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出问题
张继的《枫桥夜泊》历来脍炙人口,全诗仅28个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时,人们对这首诗的解释大体是这样的:诗的首句,描写了子夜时分的月落、乌鸦啼叫、繁霜暗凝。后面诗句描写的是: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看到江边是枫树和江中的点点渔火。怀着旅愁的旅人睡在船上,听到寒山寺传来的夜半钟声。
可是,由动物神经生理学得知,在正常情况下,控制鸟类鸣叫的神经系统,受循环激素水平影响。而激素水平除受求偶生殖调控外,主要受到身体上光感受器的调控。在没有月光的黑夜里,自然状态下的鸟类是不鸣叫的。那么,“月落乌啼”该作何解释呢?此外,繁霜是凝于地的,怎么会“霜满天”了呢?“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应当如何作出合乎语法的解释呢?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着有必要重新解读《枫桥夜泊》。
二、质疑“月落乌啼”
相传,古代神话中,太阳里有三足乌,月亮中有兔。所以常用“乌”作为太阳的代称;用“兔”作为月亮的别称。成语“乌飞兔走”比喻的是日月的运行。“乌飞”是比喻太阳正在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展翅飞升;而“乌啼”则是比喻太阳即将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啼鸣。张继用“月落乌啼”描写月亮已经西沉,旭日即将升起的凌晨景象。
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用“月落乌啼”来描写凌晨。他在《踏歌词四首(其三)》中写道:“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鬓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按照《唐诗鉴赏辞典》(第835页)的解释,这首诗描写男女对歌共舞。“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才散去,孩童在路上可以拾到人们跳舞时落下的饰件。可见,在刘禹锡诗中,“月落乌啼”不是说子夜三更月亮落下,乌鸦啼叫,而是描写明月已坠西,旭日将东升。
三、新解“霜满天”
诗中“霜满天”并不是描写“繁霜暗凝”。一则,霜华在地而不在天,二则,在古汉语中,霜字除指称“露结为霜”的这种物质外,还借喻白色。如“霜刃”指刀剑之刃白如霜。据此可知,“霜满天”是形容满天朦胧的白色景象。
不过,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凌晨,怎么会有满天白朦朦的景象呢?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景象居然只出现在“月落乌啼”那样的明月西沉、旭日将升、高空有云的时刻。由天文学可知,当月球运行到同太阳黄径相差180度左右的位置时,在地面,人们可以看到月球大部分亮区,这时所见到的月亮称为“望月”,这正是农历(夏历)每月十五日,明亮的“望月”西落之时,恰是旭日即将东升之际。明月虽已西沉,云层反射的月光却映衬着西面天空;同时,即将升起的太阳,使东方显出“鱼肚白”的亮光。于是,东方和西方的天空都是白蒙蒙的。诗人生动的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描写明月西沉、旭日将升、天穹朦胧一片白的景象。
四、再解“江枫渔火对愁眠”
早就有人提出: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有些研究者就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不过,随之就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牵强附会,应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此句被这样解释:江枫与渔火“有羁旅之愁的睡眠”的旅人相对(参见:《唐诗白话》,施蛰存著)。然而,这样的解释在语法上和理解上造成了混乱:如果拟人化了的江枫和渔火是对着睡眠的旅人,那么,句中的“眠”就同句子的主语分离了;反之,如果句中的“眠”同句子的主语相关,那么,“眠”就同旅人无关。
其实,在汉语中,“愁”字除作“忧愁”解释外,用于描写景象时,“愁”字形容景象的阴暗不明,如:“愁云”、“愁雾”。而“眠”字除作睡觉解释外,还可以解释为仰卧、横放(参见《辞海》)。此外,“枫”字在江南一带是泛指树叶有叉歧者(见《辞海》)。也就是说,诸如青桐、鸡爪槭、山揸树、马褂木(鹅掌槭)、檫木等等树木,在古代江南一带都被叫做“枫”。由于“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主体是江枫和渔火,因此,该句宜作如下解释: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
