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说理文的习作练习。说理文的写作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要求比较高。因此,对说理文的教学,教师应当紧扣单元的习作表达要素,依托单元课文及习作例文,增强学生运用说理思维进行言语表达的意识;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或自身经历,选择真实的素材,运用恰当的语言,精准地进行说理。这样,让学生明晰说理文“说什么”“怎么说”和“为什么说”等问题,提升说理文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说理文写作;说理思维;教学解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5-0007-03
统编语文教材的习作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就陆续安排一些说理类的习作训练,如三年级上册的“我有一个想法”,四年级上册的“推荐一个好地方”,五年级上册的“ 我想对您说”等。仔细研读不难发现,这类习作的话题大多源于生活,针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问题或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或感受,进而提出建议或主张。由于说理文的写作对理性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教师该怎样指导呢?
一、 联结生活,增强说理意识,明晰“说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第二、三学段的习作目标分别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说理文的写作,不能为说理而说理,应当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留心生活,联系身边实际,收集素材,及时关注生活的一些现象或问题,并展开深入的思考分析;要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典型性,并能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或现象来谈,这样才能让学生敢说、想说、会说。
与生活的有效联结,既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说什么”的问题。
在确定想说的现象或问题后,还要让学生明确想说的道理,这就是表达的观点。怎样将观点表达得更清楚、更吸引人呢?
(一)开门见山摆出观点
如,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片段,其中第二个片段的第一句话是“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这样,开门见山抛出想法,再写具体做法及这样做的好处。小作者用问句提出想法,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二)透过现象提出观点
如,“我有一个想法”的习作中,教材提供的第一个习作片段:“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想法是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小作者先描述现象,再举例说明其危害,写清应该怎么做。这样,事例跟在现象后面,用事例把现象写清楚,既表明了观点,又吸引了读者。
(三)通过对比说出观点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习作“漫画的启示”,对“假文盲”这幅漫画,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观察、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将画面中“母子上车处”的候车人与怀抱婴儿被挤在队列外的母子的形体、相貌、服饰、动作、表情等进行对比描写,突显“可笑之处”,进而阐明观点“假文盲是可耻的,要遵守社会公德,做高素质的人”。对比,既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又有力地证实了观点。
二、研析例文,建构说理思维,知道“怎么说”
说理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观点提出之后,紧接着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证实自己的观点。怎样说理才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呢?教师要以例文为抓手,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通过具体的事例、道理来说服读者,并从多角度进行阐述,要做到结构清晰,思维严密,以理服人。
(一)事例要典型
说理文所选的事实材料,首先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随意杜撰的,其次是具有典型性,这样说理才更有说服力。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漫画的启示”这一习作,在由漫画联系到生活,写生活中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事例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论述。如,有些同学学习上不努力,不认真听课,作业经常不写,却总想着考取优异的成绩;有些年轻人想要赚钱,却又怕吃苦;有些人身体健康,四肢健全,却等着别人来施舍等。这样,紧紧围绕“可笑之处”来论述,突显出漫画的含义。
(二)论述要多维
说理文中,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要根据自己的观点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说理,这样才说得深刻、透彻。如,教学五年级上册习作“ 我想对您说”时,我们可引导学生借助表格理清最想倾诉的内容,从多个角度把理由说充分。一个学生列表如下:
小作者在表达对妈妈的看法时,围绕一条情感线,从学习谈到生活、从作业谈到考试、从课内谈到课外,从多个角度讲述,理由充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三)叙议要结合
