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指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坚持放手原则,开放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以及教法与学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以自我质疑、自我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完成了实施新课程教学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育就走向了成功,培养的人才就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笔者学校所研究的“批注法”教学,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索探究并使用文字和符号在学习材料上作批注的一种学习方法。“批注法”虽然古已有之,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但通过我们的实践和探讨,发现这种方法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效斐然。在此略述,以求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批注法”教学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批注法”在语文课上使用很多,但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还是闻所未闻。这里我们侧重的是学生的批注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方式。“批注法”可以给学生创造参与、交流、表现、观察、思考、练习的机会。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思考“悟”出来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豁然顿悟”品尝到获得知识的喜悦。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记忆。“批注法”有利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可以举一反三,扩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各学科间的知识是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学科间的整合,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算得上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二、“批注法”教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一代伟人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便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他认为如果读书不做笔记,就感觉这书没有读过,白读。新课改也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无疑是一种好习惯,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
一边读书一边做批注,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促进思考,又可以加深印象,便于记忆,还能随时记下自己读书时的一些独特感受或思想火花。一个重要发现或是一个新观点的产生,往往就在读书时产生的灵感之中。平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勤于思考,灵感的火花便会频繁地迸发,但如不及时记下便会稍纵即逝了。读中有思、思中有情,及时的批注能有效地重现学生瞬间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捕捉到闪电式的灵感之美。
英语教学中“批注法”的具体操作和体现如下:
(一)课前批注
在新授课前,指导学生用“批注法”预习,把生词、短语、句子等用不同的记录符号,分别把理解的和不懂的标记出来。上课前,小组内互换“批注”成果,做到“批注”共享。教师应把“批注”的反馈信息收集到自己手中,以便上课时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课堂上可以以不同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体现课前批注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3Section AThe Old City Walls时,可先把生词government, remain, rebuild, pull down, worn out等写到黑板上,让学生逐一认读、掌握词义,然后做练习:
1. There are many old city walls in Beijing before the 1950s, but now only a few of them _____.
2. People _____ lots of old city walls _____ in the 1960s.
3. Some of the old city walls were _____ _____.
4. We should _____ some of the old city walls.
5. The _____ should do something to protect the old city walls.
当然,练习也可以用其它形式。这一环节能够自然地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前批注”是否有效、是否高效,便于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质量,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课堂批注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批注可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让学生自学、自解、自悟、自品、自得,从疑到悟,从悟到用,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
这一环节我常以问题或任务形式开始。先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再读或听一遍材料后,自己小组总结,归纳重难点,效果非常好。学习一段对话或者短文都可以这样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课堂教学离不开习题训练,习题是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教学中的习题训练不但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
(三)课后批注
作业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使作业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通过作业能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反馈作用和调控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笔者经常这样布置英语作业: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lesson? 或者一些体现本节课主题的小作文或有关主题的实践活动。
总之,教育以人为本,教育者面对的学生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潜能。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能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批注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和不断探索、主动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笔者学校所研究的“批注法”教学,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索探究并使用文字和符号在学习材料上作批注的一种学习方法。“批注法”虽然古已有之,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但通过我们的实践和探讨,发现这种方法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效斐然。在此略述,以求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批注法”教学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批注法”在语文课上使用很多,但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还是闻所未闻。这里我们侧重的是学生的批注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方式。“批注法”可以给学生创造参与、交流、表现、观察、思考、练习的机会。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思考“悟”出来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豁然顿悟”品尝到获得知识的喜悦。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记忆。“批注法”有利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可以举一反三,扩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各学科间的知识是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学科间的整合,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算得上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二、“批注法”教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一代伟人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便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他认为如果读书不做笔记,就感觉这书没有读过,白读。新课改也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无疑是一种好习惯,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
一边读书一边做批注,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促进思考,又可以加深印象,便于记忆,还能随时记下自己读书时的一些独特感受或思想火花。一个重要发现或是一个新观点的产生,往往就在读书时产生的灵感之中。平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勤于思考,灵感的火花便会频繁地迸发,但如不及时记下便会稍纵即逝了。读中有思、思中有情,及时的批注能有效地重现学生瞬间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捕捉到闪电式的灵感之美。
英语教学中“批注法”的具体操作和体现如下:
(一)课前批注
在新授课前,指导学生用“批注法”预习,把生词、短语、句子等用不同的记录符号,分别把理解的和不懂的标记出来。上课前,小组内互换“批注”成果,做到“批注”共享。教师应把“批注”的反馈信息收集到自己手中,以便上课时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课堂上可以以不同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体现课前批注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3Section AThe Old City Walls时,可先把生词government, remain, rebuild, pull down, worn out等写到黑板上,让学生逐一认读、掌握词义,然后做练习:
1. There are many old city walls in Beijing before the 1950s, but now only a few of them _____.
2. People _____ lots of old city walls _____ in the 1960s.
3. Some of the old city walls were _____ _____.
4. We should _____ some of the old city walls.
5. The _____ should do something to protect the old city walls.
当然,练习也可以用其它形式。这一环节能够自然地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前批注”是否有效、是否高效,便于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质量,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课堂批注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批注可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让学生自学、自解、自悟、自品、自得,从疑到悟,从悟到用,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
这一环节我常以问题或任务形式开始。先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再读或听一遍材料后,自己小组总结,归纳重难点,效果非常好。学习一段对话或者短文都可以这样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课堂教学离不开习题训练,习题是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教学中的习题训练不但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
(三)课后批注
作业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使作业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通过作业能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反馈作用和调控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笔者经常这样布置英语作业: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lesson? 或者一些体现本节课主题的小作文或有关主题的实践活动。
总之,教育以人为本,教育者面对的学生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潜能。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能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批注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和不断探索、主动发展有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