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面对着利率市场化,利差空间不断缩小,只能寻找其他出路,其中金融产品受到各金融机构的青睐。商业银行将不同金融要素进行创新组合,力图追求更高的利润,及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但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金融产品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对于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的损失,必须客观准确的进行评估,同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因此,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是必要的。
一、金融产品
金融社会依托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金融产品是金融社会的产物,是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衍生。绝大多数的金融产品由实物资产演变形成,作为一种有经济价值的载体,例如,黄金、货币、外汇等,实现金融市场公开交易。
金融产品根据自身的组合方式有着不同的规定,但每个产品都应包含的要素有:一,发行者:换言之,就是交易双方的卖主,债券要有债权人,股票要有发行企业,债权人或企业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以成为发行者,他们通过出售金融产品获得收入,与此同时,他们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二,认购者,换言之就是顾客,对于金融产品的认购者,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购买,要先了解自身的条件是否符合,并由商业银行预估投资者的资金来源。三,期限,金融产品的期限分为有限和无限,对筹资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期限的金融产品。四,价格和收益率,它们是金融产品的两个核心要素,筹资者出售金融产品的价格等于认购者购买的价格,收益率反映了该金融产品为持有者带来的收入与其投资金额的比率。五,产品风险,对投资者来说,金融产品未来的不确定和可能性存在造成损失的可能,在市场上,高收益金融产品就意味着要承担高风险,有时,即使承担了高风险,也未必能够获得高收益。六,流通性,是资产向货币转换的能力体现,是金融产品的质量指标,不流通的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发行价格较低,当然,即使是流通的金融产品,与流通条件也是息息相关的。七,权力,持有人拥有与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权力,持有人还可行使范围以内的权力,例如选举权、优先索偿权等。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研究
商業银行金融风险很多,其中主要有:其一,系统性风险,它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学者们围绕它进行研究,有学者认为它的成因主要是无法确定存款者的流动性需求,当大多数人在某银行集中挤兑,引发其他银行恐慌,即“羊群效应”,也有学者认为金融杠杆率过高,从而引起过度的信用扩张,最后引发金融系统风险。其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金融产品的交易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从而产生交易双方的违约行为,也会因为基础资产的市场价格不利波动导致价值变动,也可能因为内部控制、流程变动等问题出现操作风险。其三,商业银行风险多样性和相关性,金融产品所面临的交易市场是复杂多变的,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认为各类风险又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其四,技术风险,金融产品在开发时,存在技术风险,比如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设立模型假设错误、技术人员不匹配等。其五,商业风险是金融产品无法给金融企业带来绩效,客户投资判断失误、定价失误等原因无法实现企业目标。其六,声誉风险 ,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员工管理或外部事件引发针对金融企业的负面评价,从而影响客户的信任度,金融产品的市场是基于信用的基础上,信用可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但金融企业的竞争压力变大,且严格的监管使金融企业的收益越来越低,引发不少金融企业铤而走险,其中某一个原因造成失信,就会产生“羊群效应”,除此之外,信息化时代,金融机构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但信息系统漏洞、网络安全等问题也逐渐成为金融产品的风险来源。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的特征大致有:其一,普遍性,任何金融产品都具有风险,在金融产品研发和交易过程中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二,传导性,对商业银行来说,已经融入社会各个角落,社会的经济活动离不开货币,各营业网点互相连通,如果其他经营活动发生较大的动荡,就会影响银行整体运行,包括金融产品,如果其中一家银行遭受严重损失或让客户产生信任危机,也会产生连锁反应,波及银行其他经营机构和内部机构;其三,强大的破坏力,从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事件中,集中票据兑现、买卖脱节、金融衍生工具被无限扩大等局部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管理
(一)强化金融产品内部风险控制
内部控制最初是为了保护财产安全,主要方式是“内部牵制”,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内部控制也不断扩展完善,对商业银行来说,主要经营对象是货币,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性质的存在,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差错,为了保障资金安全,增强资金实力,稳健经营,从而增加利润,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的业务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具备一定的风险辨别和控制能力。在强化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之前,首先要重视所有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康的风险管理环境,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和宣传,强化员工的操作规范和风险意识,将意识深入后,转化成员工的行为习惯和信念;其二,制定与金融产品匹配的风险管理战略,提前规划风险管理,有计划地进行评估和完善,将眼光放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其三,建设可靠安全的信息技术平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商业银行的各个工作环节,包括传统业务及金融产品,一方面,它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加快了金融产品的推陈出新速度及提供了大数据参考意义,另一方面,促进了金融产品的交易,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由此可见,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架构的融合度,提高信息、客户金融资产的安全度,提升信息平台的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四,提升金融产品风险量化水平,商业银行不仅要收集信誉良好的客户资料,还在关注信用度低的客户数据,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是准