“摆事实”“讲道理”是说理文的两大法宝。说理文写作时,不能只单纯地罗列材料,让文章变成简单的观点和材料的叠加,因此要围绕观点对事实材料进行理性分析。事实与道理的有机融合即叙议结合,这样能收到较好的说理效果。叙议结合可分为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方式。如,一个学生在《爸爸,我想对您说》一文中这样写道:“又这样过了好几年,提到学习,我就是你眼里的笨孩子。我们父子间渐渐出现了一堵墙,见面更多的是沉默不语。如果说话,也是冷言冷语。如今,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每当我回家时,我都很害怕见到您,怕您问我在校的表现或作业是否全對,然后拿我跟您同事家的孩子比较。爸爸,您真的觉得您同事家的孩子比我好一千倍一万倍吗?唉!多么希望我们父子能和好如初啊!多么希望您能以我为傲啊!”在这片段中,小作者简要地回顾生活中的小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先叙后议,既把事情说清楚了,又起到打动人的效果。 (四)层次要清晰
说理文,即说明事理的文章。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例文,发现例文的写作密码,指导学生通过列提纲的形式将说理的内容层次化、清晰化。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材提供了两篇例文。仔细研读例文之后,我们发现:第一篇例文是按照描述现象→举例说明→提出建议这样的思路来写的,第二篇例文是按照表达想法→具体做法→存在好处的顺序来写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写清现象和想法,再写办法或建议,接着与同学分享,最后征求他人建议。依托例文的指引和自我的习得,学生慢慢地就会熟谙说理文的写作:一般开头提出观点,中间部分选用恰当的材料支持观点,结尾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先阐明“是什么”,再议论“为什么”,最后提出“怎么做”,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说理文的写作,一定要理清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注意事例的选择、道理的阐述,做到事例层层递进、说理全面深刻,这样才能令人信服。
三、精准表达,提升说理效果,做到“理服人”
说理文的语言以说理为主,因而更加注重精准表达、客观理性。要知道,说理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明白我们的看法、想法或主张,乐于接受我们的建议,因此说理文的语言既要做到清晰明了,又要注意语气婉转,态度要诚恳、友好,表达要精准。
(一)要有概括性和针对性
说理文的叙事与记叙文的叙事有所不同。说理文的叙事要淡化细节描写,只选择与观点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叙述,要求做到简练、概括,相比记叙文显得更为简洁、凝练。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时,可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一篇例文中为了说明“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列举了“爷爷祝寿,大家看手机聊天少”和“爸爸下班后,玩手机不理我”这样两个事例,都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作者没有对大家或爸爸玩手机的细节展开描写,但是紧紧扣住“爱玩手机,影响与他人交往”这个观点来写,很有针对性。因此,在对选取的事实材料进行叙述时,一定要围绕观点来表达,侧重写能突显观点的内容。
(二)要有进退感和分寸感
在进行说理时,既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表明自己的观点,注意表达的分寸,又要以清晰的语言表达赢得读者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习作“ 我想对您说”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是否恰当,即言说方式是否能让人乐意接受,遣词造句是否准确而有分寸。如,一个学生在《爸爸,我想对您说》一文中写道:“爸爸,我觉得抽烟、喝酒不好,喝酒虽然害己不害人,但还是要少喝。烟,我觉得您最好尽早戒掉。要知道,您抽烟,我们天天跟在您后面吸二手烟,您是害人又害己。我明白,爸爸已经戒不了烟了,但下次不要在家里抽烟,到外面或者到卫生间抽,记得一定要开排风扇,不要让烟味弥漫在卫生间。”教师可引导学生“硬”话“软”说,掌握说话的分寸和火候。学生将上述文字改成这样:“爸爸,您总在家里吸烟,家里很快就成了一片‘蓬莱仙境’,我常被呛得连连咳嗽。您也因为长期吸烟,咽炎越来越严重。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儿子恳请您把烟戒了。”这样一改,情理交融,相信爸爸听了也更容易接受。
(三)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为了增强说理的效果,说理文的语言既要简洁,又要优美,要用精妙生动的语言强调观点、阐述道理,让读者感受形象的鲜明、说理的透彻和情感的强烈。
1.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阐述观点
如,一个学生在《妈妈,我想对您说》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妈妈,我知道您很爱您的女儿。可您不知道,有时您的一时气话可能会像一把把利剑深深地插入我的心中,让我的心无声地滴血。可每当我想为自己辩护一番时,您总会说我顶嘴。于是,我只能将一些话深埋于心中,不敢言语,最让我心痛、委屈的就是这件事了。”这样的说理,直扣心灵,引人深思。
2.引用名言警句等来证实观点
如,五年级上册的“推薦一本书”这一习作,可以引导学生用有关读书的名言引入要推荐的书:“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冰心也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今天我就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西顿动物记之孤熊华普的一生》。”再如,写“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习作,有一个学生引用名言来开篇:“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综上所述,说理文的写作教学,应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选择典型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清晰地进行说理,使学生明晰这一类文体的内在思维逻辑:揭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习作表达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朱明坤.说理文写作逻辑路径:基于概念、合理判断、有效推理[J].语文建设.2019(03).
