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和“三观”的初步形成期,优良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文化都是时代的产物,都要反映时代的要求,初中班级文化也是如此。在当今新时代大背景下,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既要反映新时代精神,又要契合初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年龄特点。笔者试图从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环境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建设进行探讨,为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一些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
初中阶段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大背景下推进优良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初中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师生共建班级制度文化,培养民主、法治精神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各种各样,个性、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班级集体文化要体现出凝聚力和整体性,这就需要建设好班级的制度文化,用制度文化建设来保障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师生共同建设,培养学生的民主和法治精神。
(一)制定班训、班规等显性班级制度,增强班级凝聚力。在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初中班级的教育目标和本班学生的特点,经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充分交流,在大家都认可的情况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正式的、成文的班训、班规、日常行为规模,制定学习制度、值日制度、班委会工作制度、班主任信箱制度、奖惩制度等,在制度上保障班级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经过民主的制定班级制度过程,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乐于遵守班规班训等制度,为良好的班风班貌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学生开展自主管理有例可依,对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起到了规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注重榜样示范和激励,形成非正式的制度文化,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作为显性制度文化的有益补充。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具体到各种微小的事务,这样的班级就过于“生硬冰冷”,不利于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這就决定班级还要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隐性制度文化,对学生各种行为习惯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形成软性约束。例如,班规规定不迟到,但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提前几分钟到班级跟班,带早、午读,无形中,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早到的好习惯,逐渐约定俗成,大家都会提前一些时间到校,做好上课准备。使学生变“不能迟到”为“我要早点到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通过树立各种教师、学生榜样,师生共同参与,强化榜样作用,引导正确舆论,形成约定俗成的隐性制度文化,变“他律”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为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保驾护航”。
二、初中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增强学生班级认同感
初中生已初步具备了布置班级环境的能力,让学生积极自觉参与到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中来,美化班级环境,无疑能使全体班级成员对班集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根据分工合作的原则,既分工,让全体同学发挥个人特长,各尽其能,又团结合作,形成团队合力,承担不同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任务。例如,布置教室环境,班级宣传栏、黑板报的布置及设计出版,学习栏 、作品展示栏、读书吧、植物园的设立与管理,卫生工具的整齐摆放等等,让学生通有形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切实地感受到班级教育目标,也找到了个人成就感,自然而然地对班集体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读书吧”的设立与管理
班级要有文化气息,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必不可少。通过设立“读书吧”,以“共享图书”的模式进行运作和管理,全班每位学生至少要共享一本有益的课外书,在学期末时归还各人,由班级统一编码,专门的图书小组负责日常事务管理,每周每个学生至少要借读一本课外书,并要与原书籍的同学分享交流读书心得。通过“读书吧”的设立,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外书的有效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增添了班级的文化气息,让班级文化建设更加有人文底蕴。
(二)植物园的设立
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也要紧跟时代的要求,环保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要求每个学生提供一株小绿植,放置在教室内或窗台上,贴上标签,备注植物名称、简介和提供者姓名,各小绿植由提供者自行组成若干小组进行管理,既美化了班级环境,丰富了学生的植物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作品展示栏的设立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作品展示可以是美术作品、书法、手工,也可以是一篇作文,甚至是一句自己的人生感悟,都可以拿来展示,激发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全班同学的认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初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提供内驱动力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班级管理的灵魂。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决定班级教育目标的能否实现。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与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但却是前两者难以替代的。
(一)班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优良的班风、教风、学风,能引导全体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初中生正处在“三观”的形成期,优良的精神文化建设,为初中生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健康成长,具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综合素质和高尚品德。
(二)开展丰富多彩、有益的课外活动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初中生个性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实践探究能力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活泼个性要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当今社会大发展的前提下,社会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变得复杂,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的网络文化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初中生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开展班级主题班会活动,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
根据上级的部署,或根据每一时间段的主题节日,开展例如“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禁毒日”“感恩母亲节”“尊老节”等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等,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2.开展班级文娱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班主任、科任教师要通力合作,开展班级文娱活动,例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诗词大会、棋类比赛等,通过开展此类活动,学生的个人才艺得到发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了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一环。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冉茂才,王静.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J].文教资料,2016(20):134-135.
