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把当代中文诗批评的理想境界形容为:像陈寅恪那样研究,像爱因斯坦那样思想。再概括些,就是两点:专业性和思想性。本来,这也是一句大白话。没有专业的深与精,“思想”在哪儿立足?缺乏尖锐思考的挑战,专业研究又如何突破?但,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搅乱了许多本该不言而喻的常识和共识。专业和思想,曾被简化为“问题”与“主义”,无端一分为二,又恶性循环着由对立而斗争,结果汇合于惨痛:既无专业又无思想。回到诗,在彻底“非诗”的时代,这本该专业门槛最高的“斯文”,曾被逼着满街“扫地”。阴影拖延至今,就是标榜的“诗国”,本质上却仍在贬低诗歌。所谓“诗人”,条件只是识字,写几个分行句子,就足够登堂入室了。所谓“诗评家”,其实与评判无关,全部的需要,无非在小圈子里互相追捧,当个团伙意义上的“权威”。幼稚可谅,油滑难忍。“伪学”昌盛,反衬出的,恰是陈寅恪的“做人”底蕴和爱因斯坦的“深度”追求。要达到理想境界,真诗评家,必须比诗人还信念鲜明、特立独行。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推重“成熟的”中文诗思考。这听起来有些可笑,这么多中文诗人,写了这么久(我们中不少人,早可以用“写了一辈子”之类吓人说法了),而“成熟”一词,竟如此姗姗来迟?!可惜,这是事实。当代中文诗起点之低,几乎像一种命运。“语龄”刚满一世纪的白话文,让我们既披不上古典那张虎皮,又隔绝开西方的海市蜃楼。从创作到思想,只用得上一个动词:摸——摸索我们自己的成熟之路。犹如,当年我站在临潼兵马俑坑边,俯瞰那个近在咫尺、却又被忽略千载的地下世界,一个句子,跳入我头脑、而后跳入长诗《与死亡对称》:“把手伸进土摸死亡。”这里的成熟,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既是诗的,更是人的。人领悟诗,诗完成人。职是之故,中国现实的艰难、文化的复杂,不仅不负面,反而正是对人对诗的必要历练。不仅不“漫长”,反而经常太快太匆促,无数的“凌波步”,总是轻功有余捷径有余,宣言口号有余,却来不及沉淀镌刻成作品。于是,我们年复一年,品尝“不成熟”的青涩:挣脱“文革”宣传的朦胧诗,用意象点缀社会批判,仍一派幼稚和浪漫。引发轩然大波的“三个崛起”,与其说是诗学之争,不如说是不彻底的社会观念之争。上世纪八十年代层出不穷的“诗歌群体”,对运动的嗜好远胜过写作,那冗长的青春期,几乎成了中文诗的不治之症。九十年代末,一场“民间”和“知识分子”的辩论,喧嚣而语焉不详,但如果把“中年”一词换成“成熟”,那对自觉的“个体诗学”的呼唤会清晰得多。从那至今,权/利夹击下,诗人落回孤独的实处,这本该是真正的开始,但更触目的,是中文诗思想的弱化。一个“伪学”盛世的有机部分:从无视自身困境的“伪人生”,到等同无聊装饰的“伪文学”,关起门来、总不缺团伙式的“伪价值”,在互相吹捧中沾沾自喜……太低的起点,被后天的发育不良变得更低。突然,朦胧诗人们已白发苍苍,“后朦胧”们近乎知天命,连“七零后”也开始老了,当我们翻看手里挥舞了太久的那几首诗,心里可能泛起一个疑问:这辈子,值吗?