(责编 韦 雄)
[关键词]说理文写作;说理思维;教学解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5-0007-03
统编语文教材的习作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就陆续安排一些说理类的习作训练,如三年级上册的“我有一个想法”,四年级上册的“推荐一个好地方”,五年级上册的“ 我想对您说”等。仔细研读不难发现,这类习作的话题大多源于生活,针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问题或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或感受,进而提出建议或主张。由于说理文的写作对理性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教师该怎样指导呢?
一、 联结生活,增强说理意识,明晰“说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第二、三学段的习作目标分别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说理文的写作,不能为说理而说理,应当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留心生活,联系身边实际,收集素材,及时关注生活的一些现象或问题,并展开深入的思考分析;要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典型性,并能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或现象来谈,这样才能让学生敢说、想说、会说。
与生活的有效联结,既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说什么”的问题。
在确定想说的现象或问题后,还要让学生明确想说的道理,这就是表达的观点。怎样将观点表达得更清楚、更吸引人呢?
(一)开门见山摆出观点
如,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片段,其中第二个片段的第一句话是“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这样,开门见山抛出想法,再写具体做法及这样做的好处。小作者用问句提出想法,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二)透过现象提出观点
如,“我有一个想法”的习作中,教材提供的第一个习作片段:“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想法是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小作者先描述现象,再举例说明其危害,写清应该怎么做。这样,事例跟在现象后面,用事例把现象写清楚,既表明了观点,又吸引了读者。
(三)通过对比说出观点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习作“漫画的启示”,对“假文盲”这幅漫画,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观察、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将画面中“母子上车处”的候车人与怀抱婴儿被挤在队列外的母子的形体、相貌、服饰、动作、表情等进行对比描写,突显“可笑之处”,进而阐明观点“假文盲是可耻的,要遵守社会公德,做高素质的人”。对比,既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又有力地证实了观点。
二、研析例文,建构说理思维,知道“怎么说”
说理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观点提出之后,紧接着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证实自己的观点。怎样说理才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呢?教师要以例文为抓手,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通过具体的事例、道理来说服读者,并从多角度进行阐述,要做到结构清晰,思维严密,以理服人。
(一)事例要典型
说理文所选的事实材料,首先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随意杜撰的,其次是具有典型性,这样说理才更有说服力。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漫画的启示”这一习作,在由漫画联系到生活,写生活中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事例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论述。如,有些同学学习上不努力,不认真听课,作业经常不写,却总想着考取优异的成绩;有些年轻人想要赚钱,却又怕吃苦;有些人身体健康,四肢健全,却等着别人来施舍等。这样,紧紧围绕“可笑之处”来论述,突显出漫画的含义。
(二)论述要多维
说理文中,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要根据自己的观点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说理,这样才说得深刻、透彻。如,教学五年级上册习作“ 我想对您说”时,我们可引导学生借助表格理清最想倾诉的内容,从多个角度把理由说充分。一个学生列表如下:
小作者在表达对妈妈的看法时,围绕一条情感线,从学习谈到生活、从作业谈到考试、从课内谈到课外,从多个角度讲述,理由充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三)叙议要结合
“摆事实”“讲道理”是说理文的两大法宝。说理文写作时,不能只单纯地罗列材料,让文章变成简单的观点和材料的叠加,因此要围绕观点对事实材料进行理性分析。事实与道理的有机融合即叙议结合,这样能收到较好的说理效果。叙议结合可分为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方式。如,一个学生在《爸爸,我想对您说》一文中这样写道:“又这样过了好几年,提到学习,我就是你眼里的笨孩子。我们父子间渐渐出现了一堵墙,见面更多的是沉默不语。如果说话,也是冷言冷语。如今,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每当我回家时,我都很害怕见到您,怕您问我在校的表现或作业是否全對,然后拿我跟您同事家的孩子比较。爸爸,您真的觉得您同事家的孩子比我好一千倍一万倍吗?唉!多么希望我们父子能和好如初啊!多么希望您能以我为傲啊!”在这片段中,小作者简要地回顾生活中的小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先叙后议,既把事情说清楚了,又起到打动人的效果。 (四)层次要清晰