五、寻探“三更打钟”
在诗的后半首中,费解的是“夜半钟声”。通常的解释是,夜半就是子夜三更,就是夜里十二时。按照这样的解释,必然得出寒山寺在子夜三更打钟的结论。
然而,史载:旧时官府禁止一般人夜间在外行走,谓之“夜禁”。 “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有公事急速及丧病产育之类,则不在此限。”一更三点是什么时候呢?古代用铜壶滴漏计算时间,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每更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一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晚上九时左右,五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早上五时左右。也就是说,在古代,晚上九时之后是不打钟的,到了早上五时左右,就“钟声动”了。
李商隐《忆住一师》中有“帝城钟晓忆西峰”句。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曰:“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唐诗鉴赏辞典》(第1216页)对此解释说: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起长鸣,声震全城。据此分析,若是各佛寺深夜十二时打钟,这“夜半钟声”就会夜夜惊全城了。显然,在深夜,大多数佛寺是不打钟的。
此外,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史让我们得以知道,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流派纷呈,各有所宗。各宗各派的教义不同,有关打钟、念经及礼拜供佛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密宗规定僧徒深夜不睡觉,吟唱“偈赞”(梵呗)或听导师“唱导”。而禅宗实行课诵斋粥仪,僧徒在夜里应当睡觉或者径行(在寂静的林间徘徊思索)。唐代禅师怀海编定的《百丈清规》,记载了禅宗寺院的组织体制、佛事活动及日常行事的规定。现今绝大多数寺院中,出家人遵行《敕修百丈清规》,颁布于元朝而源自唐代,唐代禅寺深夜不打钟的规定沿用至现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原名妙利普塔院,又名普明禅院。既是禅院,当然遵守禅宗的仪制,在深夜不打钟。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编修过《新唐书》、《新五代史》。应当说,他对唐代文化、对唐朝习俗的了解,比其后的文人们要知道得更多一些。他在《六一诗话》中谈及张继的这首诗时,就指出:“夜半不是撞钟时。”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首诗中“夜半钟声”呢?在汉语中,“半”字并不是唯一地解释为二分之一。通常,在表达感受时,“半”字不是表示二分之一,而是具有“不完全”、“不完整”、“残余”的含义。例如:“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里的“半”字就不是作为二分之一解释。《唐五代词选集》(黄进德选注)中,对“花外寒鸡天欲曙”做注说:“谓鸡因天寒而提早司晨,犹‘夜半寒鸡’。”显然,此处的“夜半”是指天欲曙的凌晨,可见,夜半具有“夜已残”、“夜将尽”的含义。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知道,“夜半钟声”于“ 夜半寒鸡”中的“夜半”,表达的都不是子夜三更,而是以“夜半”的感觉,来泛指那种万籁俱寂、晦暗不明的凌晨。
不过,在凌晨五时左右,“钟声动”的时候,怎么会有“夜半”的感觉呢?由天文学得知,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平面,同地球自己转轴之间,不是垂直的,两者之间的夹角为23°26′,这就使得地面上的日出时间每天都不一样。冬季日出迟,特别是冬至那一天,日出最迟;夏季日出早,尤其是夏至那一天,日出最早。所以,在冬至前后的那几天中,凌晨五时左右,禅院打钟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之下。尤其是天上布满云层,连星光都没有的时候,觉得仿佛在半夜,却听到钟声响起。这就是“夜半钟声”!
