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客观而言,教考分离有利有弊。其中,认为利大于弊者,自然支持甚至倡导教考分离;相反,认为弊大于利者,则坚决否定此举。在教育改革面前,如果缺乏学生的声音,我们的决策总显得“自以为是”。课题组编制了《关于高校实施“教考分离”的调查问卷》,2015年6月份,在北京的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进行了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不赞成学期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比例远高于赞成的比例;如果大学生可以在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选择教考合一的比例远远高出选择教考分离的比例。
[关键词] 期末考试;教考分离;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7-0012-04
一 文献综述
教考分离,顾名思义,指教授(包括辅导)与考试相分离,常见于中考、高考、自学考试等水平考试中。对于这类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而言,教考分离模式无疑凸显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以及考试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正因为如此,当前不少高校试图在学期期末考试中也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替代传统的“教考合一”模式。然而,这一改革的合理性引发了高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巨大争议。
客观而言,大部分高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都能认识到,教考分离有利有弊。其中,认为利大于弊者,自然支持甚至倡导教考分离;相反,认为弊大于利者,则坚决否定此举。
关于教考分离的弊端,学术界的认识林林总总:有学者认为教考分离背离了现代教育评价的主旨,导致师生关系工具化[1];有学者认为教考分离偏离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助长了“应试”取向[2];还有的学者认为教考分离不利于拓展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空间[3],等等。归根结底,学术界质疑教考分离合理性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教考分离的理论基础及其蕴藏的价值内核与现代教育评价及现代管理学的主旨背道而驰。教考分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泰勒的目标评价理论,强调教学结果与预设课程目标的对照,据此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性而非结论性作用,不是侧重“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追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考分离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主要是麦格雷戈归纳的X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因此需要强制性的约束、管束与监督。具体到教考分离模式,其隐含的预设就是教师需要一定手段的监督与制约,否则教师没有教学压力,不会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样是这个麦格雷戈提出了与X理论对应的Y理论:工作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过程,只要目标适当且有意义,员工就会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基于X理论提出的教考分离,实践中很可能导致的后果是:规章制度越多,监督管理越严密,越是不出效率,不出成绩。
对于教考分离的优势,学术界的认识也多种多样:教考分离能够避免任课教师在教学与命题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4],有利于调动教师从严执教的积极性[5];教考分离有利于端正学风考风[6];教考分离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具有可比性[7];教考分离有利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8];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获取真实的教学信息,宏观掌握教学情况,包括比较不同教师对同一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领悟情况和知识传授情况[9],等等。与反对者从理论根基上否定教考分离不同,在赞成者看来,所谓的教考分离的弊端,不过是实践操作上的不当,是可以适当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兴利除弊的。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的争议,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声音都来自校方(教师、教学管理者、高教研究者)。那么,学(生)方是什么意见,什么态度呢?显然需要关注者的关注——在教育改革面前,如果缺乏学生的声音,我们的决策总显得“自以为是”。
二 研究框架与数据
通过文献阅读,我们总结了学术界对于教考分离的利与弊的认识,以及高等教育教考分离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几方面问题,编制了《关于高校实施“教考分离”的调查问卷》。2015年6月份,课题组在北京的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该校2014级学生期末考试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选取该校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2014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问卷采取现场填答现场回收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达96.1%。
本次所有问卷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上机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该校哪些课程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