说理文,即说明事理的文章。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例文,发现例文的写作密码,指导学生通过列提纲的形式将说理的内容层次化、清晰化。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材提供了两篇例文。仔细研读例文之后,我们发现:第一篇例文是按照描述现象→举例说明→提出建议这样的思路来写的,第二篇例文是按照表达想法→具体做法→存在好处的顺序来写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写清现象和想法,再写办法或建议,接着与同学分享,最后征求他人建议。依托例文的指引和自我的习得,学生慢慢地就会熟谙说理文的写作:一般开头提出观点,中间部分选用恰当的材料支持观点,结尾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先阐明“是什么”,再议论“为什么”,最后提出“怎么做”,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说理文的写作,一定要理清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注意事例的选择、道理的阐述,做到事例层层递进、说理全面深刻,这样才能令人信服。
三、精准表达,提升说理效果,做到“理服人”
说理文的语言以说理为主,因而更加注重精准表达、客观理性。要知道,说理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明白我们的看法、想法或主张,乐于接受我们的建议,因此说理文的语言既要做到清晰明了,又要注意语气婉转,态度要诚恳、友好,表达要精准。
(一)要有概括性和针对性
说理文的叙事与记叙文的叙事有所不同。说理文的叙事要淡化细节描写,只选择与观点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叙述,要求做到简练、概括,相比记叙文显得更为简洁、凝练。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时,可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一篇例文中为了说明“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列举了“爷爷祝寿,大家看手机聊天少”和“爸爸下班后,玩手机不理我”这样两个事例,都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作者没有对大家或爸爸玩手机的细节展开描写,但是紧紧扣住“爱玩手机,影响与他人交往”这个观点来写,很有针对性。因此,在对选取的事实材料进行叙述时,一定要围绕观点来表达,侧重写能突显观点的内容。
(二)要有进退感和分寸感
在进行说理时,既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表明自己的观点,注意表达的分寸,又要以清晰的语言表达赢得读者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习作“ 我想对您说”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是否恰当,即言说方式是否能让人乐意接受,遣词造句是否准确而有分寸。如,一个学生在《爸爸,我想对您说》一文中写道:“爸爸,我觉得抽烟、喝酒不好,喝酒虽然害己不害人,但还是要少喝。烟,我觉得您最好尽早戒掉。要知道,您抽烟,我们天天跟在您后面吸二手烟,您是害人又害己。我明白,爸爸已经戒不了烟了,但下次不要在家里抽烟,到外面或者到卫生间抽,记得一定要开排风扇,不要让烟味弥漫在卫生间。”教师可引导学生“硬”话“软”说,掌握说话的分寸和火候。学生将上述文字改成这样:“爸爸,您总在家里吸烟,家里很快就成了一片‘蓬莱仙境’,我常被呛得连连咳嗽。您也因为长期吸烟,咽炎越来越严重。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儿子恳请您把烟戒了。”这样一改,情理交融,相信爸爸听了也更容易接受。
(三)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为了增强说理的效果,说理文的语言既要简洁,又要优美,要用精妙生动的语言强调观点、阐述道理,让读者感受形象的鲜明、说理的透彻和情感的强烈。
1.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阐述观点
如,一个学生在《妈妈,我想对您说》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妈妈,我知道您很爱您的女儿。可您不知道,有时您的一时气话可能会像一把把利剑深深地插入我的心中,让我的心无声地滴血。可每当我想为自己辩护一番时,您总会说我顶嘴。于是,我只能将一些话深埋于心中,不敢言语,最让我心痛、委屈的就是这件事了。”这样的说理,直扣心灵,引人深思。
2.引用名言警句等来证实观点
如,五年级上册的“推薦一本书”这一习作,可以引导学生用有关读书的名言引入要推荐的书:“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冰心也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今天我就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西顿动物记之孤熊华普的一生》。”再如,写“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习作,有一个学生引用名言来开篇:“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综上所述,说理文的写作教学,应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选择典型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清晰地进行说理,使学生明晰这一类文体的内在思维逻辑:揭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习作表达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朱明坤.说理文写作逻辑路径:基于概念、合理判断、有效推理[J].语文建设.2019(03).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