的窝。”“我喜欢看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说话。”“喜鹊弟弟跟着喜鹊阿姨学习,我很高兴。”这样,课文里的生字、作者的情感都在这些概括的短句中得以呈现,学生在运用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概括、重新表达中,对课文的主要信息也有了一定的把握。而后,笔者引导学生想象结合课文插图理解渡口的意思,想象“伞”字的由来,记住它的写法,通过枫树的外形,想象树荫、遮蔽的情形,感知它们的意思··一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领、示范下,展开想象,动用自己的生活經验,不断累积语文知识,实践语文能力,提高阅读素养。
二、大胆地说:在自由想象中积累表达方式
《枫树上的喜鹊》一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空白,以这些空白为端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既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想象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作者说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唱歌、做游戏、学字母,后面用了省略号,笔者让学生想象:喜鹊阿姨还会教喜鹊弟弟做什么?当大家一个点子一个点子地抛出后,笔者再让他们用课文中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来说话。这样的语用迁移,既没有脱离课文语境,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将课文的情趣在想象续写中变得更为丰富,学生在关心自然、关心生命中赋予了喜鹊一家温馨的氛围。学生们在积极愉悦的交流中升华着情感,积累着表达方式,阅读、学习、表达在想象的推动下,成了一件乐事。
三、认真地思:在情境想象中提升阅读乐趣
对于一篇课文的阅读,我们不能搞得支离破碎。只有从整体出发,给学生清晰的认知结构,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才不会碎片化,独立化。如在经历了上述对《枫树上的喜鹊》一文中可发掘的想象、语用生发点的阅读,体味后,笔者再次引领学生关注整篇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情感。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分工,对课文里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朗读,再推荐到全班进行集体展演、评价,而后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再次表演,而后引导他们抓住四个“我喜欢”总结课文的脉络结构,在构建画面中,再次迁移表达,体会情感。之后,笔者创设生活中一群小狗在草地上嬉戏的画面,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于有情有趣中展开想象,积极对话,乐于交流。最后,向学生推荐郭风的《童年》,并结合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让学生想象这些书中将会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调动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在阅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说话,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运用新学的词语进行表达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丰富课堂阅读趣味,提升学生体验感悟能力,感受语言的优美。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想象;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76-01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主张引领学生感知阅读内容中美好情境,关心大自然和生命,在想象、体验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中,笔者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引领,启发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文语言基础上展开想象,发展阅读力。现谨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调动学生阅读想象,促进他们思想、语言、能力成长方面的点滴做法。
一、美美地读:在放飞想象中积淀语文知识
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舍得花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的情感、意味,揣摩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最终实现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如在初读《枫树上的喜鹊》时,笔者先引领学生观察课本中色彩淡雅的水墨插图,结合具体事物认识“渡”“伞”“鹊”等生字,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采用自由朗读或采用默读思考的方式进行文本阅读,组织读后交流,旨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交流课文内容时,笔者根据课文中信息的先后顺序,梳理、出示:“我喜欢渡口旁的一棵枫树。”“枫树像一把打开着的大伞,很大很高。”“我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的窝。”“我喜欢看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说话。”“喜鹊弟弟跟着喜鹊阿姨学习,我很高兴。”这样,课文里的生字、作者的情感都在这些概括的短句中得以呈现,学生在运用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概括、重新表达中,对课文的主要信息也有了一定的把握。而后,笔者引导学生想象结合课文插图理解渡口的意思,想象“伞”字的由来,记住它的写法,通过枫树的外形,想象树荫、遮蔽的情形,感知它们的意思··一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领、示范下,展开想象,动用自己的生活經验,不断累积语文知识,实践语文能力,提高阅读素养。
二、大胆地说:在自由想象中积累表达方式
《枫树上的喜鹊》一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空白,以这些空白为端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既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想象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作者说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唱歌、做游戏、学字母,后面用了省略号,笔者让学生想象:喜鹊阿姨还会教喜鹊弟弟做什么?当大家一个点子一个点子地抛出后,笔者再让他们用课文中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来说话。这样的语用迁移,既没有脱离课文语境,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将课文的情趣在想象续写中变得更为丰富,学生在关心自然、关心生命中赋予了喜鹊一家温馨的氛围。学生们在积极愉悦的交流中升华着情感,积累着表达方式,阅读、学习、表达在想象的推动下,成了一件乐事。
三、认真地思:在情境想象中提升阅读乐趣
对于一篇课文的阅读,我们不能搞得支离破碎。只有从整体出发,给学生清晰的认知结构,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才不会碎片化,独立化。如在经历了上述对《枫树上的喜鹊》一文中可发掘的想象、语用生发点的阅读,体味后,笔者再次引领学生关注整篇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情感。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分工,对课文里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朗读,再推荐到全班进行集体展演、评价,而后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再次表演,而后引导他们抓住四个“我喜欢”总结课文的脉络结构,在构建画面中,再次迁移表达,体会情感。之后,笔者创设生活中一群小狗在草地上嬉戏的画面,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于有情有趣中展开想象,积极对话,乐于交流。最后,向学生推荐郭风的《童年》,并结合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让学生想象这些书中将会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调动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在阅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说话,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运用新学的词语进行表达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丰富课堂阅读趣味,提升学生体验感悟能力,感受语言的优美。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