考虑到教考分离这个说法对该校2014级的学生并不陌生(授课教师一般在学期初就会向学生说明期末考试模式),本次问卷调查前,课题组没有对教考分离做任何概念界定。调查对象所理解的“教考分离”主要是任课教师的解说,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授课教师不命题,而是校内同一年级统一命题,比如大学英语;还有一种是授课教师不命题,试卷来自开设有相同课程的其他高校,比如高等数学。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该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等课程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显然,从课程性质来看,该校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课程基本上是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也就是学术界认为相对适合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课程。
(二)该校教考分离的相关配套工作有没有协调到位
教考分离显然需要前期的教学与后期的考试相配套,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考什么。从这个角度讲,教考分离离不开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
当被问及“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事先统一了教材吗”,回答“统一了”的占44.4%,“没统一”的占23.3%,“有的课程统一了,有的没统一”的占32.0%。这说明,该校在统一教材方面的工作还没做到位。
紧接着,在回答“对于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如果事先统一了教材,任课教师是按照统一的教材来授课的吗?”这个问题时,只有51.9%的学生回答“是”,还有22.1%的学生回答“不是”,26.0%的学生回答“有的是,有的不是”。这个调查结果显然不够理想:任课教师如果不按照统一教材来授课,不同样违背了“教”与“考”的统一性吗?通过私底下与教师座谈了解到,统一教材没有获得教师的认可,是导致任课教师不一定按照统一教材来授课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再看看另外两个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一个问题是,“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考试试卷内容跟平时的教材内容有很大出入吗?”,统计结果显示,回答“是”的占23.8%,“不是”的占32.0%,“有的是,有的不是”的占44.1%;另一个问题是,“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考试成绩能否反映你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8.4%的学生认为“基本上能反映”;26.1%的学生认为“完全不能反映”;还有35.1%的学生认为“有的基本上能反映,有的完全不能反映”。这两项调查结果说明,该校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试卷覆盖面与统一教材之间尚有较大出入,以至于学生认为试卷内容不能够很好地检测出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水平。
“积极宣传,正面引导”,是很多尝试教考分离的高校共同总结出的一条有益经验,主要是指任课教师(也可以包括班主任、辅导员、院系教学管理人员)以积极支持的态度,充分肯定教考分离模式,多向学生宣传教考分离的好处,帮助学生减少对教考分离的抵触情绪,从内心认同并接受教考分离模式。但在回答“根据你的了解,你的任课教师对教考分离的态度是?”,32.3%的学生认为“老师也不赞成教考分离,不过听命行事”;只有23.7%的学生认为“老师很赞成教考分离,并时不时地跟同学们讲讲教考分离的益处”;还有43.6%的学生认为“有的老师很赞成教考分离,有的老师不赞成”。从调查结果来看,该校也认识到要学习已有经验,要求教师在学生面前“积极宣传,正面引导”。但首先或许是因为学校以及学院在向教师“积极宣传,正面引导”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还没完全把教师争取到积极配合与支持的状态,以至于教师或明示或暗示传达给学生的态度不完全是赞成。毕竟教考分离剥夺了任课教师的考试权力与权威,任课教师的消极抵抗与不满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但高校需谨记的是,要想保证教考分离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首先争取任课教师的支持与配合。
(三)该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认识与态度
总体而言,体验过教考分离模式的高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调查中,只有11.6%的学生表示“赞成”,而高达46.8%的学生明确表示“不赞成”,另有16.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还有24.7%的学生表示可以“视课程性质而论”。同样的问题,换个角度再问:“相比而言,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你更倾向于希望学校实施的是?”,统计结果显示,只有16.1%的学生选择“教考分离”,而高达66.7%的学生选择“教考合一”,另有16.9%选择“无所谓”。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了高度相似性。这充分表明了高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
以上是关于高校教考分离正反两方面的一些说法,这里向被卷入其中的学生求证:因为卷入其中,所以他们有发言权。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
基于表1中学生对教考分离正反两方面说法的态度,可以看出,总体而言,高校学生不是很看好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很多所谓的教考分离的“优势”,不过是校方所认为的优势罢了。
(四)如果高校一定要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怎样做才有助于扬长避短
关于高等教育考试是否适合采用教考分离模式,这个争论或许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有些高校会抛开这一争论,直接进行教考分离试验,试图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践行方式方法,毕竟,教考分离或教考合一,高等教育学期期末考试总得择一。那么,如果高校决定采用教考分离模式,在学生看来,怎样做才有助于扬长避短?学生的回答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保留任课教师和学生对于考试范围的知情权(56.0%);教师先集中研究、讨论,选取统一教材(44.0%);试卷由本校(而非他校)根据统一教材命题(41.0%);不断改进试卷,促进科学、规范(39.8%);保障教学管理人员的协调合作(25.6%);其他(3.4%)。
(五)抛开考试模式不论,学生期待什么样的大学课堂教学
学生期待什么样的大学课堂教学,看似跟教考分离模式研究没有关系,实则有关系。考试模式不仅仅对学生的学具有导向作用,对教师的教也有影响,例如,通过私下与个别教师座谈了解到,教考分离要求教师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在学时既定的情况下,教师每一堂课都要抓紧时间“赶”任务,没有时间也不敢自由发挥。也就是说,教师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那么,教师的这种教法是否受学生欢迎?学生上这样的课能感到有收获吗?