确评估风险的前提,与此同时在考虑不同行业和环境的情况下完善评级标准,并综合使用评估方法进行度量风险;其五,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金融产品从开发到投放市场的过程,每一步都蕴藏着风险,风险管理团队的人员应拥有扎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对风险团队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技能筛选,实行持证上岗,定期进行新产品、新知识、新风险定量培训,派遣核心成员出国交流学习等,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的客观存在促使银行主动进行风险监控,金融衍生品市场必须要有效监管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将引发市场动荡,甚至可能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尤为重要,首先实行分类监管,金融产品有抢占市场占有率以增加企业利润的,或是分散风险的,亦或是利用政府监管漏洞的几类产品,对于每类产品采用不同的监管方式有利于市场秩序的稳定,促进金融产品交易;其次提高监管技术水平,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市场趋于复杂,商业银行应该不断提高监管技术水平,监管技术包括监管方式、监管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系统软件,可以从及时沟通交流,及时更新软件和系统,及时检查预防,及时完善数据等方面着手;最后完善风险监管协调机制,金融产品往往是在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同时发行,为了防止监管的遗漏或是重叠情况发生,有必要加强风险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提高监管效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控全球金融危机。
(三)完善市场约束机制
政府监管具有一定的风险控制效果,市场约束则可以作为补充,为政府提供参考价值的信息,从而降低金融产品的风险。市场约束的过程就是风险相关信息多渠道传递给投资者,然后投资者根据信息进行辨别,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决定采取的行动。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力,其一,完善金融产品信息披露制度,作为投资者采取行动的参考信息,金融产品信息应该包含全面准确的财务状况、年度信息、审计检查情况等,针对不同领域的信息高質量披露,并分析各种假设和概率,加强信息不同维角的对比,保持信息的可比性;其二,健全商业银行的自律机制和第三方监督机制,商业银行的自律机制是防止恶性竞争,规范市场行为,降低其他机构监管成本的有效方法,除自律机制外,独立经济地位的第三方机构,有利于发现弊端,有助于投资者所得信息是公正的;其三,完善商业银行和 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机制,有些金融产品较为复杂,投资者主要利用评级结果进行决策,因此,完善信用评级机制可以防止道德风险,保证评级的公平公正,减少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将信用评级机制与信息披露相结合,还能有效阻止高风险低质量的金融产品进入市场。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产品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发展,但同时,它也蕴藏着许多风险。针对金融产品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效方法: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加深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探讨学习,强化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组建专业风险管理团队,细化每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同时完善市场约束机制。金融产品的风险是随着产品的创新和经济市场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风险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升管理方法和水平。(作者单位: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金融产品
金融社会依托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金融产品是金融社会的产物,是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衍生。绝大多数的金融产品由实物资产演变形成,作为一种有经济价值的载体,例如,黄金、货币、外汇等,实现金融市场公开交易。
金融产品根据自身的组合方式有着不同的规定,但每个产品都应包含的要素有:一,发行者:换言之,就是交易双方的卖主,债券要有债权人,股票要有发行企业,债权人或企业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以成为发行者,他们通过出售金融产品获得收入,与此同时,他们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二,认购者,换言之就是顾客,对于金融产品的认购者,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购买,要先了解自身的条件是否符合,并由商业银行预估投资者的资金来源。三,期限,金融产品的期限分为有限和无限,对筹资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期限的金融产品。四,价格和收益率,它们是金融产品的两个核心要素,筹资者出售金融产品的价格等于认购者购买的价格,收益率反映了该金融产品为持有者带来的收入与其投资金额的比率。五,产品风险,对投资者来说,金融产品未来的不确定和可能性存在造成损失的可能,在市场上,高收益金融产品就意味着要承担高风险,有时,即使承担了高风险,也未必能够获得高收益。六,流通性,是资产向货币转换的能力体现,是金融产品的质量指标,不流通的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发行价格较低,当然,即使是流通的金融产品,与流通条件也是息息相关的。七,权力,持有人拥有与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权力,持有人还可行使范围以内的权力,例如选举权、优先索偿权等。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研究
商業银行金融风险很多,其中主要有:其一,系统性风险,它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学者们围绕它进行研究,有学者认为它的成因主要是无法确定存款者的流动性需求,当大多数人在某银行集中挤兑,引发其他银行恐慌,即“羊群效应”,也有学者认为金融杠杆率过高,从而引起过度的信用扩张,最后引发金融系统风险。其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金融产品的交易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从而产生交易双方的违约行为,也会因为基础资产的市场价格不利波动导致价值变动,也可能因为内部控制、流程变动等问题出现操作风险。其三,商业银行风险多样性和相关性,金融产品所面临的交易市场是复杂多变的,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认为各类风险又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其四,技术风险,金融产品在开发时,存在技术风险,比如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设立模型假设错误、技术人员不匹配等。其五,商业风险是金融产品无法给金融企业带来绩效,客户投资判断失误、定价失误等原因无法实现企业目标。