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实施和推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生为本;重视教学改革,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成为广大教师研究和实践的课题。那么,在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如何才能构建“和谐课堂”呢?教学实践中,本人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营造和谐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微笑式教学
师生间的关系决定课堂教学的面貌,作为教师首先应做到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人的思维在较为轻松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老师的微笑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学生对老师由“怕”变为“爱”,使学生对老师课堂所授知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记得有一次我走进教室,只见几十个学生如野马归槽般奔进教室,个个满脸通红,手忙脚乱。我并未着急,而是面带微笑:“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可能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看谁先做好。”等我再次走进教室,同学们个个坐得整整齐齐,全神贯注的等待老师上课。我想:如果当时板着面孔训斥学生,学生也会安静下来,但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收回来,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式教学
在我的眼中,每一位学生都像一枚枚钻石,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教出来的”,我认为教师应注重表扬的功效。对学生应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指责,真诚的对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平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做到纵向的师生平等,更要做到横向的生生的平等。我们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偏爱优生,不歧视差生,要以同一个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甚至要更加关注学困生和后进生。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偏僻角落的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时时给以热情关注,不要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可注意两点:第一,时时注意及时提醒,可用语言、眼神、手势等给以暗示提醒,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第二经常提供表现时机,如有意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让他们发言等。总之,课堂上全体学生都应在教师的注意范围之内,不应有任何学生被冷落。只有把全体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大家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才能变得“和谐”。
三、层次式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习的兴趣。兴趣的提高,不仅要求老师将课堂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来呈现,还要求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思,有所动,有所得。这就牵扯到教学的分层次家设计。让基础差的学生去思考,完成教学的基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重点完成教学内容的深化部分。比如在讲授《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仅要求他们达到对这一课的感知即可。例如通过课本的阅读知道魏、蜀、吴三个国家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国号、三国时期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等,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通过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基本史实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二者均能以少胜多的原因及留给我们的启示。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有收获。常言道:有播种,就有收获。同样,只有“有收获”,人们才更愿意“播种”。这样课堂教学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竞争式教学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做好笔答题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写得最漂亮”,“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
五、民主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仅做到以上几点是不够的。对于和谐课堂的构建是每一位师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我愿和所有同行一道,沿着这条路继续探索下去,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古山子乡中心小学)
一、微笑式教学
师生间的关系决定课堂教学的面貌,作为教师首先应做到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人的思维在较为轻松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老师的微笑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学生对老师由“怕”变为“爱”,使学生对老师课堂所授知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记得有一次我走进教室,只见几十个学生如野马归槽般奔进教室,个个满脸通红,手忙脚乱。我并未着急,而是面带微笑:“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可能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看谁先做好。”等我再次走进教室,同学们个个坐得整整齐齐,全神贯注的等待老师上课。我想:如果当时板着面孔训斥学生,学生也会安静下来,但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收回来,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式教学
在我的眼中,每一位学生都像一枚枚钻石,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教出来的”,我认为教师应注重表扬的功效。对学生应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指责,真诚的对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平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做到纵向的师生平等,更要做到横向的生生的平等。我们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偏爱优生,不歧视差生,要以同一个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甚至要更加关注学困生和后进生。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偏僻角落的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时时给以热情关注,不要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可注意两点:第一,时时注意及时提醒,可用语言、眼神、手势等给以暗示提醒,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第二经常提供表现时机,如有意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让他们发言等。总之,课堂上全体学生都应在教师的注意范围之内,不应有任何学生被冷落。只有把全体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大家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才能变得“和谐”。
三、层次式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习的兴趣。兴趣的提高,不仅要求老师将课堂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来呈现,还要求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思,有所动,有所得。这就牵扯到教学的分层次家设计。让基础差的学生去思考,完成教学的基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重点完成教学内容的深化部分。比如在讲授《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仅要求他们达到对这一课的感知即可。例如通过课本的阅读知道魏、蜀、吴三个国家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国号、三国时期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等,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通过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基本史实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二者均能以少胜多的原因及留给我们的启示。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有收获。常言道:有播种,就有收获。同样,只有“有收获”,人们才更愿意“播种”。这样课堂教学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竞争式教学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做好笔答题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写得最漂亮”,“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
五、民主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仅做到以上几点是不够的。对于和谐课堂的构建是每一位师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我愿和所有同行一道,沿着这条路继续探索下去,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古山子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