关于这一议题,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一正一反两道题。对于“你期待的大学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学生的选项由高到低依次是:“能教我学习方法、思考方法”(71.2%);“知识点的讲授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连”(54.7%);“或多或少能带给我精神引领”(51.3%);“能颠覆我原来的想法,启迪我思考”(42.7%);“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成长痕迹”(34.5%);“按部就班地围绕教材知识点来讲”(4.9%);“其他”(1.9%)。相反,对于“你最不希望大学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学生的选项由高到低依次是:“照着备课笔记或者是PPT念”(73.7%);“讲课中途因为‘规训’学生的行为偏差而满堂训斥”(45.5%);“对单位、社会牢骚满堂”(44.7%);“结合社会实际讲授知识点,结果一直‘跑题’”(36.5%);“其他”(2.6%)。
综合正反两方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大学课堂是有期待的,这种期待不只是知识点的覆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精神指引、信念的激发;大学生期待从大学课堂,尤其是教师那里获取“正能量”,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大学生期望通过课堂与教师进行精神交流。正如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全球顶级化学家之一)认为,考察一个教师的工作,最简单的标准是:一个学生上过你的课、进过你的课堂,他应该与其他人不一样[10]。
(六)怎么看待教考合一模式下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的现象
在很多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及实践工作者看来,教考分离是针对教考合一的弊病而提出的。其中,学期末授课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这一点备受指责。学生对此怎么看? 对于这道开放题,只有部分调查对象作答。其中,72.9%的作答者肯定(或者说认可)这一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他们给出的理由有:第一,老师帮忙划范围、划重点,等于再次强调了该门课程的学习重点,一方面让学生复习起来比较有方向,不至于一头雾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对重点内容着重掌握;第二,学习与复习有的放矢,有助于减轻学期末的考试压力,增加考试信心;第三,这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只有明确了复习范围,学生才愿意去学习,否则,学生不愿学习,即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与复习的积极性;第四,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有更自由的心态去学习他们想要学习的东西,比如,如果是非专业课,教师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大量时间去深入学习专业课;第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对想要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有利;第六,让应试简单化,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精神引领;第七,既然学校以学分绩点为考核标准,那么,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不过是帮学生更高效地达标,所以无可厚非;第八,教材一般是依据某一门学科的特点而编写出来的,未具体考虑这门课程应用到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老师“划范围”“划重点”可以弥补后者,增强学生结合专业需要的学习针对性;第九,高校不应该要求大学生像中小学生那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上,所以没必要在考试上为难学生,因为对大学生而言,不只是学习知识很重要,锻炼能力也很重要;况且,有些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相关内容可能以后一生都不会用到,更没必要用考试来为难学生(言外之意是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就是不拿考试为难学生的表现)。
当然,也有16.4%的作答者很反对教师的这种做法,甚至表示“看不起这样做的教师”。反对者的理由是:第一,“划范围”“划重点”切割了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不利于学生对完整知识的掌握;第二,助长了学生平时学习的惰性——很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不思考,只等考前按照老师划的“范围”“重点”突击,但这种突击并没有真正消化所学内容,更谈不上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学的不扎实);第三,有些同学考前按照老师划的“范围”“重点”突击,无论是否真正学会,也可能取得好成绩,这对平时认真上课的同学不公平;第四,学生平时没有学习积极性,这种状态反过来也影响老师上课的积极性,导致老师照本宣科,跟学生之间没有什么互动,大学课堂无聊又压抑,而大学课堂本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研究的过程;第五,大学更应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养成考前死记硬背知识(读死书)的学习习惯。
此外,还有11.3%的作答者认为考前老师“划范围”、“划重点”有利有弊:好处是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和焦虑,能提高成绩;坏处是容易把学生“惯”出“懒惰”的毛病,也就是平时没有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不爱钻研,不爱思考,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四 结论
基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不赞成学期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比例(46.8%)远高于赞成的比例(11.6%);如果大学生可以在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选择教考合一的比例(66.7%)远远高出选择教考分离的比例(16.1%)。当然,这不排除大学生本身的意愿或者说选择有趋易避难的因素影响。
反对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学者主要是从理论基础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内核方面进行否定的,而目前倡导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学者并没有就此给出辩证的解释,或者说没有寻求到相关的理论支持,更多的是把一些关于实践的认识当做“优势”:比如,支持者认为,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更公平、公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等等。但这些认识只得到了极少部分学生的认同,换言之,不认同这些所谓的“优势”的学生比例相对更高。这表明,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更像是校方的一厢情愿。
