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见《青藤花鸟精品》册,前有陈澧题扉如下:
昨夜微霜叶尚青寒林掩映露疏星枝头一抹朝霞暖小鸟飞来试短翎已未除夕后三日小琴别驾尊兄属。
——题陈澧
诗为《陈东塾先生遗诗》及《东塾遗诗续补》所无。这不奇怪,因为东塾为诗,往往旋作旋弃。直至晚年还是那样不自珍惜。到后来汪兆镛汪宗衍父子编纂《陈东塾先生遗诗》及《遗诗补遗》,不能不从一些屏条篷面作迻录辑佚。因之,末及搜入的轶诗应属不少。上引“小琴别驾尊兄”属题之诗,即是一例。但现在要说的是上述那位属题者“小琴司马”。
检读《陈东塾先生遗诗》,“小琴”其人凡两见如下:
春日寓灵佑寺怀君模、小琴、黼香、芑堂将至(丙中年)
题许小琴藏六如画(壬子年)
“小琴”、“许小琴”,“小琴别驾”应同属一人。但时下人名工具书并没有专栏。地方县志、府志亦脱略其人,这位“许小琴别驾”算是“声名渐远”了。
许小琴是别字,他自署名是许文琛。这可见于他在佛山当官时重刻《观斋集》及《壹斋集》两书时的自署。他在广东为官三十多年,主要在九龙司、五斗司、沙湾司等地任巡检。他为官历三十多年三任巡检而政绩斐然,又喜网罗文物,他是在广东咸、同、光之间的一位收藏家。
在番禺沙湾坑头村里有个“拜松亭”(有说现在是旅游景点)。在同治年间,力主重修该亭者便是这位“小琴别驾”。亭中有同治五年所立之《重修拜松亭碑记》云:
“拜松亭者,许小琴司马巡政沙湾时所建也。司马好古,坑头里人梁材盛称其族有二塘,塘基有古松焉,大百十围,老干参天,浓荫被亩,盖数千年物也,司马闻而誉之。顾松之左有晋代陈将军祠焉,曰:‘此晋松也’。亭而拜之,又集文士觞咏之。张南山司马为题曰‘拜松亭’。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夜,松出火自焚,毁几半,亭因圮焉。众归其焦材于贲南书院。曰:‘邑古迹也,亟宜修鬻’。其焦材得金柒拾伍两,梁星藩、陈述甫二公又倡众助之。亭址地梁氏送基方丈及柱皆石中沙灰,期不朽也。所助金姓名备书于左。同治五年八月。贲南书院公立”
(碑文中提及之梁星藩,即粱承禧,字拱辰,是广州十三行之一的天宝行第二代行主。曾与樊封(商衍鎏之老师)结九老会于广州华林寺,梁庆桂是其侄孙)
而这位“小琴别驾”在地方志上未能留名,讵料竟能“留名”在这禺南片石。
关于修建‘拜松亭”,在粱章钜的《楹联四话》中也曾说到:
“歙县许小琴少尹文琛尝往拜之。好事者为建‘拜松亭’,四向清虚临水,中有楹帖云:‘四角亭开临止水;六朝人去剩孤松’。”
(附要说明的是:前文分别所用的称呼是:“司马”、“别驾”、“少尹”,那是当时人喜欢用古官名“硬套”为雅称而已)
小琴名字没而不彰,其中一大原因是许多王具书将其父子合为一人。
他父亲是许仁,字静夫,一字耕余,是芜湖商人。著有《丛桂山房遗稿一卷》。
但在《皖人书录》、《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代人物生卒年表》等工具书中都一律把许仁和许小琴误合为一人,这错误似自相同源头。可能是从《皖人书录》的错失被辗转沿用。
只有张维屏在《汾江随笔》中有记载“许仁”时,能将父子区别。
许小琴喜欢和当时文士交游,所见资料如:
(丙申年)春日寓灵佑寺怀君模、小琴、黼香、芑堂将至。《陈东塾遗诗》
(壬子年)题许小琴藏六如画《陈东塾遗诗》
陈诗《尊瓠室诗话》:“许小琴文琛以左田师咏南唐古梅图卷见示……”
朱启连《埭坨集》:“许小琴邀看书画,最后出南唐古梅图嘱题”
按:朱启连与本图册的题签者陶邵学至为挚好。
梁章钜在《浪迹丛谈》卷三“许小琴分司”一则中,描述许小琴兄弟之性格最为详细,说:
“……芍友与小琴为同怀兄弟,并余门下士,师友之谊甚笃,而意趣各不同,论者以为两人有冰炭之分,谓芍友清而小琴热,又谓芍友视天下无易事,小琴视天下无难事。盖芍友遇事必熟思审处,计出万全而后行,小琴遇事则挺身直前,期于必成而后已,皆通才可倚恃而肝胆照人者也。……”
另外,居梅生、罗岸先、杨椒坪等人亦和许小琴往来无间,可惜是近日穗地几种关于居巢的著述,关于“许小琴”、“罗岸先”的交游资料都付阙如。
前段说到许小琴两次刻书都在南海县署的任内。详情是:第一次刻书是在咸丰四年,时任职南海县署内,曾重刻《观斋集》十六卷。《观斋集》是王泽所撰。王泽字润生,号子卿,晚号观斋。是安徽芜湖人,嘉庆六年进士,官江西赣州知府,署赣南道。善绘画金石。许小琴本就是王泽的孙女婿,所以他詈以“孙女夫许文琛”的名义刊行。
已知的第二次是在同治二年,他重刊了《壹斋集》四十卷,作者是安徽当涂人黃钺。黄钺字左君,号左田,又号盲左,在书中“小琴”自詈:“同治二年芜湖许文琛刻于广东南海丞署”。