我不想给秦晓宇套上“某某代”的称呼。一个特立独行者,不会类同于批量生产的一代人。相反,他的思想,得滋养每一代。我们的初次见面,铆定于林立的啤酒瓶和一本《七零诗话》。后者更鲜明有趣得多。因为“诗人”太多了,而敢把自己定位为诗歌批评家的人很少,拿出第一本论著,就直接冠以古称“诗话”的人,我此前从没见过。我的神经,被“诗话”一词触动,因为那远不止一个古意盎然的标题,甚至不只是中国“传统的”诗论形式。它有意思,是因为特定的形式能包含特定的思想。我面前这个人,肯定仔细思考过“怎么写”,而不仅把一些想法塞进散漫的文字了事。这个感觉,完全被阅读《七零诗话》所印证。一如古典诗话,这本书也由大量片断拼贴而成:诗人趣闻、诗作撷英、古典佳话、舶来思绪、他人之讽议、一己之心得,以至貌似离题的随想漫笔等等,材料从记实到思辨到想象,性质决然不同,却又统一于书写的文学风格。正是我强调过的独特“散文”风格,一种仅存于中文里的传统(见拙文《散文断想》)。“七零”既是他出生的年代,更是一个回溯的角度,让他检视“当代中文诗”招牌下的杂交奇观。我们怀有它们全部,却又不同于其中任何一个。由是,我们的原创性,也是一种不得不。我说过,“当代中文诗”的特征,在其观念性和实验性,因为,它没法因袭任何现成观念,也只能用每一行诗实验存在的可能。我们的尴尬和机遇都在这里。从《七零诗话》起,秦晓宇的一系列精彩文章,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对我(我的诗!)来说,更堪称期待已久、终逢知己!他的蒙古大漠生长背景,他理工科学历包含的求“真”执念,他广博的古典学识和化古铄今的能力,他对西方诗学的深入和对自身创造性的自觉,在在成为一种标志:当代中文诗,终于有可能突破过去零积累、甚至负积累的窘境,进入正积累的阶段了。我很高兴,这变化不曾减少思想深度,相反,得之于在深度中的会合。
秦晓宇自己的《序序》,已经提到了他写作此六篇大文的缘起。这组文章,是首次对当代中文诗歌的系统研究。它们既是应邀之作,更有其生而逢时的必然性。因为,编辑诗选《玉梯》的初衷,本来就是用冷却下来的目光,审视过去三十年的作品,剥去种种附加值,辨认诗作的真实质地。选择本身就在确立标准。这部诗选,既是一次大扫除,还给我们的创作一个本来面目,又是一次“末日审判”,只允许古今中外的杰作坐在裁判席上。它将用英文出版,其意义,也在于廓清此前若干“当代中文诗选”的粗陋,那些人云亦云“挑选”的原作,那些无须费力就做完的“翻译”,方便了编者,却毁了中文诗的信誉。不,《玉梯》必须吻合当代中文诗的价值,非但如此,它本身也该是一部“极端之作”!就是说,它要比作品走得更远,去“打开”诗人和读者的视野。其方式,就是结构上那个独创:全部入选作品,按六种不同诗体分类。其中,抒情诗是中文诗的最长项;叙事诗堪称最短项;组诗,必须有清晰的结构;新古典诗,一个折磨现代中文诗人的独特噩梦;实验诗,汉字的观念艺术;长诗,曲折地回溯源头(《屈源》)。由是,每个诗人有多少个创作侧面、每个侧面的“完成度”如何也清晰了。这仅是归纳,抑或更在提醒?诗人,反省你自己!从一开始,我就希望这部书能勾勒出一张当代中国的“思想地图”,但这企图,只有当落实为晓宇的“组文”(又一个独创!)时,我才意识到,这“思想”二字的分量有多大;环顾世界,它多么独一无二!它是“叙”,也是“论”。我能感到,思想怎样从命题开始,越来越独立发育,直到突破原定的“序言”概念,长成一本任何诗选都不可能容纳的著作。(诗选的同名孪生兄弟!)但,对诗歌而言,这充分的思想何其必要!形象地说,《玉梯》上眺望到的诗歌风景,获得的不是一本导游手册,而是一部透视地层的地理学。通过它们,个案被剖析,整体被把握,当代内涵,呈现出考古学的丰富。我很清楚,“活儿”的难度决定了,没有外人能完成它,只有我们自己做这件事。它,就,是,中,文,诗,的,自,觉。我喜出望外,仅凭招魂般招来这个收获,《玉梯》也成功了!