六、作品题目改动
张继的这首诗,首次被选入《中兴间气集》的题目是《夜泊松江》。由此可知,《枫桥夜泊》的原名是《夜泊松江》,直到北宋时,才被人改名为《枫桥夜泊》。松江,在苏州城外,是吴江以东、流向上海的河段。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上海一带的陆地尚未形成,古松江流向东海。当年古松江之宽阔不亚于如今的黄浦江。显然,古人不能在这么宽阔的江上造一座“枫桥”,但是渔夫却可日夜驾舟捕渔,这就形成了“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的景观。近代,人们将吴江与松江合称为吴松江,如今称“吴松江”为“吴凇江”。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西,松江在姑苏城东,两处相距甚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一座城市。平时,在松江之畔是听不到寒山寺钟声的。当高空存在“声云”时,钟声被“声云”反射,寒山寺的钟声才能传到几十里之外的松江之畔。“声云”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做声学实验时发现的,他证明漂浮在空中的“声云”能反射声音。没想到,张继的这首诗,竟然记载下了一千多年前的“声云”现象。
七、讨论与小结
造成对这首诗有不同理解的关键在于对“夜半钟声”的解释。虽然在唐代,禅宗寺院深夜不打钟,可是,在元朝颁布《敕修百丈清规》之前,其他佛教宗派的寺、刹多执行自己的行仪规定,深夜自会有钟声击罄之声。唐代有几首诗描写了半夜钟。例如,白居易的“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的“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温庭筠的“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等等。范元实的《诗眼》提到《南史》有夜半打钟的典故,《石林诗话》说,南宋时,在苏州有佛寺半夜打钟。此外,史载姑苏城中一些寺庙有深夜打“无常钟”、“分夜钟”的习俗。可见这些不属于禅宗的寺、刹是不受《百丈清规》约束的。显然,我们不能说:由于姑苏城里有寺庙打“无常钟”,因此寒山寺也在深夜打钟。毕竟,寒山寺是禅院,恪守《百丈清规》,深夜是不会敲钟击罄的。
经过前面的论证和考证,我们可以知道,《枫桥夜泊》原名《夜泊松江》。“月落乌啼”原意是月亮已经落下,旭日即将升起。诗中的客船停泊在姑苏城东面宽阔的松江之畔。时间是冬至前后那个农历月份的十五日、凌晨五时左右,当时天空布满云层。“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只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
本文借助于动物神经学、天文学、历史、地理以及辞义知识,探讨了《枫桥夜泊》这首诗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和景象。并由此提出了对《枫桥夜泊》一诗的全新诠释。应当强调:随着新的资料被发觉,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有新的进展。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语文教育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布鲁纳也曾说过:“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我们期待着有教师或学生对这首诗作深入的探讨,提出不同的分析。
张继的《枫桥夜泊》历来脍炙人口,全诗仅28个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时,人们对这首诗的解释大体是这样的:诗的首句,描写了子夜时分的月落、乌鸦啼叫、繁霜暗凝。后面诗句描写的是: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看到江边是枫树和江中的点点渔火。怀着旅愁的旅人睡在船上,听到寒山寺传来的夜半钟声。
可是,由动物神经生理学得知,在正常情况下,控制鸟类鸣叫的神经系统,受循环激素水平影响。而激素水平除受求偶生殖调控外,主要受到身体上光感受器的调控。在没有月光的黑夜里,自然状态下的鸟类是不鸣叫的。那么,“月落乌啼”该作何解释呢?此外,繁霜是凝于地的,怎么会“霜满天”了呢?“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应当如何作出合乎语法的解释呢?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着有必要重新解读《枫桥夜泊》。
二、质疑“月落乌啼”
相传,古代神话中,太阳里有三足乌,月亮中有兔。所以常用“乌”作为太阳的代称;用“兔”作为月亮的别称。成语“乌飞兔走”比喻的是日月的运行。“乌飞”是比喻太阳正在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展翅飞升;而“乌啼”则是比喻太阳即将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啼鸣。张继用“月落乌啼”描写月亮已经西沉,旭日即将升起的凌晨景象。
