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VB程序设计课程比较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保证课堂的互动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授课期间,以移动技术为基础,构建翻转课堂模式,真正使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视频、课中内化知识以及课后升华知识。分析VB程序设计实例,指出了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指出了翻转课堂的构建流程,以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保证预期学习效率,并为此后VB程序的设计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 键 词] 移动技术;翻转课堂;VB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18-02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VB程序设计属于必修的基础课程,其具备功能强大、易学、易用以及简单等特点,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但当前部分高校计算机VB程序设计教学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学时中更好地掌握此门课程,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流程。翻转课堂属于新型的教学活动组织模式,主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进行视频学习,之后在课堂中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在本次研究中,要求教师在VB程序设计中,结合移动技术,引入翻转课堂模式,从而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VB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不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计算机课程在学校开始普遍开设,这也为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无法有效掌握授课的难易程度。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信息技术,认为VB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比较简单,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而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认为VB程序设计课程难度较大,学习比较吃力,以致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效果。其次是授课内容多,且信息量较大。计算机VB程序设计课程存在较多内容,學习期间需要记忆大量的命令,且对程序代码与框架书写的要求较高,这些均加大了高校开展VB课程的难度,无法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完成教学内容。最后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互动性较差。VB程序设计大多采用机械化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且在此学习模式下,学生无法调动学习兴趣,与教师互动较少,更无法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解决。
二、VB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首先是教学的硬件环境可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配备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利用此上传教学视频,布置教学任务,并进行教学测试。同时,学生也可以登录系统打卡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简化了教学流程,充分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其次是可以提升开展教学活动主体的能力,通过在VB实践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发现教学主体可以胜任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且当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可以登录相关教学平台查看教学资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录制并发布教学视频,甚至部分专业教师还可以开发并维护网络平台,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优良条件。最后是课程内容符合VB程序任务与项目的形式要求,计算机VB程序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大多采用任务发布、项目构建的方式进行,可以保证学生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移动技术下VB程序设计课程中构建翻转课堂的措施
翻转课程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教师可以重新规划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同时,通过引入翻转课堂还可以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更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师基于移动技术,将翻转课堂的引入分为两条主线,包括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一)教师活动
1.授课内容
教师分析VB程序设计授课的基本内容,将其分为基础语言知识、控件使用、语言控制结构、过程函数、项目开发等部分,细化为63个学习模块。教师结合每2~3个模块发布一项教学任务,录制一个视频,保证时间为10~20分钟。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内容紧凑的学习视频。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掌握VB程序知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需要反复观看,通过多次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学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20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专注学习,教师应合理控制视频时间,提升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课堂授课时,也应以发布教学任务为主,并综合进行分析探究、汇报成果等环节。
2.录制发布课前视频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情况录制教学视频内容,保证针对性。为了保证授课的全面性,教师应熟练掌握自制教学视频技术,并搜集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料,保证学生在学习时可以自由选择,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管理系统发布教学视频。
(二)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也是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教师应将VB课程设计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讨论疑难问题、展示程序学习成果以及课后教学测试等部分。在此期间,学生应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完成VB程序设计知识的内化。
[关 键 词] 移动技术;翻转课堂;VB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18-02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VB程序设计属于必修的基础课程,其具备功能强大、易学、易用以及简单等特点,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但当前部分高校计算机VB程序设计教学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学时中更好地掌握此门课程,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流程。翻转课堂属于新型的教学活动组织模式,主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进行视频学习,之后在课堂中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在本次研究中,要求教师在VB程序设计中,结合移动技术,引入翻转课堂模式,从而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VB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不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计算机课程在学校开始普遍开设,这也为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无法有效掌握授课的难易程度。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信息技术,认为VB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比较简单,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而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认为VB程序设计课程难度较大,学习比较吃力,以致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效果。其次是授课内容多,且信息量较大。计算机VB程序设计课程存在较多内容,學习期间需要记忆大量的命令,且对程序代码与框架书写的要求较高,这些均加大了高校开展VB课程的难度,无法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完成教学内容。最后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互动性较差。VB程序设计大多采用机械化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且在此学习模式下,学生无法调动学习兴趣,与教师互动较少,更无法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解决。
二、VB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首先是教学的硬件环境可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配备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利用此上传教学视频,布置教学任务,并进行教学测试。同时,学生也可以登录系统打卡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简化了教学流程,充分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其次是可以提升开展教学活动主体的能力,通过在VB实践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发现教学主体可以胜任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且当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可以登录相关教学平台查看教学资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录制并发布教学视频,甚至部分专业教师还可以开发并维护网络平台,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优良条件。最后是课程内容符合VB程序任务与项目的形式要求,计算机VB程序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大多采用任务发布、项目构建的方式进行,可以保证学生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移动技术下VB程序设计课程中构建翻转课堂的措施
翻转课程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教师可以重新规划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同时,通过引入翻转课堂还可以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更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师基于移动技术,将翻转课堂的引入分为两条主线,包括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一)教师活动
1.授课内容
教师分析VB程序设计授课的基本内容,将其分为基础语言知识、控件使用、语言控制结构、过程函数、项目开发等部分,细化为63个学习模块。教师结合每2~3个模块发布一项教学任务,录制一个视频,保证时间为10~20分钟。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内容紧凑的学习视频。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掌握VB程序知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需要反复观看,通过多次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学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20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专注学习,教师应合理控制视频时间,提升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课堂授课时,也应以发布教学任务为主,并综合进行分析探究、汇报成果等环节。
2.录制发布课前视频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情况录制教学视频内容,保证针对性。为了保证授课的全面性,教师应熟练掌握自制教学视频技术,并搜集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料,保证学生在学习时可以自由选择,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管理系统发布教学视频。
(二)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也是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教师应将VB课程设计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讨论疑难问题、展示程序学习成果以及课后教学测试等部分。在此期间,学生应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完成VB程序设计知识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