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立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其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教育的殷切期望,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
“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关键在于学校,在于课堂。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许多文章范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所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从而于“润物细无声”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所以从学科教学的实际以及可操作性角度来说,“立德”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当然这里的“立德”,既属德育又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而情感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抒情策略。抒情策略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言语、文字等手段使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得以外化和迁移。迁移外化的抒情变单纯的内在的情感体验为外在的言辞倾吐,也使阅读教学活动由单纯吸收的“心读”变为勤于表达的“朗读”。入情的美读胜于苍白的解说,入境的体味胜于枯燥的讲解传授。因此通过朗诵、品读美文,从中给学生美好的情感熏陶,帮助他们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我仅从运用美文诵读的方法引领、熏陶学生,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質的目标这一角度来谈一谈我的两个语文教学实践。
一、通过美文诵读让学生懂得赏识别人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勤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而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想到别人,更不要说是去赏识别人了。“赏识”过去更多的被认为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艺术,通过赏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赏识,一个学生在学校班级中的言行如果能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同赏识,那么这位学生必然乐于和其他同学交往、乐于在学校生活,他的学习成绩也必然很容易提高。所以让学生学会赏识同学、赏识他人很重要。
有一次的美文诵读轮到一位大家认为朗读水平一般的张同学,他朗读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由于基础不够好,再加上心里紧张,他还没读多少内容,就把“交卸”的“卸”读成“御”了,现场一阵哄堂大笑,他几乎就读不下去了。我很希望其他学生能鼓励一下这位同学,就有意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张同学平时很少开口读书,但今天他当着我们这么多人的面大声读出来了,是不是值得表扬。大家一致认同,我又适时点拨,现在他读错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时有同学喊出了:“应该原谅他,我们相信他会读得更好一些!”我默许地向这位同学点了点头,终于在大家鼓励的目光中他又开始读下去了。很奇怪,接下去的内容他读得好多了,有些地方比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都能读出其中朱自清当时的那份自责和愧疚的感情了,最后他的朗读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这样一次同学间的小小肯定、鼓励竟然有了意外的效果,让我认识到别人的赏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事后我了解了这位学生,他告诉我其实私下里他很喜欢朗读,只是喜欢在独立的空间读给自己听,一到人多的时候就羞于开口,而这一次是因为大家的宽容、鼓励让他向前迈出了一步。事实证明,开展美文诵读活动让许多学生敢读了,会读了,同时学生们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会了宽容、尊重、赏识。
二、通过美文诵读让学生学会珍惜亲情
亲情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感情,亲情是教育的源泉,是一个人成长、生活所不可替代的营养品。我在搜集美文范读时,就有意识地多选择了些展现浓浓亲情的文章,以期能对我的学生带来一点熏陶。其中我曾经给学生范读过这样一篇美文《为父亲弯腰》,让我的很多学生认识到父母亲情的重要。
我的这一次读也较以往有所区别,以往一般都是一气呵成把文章读完,而这一次我在读的过程中故意安排了多次停顿,以期留给学生多一点感悟空间。首先读完文章题目“为父亲弯腰”后我稍停顿一会儿,并注意观察了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略带奇怪的神色,我知道我的朗读设计达到了初步的目的。接下来的副标题“父亲为我弯了一辈子腰,我弯腰是向天下所有的父亲致敬——”我读完后又有意多停顿了一会儿。在停顿中我看到不少同学神情变得沉重多了,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文章的具体内容,但这样名言警句式的表达似乎已经打动他们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多处“感动点”我都进行了这样的适当停顿,希望能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除此之外对于这篇美文我还进行了二次诵读,并针对文中的精彩语句比如像“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等等感人至深的语句进行了适时点评。这样的适时点评解读堪称美读的最佳伴侣,学生们在老师的边读边解说中对美文内容的理解又更深入了,美文中这位一切为了儿女着想的慈父形象深深地驻扎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这里我的停顿、点评解说等并不是什么好的朗读绝技,只是合理运用这样的停顿艺术加上适时的点评让学生在听读这个独特阶段中去更好地感悟。说到底还是文章本身的情感道德魅力在打动着我的学生,我只是借助于语音这个媒介让其中的道德感染力、穿透力更强了些罢了。
朱自清先生也曾多次撰文论及语音,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很多时候一篇意蕴丰富的好文章,自己看读可能只是一般意义的了解,而当别人将同样一篇文章用朗读的方式呈现给你的时候,文章中所传达的感人的情感、生活的真谛的穿透力似乎更强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好像比原先自己的读要深多了。我的这样一个诵读实践就是期望通过语音来传情,让学生敛身正坐,虚心涵咏,在美的语音中追随作者的心境与情怀,以达到心与心的相通。
“立德树人”这样一个古老而时尚的话题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关注点,但时代又赋予其新的意义和新的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了“立德树人”要立的“德”是社会主义所需的德。我这篇文章只是结合我平常的美文诵读的教学实践,粗浅地探索了让学生在美文美读中如何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诸如爱、尊重、接纳、真诚、融洽、同情、感激、怜悯、慈悲等等的一些做法。我认为这些都是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帮学生“立德”这一点来说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长远的“树人”目标而言也有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高新区仁桥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关志强)