其六,声誉风险 ,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员工管理或外部事件引发针对金融企业的负面评价,从而影响客户的信任度,金融产品的市场是基于信用的基础上,信用可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但金融企业的竞争压力变大,且严格的监管使金融企业的收益越来越低,引发不少金融企业铤而走险,其中某一个原因造成失信,就会产生“羊群效应”,除此之外,信息化时代,金融机构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但信息系统漏洞、网络安全等问题也逐渐成为金融产品的风险来源。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的特征大致有:其一,普遍性,任何金融产品都具有风险,在金融产品研发和交易过程中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二,传导性,对商业银行来说,已经融入社会各个角落,社会的经济活动离不开货币,各营业网点互相连通,如果其他经营活动发生较大的动荡,就会影响银行整体运行,包括金融产品,如果其中一家银行遭受严重损失或让客户产生信任危机,也会产生连锁反应,波及银行其他经营机构和内部机构;其三,强大的破坏力,从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事件中,集中票据兑现、买卖脱节、金融衍生工具被无限扩大等局部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管理
(一)强化金融产品内部风险控制
内部控制最初是为了保护财产安全,主要方式是“内部牵制”,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内部控制也不断扩展完善,对商业银行来说,主要经营对象是货币,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性质的存在,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差错,为了保障资金安全,增强资金实力,稳健经营,从而增加利润,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的业务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具备一定的风险辨别和控制能力。在强化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之前,首先要重视所有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康的风险管理环境,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和宣传,强化员工的操作规范和风险意识,将意识深入后,转化成员工的行为习惯和信念;其二,制定与金融产品匹配的风险管理战略,提前规划风险管理,有计划地进行评估和完善,将眼光放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其三,建设可靠安全的信息技术平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商业银行的各个工作环节,包括传统业务及金融产品,一方面,它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加快了金融产品的推陈出新速度及提供了大数据参考意义,另一方面,促进了金融产品的交易,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由此可见,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架构的融合度,提高信息、客户金融资产的安全度,提升信息平台的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四,提升金融产品风险量化水平,商业银行不仅要收集信誉良好的客户资料,还在关注信用度低的客户数据,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是准确评估风险的前提,与此同时在考虑不同行业和环境的情况下完善评级标准,并综合使用评估方法进行度量风险;其五,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金融产品从开发到投放市场的过程,每一步都蕴藏着风险,风险管理团队的人员应拥有扎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对风险团队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技能筛选,实行持证上岗,定期进行新产品、新知识、新风险定量培训,派遣核心成员出国交流学习等,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的客观存在促使银行主动进行风险监控,金融衍生品市场必须要有效监管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将引发市场动荡,甚至可能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尤为重要,首先实行分类监管,金融产品有抢占市场占有率以增加企业利润的,或是分散风险的,亦或是利用政府监管漏洞的几类产品,对于每类产品采用不同的监管方式有利于市场秩序的稳定,促进金融产品交易;其次提高监管技术水平,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市场趋于复杂,商业银行应该不断提高监管技术水平,监管技术包括监管方式、监管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系统软件,可以从及时沟通交流,及时更新软件和系统,及时检查预防,及时完善数据等方面着手;最后完善风险监管协调机制,金融产品往往是在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同时发行,为了防止监管的遗漏或是重叠情况发生,有必要加强风险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提高监管效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控全球金融危机。
(三)完善市场约束机制
政府监管具有一定的风险控制效果,市场约束则可以作为补充,为政府提供参考价值的信息,从而降低金融产品的风险。市场约束的过程就是风险相关信息多渠道传递给投资者,然后投资者根据信息进行辨别,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决定采取的行动。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力,其一,完善金融产品信息披露制度,作为投资者采取行动的参考信息,金融产品信息应该包含全面准确的财务状况、年度信息、审计检查情况等,针对不同领域的信息高質量披露,并分析各种假设和概率,加强信息不同维角的对比,保持信息的可比性;其二,健全商业银行的自律机制和第三方监督机制,商业银行的自律机制是防止恶性竞争,规范市场行为,降低其他机构监管成本的有效方法,除自律机制外,独立经济地位的第三方机构,有利于发现弊端,有助于投资者所得信息是公正的;其三,完善商业银行和 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机制,有些金融产品较为复杂,投资者主要利用评级结果进行决策,因此,完善信用评级机制可以防止道德风险,保证评级的公平公正,减少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将信用评级机制与信息披露相结合,还能有效阻止高风险低质量的金融产品进入市场。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产品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发展,但同时,它也蕴藏着许多风险。针对金融产品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效方法: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加深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探讨学习,强化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组建专业风险管理团队,细化每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同时完善市场约束机制。金融产品的风险是随着产品的创新和经济市场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风险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升管理方法和水平。(作者单位: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