[2]卢海霞.用文化滋养孩子心田[J].今日教育,2020(1):62-63.
责任编辑
【关键词】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
初中阶段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大背景下推进优良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初中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师生共建班级制度文化,培养民主、法治精神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各种各样,个性、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班级集体文化要体现出凝聚力和整体性,这就需要建设好班级的制度文化,用制度文化建设来保障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师生共同建设,培养学生的民主和法治精神。
(一)制定班训、班规等显性班级制度,增强班级凝聚力。在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初中班级的教育目标和本班学生的特点,经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充分交流,在大家都认可的情况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正式的、成文的班训、班规、日常行为规模,制定学习制度、值日制度、班委会工作制度、班主任信箱制度、奖惩制度等,在制度上保障班级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经过民主的制定班级制度过程,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乐于遵守班规班训等制度,为良好的班风班貌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学生开展自主管理有例可依,对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起到了规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注重榜样示范和激励,形成非正式的制度文化,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作为显性制度文化的有益补充。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具体到各种微小的事务,这样的班级就过于“生硬冰冷”,不利于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這就决定班级还要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隐性制度文化,对学生各种行为习惯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形成软性约束。例如,班规规定不迟到,但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提前几分钟到班级跟班,带早、午读,无形中,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早到的好习惯,逐渐约定俗成,大家都会提前一些时间到校,做好上课准备。使学生变“不能迟到”为“我要早点到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通过树立各种教师、学生榜样,师生共同参与,强化榜样作用,引导正确舆论,形成约定俗成的隐性制度文化,变“他律”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为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保驾护航”。
二、初中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增强学生班级认同感
初中生已初步具备了布置班级环境的能力,让学生积极自觉参与到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中来,美化班级环境,无疑能使全体班级成员对班集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根据分工合作的原则,既分工,让全体同学发挥个人特长,各尽其能,又团结合作,形成团队合力,承担不同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任务。例如,布置教室环境,班级宣传栏、黑板报的布置及设计出版,学习栏 、作品展示栏、读书吧、植物园的设立与管理,卫生工具的整齐摆放等等,让学生通有形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切实地感受到班级教育目标,也找到了个人成就感,自然而然地对班集体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读书吧”的设立与管理
班级要有文化气息,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必不可少。通过设立“读书吧”,以“共享图书”的模式进行运作和管理,全班每位学生至少要共享一本有益的课外书,在学期末时归还各人,由班级统一编码,专门的图书小组负责日常事务管理,每周每个学生至少要借读一本课外书,并要与原书籍的同学分享交流读书心得。通过“读书吧”的设立,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外书的有效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增添了班级的文化气息,让班级文化建设更加有人文底蕴。
(二)植物园的设立
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也要紧跟时代的要求,环保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要求每个学生提供一株小绿植,放置在教室内或窗台上,贴上标签,备注植物名称、简介和提供者姓名,各小绿植由提供者自行组成若干小组进行管理,既美化了班级环境,丰富了学生的植物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作品展示栏的设立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作品展示可以是美术作品、书法、手工,也可以是一篇作文,甚至是一句自己的人生感悟,都可以拿来展示,激发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全班同学的认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初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提供内驱动力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班级管理的灵魂。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决定班级教育目标的能否实现。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与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但却是前两者难以替代的。
(一)班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优良的班风、教风、学风,能引导全体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初中生正处在“三观”的形成期,优良的精神文化建设,为初中生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健康成长,具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综合素质和高尚品德。
(二)开展丰富多彩、有益的课外活动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初中生个性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实践探究能力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活泼个性要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当今社会大发展的前提下,社会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变得复杂,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的网络文化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初中生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开展班级主题班会活动,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
根据上级的部署,或根据每一时间段的主题节日,开展例如“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禁毒日”“感恩母亲节”“尊老节”等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等,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2.开展班级文娱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班主任、科任教师要通力合作,开展班级文娱活动,例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诗词大会、棋类比赛等,通过开展此类活动,学生的个人才艺得到发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了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一环。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冉茂才,王静.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J].文教资料,2016(20):134-135.
[2]卢海霞.用文化滋养孩子心田[J].今日教育,2020(1):62-63.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