我在本文开端提到,“像陈寅恪那样研究,像爱因斯坦那样思想”,这组文章,是对那呼吁迄今为止的最佳回应。这里的标准很清楚:专业性和思想性。秦晓宇的“绝活儿”,可以概括成三点:细读,博考,深思。专业性,首先体现于对文本的细读和理解“互文”重要性的博考,一架仪器般的精微观察,加上全方位的智能联想、触类旁通,其结果,常常令被阅读的诗人拍案称奇。例如在讨论实验诗的《璇矶》中,他挑出我的《同心圆》第五环(这首长诗的压轴部分),把我从“诗”字拆解开的言、土、寸,破译成“词与物、言说与不可言说的问题”(言),“汉语里本来就有根之意”(土),“竟然成为一种微妙的、与内心或时间有关的单位”(寸)。且在引用大量与“寸”相连的古典诗句后,结合我“寸”诗里隐隐渗透的《长恨歌》,一举点破“再长的恨与歌,都在寸心之内”。这学问真做得有点儿北京人说的“寸劲”了!是我还是他?或者诗与评一起,从“宛转蛾眉”引申出“挽歌/的挽”、“婉转/的婉”、“宛如的/宛”,犹如一个延长音,“宛”然贯穿起那些同样被一条白绫勒断的句子(“脖子美如一个断句”),连死也如此娇艳的语言,遗下一摊摊空白的血痕。那么,是唐明皇、杨炼,或秦晓宇在听“铃”——听“零”?零声叮叮,断肠人都是领悟“消失就是思想”那人?我无意在此培养读者的懒惰,他们该自己去品尝这艺术的盛宴。我想指出的,是秦晓宇的研究方式,在“神似”意义上创造性转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主义批评传统。请注意,不仅“形式”,而且“主义”!这肯定句,是不是对胡先生“问题/主义”两分法的微微否决?这里的“陈寅恪那样研究”,可以落实到以下各层面:一、文字层面,让我们尽享“训诂”之美,深究诗句的“用字”,详查字的构成、字源学的出处,从而推进和逼近它此处的用法。二、文本关联层面,衔接中文古诗的“用典”,以“考据”学力发掘一件作品内的整个传统,不仅研究其“用法”,更研究其“重写”和“改写”法,因为貌似关联处,常常正隐含着深刻的区别。这样的阅读,并非都以句号结束。相反,越深的探索,在敞开越多的问题,就像陈寅恪文章中,当他最充分地“发人所未发”之后,仍留下无数“待考”、“备考”一样,大家巨匠的存疑,焉能由黄口小儿之“确信”望其项背乎?三、文学形式层面,从“四声八病”到对仗、平仄,中文古诗里视觉和听觉的精美形式,不应该也不会在当代失传。它们必须转世轮回,成为我们作品中的形式意识,且以个人独创性为能源,极力发扬光大之。我说“把每首诗当做纯诗来写”,秦晓宇则深谙“把每首诗当做纯诗来评”之道,差堪告慰古人的是,伟大的中文形式主义传统仍在延续。四、诗学和哲学层面,汉字的空间性是我们的命运,它引申为一种“有界无限”的结构,把时间纳入其中,成为流淌轮回的一个层次。这不仅是停留在群体意义上的“东方时间观”,更是每个诗人“自己的空间/时间观”,而且要能够被“个体诗学”统摄的作品所印证。一个中文文本,是双重的永恒象征:指出人类的根本处境,同时指出人类的精神超越。此中诗意,又哪里限于一国一文?至此,我是不是已经在谈论“思想性”了?正是这样,谁能在专业研究中,主动拒绝空泛、肤浅、煽情,而执著于诚挚、踏实、真本事、硬功夫,就一定会诗、人合一,直抵存在本质。尤其在这个毛糙浮躁、急功近利的世界上,蝇头障目,思想危机掏空了一切,肯(敢!)活得“笨”一点儿,下此“渐悟”功夫的,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异数。但再多一想,我们在谈诗啊。什么时候,诗是走捷径、捡便宜、玩玩顿悟游戏就能捡到的?诗,是世界永远的异数。即使当下,这个社会理想最贫乏、每个人感到最无力的时代,当你自称“诗人”,而又回避诗“个人美学反抗”的本质,写什么写?该问的简单得多:值吗?
