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不厌其烦地讲解和乏味地说教,学生则习惯于不知疲倦地做大量书面作业,借此来强化理解和记忆,殊不知,这样做便忽视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语文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死板,课堂因缺乏琅琅的读书声而沉闷乏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索然,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缺憾。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诵读
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朗读应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说,让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掌握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答案是唯一的:让学生读书。这里所说的读书,就是要将课内与课外读书结合起来,课内让学生学读书,课外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让学生到图书馆去,到阅览室去,到大大小小的书店去。通过阅读大量精美的文章,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从而获得语感,进而形成语言能力,因此,语文课堂应为学生创造更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契机。教师应抓住一个个具体的语境,一个词语、一个细节、甚至一个标点,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奥妙,体会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丰富意蕴,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和“创造”的喜悦和激动,让他们的心智在这种“喜悦”和“激动”中升华。要留给学生自己阅读的空间,课堂上要少讲,要多让学生阅读、领悟、品味。古人说:“操千曲而后知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很有道理的,学生的语言能力,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使学生获得最自由、最愉悦、最幸福的精神之旅,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紧盯课内,一只眼睛瞄准课外,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二、读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要否认以前的一切,任何形式的绝对化都是一种不良倾向,比如“熟读精思”就是一个需要继承的优良传统。古人为什么把上学叫做“读书”、“念书”呢?这说明我们的祖先确实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即“读”和“念”。从古到今,凡是有所成就的文人学者都在读书方面下过一番苦功。他们除了阅读有字书外,还阅读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阅读人生--成功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法。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而诵读则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以声传情,因声会意。诵读还能培养语感,有意于写作。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作,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气与声调有关,万恶声调又与喉舌运动有关。声本于气,所以想得古人之气,不得不求之于声。求知于声,即不能补朗诵。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到我自己下笔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这就是所说的‘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要知自己诗文的气是否顺畅,也要吟哦才行,因为吟哦的时候,喉舌间所习得的习惯动作就可以再现出来。”,可见诵读的重要性。
三、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我们所说的读,并非机械的朗读或简单的声音重复,而是在揣摩透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的品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汁原味。
品读课文,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点拨,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给以启发。比如《院子里的悄悄话》一文有这么一段精彩对话:“什么?150年里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您是怎样记录每年气候的呢?”,小松树好奇地问。老松树向四周看了一眼,神秘地说:“我们是靠年轮的宽窄变化记录气候的,你知道吗?”小松树高兴地说:“没想到年轮还这么有用哩!”,老师就应抓住“好奇”、“神秘”、“高兴”这三个词来品读,读出这三个词的原汁原味来。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根据文章体裁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朗读方法。比如:小说、戏剧,课分角色读。诗歌、散文,可美读,如配上名曲啊,配上画面啊,要求学生把握节奏,语速读出诗歌、散文的韵味。尤其是诗歌,要把诗歌的音韵之美、节奏之强,用字之妙、手法之巧、内容之精品读出来。
古代作品应注重吟诵。也就是说,把音节适当拉长,读出逻辑重音。所谓重音,即把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句话的某一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
选择了适宜的朗读方法后,教师要根据课文作具体指导,尤其是古代诗文要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本诗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每个句号内各分句相对连贯。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关于课外书籍该如何读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怎样阅读》一文中,他首先把“阅”和“读”分开来说,认为一般科学性的文章应该偏重于“阅”,有关语言文字性的文章应该偏重于“读”。前者应懂得它的内容,不必从文字上瞎费力。后者应多用力,只阅不行,应该好好地读。这里所说的“读”,分“略读”和“精读”,略读的目的在理解,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们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读一类的文章,应下功夫揣摩、鉴赏。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早以成为大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了广大教师关注的对象,大家都在研究,都在探讨,如何去上语文阅读课?这种课型应是怎样的一种形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怎么去教?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诸如此类,各种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内部操作活动所构成的,一般通过内部言语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段落,从而把原文的知识、思想变成自己的观念、情感等,并贮存于记忆之中。这一过程需要一系列具体的技能、技巧。从横向看,它至少包括了阅读的认知、阅读的理解、阅读的记忆、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方法等五个方面。从纵向看,至少可以分为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四个阶段。阅读教学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促其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以理解为核心,以欣赏和评价为升华。
