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科学课堂上,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乐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学生的个性也逐步得到张扬,课堂逐渐变得生动活泼,热热闹闹。可在这热闹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乱插嘴、不会听,只顾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愿倾听别人的意见、分享他人的独特感受。
镜头一:课堂上,教师的问题一出,“唰”地一声,同学们的小手都举得高高的,嘴里高喊:“我,我……”。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的同学都垂头丧气地叹起气来,根本顾不了听讲。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就高高地举起了手,并大声嚷道:“错了,老师,让我来……”,或在座位上就高声大讲起来。
镜头二:当老师还在讲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时,下面有学生早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偷偷动手操作了,什么注意事项,什么安全要点,统统放一边了。
镜头三:当停下实验,准备静下心来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时候,还有的学生意犹未尽,根本对你的话充耳不闻,在探究后的交流中,发言的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别的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或说着自己的意见。
凡此种种,不由得使人深思。“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倾听别人发言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样重要。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新课堂上,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同时,对学生这种倾听的习惯难道不应该进行反思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倾听的现象呢?
1、首先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比如,他们受到表扬立即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马上情绪低落。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同时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课堂上就表现出思想开小差,自我约束力差,容易乱插嘴。
2、其次,是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现在学校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优越,他们会努力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孩子在家里往往是自己说了算,平时也见多识广,在人前好表现,生怕比别人差,因此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提出问题,他们不假思索就举手,但往往说不到点子上;或者是别人才说一半,他就插进来,别的同学发言他不听,一门心思争发言,全然不顾别人的回答。
3、造成这种现象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期以来,科学教师在思想上总把自己当成是副课老师,教学环节比较松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讲到哪算哪,更是忽略了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培养。长此以往的结果是,学生的倾听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不会倾听老师、同伴的发言,更不可能对发言进行思考、整理。
“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有意识地强化培养和训练的。而执教科学课的教师,要学生了解一项项实验,完成一项项探究活动,都离不开学生具备倾听的好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实践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观察,探讨一系列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游戏、小品等引入课堂。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不同的声音》时,我以游戏形式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同学们热情高涨的回答我。游戏的名称叫“猜猜我是谁”,有哪些同学愿意来?顿时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请三个同学到门外,让他们在外敲门,并问猜猜我是谁?让教室里的同学猜,当外面的同学敲门时,教室里一片寂静,都竖起耳朵认真的在听,让他们发现每人的声音的不同。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明确目标引导倾听。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
科学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课,它更需要学生一种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因此科学课堂,往往通过小组交流反馈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在小组探究活动前,教师应把实验器材固定放在一处,不要放在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实验时学生分工要明确,让每个学生有事要做,在组内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只有这样的探究活动,才有研究的价值,探究的效果。当然,在探究活动结束后的交流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点评他组汇报的情况,找出他组研究结果与自己小组一致的地方,以及不同的方面,发现他组汇报中的优点,也是我们科学课学习的方面。对于汇报得好或点评得好的学生都应及时地给予表扬,而轮到新小组上台汇报时,他们说的内容必须是有新意,不重复的。否则台下同学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来。这样,每个小组都会认真地听汇报……以这样明确目标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他人交流活动中,这时学生的任务自然而然就是在倾听。长此以往,将此方法进行下去,在学生的心目中学会倾听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了。对于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励评价鼓励倾听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课堂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及时表扬注意倾听的孩子,适时地鼓励学生对他人发言提出质疑。评价学生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三、榜样示范根植倾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自己学会倾听。在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在教会学生倾听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不管是从眼神或是你的肢体都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在认真地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提出的观点或做出的回答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教师不会倾听,对于课堂上明显的错误熟视无睹,或者对于孩子模棱两可的答案不置可否,势必会使孩子从小形成模糊或者错误的知识能力,这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将是一辈子的。这也是我们严谨的科学课决不允许犯的错误。一切的一切,都要求我们教师得先学会倾听。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听清孩子们在说什么,还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做出正确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引导……科学课堂上,不断丰富、发展师生互动倾听能力的同时,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也才得以有机生成。
四、形成约定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既然是一种新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有意识的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坚持到每一堂课,甚至坚持到每一个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低年级用对口令的形式:老师说:“小耳朵”,学生答:“仔细听”;老师说:“小嘴巴”,学生答:“不讲话”;”一二三----坐坐好”等方式。中、高用手势或眼神,比如暂停的手势,眼睛专注地凝视某个地方或人等,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具体目标上来,实现高效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科学课上,学生的倾听,作为一种素养,一种品质,对其的培养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永恒,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镜头一:课堂上,教师的问题一出,“唰”地一声,同学们的小手都举得高高的,嘴里高喊:“我,我……”。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的同学都垂头丧气地叹起气来,根本顾不了听讲。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就高高地举起了手,并大声嚷道:“错了,老师,让我来……”,或在座位上就高声大讲起来。
镜头二:当老师还在讲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时,下面有学生早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偷偷动手操作了,什么注意事项,什么安全要点,统统放一边了。
镜头三:当停下实验,准备静下心来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时候,还有的学生意犹未尽,根本对你的话充耳不闻,在探究后的交流中,发言的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别的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或说着自己的意见。
凡此种种,不由得使人深思。“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倾听别人发言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样重要。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新课堂上,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同时,对学生这种倾听的习惯难道不应该进行反思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倾听的现象呢?