秦晓宇这本大书,终结于论述长诗的《屈源》,这篇比任何中文长诗都长、占全书三分之二的论文,曲折迂回地上溯了屈原那个“源头”,给“思想性”下了“发出自己的天问”这个最佳定义。我感到荣幸,此文以我的《叙事诗》结尾。让我的“思想——艺术项目”,在他专业性的透镜下,解析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光谱。于是,我的诗,所有诗,所有诗评,特别是这部“当代中文诗首次系统研究”,都汇入了思想——艺术的同心圆,“在人心万古苍茫之处,架设那架玉梯,让诗成为超越自身的原型”(同上)。两年前夏季的某个晚上,曾被我写进《现实哀歌》的记忆,不约而同刺痛了我们,在“死者的月亮傍着簇新的牌坊”之处,夜色飘雨的空旷中,他伫立,回家就读到了我从伦敦发来的诗。这种心之契合,才是诗作诗评相遇的前提。归根结底,人有个质地。你写不出你没有的。这让我想起和诗人、收藏家钟鸣通电话时,半开玩笑的说法:“至少得对得起石头!”戏仿训诂,“晓、宇”二字,已包含了“通晓古往今来”之意。我强调“共时”,就是强调这种内心的淡定沉静。从“玉梯”上眺望,我们始终都在“一个人和宇宙并肩上路”。爱上茫茫之美,就是成熟。
(《玉梯——当代中文诗叙论》将收在英译当代中文诗选《玉梯》中,由英国血斧出版社〔Bloodaxe Books〕出版)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推重“成熟的”中文诗思考。这听起来有些可笑,这么多中文诗人,写了这么久(我们中不少人,早可以用“写了一辈子”之类吓人说法了),而“成熟”一词,竟如此姗姗来迟?!可惜,这是事实。当代中文诗起点之低,几乎像一种命运。“语龄”刚满一世纪的白话文,让我们既披不上古典那张虎皮,又隔绝开西方的海市蜃楼。从创作到思想,只用得上一个动词:摸——摸索我们自己的成熟之路。犹如,当年我站在临潼兵马俑坑边,俯瞰那个近在咫尺、却又被忽略千载的地下世界,一个句子,跳入我头脑、而后跳入长诗《与死亡对称》:“把手伸进土摸死亡。”这里的成熟,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既是诗的,更是人的。人领悟诗,诗完成人。职是之故,中国现实的艰难、文化的复杂,不仅不负面,反而正是对人对诗的必要历练。不仅不“漫长”,反而经常太快太匆促,无数的“凌波步”,总是轻功有余捷径有余,宣言口号有余,却来不及沉淀镌刻成作品。于是,我们年复一年,品尝“不成熟”的青涩:挣脱“文革”宣传的朦胧诗,用意象点缀社会批判,仍一派幼稚和浪漫。引发轩然大波的“三个崛起”,与其说是诗学之争,不如说是不彻底的社会观念之争。上世纪八十年代层出不穷的“诗歌群体”,对运动的嗜好远胜过写作,那冗长的青春期,几乎成了中文诗的不治之症。九十年代末,一场“民间”和“知识分子”的辩论,喧嚣而语焉不详,但如果把“中年”一词换成“成熟”,那对自觉的“个体诗学”的呼唤会清晰得多。从那至今,权/利夹击下,诗人落回孤独的实处,这本该是真正的开始,但更触目的,是中文诗思想的弱化。一个“伪学”盛世的有机部分:从无视自身困境的“伪人生”,到等同无聊装饰的“伪文学”,关起门来、总不缺团伙式的“伪价值”,在互相吹捧中沾沾自喜……太低的起点,被后天的发育不良变得更低。突然,朦胧诗人们已白发苍苍,“后朦胧”们近乎知天命,连“七零后”也开始老了,当我们翻看手里挥舞了太久的那几首诗,心里可能泛起一个疑问:这辈子,值吗?
我不想给秦晓宇套上“某某代”的称呼。一个特立独行者,不会类同于批量生产的一代人。相反,他的思想,得滋养每一代。我们的初次见面,铆定于林立的啤酒瓶和一本《七零诗话》。后者更鲜明有趣得多。因为“诗人”太多了,而敢把自己定位为诗歌批评家的人很少,拿出第一本论著,就直接冠以古称“诗话”的人,我此前从没见过。我的神经,被“诗话”一词触动,因为那远不止一个古意盎然的标题,甚至不只是中国“传统的”诗论形式。它有意思,是因为特定的形式能包含特定的思想。我面前这个人,肯定仔细思考过“怎么写”,而不仅把一些想法塞进散漫的文字了事。这个感觉,完全被阅读《七零诗话》所印证。