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用两种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在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工作原理的前提下规范操作来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并掌握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计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关键词:计时器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 加速度
  物理新课标将实验探究列入了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之中,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技能都有了新提高。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卷更加重视对物理实验原理、器材、步骤的考查,本文浅析了利用两种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以此来体现高考对考生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的考查。
  一、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刻度尺、坐标纸、钩码、细线、导线等。
  二、实验原理
  1.两种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构造(如下图):
  ②工作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在6V以下。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接通电源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的周期一致。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了一行小点。
  (2)电火花计时器
  ①构造(如下图):
  ②工作原理: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1上就打出了一系列小点。
  (3)两种计时器的比较(如下表):
  2.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逐差法:
  如图,把连续的数据(必须是偶数个)“x1,x2,x3,x4……xn”从中间对半分成两组,每组有m= 个数据,前一半为x1,x2,x3,x4……xm,后一半为xm+1,xm+2,xm+3,xm+4…xn,将后一半的第一个数据减去前一半的第一个数据得Vx1=xm+1-x1,后一半的第二个数据减去前一半的第二个数据得Vx2=xm+2-x2,以此类推,Vxm=xn-xm。则由这些差值求得的加速度分别为:a1= ,a2= ,…am= 。这些加速度的平均值为:
  a=
  =
  =
  =
  不难看出,所有数据x1,x2,x3,x4…xn都用到了,因而减小了偶然误差。若利用推论Vx=aT2来计算加速度,则只利用了所有数据x1,x2,x3,x4…xn中的连续两段,因而实验误差较大。
  (2)图像法:
  由数据x1,x2,x3,x4…xn,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由公式vn= 求出相应的速度v1,v2,v3,v4…vn的值,然后描点作出v-t图像,得到倾斜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三、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将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相连,如下图所示。
  2.用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会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多次。
  4.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A、B、C、D……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A到O、B到O、C到O……之间的距离,再通过计算求出O到A、A到B、B到C……之间的距离x1、x2、x3……
  四、注意事项
  1.长木板应当稳固倾斜,打点计时器应平行固定在长木板上。
  2.长木板倾斜的角度应使纸带上打出足够多的清晰点。
  3.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4.测量纸带等时段位移时,应用长尺一次测完。
  5.选取计数点时,应舍掉开头部分密集的点和末端部分位移间隔已经减小的点,仅选取位移间隔均匀增加的中间部分。
  6.作速度时间图像要选择合适标度,使图分布在坐标纸的大部分区域。连线时应使尽量多的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量落在图线两侧。
  五、高考题重现
  例如:(06年重庆理综)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图略)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S2-S1)/T2,g2=(S3-S2)/T2,…g5=(S6-S5)/T2,取平均值g=8.667m/s2。
  方法B:由g1=(S4-S1)/3T2,g2=(S5-S2)/3T2,g3=(S6-S3)/3T2,取平均值g=8.673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试举出两条)。
  【解析】若用方法A处理数据,则g=
  = 。显然,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只有s1和s6。
  若用方法B处理数据,则:
  g= = 。
  这样,全部数据对实验结果都起作用,可以减少数据测量带来的偶然误差。因此,选择方法B更合理。本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各种阻力、交流电频率波动等系统误差,长度测量等偶然误差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不当等。
  再如:(12年山东理综)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和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m/s2。若用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
  1.由纸带上各点间距可以看出6、7两点间距离最大,在计数点6之前,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差Vx=2.00cm,而6、7两计数点间位移与前一段位移之差Vx=x67-x56<2.00cm。故物体在两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开始减速。
  2.根据v5= 可得:v5= m/s=1.00m/s,从点2到点6段的加速度a= =2.0lm/s2,v6=v5+aT=1.20m/s。
  3.物块在6、7点间加速度变化,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有a= =2.0m/s2。重物落地后,滑块向前运动时除受摩擦力作用外,纸带和限位孔之间也存在摩擦力作用,即μmg+F阻=ma,μ= ,故利用μ= 计算出的动摩擦因数比真实值偏大。
其他文献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也就是说,班主任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领学生走上成人、成才的道路,走上幸福和成功的人生道路。本文中,笔者拟结合个人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期刊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只要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何愁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管理出效益。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探究:  一、在时间管理上,要探索教与学的科学比例  到底是“教”需要时间长,还是“学”需要时间长?实践证明,课堂上学生“
期刊
德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德商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德育教育过程过分注重理论说教,忽视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德育对象注重共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德育内容抽象、空洞;德育效果实效性差,收效甚微。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呢?  一、了解学生德育认知的特点  1.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的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
期刊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教育工作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一、了解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稳定时,学习积极
期刊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被提到了重要位置。然而这些年来,尽管做了大量的德育工作,有时甚至搞得轰轰烈烈,但总体效果不甚理想。其中原因,值得思考。  当前,在积极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和改
期刊
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却并非易事,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传授式为主,致使培养的人才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本文探索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富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关键词:创新思维 探究性 教学模式  1、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提出及概念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
期刊
生活中“杠杆”这种简单机械被巧妙而广泛地应用,针对杠杆的题型较多、灵活性突出、综合性较强的特点,为便于规律性学习,我将“杠杆”的妙用简要总结如下:  一、了解生活中的杠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度不同,我们知道杠杆分三类:省力杠杆(如钳子、羊角锤等),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竿等),等臂杠杆(如天平、跷跷板等)。当然,生活中的杠杆不是单一的,往往由几部分组成,如指甲刀、脚踩式垃
期刊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厅的这段话,很好的诠释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 
期刊
如今处于信息时代,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媒体应用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多媒体时,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可以提供虚拟的操作平台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领域,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进而促进生本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运用多媒体能把数
期刊
把数学课之改革理解成“师生问答”对“畅所欲言”的转化,“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之肤浅形式的转化甚嚣尘上,这一时髦的趋附与泛滥折射出当今数学课堂改革的浮躁与盲目。知识有它的规律性,学生与知识之间有一微妙的切入点,教师与学生也存有长时培养起来的“心有灵犀”。课堂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摈弃一切知识以外的干扰,让知识的元素如同一幅生动传神的山水画浮现于学生的脑海,又如一曲美妙的乐章,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