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用“月落乌啼”来描写凌晨。他在《踏歌词四首(其三)》中写道:“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鬓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按照《唐诗鉴赏辞典》(第835页)的解释,这首诗描写男女对歌共舞。“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才散去,孩童在路上可以拾到人们跳舞时落下的饰件。可见,在刘禹锡诗中,“月落乌啼”不是说子夜三更月亮落下,乌鸦啼叫,而是描写明月已坠西,旭日将东升。
三、新解“霜满天”
诗中“霜满天”并不是描写“繁霜暗凝”。一则,霜华在地而不在天,二则,在古汉语中,霜字除指称“露结为霜”的这种物质外,还借喻白色。如“霜刃”指刀剑之刃白如霜。据此可知,“霜满天”是形容满天朦胧的白色景象。
不过,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凌晨,怎么会有满天白朦朦的景象呢?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景象居然只出现在“月落乌啼”那样的明月西沉、旭日将升、高空有云的时刻。由天文学可知,当月球运行到同太阳黄径相差180度左右的位置时,在地面,人们可以看到月球大部分亮区,这时所见到的月亮称为“望月”,这正是农历(夏历)每月十五日,明亮的“望月”西落之时,恰是旭日即将东升之际。明月虽已西沉,云层反射的月光却映衬着西面天空;同时,即将升起的太阳,使东方显出“鱼肚白”的亮光。于是,东方和西方的天空都是白蒙蒙的。诗人生动的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描写明月西沉、旭日将升、天穹朦胧一片白的景象。
四、再解“江枫渔火对愁眠”
早就有人提出: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有些研究者就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不过,随之就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牵强附会,应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此句被这样解释:江枫与渔火“有羁旅之愁的睡眠”的旅人相对(参见:《唐诗白话》,施蛰存著)。然而,这样的解释在语法上和理解上造成了混乱:如果拟人化了的江枫和渔火是对着睡眠的旅人,那么,句中的“眠”就同句子的主语分离了;反之,如果句中的“眠”同句子的主语相关,那么,“眠”就同旅人无关。
其实,在汉语中,“愁”字除作“忧愁”解释外,用于描写景象时,“愁”字形容景象的阴暗不明,如:“愁云”、“愁雾”。而“眠”字除作睡觉解释外,还可以解释为仰卧、横放(参见《辞海》)。此外,“枫”字在江南一带是泛指树叶有叉歧者(见《辞海》)。也就是说,诸如青桐、鸡爪槭、山揸树、马褂木(鹅掌槭)、檫木等等树木,在古代江南一带都被叫做“枫”。由于“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主体是江枫和渔火,因此,该句宜作如下解释: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
五、寻探“三更打钟”
在诗的后半首中,费解的是“夜半钟声”。通常的解释是,夜半就是子夜三更,就是夜里十二时。按照这样的解释,必然得出寒山寺在子夜三更打钟的结论。
然而,史载:旧时官府禁止一般人夜间在外行走,谓之“夜禁”。 “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有公事急速及丧病产育之类,则不在此限。”一更三点是什么时候呢?古代用铜壶滴漏计算时间,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每更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一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晚上九时左右,五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早上五时左右。也就是说,在古代,晚上九时之后是不打钟的,到了早上五时左右,就“钟声动”了。
李商隐《忆住一师》中有“帝城钟晓忆西峰”句。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曰:“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唐诗鉴赏辞典》(第1216页)对此解释说: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起长鸣,声震全城。据此分析,若是各佛寺深夜十二时打钟,这“夜半钟声”就会夜夜惊全城了。显然,在深夜,大多数佛寺是不打钟的。
此外,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史让我们得以知道,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流派纷呈,各有所宗。各宗各派的教义不同,有关打钟、念经及礼拜供佛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密宗规定僧徒深夜不睡觉,吟唱“偈赞”(梵呗)或听导师“唱导”。而禅宗实行课诵斋粥仪,僧徒在夜里应当睡觉或者径行(在寂静的林间徘徊思索)。唐代禅师怀海编定的《百丈清规》,记载了禅宗寺院的组织体制、佛事活动及日常行事的规定。现今绝大多数寺院中,出家人遵行《敕修百丈清规》,颁布于元朝而源自唐代,唐代禅寺深夜不打钟的规定沿用至现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原名妙利普塔院,又名普明禅院。既是禅院,当然遵守禅宗的仪制,在深夜不打钟。