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2020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自然地理知识所占比重有所增加,试题难度也随之加大,“地理过程类”试题成为今年高考的新亮点。地理过程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的原理和一般规律,而“地理过程类”题目包括常规类“地理过程类”题目、隐含型“地理过程类”题目、通过图像考查的“地理过程类”题目以及表格数据“地理过程类”题目。
关键词:“地理过程类”题目;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36-03
在2020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自然地理知识所占比重有所增加,试题难度也随之加大。地理学科中的地理过程具有揭 目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的特点,而“地理过程类”题目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事象形成过程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地理过程类”试题成为今年高考的新亮点。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陆地表层系统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地理过程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過程的原理和一般规律。自然地理过程是自然地理事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而人文地理过程则是人文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在高中地理知识中,根据考纲要求,结合历年高考试题特点,可大致归纳出以下的地理过程表。
一、“地理过程类”题目的主要题型
“地理过程类”题目包括常规类“地理过程类”题目、隐含型“地理过程类”题目、通过图像考查的“地理过程类”题目以及表格数据“地理过程类”题目等类型。每种题型的突破口略有不同,2020年的高考题对“地理过程类”题目的考查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隐含型“地理过程类”题目
该类“地理过程类”题目的设问比较常规,没有明确地提出运用或依据某一原理,也没有限定分析方向。例如,2020年山东卷第17题第二问的考查。
(2020·山东卷17(2))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4分)
这道题目的设问方式为“分析……的原因”,是考试中比较常规的设问方法,虽然问的是产生降水的原因,没有出现“过程”二字,但是需要学生分析干线附近的降水过程。题目考查了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采取了隐性设问的提问方式,增加了学生的解题难度。其实该题目的解题思路并不难找,通过材料中“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 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这句话了解干线的定义,根据定义所讲内容,即可得出解题思路:干湿气团相遇→湿气团密度小被迫抬升→温度降低,水汽饱和。结合该思路我们就可以组织答案: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
该类试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加强对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区域认知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回归教材,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某一地理原理的形成过程,才能明确整个试题所考内容,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二)图像中的“地理过程类”题目
该类题目的主流命题方向多是通过地理分布(状态)反推形成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地理过程解释地理分布(状态),即所谓的逆问正答。图像中的“地理过程类”题目通过时间图像、空间图像、示意图等方式展现,如2020年山东卷第2个选择题就是运用空间图像展现的地理事象让学生逆推该区域发生的地质活动。
(2020·山东卷2)图1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
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该图展示的是滑坡地貌的演化关系,滑坡的整个形成过程应该是:古河道受降水强度较大、坡度较大或植被覆盖率低等因素的影响,使整个滑动面完全贯通,阻滑力降低,滑动面以上的岩(土)体即沿滑动面滑出。沿滑动面滑出的岩(土)体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地方堆积形成阶地,而这些岩体阻塞了古河道,形成堰塞湖。在堰塞湖满溢之时,古河道的水流沿着堰塞湖地势较低的地方流出,最终形成现在的河流。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最早形成的是古河道,而现在的河流形成的时间是最晚的,即可得出答案D。此题对于认真观察图像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而同为运用空间图像展现的地理事象逆推该区域发生的地质活动先后顺序的题目,2020年全国I卷第37题第二问的考查难度却提升了不少。
(2020·全国Ⅰ卷37(2))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2所示,在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 分)[2]
学生在平时备考阶段接触此类火山地貌的题型较少,易根据所学的地貌形成知识“火山喷发形成尖顶山——外力侵蚀削高填低,形成平顶山或台地”来作答,得出“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为:台地玄武岩、平顶山玄武岩、尖顶山玄武岩”这类错误答案。 根据形状,火山可以分为锥形火山、盾状火山和复合火山。盾状火山是由大量快速流动的岩浆涌出地表构成。岩浆渐次冷却,形成宽广低平的拱形火山。图2中的火山原貌就是盾状火山。不同喷发时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平顶山,再次喷发就会形成更低的台地,而侵蚀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玄武岩尖顶山的地貌(如图3)。即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为:尖顶山玄武岩、平顶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根据逆推的解题思路可以整合出答案,形成的先后次序为: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巖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了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了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二、“地理过程类”题目的备考建议
全国卷在考查“地理过程类”题目时,体现出层次更深、设问更复杂的特点,注重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考查,具有很好的选拔性。
(一)扎实根基,灵活运用
在平时备考时,学生大多选择刷题拔高自己的能力,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东西。如必要的地理数据、常见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甚至是最基本的区域定位能力、数据提取转换能力以及信息提取能力都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夯实基础,成绩才能提升。
(二)变式训练,典题改编
教师要针对“地理过程类”高考题进行专题研究,可以采取典题改编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试题考查角度。在备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地质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延伸一些新的内容。例如,与全国Ⅰ卷第37题的地貌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的云贵高原地区石峰石林的形成: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裂隙,水和生物等沿着这些裂隙往下溶蚀,构造抬升,原溶洞和地下河被抬升出地表形成干谷和石林。地理过程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我们应根据过程图提供的信息结合地质地貌形成先后顺序的相关知识,来推测地理事象的形成过程。
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答题思维,可采用思维导图或图图转化的形式构建出地理事象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将构建的主干知识与题目所给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理性的、动态的思维过程。
(三)训练思维,清晰表达
学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由于思路不清晰,可能而形成逻辑混乱的答案,也容易遗漏知识点。因此,在学生备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来阐释和描述事物,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地理术语的能力。
全国卷非常重视“地理过程类”问题的考查,地理过程展现了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该类题目将成为未来高考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杨霞.5年真题专项分类训练(地理)[G].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8).
