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高科技人才,当今社会时代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随着这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综合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也是未来人才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到了三四年级中段的时候,开始随着年龄,意识的增强有了自我意识,此时的他们可能在多个方面表现出心理问题,比如有些来自于学业的压力,有的同学害怕成绩不好,学习竞争压力增大,有些来自人际交往的压力,不会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所以如今的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增多。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非常严重,我们都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关注学生“全人”发展。即学生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近期,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发布了多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条文,各大中小学也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心灵信箱,心理小屋,每周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那么,在语文学科中能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语言学科作为工具和人文的学科,一直重视日常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无论是古代诗,童话故事还是散文,叙事都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列宁说“没有人类的情绪,就不会追求真相。”就是这个道理。
一、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轻松自然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也能让学生充分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积极探索。因此,教师的课程介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上课前,我们要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与心理情况,因循利导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导入课题,比如看视频,讲故事,情景表演等。例如在教学《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我预设:生活中你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当你遇到不同情形时你会是什么反应,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通过学生们畅所欲言,展现自我,导入课题,让学生们感知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两种性格的对比中思考自己的心里特征,通过轻松自然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
角色经验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依靠着自己的青睐,他们可以完全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并表演出文本所描绘的场景和文章中表达的情绪。角色表现可以展示出学习情况,激活语言,丰富情感体验。在教学《鹿角与鹿腿》一课时,我在课外布置了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里制作鹿角和鹿腿的道具,第二天带到学校进行情景表演,孩子们在表演中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带给我们的道理,通过亲身体会和表演,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做人要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妄自菲薄,即使一时有短处,但这缺点不一定都是坏事,也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正视自己的缺点,学会包容自己,爱护自己,不骄傲不自卑,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3.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找新我
乐观的人也会有悲观消极的一面,让学生审视自己同样也能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比如我在教学《陶罐与铁罐》时,我让学生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陶罐和铁罐这样的行为,如果是陶罐行為,我会问学生日常生活中会不会自律而不自卑,谦虚而不懦弱,如果是铁罐行为,我会问同学在平时有没有欺负过别人,心里是否骄傲自满,这样通过带入自己,能够从第三人称去感悟角色,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做人要正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能自卑,要不卑不亢虚心对待别人。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帮助学生调节最佳心理状态
作业是一种检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我们也能通过作业来探寻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而语文中的作文,则是最能凸显学生心理的一项作业。学生通过写作文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传达给同学和老师。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为学生写评语则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假如学生在作文中有一些消极的情绪或者压力,我们可以在评语中给他一点鼓励和安慰,画一个小表情。教师对学生写出评论,不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可以帮助学生呈现焦虑,解决心理问题,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教育。笔者认为,通过作文这种交流方式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害羞或其他原因不敢和老师交流,优点很多。
三、正确实施评价,激励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某一阶段的评价,是学生获取班级认同“归属需求”的基本途径之一,在日常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最直接的交流和对话,这个过程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重要的影响。
1.根据学生个性实施评价
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评价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好处,不限制内容和方式,可以多彩多样。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一样,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语文课堂中鼓励学生自我剖析,学会自我认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和独特见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3.关注学生互相评价
在班集体中,学生与教师都是其成员或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日常课堂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之间成员互相评价,男生女生之间评价等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在心里对自己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进行自我调节。
总之,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作为语文学科老师来说,我们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乐观,积极等品质去感染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征,及时和他们沟通,与家长沟通,形成一种三方合力的局面,完全理解每个学生,承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性;欣赏学生的成就,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进步;给予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聆听学生的倾诉;观察学生在不同场合的行为表现,给予适当的心理咨询,并在语言教学方面有意识地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单独的进行心理教育已经不够,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大趋势。
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关注学生“全人”发展。即学生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近期,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发布了多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条文,各大中小学也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心灵信箱,心理小屋,每周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那么,在语文学科中能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语言学科作为工具和人文的学科,一直重视日常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无论是古代诗,童话故事还是散文,叙事都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列宁说“没有人类的情绪,就不会追求真相。”就是这个道理。
一、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轻松自然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也能让学生充分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积极探索。因此,教师的课程介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上课前,我们要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与心理情况,因循利导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导入课题,比如看视频,讲故事,情景表演等。例如在教学《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我预设:生活中你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当你遇到不同情形时你会是什么反应,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通过学生们畅所欲言,展现自我,导入课题,让学生们感知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两种性格的对比中思考自己的心里特征,通过轻松自然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
角色经验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依靠着自己的青睐,他们可以完全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并表演出文本所描绘的场景和文章中表达的情绪。角色表现可以展示出学习情况,激活语言,丰富情感体验。在教学《鹿角与鹿腿》一课时,我在课外布置了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里制作鹿角和鹿腿的道具,第二天带到学校进行情景表演,孩子们在表演中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带给我们的道理,通过亲身体会和表演,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做人要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妄自菲薄,即使一时有短处,但这缺点不一定都是坏事,也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正视自己的缺点,学会包容自己,爱护自己,不骄傲不自卑,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3.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找新我
乐观的人也会有悲观消极的一面,让学生审视自己同样也能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比如我在教学《陶罐与铁罐》时,我让学生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陶罐和铁罐这样的行为,如果是陶罐行為,我会问学生日常生活中会不会自律而不自卑,谦虚而不懦弱,如果是铁罐行为,我会问同学在平时有没有欺负过别人,心里是否骄傲自满,这样通过带入自己,能够从第三人称去感悟角色,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做人要正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能自卑,要不卑不亢虚心对待别人。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帮助学生调节最佳心理状态
作业是一种检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我们也能通过作业来探寻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而语文中的作文,则是最能凸显学生心理的一项作业。学生通过写作文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传达给同学和老师。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为学生写评语则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假如学生在作文中有一些消极的情绪或者压力,我们可以在评语中给他一点鼓励和安慰,画一个小表情。教师对学生写出评论,不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可以帮助学生呈现焦虑,解决心理问题,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教育。笔者认为,通过作文这种交流方式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害羞或其他原因不敢和老师交流,优点很多。
三、正确实施评价,激励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某一阶段的评价,是学生获取班级认同“归属需求”的基本途径之一,在日常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最直接的交流和对话,这个过程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重要的影响。
1.根据学生个性实施评价
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评价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好处,不限制内容和方式,可以多彩多样。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一样,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语文课堂中鼓励学生自我剖析,学会自我认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和独特见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3.关注学生互相评价
在班集体中,学生与教师都是其成员或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日常课堂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之间成员互相评价,男生女生之间评价等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在心里对自己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进行自我调节。
总之,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作为语文学科老师来说,我们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乐观,积极等品质去感染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征,及时和他们沟通,与家长沟通,形成一种三方合力的局面,完全理解每个学生,承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性;欣赏学生的成就,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进步;给予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聆听学生的倾诉;观察学生在不同场合的行为表现,给予适当的心理咨询,并在语言教学方面有意识地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单独的进行心理教育已经不够,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