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亭集序》,无论于何角度言之都堪称典范,其不仅乃一名帖,亦堪称一名文。此文篇幅短小,总计三段,不足四百言,不仅生动地记叙了“癸丑年暮春之初”一群文人墨客游宴兰亭临流赋诗的空前“乐”况,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宇宙人生深沉的“悲”情, 由“乐”至“痛”,“痛”极生“悲”,情感之脉络清晰可见,下面笔者就结合文本对此文之“乐”“痛”“悲”略加剖析。
一、山水相映,乐在心中
文章第一段描述人事景物、天时地利,写景叙事,虽洋洋不过一百四十八言,文辞简约,却意韵丰厚,生动再现了一群文人墨客游宴兰亭临流赋诗的空前“乐”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皆因修禊之事。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还有映带左右之清流激湍,并以其作为流觞之曲水,一觞一咏,抒情言志,放浪形骸,自在
惬意。再加之天高气爽,玉宇澄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于此境中仰视俯瞰,皆可视通万里,情满天地,思接千载,这份融天入地的快适舒畅恐非亲历者是无
法体会得到的。可以说,于此段中,人生天地之间的“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全部俱存,文人墨客于此种境界中,更是感受到身心的欢愉,正如王羲之先生所说:“信可乐也”,此乐亦是作者心中由衷的快乐。
二、死生之间,痛在深处
虽然王羲之与其他魏晋名士一样, 发现,理解和尊重自然美, 置身其中, 似乎忘却了自我, 与物同化, 生命意识渗透在深邃的自然宇宙之中。但兰亭修楔, 更使羲之在触悟山水之美,生活之美的过程中深解了宇宙之玄和人生真谛。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历来是生命哲学的母题,羲之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之际, 从人生经验出发,对人生无常进行了理性
思考, 不仅发现了每一个生命都独立地面对整个宇宙,并借以获得精神的畅游, 而且发现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深沉悲剧。
王瑶先生说:“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最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 ①王羲之在他的《兰亭集序》对于生命的体悟有了更为透彻的表达。面临生命的种种变故,在感情上虽可寄情山水,却不能全然平静接受,理智与情感时时会发生冲突,理性思考并
不能使他们彻底摆脱内心的忧思。一方面,他们力求在理智上学习庄子达观超脱、不以生死为念的人生态度,企图努力摆脱生死问题的困扰和纠缠,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痛苦地意识到对生命的执著和留恋使他们无法做到像庄子那样达观。表面的平淡超脱掩藏的恰是深埋于心的痛苦,无法释然的忧伤,是对死亡的否定和对生命强烈的留恋。虽然借助于玄思佛理和自然山水的排遣,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但是内心强烈的情感仍然如岩浆突破地壳一般尽情地释放出来。东晋是一个重情的时代,东晋士人深于情者可谓多矣。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②
对于生命中的种种感悟,王羲之在天地之娱中仍旧不能忘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从每个人的生命常态出发,谈到沉思与放纵,静谧与热烈,谈到人人遇到的欢乐的人生体验,而所有欢乐的人生体验无不加上了悲哀的底子,因为欢情中伴随着衰老,更可悲的是人类在这一流光的逝去中全无体察。更何况这种欢乐怎能持久,“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人类每天所渴求的幸福与乐感可能在短瞬间就会发生短暂而微妙的变化,我们不仅不由这句话想到更多,追求是永恒的,而结果又何其短暂。从前所欣喜所挚爱的事物,是不是在低头之间就会化为乌有?比如爱情,比如尤物,谁能对自己的心爱之物毫无保留地完美的珍视,即使可以,时光呢,是把无形的杀手,我们芸芸生命又岂能逃脱。所以当古人倡导着“死生亦大矣”这么高亢的生命论调时,王羲之也许从内心真正体会到了精神高亢下的芸芸众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深重的痛苦。是啊,理想何其高远,而生命,切实而细小的生命却如此艰难。“岂不痛哉”,“痛”是王羲之在兰亭一会中对于生命的最深的体悟。钱钟书说过:“目光放远, 万事且悲。”《兰亭集序》中一再喟叹:“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这个“痛” 字凝聚了王羲之深沉的人生忧患意识和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三、古往今来,永恒之悲
但作者的悲痛并没有止于斯,而是更深入一层,由现在回顾过去,古人从来就为生死而悲叹,再由现在推向未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将来的人们也会悲叹生死。生死之感贯穿古今, 横贯整个人类社会,其间所流露的悲情是千古文人世子一同悲观的感受,是对于生命本质的探寻与体验,深沉至极。文章“悲”情深沉,但这绝非为悲而悲,其悲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试问,如果真是可以置生死于度外,无所作为,逍遥避世,哪里还会有此等之悲呢?由此足见作者于悲中却蕴含着对生的执着和追求。
他一方面对人生无常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情绪,另一方面又对士大夫们偏安一隅及时行乐不思进取的社会风气极为不满。他的内心其实充满了矛盾与痛苦。结合王羲之的家族影响和他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一生更多的是积极进取,执着追求,更多的是创造价值,奉献社会。否定庄子的生死齐观、人生虚无,实
际上含蓄地表达了王羲之经世致用,有所作为的人生观。
所以, 从自然中得到了人生的愉悦, “信可乐也” 。又能从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哀,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 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 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止尽,而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 , 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一言以蔽之,《兰亭集序》叙“乐”及“悲”,由“悲”至“痛”,各尽其妙,各得其宜,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叙“乐”张扬生命意趣和自由个性,叹“悲”穷究人生命运和宇宙天道。叙“乐”是尽情尽兴讴歌生之欢快,叹“悲”是庄重严肃地阐发生之意义。叙“乐”是为了引“悲”,以铺垫悲的深沉; 而叹“悲”则是叙“乐”发展的必然,是通篇关目所在。真可谓悲乐相生,蕴藉含蓄,警醒世人。
参考文献:
[1] 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9.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82.