[2]鲁爱华.地理过程的分析与描述[J].地理教学,2011(6):27-30.
关键词:“地理过程类”题目;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36-03
在2020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自然地理知识所占比重有所增加,试题难度也随之加大。地理学科中的地理过程具有揭 目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的特点,而“地理过程类”题目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事象形成过程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地理过程类”试题成为今年高考的新亮点。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陆地表层系统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地理过程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過程的原理和一般规律。自然地理过程是自然地理事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而人文地理过程则是人文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在高中地理知识中,根据考纲要求,结合历年高考试题特点,可大致归纳出以下的地理过程表。
一、“地理过程类”题目的主要题型
“地理过程类”题目包括常规类“地理过程类”题目、隐含型“地理过程类”题目、通过图像考查的“地理过程类”题目以及表格数据“地理过程类”题目等类型。每种题型的突破口略有不同,2020年的高考题对“地理过程类”题目的考查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隐含型“地理过程类”题目
该类“地理过程类”题目的设问比较常规,没有明确地提出运用或依据某一原理,也没有限定分析方向。例如,2020年山东卷第17题第二问的考查。
(2020·山东卷17(2))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4分)
这道题目的设问方式为“分析……的原因”,是考试中比较常规的设问方法,虽然问的是产生降水的原因,没有出现“过程”二字,但是需要学生分析干线附近的降水过程。题目考查了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采取了隐性设问的提问方式,增加了学生的解题难度。其实该题目的解题思路并不难找,通过材料中“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 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这句话了解干线的定义,根据定义所讲内容,即可得出解题思路:干湿气团相遇→湿气团密度小被迫抬升→温度降低,水汽饱和。结合该思路我们就可以组织答案: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
该类试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加强对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区域认知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回归教材,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某一地理原理的形成过程,才能明确整个试题所考内容,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二)图像中的“地理过程类”题目
该类题目的主流命题方向多是通过地理分布(状态)反推形成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地理过程解释地理分布(状态),即所谓的逆问正答。图像中的“地理过程类”题目通过时间图像、空间图像、示意图等方式展现,如2020年山东卷第2个选择题就是运用空间图像展现的地理事象让学生逆推该区域发生的地质活动。
(2020·山东卷2)图1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
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该图展示的是滑坡地貌的演化关系,滑坡的整个形成过程应该是:古河道受降水强度较大、坡度较大或植被覆盖率低等因素的影响,使整个滑动面完全贯通,阻滑力降低,滑动面以上的岩(土)体即沿滑动面滑出。沿滑动面滑出的岩(土)体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地方堆积形成阶地,而这些岩体阻塞了古河道,形成堰塞湖。在堰塞湖满溢之时,古河道的水流沿着堰塞湖地势较低的地方流出,最终形成现在的河流。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最早形成的是古河道,而现在的河流形成的时间是最晚的,即可得出答案D。此题对于认真观察图像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而同为运用空间图像展现的地理事象逆推该区域发生的地质活动先后顺序的题目,2020年全国I卷第37题第二问的考查难度却提升了不少。
(2020·全国Ⅰ卷37(2))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2所示,在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 分)[2]
学生在平时备考阶段接触此类火山地貌的题型较少,易根据所学的地貌形成知识“火山喷发形成尖顶山——外力侵蚀削高填低,形成平顶山或台地”来作答,得出“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为:台地玄武岩、平顶山玄武岩、尖顶山玄武岩”这类错误答案。 根据形状,火山可以分为锥形火山、盾状火山和复合火山。盾状火山是由大量快速流动的岩浆涌出地表构成。岩浆渐次冷却,形成宽广低平的拱形火山。图2中的火山原貌就是盾状火山。不同喷发时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平顶山,再次喷发就会形成更低的台地,而侵蚀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玄武岩尖顶山的地貌(如图3)。即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为:尖顶山玄武岩、平顶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根据逆推的解题思路可以整合出答案,形成的先后次序为: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巖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了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了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二、“地理过程类”题目的备考建议
全国卷在考查“地理过程类”题目时,体现出层次更深、设问更复杂的特点,注重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考查,具有很好的选拔性。
(一)扎实根基,灵活运用
在平时备考时,学生大多选择刷题拔高自己的能力,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东西。如必要的地理数据、常见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甚至是最基本的区域定位能力、数据提取转换能力以及信息提取能力都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夯实基础,成绩才能提升。
(二)变式训练,典题改编
教师要针对“地理过程类”高考题进行专题研究,可以采取典题改编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试题考查角度。在备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地质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延伸一些新的内容。例如,与全国Ⅰ卷第37题的地貌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的云贵高原地区石峰石林的形成: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裂隙,水和生物等沿着这些裂隙往下溶蚀,构造抬升,原溶洞和地下河被抬升出地表形成干谷和石林。地理过程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我们应根据过程图提供的信息结合地质地貌形成先后顺序的相关知识,来推测地理事象的形成过程。
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答题思维,可采用思维导图或图图转化的形式构建出地理事象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将构建的主干知识与题目所给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理性的、动态的思维过程。
(三)训练思维,清晰表达
学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由于思路不清晰,可能而形成逻辑混乱的答案,也容易遗漏知识点。因此,在学生备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来阐释和描述事物,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地理术语的能力。
全国卷非常重视“地理过程类”问题的考查,地理过程展现了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该类题目将成为未来高考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杨霞.5年真题专项分类训练(地理)[G].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8).
[2]鲁爱华.地理过程的分析与描述[J].地理教学,2011(6):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