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教育阶段传授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传统道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沉淀,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如今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逐渐受到各地基础教育的重视。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对儿童成长过程中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我国学者经过大量考察发现,其存在某些误区。本文主要结合个别教育思想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基础教育 教育方法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国民生活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6两会期间,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说道:“应分学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现在就开始着手。”作为一位中国人,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展它。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如今不少学生在自身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不利于他们长期持续发展。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块巨大的宝藏,可以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巩固知识,培养文化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在将这一巨大的宝藏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主要用于教师实施教学时,对于本身没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课本,要用积极诱导的方式使学生感兴趣。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欲望。在传授有关道德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或者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这种故事或问题必须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够很容易被儿童体认,这样会使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平衡,然后通过努力将其同化或顺应,让他的认知结构重新达到平衡。这样激发其动机以产生学习行为,最终习得道德知识。这一过程中要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老师要更加贴近其生活,提出各种问题和故事,使其内心产生矛盾冲突。这样有利于儿童道德阶段的向前发展和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2.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古国——中国。由于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教授时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要按照它应有的次序交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
  循序渐进是由孔子提出,经其弟子孟子继承发展,之后又被朱熹纳入朱子读书法中的。孟轲认为“其进锐者其退速”,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消退也快。他通过“揠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必须懂得教学是自然有序的过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揠苗”的方式助长,否则“非徒无益,而有害之”。
  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著作《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要求教授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夸美纽斯要求学校“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3.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
  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加重要。即学以致用,学习如果不能应用,那么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学习道德更应该是这样的,知道社会道德规范,就要体现于生活实践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不是抽象的学问,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把它付诸实践的一门学问。其目的在于促使传统文化对社会、个体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要结合行动,将其内容运用于实践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荀子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以行为为最终目的,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追求的是对学习者从外到内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这四者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教学。要注意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时候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尽可能营造真诚和谐的环境,充分利用儿童原有的好奇心引导儿童自己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感知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并注意引导儿童把已获取的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间接经验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最终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质本青莲.让传统文化成素质教育必修课[OL].国学教育网,2015.
  [2]霍力岩.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51-56.
  [3]王星.浅谈少年儿童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内蒙古教育,2016(18).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化学教学 教学效率  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种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
摘 要: 在现今的教学活动实践中,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下追求整齐划一的平均发展,往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自觉性,这正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与改革的一大难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与推进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引导及时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出符合高中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方能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分层教学应运而生,成了素
摘 要: 要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研究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配套的新教法,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动手操作,活动中学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形式。  关键词: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形式  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这是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共同的感受。只有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才能真正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彻底在身
摘 要: 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活动理解和应用新的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组织、引导和补充作用。  关键词: 自己完成 自我训练 自身解决 教师补充 自我检验  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条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先学后教-自学为主、师教为补”的教学模式是我研究数
摘 要: 在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严格要求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概念图是可以准确表达命题网络里面各种概念和相互关系的图解,该类概念图不仅能够当做教学策略,而且能够当做学生的学习策略。当前,概念图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及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概念图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融入教学中,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微课教学,尤其是在初中教学中,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的科目,一些知识学习相对抽象,通过微课教学,学生更加直观理解化学相关知识,促进学生不断学习与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微课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初中化学教学当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