明白了阅读教学的性质之后,做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那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吸取别人优秀的阅读教学经验和专家的相关理论知识,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从课内阅读教学来看,应该从注重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两个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从感性体验入手。能入选语文课本的多数文章,文质兼美,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代表。这些文章在选材立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语言修辞、表达方式等多方面多具有典型意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是还不够完善,所以用朗读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声情并茂,采用恰当的语速、语调、轻重音对文章进行入境、入情、入理的朗读,传达对文章内容、情感、语言、写法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语言的推敲、品味能力,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2006-2007年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就体现出这种趋势。第一篇是《忍者无敌》,是一篇议论文,但文辞优美,说理形象生动,充满哲学意味。另外一篇是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写景散文《南靖土楼游记》更是体现散文具有的文质兼美的特点:句式整散错落有致、描写记叙抒情穿插结合、情思细腻纤柔,读来让人陶醉其间,美不胜收像这样的文章无须过多琐碎的分析,而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过程中去感受、体会、理解、欣赏,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而学生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培养。
第二,从理性分析入手。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内化和运用能力,三者之间互为关联,缺一不可,其中又以运用为最高层次。而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同步,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是思维的工具。课文的阅读过程,实质上就是借助课文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思维的过程。因此,除了要注重学生语言的体验、感悟、积累外,还应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课文基础知识,分析词句的感情色彩、表达作用、语言环境,由表及里地深入挖掘课文的本质意义,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图。据研究,文章材料中的句子结构、语境、篇章结构、文章主题,甚至文章标题都会对阅读理解产生重要影响。告诉学生要选择那些思想内容健康、情趣高雅、人物个性鲜明、叙事趣味盎然、富有知识性的书籍去看。还可以开辟图书角,由教师推荐优秀书籍供学生阅读,也可以开展课外阅读心得交流课,让学生彼此交流所阅读的书籍,实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活跃思维、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总之,如果教师能把课本里的文章所涉及的知识以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网络有步骤、有次序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对其它课外读物进行能力的迁移,相信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诵读
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朗读应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说,让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掌握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答案是唯一的:让学生读书。这里所说的读书,就是要将课内与课外读书结合起来,课内让学生学读书,课外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让学生到图书馆去,到阅览室去,到大大小小的书店去。通过阅读大量精美的文章,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从而获得语感,进而形成语言能力,因此,语文课堂应为学生创造更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契机。教师应抓住一个个具体的语境,一个词语、一个细节、甚至一个标点,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奥妙,体会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丰富意蕴,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和“创造”的喜悦和激动,让他们的心智在这种“喜悦”和“激动”中升华。要留给学生自己阅读的空间,课堂上要少讲,要多让学生阅读、领悟、品味。古人说:“操千曲而后知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很有道理的,学生的语言能力,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使学生获得最自由、最愉悦、最幸福的精神之旅,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紧盯课内,一只眼睛瞄准课外,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二、读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要否认以前的一切,任何形式的绝对化都是一种不良倾向,比如“熟读精思”就是一个需要继承的优良传统。古人为什么把上学叫做“读书”、“念书”呢?这说明我们的祖先确实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即“读”和“念”。从古到今,凡是有所成就的文人学者都在读书方面下过一番苦功。他们除了阅读有字书外,还阅读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阅读人生--成功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法。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而诵读则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以声传情,因声会意。诵读还能培养语感,有意于写作。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作,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气与声调有关,万恶声调又与喉舌运动有关。声本于气,所以想得古人之气,不得不求之于声。求知于声,即不能补朗诵。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到我自己下笔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这就是所说的‘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要知自己诗文的气是否顺畅,也要吟哦才行,因为吟哦的时候,喉舌间所习得的习惯动作就可以再现出来。”,可见诵读的重要性。