我们不能因为当前一些在校大学生学习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就投其所好。例如,指出教考分离对学生今后考研、社会考级有帮助,因为在教考分离压力下,学生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试问,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考研、考级培训机构岂不是自我矮化?从学生关于大学课堂的期待中可以看出,他们绝大部分不希望大学课堂跟中小学课堂一样照本宣科,而是期待走进大学课堂,能获得精神指引,思想摩擦碰撞出火花。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教考合一也存在弊端,从这个角度讲,如果高校执意学期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兴利去弊?首先,高校以及学院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动员,积极宣传,正面引导,争取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再由任课教师正面引导学生,减少学生的消极抵触情绪;其次,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应协调一致,共同配合,统一教材(教学大纲),教师按照统一教材授课;再次,由校内教师根据该校学生的平均学力基础命卷,并做好保密工作,而不选用其他高校的试卷(不同高校学生入学的学力基础本不相同);最后,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也就是学生的最终成绩既要将学期末考试的卷面得分纳入计算,还应该将平时的学习表现计入考核。即便如此,教考分离也仅仅限于一些教材、教学大纲相对稳定的基础课程进行试验;对于一些发展较快,更新频繁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教考分离完全不适用。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哪一种教育改革,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初衷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否实现初衷,却另当别论。在高等教育急剧扩招以后,我们的高校越来越丧失培养“社会精英”的志气和理想,大学课堂本应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公民责任、远大志向、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幸福的能力等等,不知不觉都泯灭掉了——关键是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的积极性、热情和理想逐渐被所谓的制度和管理吞噬了,结果事规章制度越多,监督管理越严密,越是不出效率,不出成绩。对这些我们需要反思。
参考文献
[1]宫黎明,龙文祥.质疑教考分离[J].现代教育科学,2008
(4):1-3.
[2][4][6][7]王鹏.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辽
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2-94.
[3][9]林美卿,侯爱萍.“教考适度分离”模式及其实现形式
[J].中国农业教育,2008(2):34-35.
[5]林怀满,冯治良.论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突破
点——教考分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2):
90-95.
[8]刘磊,等.“教考分离”制度的弊端及其应对——第三军
医大学的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177-179.
[10]与竺可桢校长一起三问大学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15-05-25.
[关键词] 期末考试;教考分离;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7-0012-04
一 文献综述
教考分离,顾名思义,指教授(包括辅导)与考试相分离,常见于中考、高考、自学考试等水平考试中。对于这类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而言,教考分离模式无疑凸显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以及考试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正因为如此,当前不少高校试图在学期期末考试中也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替代传统的“教考合一”模式。然而,这一改革的合理性引发了高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巨大争议。
客观而言,大部分高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都能认识到,教考分离有利有弊。其中,认为利大于弊者,自然支持甚至倡导教考分离;相反,认为弊大于利者,则坚决否定此举。
关于教考分离的弊端,学术界的认识林林总总:有学者认为教考分离背离了现代教育评价的主旨,导致师生关系工具化[1];有学者认为教考分离偏离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助长了“应试”取向[2];还有的学者认为教考分离不利于拓展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空间[3],等等。归根结底,学术界质疑教考分离合理性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教考分离的理论基础及其蕴藏的价值内核与现代教育评价及现代管理学的主旨背道而驰。教考分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泰勒的目标评价理论,强调教学结果与预设课程目标的对照,据此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性而非结论性作用,不是侧重“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追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考分离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主要是麦格雷戈归纳的X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因此需要强制性的约束、管束与监督。具体到教考分离模式,其隐含的预设就是教师需要一定手段的监督与制约,否则教师没有教学压力,不会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样是这个麦格雷戈提出了与X理论对应的Y理论:工作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过程,只要目标适当且有意义,员工就会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基于X理论提出的教考分离,实践中很可能导致的后果是:规章制度越多,监督管理越严密,越是不出效率,不出成绩。