一如古典诗话,这本书也由大量片断拼贴而成:诗人趣闻、诗作撷英、古典佳话、舶来思绪、他人之讽议、一己之心得,以至貌似离题的随想漫笔等等,材料从记实到思辨到想象,性质决然不同,却又统一于书写的文学风格。正是我强调过的独特“散文”风格,一种仅存于中文里的传统(见拙文《散文断想》)。“七零”既是他出生的年代,更是一个回溯的角度,让他检视“当代中文诗”招牌下的杂交奇观。我们怀有它们全部,却又不同于其中任何一个。由是,我们的原创性,也是一种不得不。我说过,“当代中文诗”的特征,在其观念性和实验性,因为,它没法因袭任何现成观念,也只能用每一行诗实验存在的可能。我们的尴尬和机遇都在这里。从《七零诗话》起,秦晓宇的一系列精彩文章,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对我(我的诗!)来说,更堪称期待已久、终逢知己!他的蒙古大漠生长背景,他理工科学历包含的求“真”执念,他广博的古典学识和化古铄今的能力,他对西方诗学的深入和对自身创造性的自觉,在在成为一种标志:当代中文诗,终于有可能突破过去零积累、甚至负积累的窘境,进入正积累的阶段了。我很高兴,这变化不曾减少思想深度,相反,得之于在深度中的会合。
秦晓宇自己的《序序》,已经提到了他写作此六篇大文的缘起。这组文章,是首次对当代中文诗歌的系统研究。它们既是应邀之作,更有其生而逢时的必然性。因为,编辑诗选《玉梯》的初衷,本来就是用冷却下来的目光,审视过去三十年的作品,剥去种种附加值,辨认诗作的真实质地。选择本身就在确立标准。这部诗选,既是一次大扫除,还给我们的创作一个本来面目,又是一次“末日审判”,只允许古今中外的杰作坐在裁判席上。它将用英文出版,其意义,也在于廓清此前若干“当代中文诗选”的粗陋,那些人云亦云“挑选”的原作,那些无须费力就做完的“翻译”,方便了编者,却毁了中文诗的信誉。不,《玉梯》必须吻合当代中文诗的价值,非但如此,它本身也该是一部“极端之作”!就是说,它要比作品走得更远,去“打开”诗人和读者的视野。其方式,就是结构上那个独创:全部入选作品,按六种不同诗体分类。其中,抒情诗是中文诗的最长项;叙事诗堪称最短项;组诗,必须有清晰的结构;新古典诗,一个折磨现代中文诗人的独特噩梦;实验诗,汉字的观念艺术;长诗,曲折地回溯源头(《屈源》)。由是,每个诗人有多少个创作侧面、每个侧面的“完成度”如何也清晰了。这仅是归纳,抑或更在提醒?诗人,反省你自己!从一开始,我就希望这部书能勾勒出一张当代中国的“思想地图”,但这企图,只有当落实为晓宇的“组文”(又一个独创!)时,我才意识到,这“思想”二字的分量有多大;环顾世界,它多么独一无二!它是“叙”,也是“论”。我能感到,思想怎样从命题开始,越来越独立发育,直到突破原定的“序言”概念,长成一本任何诗选都不可能容纳的著作。(诗选的同名孪生兄弟!)但,对诗歌而言,这充分的思想何其必要!形象地说,《玉梯》上眺望到的诗歌风景,获得的不是一本导游手册,而是一部透视地层的地理学。通过它们,个案被剖析,整体被把握,当代内涵,呈现出考古学的丰富。我很清楚,“活儿”的难度决定了,没有外人能完成它,只有我们自己做这件事。它,就,是,中,文,诗,的,自,觉。我喜出望外,仅凭招魂般招来这个收获,《玉梯》也成功了!
我在本文开端提到,“像陈寅恪那样研究,像爱因斯坦那样思想”,这组文章,是对那呼吁迄今为止的最佳回应。这里的标准很清楚:专业性和思想性。秦晓宇的“绝活儿”,可以概括成三点:细读,博考,深思。专业性,首先体现于对文本的细读和理解“互文”重要性的博考,一架仪器般的精微观察,加上全方位的智能联想、触类旁通,其结果,常常令被阅读的诗人拍案称奇。例如在讨论实验诗的《璇矶》中,他挑出我的《同心圆》第五环(这首长诗的压轴部分),把我从“诗”字拆解开的言、土、寸,破译成“词与物、言说与不可言说的问题”(言),“汉语里本来就有根之意”(土),“竟然成为一种微妙的、与内心或时间有关的单位”(寸)。且在引用大量与“寸”相连的古典诗句后,结合我“寸”诗里隐隐渗透的《长恨歌》,一举点破“再长的恨与歌,都在寸心之内”。这学问真做得有点儿北京人说的“寸劲”了!是我还是他?或者诗与评一起,从“宛转蛾眉”引申出“挽歌/的挽”、“婉转/的婉”、“宛如的/宛”,犹如一个延长音,“宛”然贯穿起那些同样被一条白绫勒断的句子(“脖子美如一个断句”),连死也如此娇艳的语言,遗下一摊摊空白的血痕。