一、山水相映,乐在心中
文章第一段描述人事景物、天时地利,写景叙事,虽洋洋不过一百四十八言,文辞简约,却意韵丰厚,生动再现了一群文人墨客游宴兰亭临流赋诗的空前“乐”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皆因修禊之事。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还有映带左右之清流激湍,并以其作为流觞之曲水,一觞一咏,抒情言志,放浪形骸,自在
惬意。再加之天高气爽,玉宇澄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于此境中仰视俯瞰,皆可视通万里,情满天地,思接千载,这份融天入地的快适舒畅恐非亲历者是无
法体会得到的。可以说,于此段中,人生天地之间的“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全部俱存,文人墨客于此种境界中,更是感受到身心的欢愉,正如王羲之先生所说:“信可乐也”,此乐亦是作者心中由衷的快乐。
二、死生之间,痛在深处
虽然王羲之与其他魏晋名士一样, 发现,理解和尊重自然美, 置身其中, 似乎忘却了自我, 与物同化, 生命意识渗透在深邃的自然宇宙之中。但兰亭修楔, 更使羲之在触悟山水之美,生活之美的过程中深解了宇宙之玄和人生真谛。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历来是生命哲学的母题,羲之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之际, 从人生经验出发,对人生无常进行了理性
思考, 不仅发现了每一个生命都独立地面对整个宇宙,并借以获得精神的畅游, 而且发现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深沉悲剧。
王瑶先生说:“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最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 ①王羲之在他的《兰亭集序》对于生命的体悟有了更为透彻的表达。面临生命的种种变故,在感情上虽可寄情山水,却不能全然平静接受,理智与情感时时会发生冲突,理性思考并
不能使他们彻底摆脱内心的忧思。一方面,他们力求在理智上学习庄子达观超脱、不以生死为念的人生态度,企图努力摆脱生死问题的困扰和纠缠,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痛苦地意识到对生命的执著和留恋使他们无法做到像庄子那样达观。表面的平淡超脱掩藏的恰是深埋于心的痛苦,无法释然的忧伤,是对死亡的否定和对生命强烈的留恋。虽然借助于玄思佛理和自然山水的排遣,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但是内心强烈的情感仍然如岩浆突破地壳一般尽情地释放出来。东晋是一个重情的时代,东晋士人深于情者可谓多矣。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②
对于生命中的种种感悟,王羲之在天地之娱中仍旧不能忘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从每个人的生命常态出发,谈到沉思与放纵,静谧与热烈,谈到人人遇到的欢乐的人生体验,而所有欢乐的人生体验无不加上了悲哀的底子,因为欢情中伴随着衰老,更可悲的是人类在这一流光的逝去中全无体察。更何况这种欢乐怎能持久,“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人类每天所渴求的幸福与乐感可能在短瞬间就会发生短暂而微妙的变化,我们不仅不由这句话想到更多,追求是永恒的,而结果又何其短暂。从前所欣喜所挚爱的事物,是不是在低头之间就会化为乌有?比如爱情,比如尤物,谁能对自己的心爱之物毫无保留地完美的珍视,即使可以,时光呢,是把无形的杀手,我们芸芸生命又岂能逃脱。所以当古人倡导着“死生亦大矣”这么高亢的生命论调时,王羲之也许从内心真正体会到了精神高亢下的芸芸众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深重的痛苦。是啊,理想何其高远,而生命,切实而细小的生命却如此艰难。“岂不痛哉”,“痛”是王羲之在兰亭一会中对于生命的最深的体悟。钱钟书说过:“目光放远, 万事且悲。”《兰亭集序》中一再喟叹:“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这个“痛” 字凝聚了王羲之深沉的人生忧患意识和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三、古往今来,永恒之悲
但作者的悲痛并没有止于斯,而是更深入一层,由现在回顾过去,古人从来就为生死而悲叹,再由现在推向未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将来的人们也会悲叹生死。生死之感贯穿古今, 横贯整个人类社会,其间所流露的悲情是千古文人世子一同悲观的感受,是对于生命本质的探寻与体验,深沉至极。文章“悲”情深沉,但这绝非为悲而悲,其悲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试问,如果真是可以置生死于度外,无所作为,逍遥避世,哪里还会有此等之悲呢?由此足见作者于悲中却蕴含着对生的执着和追求。
他一方面对人生无常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情绪,另一方面又对士大夫们偏安一隅及时行乐不思进取的社会风气极为不满。他的内心其实充满了矛盾与痛苦。结合王羲之的家族影响和他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一生更多的是积极进取,执着追求,更多的是创造价值,奉献社会。否定庄子的生死齐观、人生虚无,实
际上含蓄地表达了王羲之经世致用,有所作为的人生观。
所以, 从自然中得到了人生的愉悦, “信可乐也” 。又能从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哀,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 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 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止尽,而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 , 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一言以蔽之,《兰亭集序》叙“乐”及“悲”,由“悲”至“痛”,各尽其妙,各得其宜,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叙“乐”张扬生命意趣和自由个性,叹“悲”穷究人生命运和宇宙天道。叙“乐”是尽情尽兴讴歌生之欢快,叹“悲”是庄重严肃地阐发生之意义。叙“乐”是为了引“悲”,以铺垫悲的深沉; 而叹“悲”则是叙“乐”发展的必然,是通篇关目所在。真可谓悲乐相生,蕴藉含蓄,警醒世人。
参考文献:
[1] 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9.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