对于教考分离的优势,学术界的认识也多种多样:教考分离能够避免任课教师在教学与命题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4],有利于调动教师从严执教的积极性[5];教考分离有利于端正学风考风[6];教考分离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具有可比性[7];教考分离有利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8];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获取真实的教学信息,宏观掌握教学情况,包括比较不同教师对同一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领悟情况和知识传授情况[9],等等。与反对者从理论根基上否定教考分离不同,在赞成者看来,所谓的教考分离的弊端,不过是实践操作上的不当,是可以适当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兴利除弊的。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的争议,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声音都来自校方(教师、教学管理者、高教研究者)。那么,学(生)方是什么意见,什么态度呢?显然需要关注者的关注——在教育改革面前,如果缺乏学生的声音,我们的决策总显得“自以为是”。
二 研究框架与数据
通过文献阅读,我们总结了学术界对于教考分离的利与弊的认识,以及高等教育教考分离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几方面问题,编制了《关于高校实施“教考分离”的调查问卷》。2015年6月份,课题组在北京的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该校2014级学生期末考试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选取该校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2014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问卷采取现场填答现场回收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达96.1%。
本次所有问卷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上机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该校哪些课程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
考虑到教考分离这个说法对该校2014级的学生并不陌生(授课教师一般在学期初就会向学生说明期末考试模式),本次问卷调查前,课题组没有对教考分离做任何概念界定。调查对象所理解的“教考分离”主要是任课教师的解说,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授课教师不命题,而是校内同一年级统一命题,比如大学英语;还有一种是授课教师不命题,试卷来自开设有相同课程的其他高校,比如高等数学。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该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等课程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显然,从课程性质来看,该校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课程基本上是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也就是学术界认为相对适合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课程。
(二)该校教考分离的相关配套工作有没有协调到位
教考分离显然需要前期的教学与后期的考试相配套,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考什么。从这个角度讲,教考分离离不开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
当被问及“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事先统一了教材吗”,回答“统一了”的占44.4%,“没统一”的占23.3%,“有的课程统一了,有的没统一”的占32.0%。这说明,该校在统一教材方面的工作还没做到位。
紧接着,在回答“对于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如果事先统一了教材,任课教师是按照统一的教材来授课的吗?”这个问题时,只有51.9%的学生回答“是”,还有22.1%的学生回答“不是”,26.0%的学生回答“有的是,有的不是”。这个调查结果显然不够理想:任课教师如果不按照统一教材来授课,不同样违背了“教”与“考”的统一性吗?通过私底下与教师座谈了解到,统一教材没有获得教师的认可,是导致任课教师不一定按照统一教材来授课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再看看另外两个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一个问题是,“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考试试卷内容跟平时的教材内容有很大出入吗?”,统计结果显示,回答“是”的占23.8%,“不是”的占32.0%,“有的是,有的不是”的占44.1%;另一个问题是,“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考试成绩能否反映你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8.4%的学生认为“基本上能反映”;26.1%的学生认为“完全不能反映”;还有35.1%的学生认为“有的基本上能反映,有的完全不能反映”。这两项调查结果说明,该校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试卷覆盖面与统一教材之间尚有较大出入,以至于学生认为试卷内容不能够很好地检测出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水平。
“积极宣传,正面引导”,是很多尝试教考分离的高校共同总结出的一条有益经验,主要是指任课教师(也可以包括班主任、辅导员、院系教学管理人员)以积极支持的态度,充分肯定教考分离模式,多向学生宣传教考分离的好处,帮助学生减少对教考分离的抵触情绪,从内心认同并接受教考分离模式。但在回答“根据你的了解,你的任课教师对教考分离的态度是?”,32.3%的学生认为“老师也不赞成教考分离,不过听命行事”;只有23.7%的学生认为“老师很赞成教考分离,并时不时地跟同学们讲讲教考分离的益处”;还有43.6%的学生认为“有的老师很赞成教考分离,有的老师不赞成”。从调查结果来看,该校也认识到要学习已有经验,要求教师在学生面前“积极宣传,正面引导”。但首先或许是因为学校以及学院在向教师“积极宣传,正面引导”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还没完全把教师争取到积极配合与支持的状态,以至于教师或明示或暗示传达给学生的态度不完全是赞成。毕竟教考分离剥夺了任课教师的考试权力与权威,任课教师的消极抵抗与不满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但高校需谨记的是,要想保证教考分离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首先争取任课教师的支持与配合。