1、首先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比如,他们受到表扬立即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马上情绪低落。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同时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课堂上就表现出思想开小差,自我约束力差,容易乱插嘴。
2、其次,是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现在学校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优越,他们会努力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孩子在家里往往是自己说了算,平时也见多识广,在人前好表现,生怕比别人差,因此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提出问题,他们不假思索就举手,但往往说不到点子上;或者是别人才说一半,他就插进来,别的同学发言他不听,一门心思争发言,全然不顾别人的回答。
3、造成这种现象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期以来,科学教师在思想上总把自己当成是副课老师,教学环节比较松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讲到哪算哪,更是忽略了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培养。长此以往的结果是,学生的倾听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不会倾听老师、同伴的发言,更不可能对发言进行思考、整理。
“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有意识地强化培养和训练的。而执教科学课的教师,要学生了解一项项实验,完成一项项探究活动,都离不开学生具备倾听的好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实践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观察,探讨一系列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游戏、小品等引入课堂。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不同的声音》时,我以游戏形式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同学们热情高涨的回答我。游戏的名称叫“猜猜我是谁”,有哪些同学愿意来?顿时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请三个同学到门外,让他们在外敲门,并问猜猜我是谁?让教室里的同学猜,当外面的同学敲门时,教室里一片寂静,都竖起耳朵认真的在听,让他们发现每人的声音的不同。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明确目标引导倾听。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
科学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课,它更需要学生一种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因此科学课堂,往往通过小组交流反馈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在小组探究活动前,教师应把实验器材固定放在一处,不要放在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实验时学生分工要明确,让每个学生有事要做,在组内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只有这样的探究活动,才有研究的价值,探究的效果。当然,在探究活动结束后的交流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点评他组汇报的情况,找出他组研究结果与自己小组一致的地方,以及不同的方面,发现他组汇报中的优点,也是我们科学课学习的方面。对于汇报得好或点评得好的学生都应及时地给予表扬,而轮到新小组上台汇报时,他们说的内容必须是有新意,不重复的。否则台下同学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来。这样,每个小组都会认真地听汇报……以这样明确目标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他人交流活动中,这时学生的任务自然而然就是在倾听。长此以往,将此方法进行下去,在学生的心目中学会倾听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了。对于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励评价鼓励倾听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课堂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及时表扬注意倾听的孩子,适时地鼓励学生对他人发言提出质疑。评价学生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三、榜样示范根植倾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自己学会倾听。在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在教会学生倾听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不管是从眼神或是你的肢体都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在认真地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提出的观点或做出的回答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教师不会倾听,对于课堂上明显的错误熟视无睹,或者对于孩子模棱两可的答案不置可否,势必会使孩子从小形成模糊或者错误的知识能力,这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将是一辈子的。这也是我们严谨的科学课决不允许犯的错误。一切的一切,都要求我们教师得先学会倾听。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听清孩子们在说什么,还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做出正确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引导……科学课堂上,不断丰富、发展师生互动倾听能力的同时,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也才得以有机生成。
四、形成约定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既然是一种新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有意识的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坚持到每一堂课,甚至坚持到每一个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低年级用对口令的形式:老师说:“小耳朵”,学生答:“仔细听”;老师说:“小嘴巴”,学生答:“不讲话”;”一二三----坐坐好”等方式。中、高用手势或眼神,比如暂停的手势,眼睛专注地凝视某个地方或人等,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具体目标上来,实现高效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科学课上,学生的倾听,作为一种素养,一种品质,对其的培养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永恒,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