“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关键在于学校,在于课堂。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许多文章范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所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从而于“润物细无声”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所以从学科教学的实际以及可操作性角度来说,“立德”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当然这里的“立德”,既属德育又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而情感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抒情策略。抒情策略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言语、文字等手段使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得以外化和迁移。迁移外化的抒情变单纯的内在的情感体验为外在的言辞倾吐,也使阅读教学活动由单纯吸收的“心读”变为勤于表达的“朗读”。入情的美读胜于苍白的解说,入境的体味胜于枯燥的讲解传授。因此通过朗诵、品读美文,从中给学生美好的情感熏陶,帮助他们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我仅从运用美文诵读的方法引领、熏陶学生,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質的目标这一角度来谈一谈我的两个语文教学实践。
一、通过美文诵读让学生懂得赏识别人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勤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而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想到别人,更不要说是去赏识别人了。“赏识”过去更多的被认为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艺术,通过赏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赏识,一个学生在学校班级中的言行如果能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同赏识,那么这位学生必然乐于和其他同学交往、乐于在学校生活,他的学习成绩也必然很容易提高。所以让学生学会赏识同学、赏识他人很重要。
有一次的美文诵读轮到一位大家认为朗读水平一般的张同学,他朗读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由于基础不够好,再加上心里紧张,他还没读多少内容,就把“交卸”的“卸”读成“御”了,现场一阵哄堂大笑,他几乎就读不下去了。我很希望其他学生能鼓励一下这位同学,就有意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张同学平时很少开口读书,但今天他当着我们这么多人的面大声读出来了,是不是值得表扬。大家一致认同,我又适时点拨,现在他读错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时有同学喊出了:“应该原谅他,我们相信他会读得更好一些!”我默许地向这位同学点了点头,终于在大家鼓励的目光中他又开始读下去了。很奇怪,接下去的内容他读得好多了,有些地方比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都能读出其中朱自清当时的那份自责和愧疚的感情了,最后他的朗读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这样一次同学间的小小肯定、鼓励竟然有了意外的效果,让我认识到别人的赏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事后我了解了这位学生,他告诉我其实私下里他很喜欢朗读,只是喜欢在独立的空间读给自己听,一到人多的时候就羞于开口,而这一次是因为大家的宽容、鼓励让他向前迈出了一步。事实证明,开展美文诵读活动让许多学生敢读了,会读了,同时学生们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会了宽容、尊重、赏识。
二、通过美文诵读让学生学会珍惜亲情
亲情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感情,亲情是教育的源泉,是一个人成长、生活所不可替代的营养品。我在搜集美文范读时,就有意识地多选择了些展现浓浓亲情的文章,以期能对我的学生带来一点熏陶。其中我曾经给学生范读过这样一篇美文《为父亲弯腰》,让我的很多学生认识到父母亲情的重要。
我的这一次读也较以往有所区别,以往一般都是一气呵成把文章读完,而这一次我在读的过程中故意安排了多次停顿,以期留给学生多一点感悟空间。首先读完文章题目“为父亲弯腰”后我稍停顿一会儿,并注意观察了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略带奇怪的神色,我知道我的朗读设计达到了初步的目的。接下来的副标题“父亲为我弯了一辈子腰,我弯腰是向天下所有的父亲致敬——”我读完后又有意多停顿了一会儿。在停顿中我看到不少同学神情变得沉重多了,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文章的具体内容,但这样名言警句式的表达似乎已经打动他们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多处“感动点”我都进行了这样的适当停顿,希望能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除此之外对于这篇美文我还进行了二次诵读,并针对文中的精彩语句比如像“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等等感人至深的语句进行了适时点评。这样的适时点评解读堪称美读的最佳伴侣,学生们在老师的边读边解说中对美文内容的理解又更深入了,美文中这位一切为了儿女着想的慈父形象深深地驻扎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这里我的停顿、点评解说等并不是什么好的朗读绝技,只是合理运用这样的停顿艺术加上适时的点评让学生在听读这个独特阶段中去更好地感悟。说到底还是文章本身的情感道德魅力在打动着我的学生,我只是借助于语音这个媒介让其中的道德感染力、穿透力更强了些罢了。
朱自清先生也曾多次撰文论及语音,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很多时候一篇意蕴丰富的好文章,自己看读可能只是一般意义的了解,而当别人将同样一篇文章用朗读的方式呈现给你的时候,文章中所传达的感人的情感、生活的真谛的穿透力似乎更强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好像比原先自己的读要深多了。我的这样一个诵读实践就是期望通过语音来传情,让学生敛身正坐,虚心涵咏,在美的语音中追随作者的心境与情怀,以达到心与心的相通。
“立德树人”这样一个古老而时尚的话题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关注点,但时代又赋予其新的意义和新的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了“立德树人”要立的“德”是社会主义所需的德。我这篇文章只是结合我平常的美文诵读的教学实践,粗浅地探索了让学生在美文美读中如何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诸如爱、尊重、接纳、真诚、融洽、同情、感激、怜悯、慈悲等等的一些做法。我认为这些都是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帮学生“立德”这一点来说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长远的“树人”目标而言也有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高新区仁桥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关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