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编修过《新唐书》、《新五代史》。应当说,他对唐代文化、对唐朝习俗的了解,比其后的文人们要知道得更多一些。他在《六一诗话》中谈及张继的这首诗时,就指出:“夜半不是撞钟时。”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首诗中“夜半钟声”呢?在汉语中,“半”字并不是唯一地解释为二分之一。通常,在表达感受时,“半”字不是表示二分之一,而是具有“不完全”、“不完整”、“残余”的含义。例如:“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里的“半”字就不是作为二分之一解释。《唐五代词选集》(黄进德选注)中,对“花外寒鸡天欲曙”做注说:“谓鸡因天寒而提早司晨,犹‘夜半寒鸡’。”显然,此处的“夜半”是指天欲曙的凌晨,可见,夜半具有“夜已残”、“夜将尽”的含义。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知道,“夜半钟声”于“ 夜半寒鸡”中的“夜半”,表达的都不是子夜三更,而是以“夜半”的感觉,来泛指那种万籁俱寂、晦暗不明的凌晨。
不过,在凌晨五时左右,“钟声动”的时候,怎么会有“夜半”的感觉呢?由天文学得知,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平面,同地球自己转轴之间,不是垂直的,两者之间的夹角为23°26′,这就使得地面上的日出时间每天都不一样。冬季日出迟,特别是冬至那一天,日出最迟;夏季日出早,尤其是夏至那一天,日出最早。所以,在冬至前后的那几天中,凌晨五时左右,禅院打钟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之下。尤其是天上布满云层,连星光都没有的时候,觉得仿佛在半夜,却听到钟声响起。这就是“夜半钟声”!
六、作品题目改动
张继的这首诗,首次被选入《中兴间气集》的题目是《夜泊松江》。由此可知,《枫桥夜泊》的原名是《夜泊松江》,直到北宋时,才被人改名为《枫桥夜泊》。松江,在苏州城外,是吴江以东、流向上海的河段。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上海一带的陆地尚未形成,古松江流向东海。当年古松江之宽阔不亚于如今的黄浦江。显然,古人不能在这么宽阔的江上造一座“枫桥”,但是渔夫却可日夜驾舟捕渔,这就形成了“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的景观。近代,人们将吴江与松江合称为吴松江,如今称“吴松江”为“吴凇江”。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西,松江在姑苏城东,两处相距甚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一座城市。平时,在松江之畔是听不到寒山寺钟声的。当高空存在“声云”时,钟声被“声云”反射,寒山寺的钟声才能传到几十里之外的松江之畔。“声云”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做声学实验时发现的,他证明漂浮在空中的“声云”能反射声音。没想到,张继的这首诗,竟然记载下了一千多年前的“声云”现象。
七、讨论与小结
造成对这首诗有不同理解的关键在于对“夜半钟声”的解释。虽然在唐代,禅宗寺院深夜不打钟,可是,在元朝颁布《敕修百丈清规》之前,其他佛教宗派的寺、刹多执行自己的行仪规定,深夜自会有钟声击罄之声。唐代有几首诗描写了半夜钟。例如,白居易的“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的“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温庭筠的“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等等。范元实的《诗眼》提到《南史》有夜半打钟的典故,《石林诗话》说,南宋时,在苏州有佛寺半夜打钟。此外,史载姑苏城中一些寺庙有深夜打“无常钟”、“分夜钟”的习俗。可见这些不属于禅宗的寺、刹是不受《百丈清规》约束的。显然,我们不能说:由于姑苏城里有寺庙打“无常钟”,因此寒山寺也在深夜打钟。毕竟,寒山寺是禅院,恪守《百丈清规》,深夜是不会敲钟击罄的。
经过前面的论证和考证,我们可以知道,《枫桥夜泊》原名《夜泊松江》。“月落乌啼”原意是月亮已经落下,旭日即将升起。诗中的客船停泊在姑苏城东面宽阔的松江之畔。时间是冬至前后那个农历月份的十五日、凌晨五时左右,当时天空布满云层。“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只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
本文借助于动物神经学、天文学、历史、地理以及辞义知识,探讨了《枫桥夜泊》这首诗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和景象。并由此提出了对《枫桥夜泊》一诗的全新诠释。应当强调:随着新的资料被发觉,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有新的进展。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语文教育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布鲁纳也曾说过:“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我们期待着有教师或学生对这首诗作深入的探讨,提出不同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