那么,是唐明皇、杨炼,或秦晓宇在听“铃”——听“零”?零声叮叮,断肠人都是领悟“消失就是思想”那人?我无意在此培养读者的懒惰,他们该自己去品尝这艺术的盛宴。我想指出的,是秦晓宇的研究方式,在“神似”意义上创造性转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主义批评传统。请注意,不仅“形式”,而且“主义”!这肯定句,是不是对胡先生“问题/主义”两分法的微微否决?这里的“陈寅恪那样研究”,可以落实到以下各层面:一、文字层面,让我们尽享“训诂”之美,深究诗句的“用字”,详查字的构成、字源学的出处,从而推进和逼近它此处的用法。二、文本关联层面,衔接中文古诗的“用典”,以“考据”学力发掘一件作品内的整个传统,不仅研究其“用法”,更研究其“重写”和“改写”法,因为貌似关联处,常常正隐含着深刻的区别。这样的阅读,并非都以句号结束。相反,越深的探索,在敞开越多的问题,就像陈寅恪文章中,当他最充分地“发人所未发”之后,仍留下无数“待考”、“备考”一样,大家巨匠的存疑,焉能由黄口小儿之“确信”望其项背乎?三、文学形式层面,从“四声八病”到对仗、平仄,中文古诗里视觉和听觉的精美形式,不应该也不会在当代失传。它们必须转世轮回,成为我们作品中的形式意识,且以个人独创性为能源,极力发扬光大之。我说“把每首诗当做纯诗来写”,秦晓宇则深谙“把每首诗当做纯诗来评”之道,差堪告慰古人的是,伟大的中文形式主义传统仍在延续。四、诗学和哲学层面,汉字的空间性是我们的命运,它引申为一种“有界无限”的结构,把时间纳入其中,成为流淌轮回的一个层次。这不仅是停留在群体意义上的“东方时间观”,更是每个诗人“自己的空间/时间观”,而且要能够被“个体诗学”统摄的作品所印证。一个中文文本,是双重的永恒象征:指出人类的根本处境,同时指出人类的精神超越。此中诗意,又哪里限于一国一文?至此,我是不是已经在谈论“思想性”了?正是这样,谁能在专业研究中,主动拒绝空泛、肤浅、煽情,而执著于诚挚、踏实、真本事、硬功夫,就一定会诗、人合一,直抵存在本质。尤其在这个毛糙浮躁、急功近利的世界上,蝇头障目,思想危机掏空了一切,肯(敢!)活得“笨”一点儿,下此“渐悟”功夫的,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异数。但再多一想,我们在谈诗啊。什么时候,诗是走捷径、捡便宜、玩玩顿悟游戏就能捡到的?诗,是世界永远的异数。即使当下,这个社会理想最贫乏、每个人感到最无力的时代,当你自称“诗人”,而又回避诗“个人美学反抗”的本质,写什么写?该问的简单得多:值吗?
秦晓宇这本大书,终结于论述长诗的《屈源》,这篇比任何中文长诗都长、占全书三分之二的论文,曲折迂回地上溯了屈原那个“源头”,给“思想性”下了“发出自己的天问”这个最佳定义。我感到荣幸,此文以我的《叙事诗》结尾。让我的“思想——艺术项目”,在他专业性的透镜下,解析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光谱。于是,我的诗,所有诗,所有诗评,特别是这部“当代中文诗首次系统研究”,都汇入了思想——艺术的同心圆,“在人心万古苍茫之处,架设那架玉梯,让诗成为超越自身的原型”(同上)。两年前夏季的某个晚上,曾被我写进《现实哀歌》的记忆,不约而同刺痛了我们,在“死者的月亮傍着簇新的牌坊”之处,夜色飘雨的空旷中,他伫立,回家就读到了我从伦敦发来的诗。这种心之契合,才是诗作诗评相遇的前提。归根结底,人有个质地。你写不出你没有的。这让我想起和诗人、收藏家钟鸣通电话时,半开玩笑的说法:“至少得对得起石头!”戏仿训诂,“晓、宇”二字,已包含了“通晓古往今来”之意。我强调“共时”,就是强调这种内心的淡定沉静。从“玉梯”上眺望,我们始终都在“一个人和宇宙并肩上路”。爱上茫茫之美,就是成熟。
(《玉梯——当代中文诗叙论》将收在英译当代中文诗选《玉梯》中,由英国血斧出版社〔Bloodaxe Books〕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