三、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我们所说的读,并非机械的朗读或简单的声音重复,而是在揣摩透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的品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汁原味。
品读课文,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点拨,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给以启发。比如《院子里的悄悄话》一文有这么一段精彩对话:“什么?150年里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您是怎样记录每年气候的呢?”,小松树好奇地问。老松树向四周看了一眼,神秘地说:“我们是靠年轮的宽窄变化记录气候的,你知道吗?”小松树高兴地说:“没想到年轮还这么有用哩!”,老师就应抓住“好奇”、“神秘”、“高兴”这三个词来品读,读出这三个词的原汁原味来。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根据文章体裁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朗读方法。比如:小说、戏剧,课分角色读。诗歌、散文,可美读,如配上名曲啊,配上画面啊,要求学生把握节奏,语速读出诗歌、散文的韵味。尤其是诗歌,要把诗歌的音韵之美、节奏之强,用字之妙、手法之巧、内容之精品读出来。
古代作品应注重吟诵。也就是说,把音节适当拉长,读出逻辑重音。所谓重音,即把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句话的某一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
选择了适宜的朗读方法后,教师要根据课文作具体指导,尤其是古代诗文要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本诗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每个句号内各分句相对连贯。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关于课外书籍该如何读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怎样阅读》一文中,他首先把“阅”和“读”分开来说,认为一般科学性的文章应该偏重于“阅”,有关语言文字性的文章应该偏重于“读”。前者应懂得它的内容,不必从文字上瞎费力。后者应多用力,只阅不行,应该好好地读。这里所说的“读”,分“略读”和“精读”,略读的目的在理解,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们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读一类的文章,应下功夫揣摩、鉴赏。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早以成为大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了广大教师关注的对象,大家都在研究,都在探讨,如何去上语文阅读课?这种课型应是怎样的一种形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怎么去教?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诸如此类,各种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内部操作活动所构成的,一般通过内部言语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段落,从而把原文的知识、思想变成自己的观念、情感等,并贮存于记忆之中。这一过程需要一系列具体的技能、技巧。从横向看,它至少包括了阅读的认知、阅读的理解、阅读的记忆、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方法等五个方面。从纵向看,至少可以分为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四个阶段。阅读教学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促其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以理解为核心,以欣赏和评价为升华。
明白了阅读教学的性质之后,做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那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吸取别人优秀的阅读教学经验和专家的相关理论知识,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从课内阅读教学来看,应该从注重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两个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从感性体验入手。能入选语文课本的多数文章,文质兼美,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代表。这些文章在选材立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语言修辞、表达方式等多方面多具有典型意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是还不够完善,所以用朗读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声情并茂,采用恰当的语速、语调、轻重音对文章进行入境、入情、入理的朗读,传达对文章内容、情感、语言、写法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语言的推敲、品味能力,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2006-2007年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就体现出这种趋势。第一篇是《忍者无敌》,是一篇议论文,但文辞优美,说理形象生动,充满哲学意味。另外一篇是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写景散文《南靖土楼游记》更是体现散文具有的文质兼美的特点:句式整散错落有致、描写记叙抒情穿插结合、情思细腻纤柔,读来让人陶醉其间,美不胜收像这样的文章无须过多琐碎的分析,而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过程中去感受、体会、理解、欣赏,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而学生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培养。
第二,从理性分析入手。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内化和运用能力,三者之间互为关联,缺一不可,其中又以运用为最高层次。而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同步,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是思维的工具。课文的阅读过程,实质上就是借助课文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思维的过程。因此,除了要注重学生语言的体验、感悟、积累外,还应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课文基础知识,分析词句的感情色彩、表达作用、语言环境,由表及里地深入挖掘课文的本质意义,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图。据研究,文章材料中的句子结构、语境、篇章结构、文章主题,甚至文章标题都会对阅读理解产生重要影响。告诉学生要选择那些思想内容健康、情趣高雅、人物个性鲜明、叙事趣味盎然、富有知识性的书籍去看。还可以开辟图书角,由教师推荐优秀书籍供学生阅读,也可以开展课外阅读心得交流课,让学生彼此交流所阅读的书籍,实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活跃思维、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总之,如果教师能把课本里的文章所涉及的知识以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网络有步骤、有次序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对其它课外读物进行能力的迁移,相信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