(三)该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认识与态度
总体而言,体验过教考分离模式的高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调查中,只有11.6%的学生表示“赞成”,而高达46.8%的学生明确表示“不赞成”,另有16.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还有24.7%的学生表示可以“视课程性质而论”。同样的问题,换个角度再问:“相比而言,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你更倾向于希望学校实施的是?”,统计结果显示,只有16.1%的学生选择“教考分离”,而高达66.7%的学生选择“教考合一”,另有16.9%选择“无所谓”。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了高度相似性。这充分表明了高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
以上是关于高校教考分离正反两方面的一些说法,这里向被卷入其中的学生求证:因为卷入其中,所以他们有发言权。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
基于表1中学生对教考分离正反两方面说法的态度,可以看出,总体而言,高校学生不是很看好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很多所谓的教考分离的“优势”,不过是校方所认为的优势罢了。
(四)如果高校一定要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怎样做才有助于扬长避短
关于高等教育考试是否适合采用教考分离模式,这个争论或许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有些高校会抛开这一争论,直接进行教考分离试验,试图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践行方式方法,毕竟,教考分离或教考合一,高等教育学期期末考试总得择一。那么,如果高校决定采用教考分离模式,在学生看来,怎样做才有助于扬长避短?学生的回答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保留任课教师和学生对于考试范围的知情权(56.0%);教师先集中研究、讨论,选取统一教材(44.0%);试卷由本校(而非他校)根据统一教材命题(41.0%);不断改进试卷,促进科学、规范(39.8%);保障教学管理人员的协调合作(25.6%);其他(3.4%)。
(五)抛开考试模式不论,学生期待什么样的大学课堂教学
学生期待什么样的大学课堂教学,看似跟教考分离模式研究没有关系,实则有关系。考试模式不仅仅对学生的学具有导向作用,对教师的教也有影响,例如,通过私下与个别教师座谈了解到,教考分离要求教师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在学时既定的情况下,教师每一堂课都要抓紧时间“赶”任务,没有时间也不敢自由发挥。也就是说,教师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那么,教师的这种教法是否受学生欢迎?学生上这样的课能感到有收获吗?
关于这一议题,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一正一反两道题。对于“你期待的大学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学生的选项由高到低依次是:“能教我学习方法、思考方法”(71.2%);“知识点的讲授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连”(54.7%);“或多或少能带给我精神引领”(51.3%);“能颠覆我原来的想法,启迪我思考”(42.7%);“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成长痕迹”(34.5%);“按部就班地围绕教材知识点来讲”(4.9%);“其他”(1.9%)。相反,对于“你最不希望大学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学生的选项由高到低依次是:“照着备课笔记或者是PPT念”(73.7%);“讲课中途因为‘规训’学生的行为偏差而满堂训斥”(45.5%);“对单位、社会牢骚满堂”(44.7%);“结合社会实际讲授知识点,结果一直‘跑题’”(36.5%);“其他”(2.6%)。
综合正反两方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大学课堂是有期待的,这种期待不只是知识点的覆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精神指引、信念的激发;大学生期待从大学课堂,尤其是教师那里获取“正能量”,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大学生期望通过课堂与教师进行精神交流。正如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全球顶级化学家之一)认为,考察一个教师的工作,最简单的标准是:一个学生上过你的课、进过你的课堂,他应该与其他人不一样[10]。
(六)怎么看待教考合一模式下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的现象
在很多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及实践工作者看来,教考分离是针对教考合一的弊病而提出的。其中,学期末授课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这一点备受指责。学生对此怎么看? 对于这道开放题,只有部分调查对象作答。其中,72.9%的作答者肯定(或者说认可)这一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他们给出的理由有:第一,老师帮忙划范围、划重点,等于再次强调了该门课程的学习重点,一方面让学生复习起来比较有方向,不至于一头雾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对重点内容着重掌握;第二,学习与复习有的放矢,有助于减轻学期末的考试压力,增加考试信心;第三,这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只有明确了复习范围,学生才愿意去学习,否则,学生不愿学习,即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与复习的积极性;第四,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有更自由的心态去学习他们想要学习的东西,比如,如果是非专业课,教师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大量时间去深入学习专业课;第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对想要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有利;第六,让应试简单化,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精神引领;第七,既然学校以学分绩点为考核标准,那么,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不过是帮学生更高效地达标,所以无可厚非;第八,教材一般是依据某一门学科的特点而编写出来的,未具体考虑这门课程应用到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老师“划范围”“划重点”可以弥补后者,增强学生结合专业需要的学习针对性;第九,高校不应该要求大学生像中小学生那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上,所以没必要在考试上为难学生,因为对大学生而言,不只是学习知识很重要,锻炼能力也很重要;况且,有些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相关内容可能以后一生都不会用到,更没必要用考试来为难学生(言外之意是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就是不拿考试为难学生的表现)。