昨夜微霜叶尚青寒林掩映露疏星枝头一抹朝霞暖小鸟飞来试短翎已未除夕后三日小琴别驾尊兄属。
——题陈澧
诗为《陈东塾先生遗诗》及《东塾遗诗续补》所无。这不奇怪,因为东塾为诗,往往旋作旋弃。直至晚年还是那样不自珍惜。到后来汪兆镛汪宗衍父子编纂《陈东塾先生遗诗》及《遗诗补遗》,不能不从一些屏条篷面作迻录辑佚。因之,末及搜入的轶诗应属不少。上引“小琴别驾尊兄”属题之诗,即是一例。但现在要说的是上述那位属题者“小琴司马”。
检读《陈东塾先生遗诗》,“小琴”其人凡两见如下:
春日寓灵佑寺怀君模、小琴、黼香、芑堂将至(丙中年)
题许小琴藏六如画(壬子年)
“小琴”、“许小琴”,“小琴别驾”应同属一人。但时下人名工具书并没有专栏。地方县志、府志亦脱略其人,这位“许小琴别驾”算是“声名渐远”了。
许小琴是别字,他自署名是许文琛。这可见于他在佛山当官时重刻《观斋集》及《壹斋集》两书时的自署。他在广东为官三十多年,主要在九龙司、五斗司、沙湾司等地任巡检。他为官历三十多年三任巡检而政绩斐然,又喜网罗文物,他是在广东咸、同、光之间的一位收藏家。
在番禺沙湾坑头村里有个“拜松亭”(有说现在是旅游景点)。在同治年间,力主重修该亭者便是这位“小琴别驾”。亭中有同治五年所立之《重修拜松亭碑记》云:
“拜松亭者,许小琴司马巡政沙湾时所建也。司马好古,坑头里人梁材盛称其族有二塘,塘基有古松焉,大百十围,老干参天,浓荫被亩,盖数千年物也,司马闻而誉之。顾松之左有晋代陈将军祠焉,曰:‘此晋松也’。亭而拜之,又集文士觞咏之。张南山司马为题曰‘拜松亭’。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夜,松出火自焚,毁几半,亭因圮焉。众归其焦材于贲南书院。曰:‘邑古迹也,亟宜修鬻’。其焦材得金柒拾伍两,梁星藩、陈述甫二公又倡众助之。亭址地梁氏送基方丈及柱皆石中沙灰,期不朽也。所助金姓名备书于左。同治五年八月。贲南书院公立”
(碑文中提及之梁星藩,即粱承禧,字拱辰,是广州十三行之一的天宝行第二代行主。曾与樊封(商衍鎏之老师)结九老会于广州华林寺,梁庆桂是其侄孙)
而这位“小琴别驾”在地方志上未能留名,讵料竟能“留名”在这禺南片石。
关于修建‘拜松亭”,在粱章钜的《楹联四话》中也曾说到:
“歙县许小琴少尹文琛尝往拜之。好事者为建‘拜松亭’,四向清虚临水,中有楹帖云:‘四角亭开临止水;六朝人去剩孤松’。”
(附要说明的是:前文分别所用的称呼是:“司马”、“别驾”、“少尹”,那是当时人喜欢用古官名“硬套”为雅称而已)
小琴名字没而不彰,其中一大原因是许多王具书将其父子合为一人。
他父亲是许仁,字静夫,一字耕余,是芜湖商人。著有《丛桂山房遗稿一卷》。
但在《皖人书录》、《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代人物生卒年表》等工具书中都一律把许仁和许小琴误合为一人,这错误似自相同源头。可能是从《皖人书录》的错失被辗转沿用。
只有张维屏在《汾江随笔》中有记载“许仁”时,能将父子区别。
许小琴喜欢和当时文士交游,所见资料如:
(丙申年)春日寓灵佑寺怀君模、小琴、黼香、芑堂将至。《陈东塾遗诗》
(壬子年)题许小琴藏六如画《陈东塾遗诗》
陈诗《尊瓠室诗话》:“许小琴文琛以左田师咏南唐古梅图卷见示……”
朱启连《埭坨集》:“许小琴邀看书画,最后出南唐古梅图嘱题”
按:朱启连与本图册的题签者陶邵学至为挚好。
梁章钜在《浪迹丛谈》卷三“许小琴分司”一则中,描述许小琴兄弟之性格最为详细,说:
“……芍友与小琴为同怀兄弟,并余门下士,师友之谊甚笃,而意趣各不同,论者以为两人有冰炭之分,谓芍友清而小琴热,又谓芍友视天下无易事,小琴视天下无难事。盖芍友遇事必熟思审处,计出万全而后行,小琴遇事则挺身直前,期于必成而后已,皆通才可倚恃而肝胆照人者也。……”
另外,居梅生、罗岸先、杨椒坪等人亦和许小琴往来无间,可惜是近日穗地几种关于居巢的著述,关于“许小琴”、“罗岸先”的交游资料都付阙如。
前段说到许小琴两次刻书都在南海县署的任内。详情是:第一次刻书是在咸丰四年,时任职南海县署内,曾重刻《观斋集》十六卷。《观斋集》是王泽所撰。王泽字润生,号子卿,晚号观斋。是安徽芜湖人,嘉庆六年进士,官江西赣州知府,署赣南道。善绘画金石。许小琴本就是王泽的孙女婿,所以他詈以“孙女夫许文琛”的名义刊行。
已知的第二次是在同治二年,他重刊了《壹斋集》四十卷,作者是安徽当涂人黃钺。黄钺字左君,号左田,又号盲左,在书中“小琴”自詈:“同治二年芜湖许文琛刻于广东南海丞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