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中,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在遵循传统规律的基础上更要进行不断的探索来迎合当代企业对设计人才日益变化的需求与渴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充当企业的代言人又充当学生的导航人,让学生“动”起来,在企业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粱,使学生与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对接,达到共同服务社会、共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研究
设计是一门时代感很强的科目,这就要求从事设计专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把握市场需求动态的能力,探索市场需求法则,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一定前瞻性的整体设计,把企业的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领会企业设计的灵魂。激发学生设计出更好的符合企业精神的作品。
设计除了需要具有时代感之外,还需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中侧重对学生主观意识的培养,让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动”起来。这样的“动”是对学生及教师提出的更深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在由“心动”到“互动”到“鼓动”最后到“行动”这样一系列的环节中来真正体会设计创作的魅力,把自己丰富的想象与情感“润物细无声”地展现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让思想与情感去感染更多的人。
一、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思维”
设计教学以培养企业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方向,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体现了其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在这样教学方针的指引下,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利用一切机会。比如寒暑假定期到企业去参观、考察,做到准确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及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对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有利的填补与转变,做到与时俱进。
如果教师在平时有充足时间的话,也可以每个月定期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参观,丰富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在参观的过程中,邀请企业中较有经验的员工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这样使学生在真正明白企业的灵魂后会对其设计方向有一个较清醒和实际的认识,让学生主动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向企业的实质性需求上靠拢。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设计作品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品评大家的设计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判断能力,借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来让一些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设计理念的偏差。经过上诉活动达到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真正思维对接与需求供给。
二、在学习中灌输“主动思考”
如果想让学生发挥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学会如何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意识,激发式教学法重视授课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认识到方法比结论重要,发现比解决重要。学生的主动思考会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及表现欲,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更有助于思考能力的培养,经过认真思考后,学生对问题会产生一种更加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切手段来创设“问题”环境,让问题带着学生的思路慢慢地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考过后,要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认真地分析,对学生结论中有道理的部分给以充分的肯定,有创新的地方给以适当的鼓励,有偏颇的地方给以科学、婉转的修正。经过教师这样的品评,学生会对自己的思考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为自己思考后得到的肯定而感到自豪与满足。
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无论是严谨的还是有失偏颇的,对于自己知识的积累而言都是最珍贵的,这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一样,只有经过自己反反复复的思考、试验、试验、思考之后才能得出上千种不适合做灯芯的材料,是一次次的反复思考与失败的试验才成就他最后终于找对了思路,发明了电灯。学生只有对思考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学习中主动思考,达到“心动”支配行动的效果。
三、在设计中营造“互动”氛围
互动讨论是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与交锋。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之间可以成为彼此的老师,他们之间思想上的碰撞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创作灵感与创作尝试,合理的互动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思路广阔起来。
怎样才能把学生组织互动起来呢?在互动的过程中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怎样做到课堂互动的秩序性与严肃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与碰撞。要做到这一点,辩论赛是对教师一个很好的借鉴。在辩论赛中,有正方与反方,有主辩手,有一辩,二辩。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也要为互动的合理进行而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与选拔,每一个议题都选择一些积极主动并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来作为一个组的组长,由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管理与统率,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互动,针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与辩解,教师在这里充当裁判官的角色,在讨论进行到某一阶段时,对讨论进行科学合理的阻断与裁判,但是这里的裁判并不是要判出输赢,而是要决断出哪个讨论方更科学合理。经过这样的讨论,大家会积极思考,达到互动的最佳效果。
四、在实践中提倡“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们彼此接纳、包容的美德,还能增进学生相互帮扶与成全的学习态度,养成学生自主、创造、思考和负责的精神,加强学生的人际协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首先要灌输给学生们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集体参加各项活动,比如在各班之间展开集体篮球赛或设计大赛等比赛,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作为集体中的一名成员,自己的努力与否都对集体产生间接的影响,在大家齐心协力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与感情,让他们真切体会到“兄弟情”、“姐妹情”、“师生情”等各种情谊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彼此激励与鼓动,一起前进。“团队合作”和设计教学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其实他们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关联。
在这样一系列的心动、互动、鼓动的环节中,如果各个环节都进行得很圆满的话,那么最后教师就看学生的实际“行动”了。用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去武装自己,积极地行动起来。走出校门回报社会、考核自我。这样一系列的实践探索过程真正实现了艺术设计教学的创新,让设计在学生每天的学习中真正地“动”起来。
参考文献:
[1]田自秉,工艺美术概念[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2]朱铭,荆雷,设计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3][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6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研究
设计是一门时代感很强的科目,这就要求从事设计专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把握市场需求动态的能力,探索市场需求法则,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一定前瞻性的整体设计,把企业的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领会企业设计的灵魂。激发学生设计出更好的符合企业精神的作品。
设计除了需要具有时代感之外,还需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中侧重对学生主观意识的培养,让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动”起来。这样的“动”是对学生及教师提出的更深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在由“心动”到“互动”到“鼓动”最后到“行动”这样一系列的环节中来真正体会设计创作的魅力,把自己丰富的想象与情感“润物细无声”地展现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让思想与情感去感染更多的人。
一、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思维”
设计教学以培养企业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方向,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体现了其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在这样教学方针的指引下,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利用一切机会。比如寒暑假定期到企业去参观、考察,做到准确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及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对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有利的填补与转变,做到与时俱进。
如果教师在平时有充足时间的话,也可以每个月定期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参观,丰富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在参观的过程中,邀请企业中较有经验的员工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这样使学生在真正明白企业的灵魂后会对其设计方向有一个较清醒和实际的认识,让学生主动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向企业的实质性需求上靠拢。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设计作品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品评大家的设计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判断能力,借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来让一些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设计理念的偏差。经过上诉活动达到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真正思维对接与需求供给。
二、在学习中灌输“主动思考”
如果想让学生发挥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学会如何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意识,激发式教学法重视授课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认识到方法比结论重要,发现比解决重要。学生的主动思考会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及表现欲,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更有助于思考能力的培养,经过认真思考后,学生对问题会产生一种更加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切手段来创设“问题”环境,让问题带着学生的思路慢慢地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考过后,要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认真地分析,对学生结论中有道理的部分给以充分的肯定,有创新的地方给以适当的鼓励,有偏颇的地方给以科学、婉转的修正。经过教师这样的品评,学生会对自己的思考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为自己思考后得到的肯定而感到自豪与满足。
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无论是严谨的还是有失偏颇的,对于自己知识的积累而言都是最珍贵的,这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一样,只有经过自己反反复复的思考、试验、试验、思考之后才能得出上千种不适合做灯芯的材料,是一次次的反复思考与失败的试验才成就他最后终于找对了思路,发明了电灯。学生只有对思考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学习中主动思考,达到“心动”支配行动的效果。
三、在设计中营造“互动”氛围
互动讨论是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与交锋。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之间可以成为彼此的老师,他们之间思想上的碰撞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创作灵感与创作尝试,合理的互动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思路广阔起来。
怎样才能把学生组织互动起来呢?在互动的过程中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怎样做到课堂互动的秩序性与严肃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与碰撞。要做到这一点,辩论赛是对教师一个很好的借鉴。在辩论赛中,有正方与反方,有主辩手,有一辩,二辩。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也要为互动的合理进行而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与选拔,每一个议题都选择一些积极主动并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来作为一个组的组长,由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管理与统率,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互动,针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与辩解,教师在这里充当裁判官的角色,在讨论进行到某一阶段时,对讨论进行科学合理的阻断与裁判,但是这里的裁判并不是要判出输赢,而是要决断出哪个讨论方更科学合理。经过这样的讨论,大家会积极思考,达到互动的最佳效果。
四、在实践中提倡“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们彼此接纳、包容的美德,还能增进学生相互帮扶与成全的学习态度,养成学生自主、创造、思考和负责的精神,加强学生的人际协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首先要灌输给学生们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集体参加各项活动,比如在各班之间展开集体篮球赛或设计大赛等比赛,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作为集体中的一名成员,自己的努力与否都对集体产生间接的影响,在大家齐心协力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与感情,让他们真切体会到“兄弟情”、“姐妹情”、“师生情”等各种情谊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彼此激励与鼓动,一起前进。“团队合作”和设计教学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其实他们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关联。
在这样一系列的心动、互动、鼓动的环节中,如果各个环节都进行得很圆满的话,那么最后教师就看学生的实际“行动”了。用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去武装自己,积极地行动起来。走出校门回报社会、考核自我。这样一系列的实践探索过程真正实现了艺术设计教学的创新,让设计在学生每天的学习中真正地“动”起来。
参考文献:
[1]田自秉,工艺美术概念[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2]朱铭,荆雷,设计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3][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