当然,也有16.4%的作答者很反对教师的这种做法,甚至表示“看不起这样做的教师”。反对者的理由是:第一,“划范围”“划重点”切割了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不利于学生对完整知识的掌握;第二,助长了学生平时学习的惰性——很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不思考,只等考前按照老师划的“范围”“重点”突击,但这种突击并没有真正消化所学内容,更谈不上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学的不扎实);第三,有些同学考前按照老师划的“范围”“重点”突击,无论是否真正学会,也可能取得好成绩,这对平时认真上课的同学不公平;第四,学生平时没有学习积极性,这种状态反过来也影响老师上课的积极性,导致老师照本宣科,跟学生之间没有什么互动,大学课堂无聊又压抑,而大学课堂本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研究的过程;第五,大学更应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养成考前死记硬背知识(读死书)的学习习惯。
此外,还有11.3%的作答者认为考前老师“划范围”、“划重点”有利有弊:好处是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和焦虑,能提高成绩;坏处是容易把学生“惯”出“懒惰”的毛病,也就是平时没有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不爱钻研,不爱思考,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四 结论
基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不赞成学期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比例(46.8%)远高于赞成的比例(11.6%);如果大学生可以在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选择教考合一的比例(66.7%)远远高出选择教考分离的比例(16.1%)。当然,这不排除大学生本身的意愿或者说选择有趋易避难的因素影响。
反对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学者主要是从理论基础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内核方面进行否定的,而目前倡导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学者并没有就此给出辩证的解释,或者说没有寻求到相关的理论支持,更多的是把一些关于实践的认识当做“优势”:比如,支持者认为,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更公平、公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等等。但这些认识只得到了极少部分学生的认同,换言之,不认同这些所谓的“优势”的学生比例相对更高。这表明,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更像是校方的一厢情愿。
我们不能因为当前一些在校大学生学习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就投其所好。例如,指出教考分离对学生今后考研、社会考级有帮助,因为在教考分离压力下,学生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试问,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考研、考级培训机构岂不是自我矮化?从学生关于大学课堂的期待中可以看出,他们绝大部分不希望大学课堂跟中小学课堂一样照本宣科,而是期待走进大学课堂,能获得精神指引,思想摩擦碰撞出火花。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教考合一也存在弊端,从这个角度讲,如果高校执意学期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兴利去弊?首先,高校以及学院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动员,积极宣传,正面引导,争取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再由任课教师正面引导学生,减少学生的消极抵触情绪;其次,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应协调一致,共同配合,统一教材(教学大纲),教师按照统一教材授课;再次,由校内教师根据该校学生的平均学力基础命卷,并做好保密工作,而不选用其他高校的试卷(不同高校学生入学的学力基础本不相同);最后,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也就是学生的最终成绩既要将学期末考试的卷面得分纳入计算,还应该将平时的学习表现计入考核。即便如此,教考分离也仅仅限于一些教材、教学大纲相对稳定的基础课程进行试验;对于一些发展较快,更新频繁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教考分离完全不适用。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哪一种教育改革,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初衷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否实现初衷,却另当别论。在高等教育急剧扩招以后,我们的高校越来越丧失培养“社会精英”的志气和理想,大学课堂本应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公民责任、远大志向、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幸福的能力等等,不知不觉都泯灭掉了——关键是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的积极性、热情和理想逐渐被所谓的制度和管理吞噬了,结果事规章制度越多,监督管理越严密,越是不出效率,不出成绩。对这些我们需要反思。
参考文献
[1]宫黎明,龙文祥.质疑教考分离[J].现代教育科学,2008
(4):1-3.
[2][4][6][7]王鹏.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辽
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2-94.
[3][9]林美卿,侯爱萍.“教考适度分离”模式及其实现形式
[J].中国农业教育,2008(2):34-35.
[5]林怀满,冯治良.论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突破
点——教考分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2):
90-95.
[8]刘磊,等.“教考分离”制度的弊端及其应对——第三军
医大学的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177-179.
[10]与竺可桢校长一起三问大学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