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既是我国需要实现的短期战略目标,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总体看,打好三大攻坚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揽全局、系统谋划,同时也需要做好筹备工作,狠抓落实,积极行动。这其中,完善地方治理是落实三大攻坚战顶层设计和战略举措的重要环节,对于打好三大攻坚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一、地方治理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管。当前衡水市仍然存在非法集资、“校园贷”、“现金贷”违法交易场所、企业担保圈担保链、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等潜在风险。虽然这些风险早已存在,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层面,仍有危机意识不够、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潜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地方政府应树立风险意识,不能将上述风险的解决,完全寄希望于国家宏观调控,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对风险有前瞻性的了解和预判。另外,地方政府是对当地相关风险了解最为清晰的行为主体,在国家统筹规划处置相关重大风险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风险处置措施,同时加强风险监管,建立政府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以防患于未然,主动处置风险,避免由小的风险引发更大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
(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呈爆发式增长,债务风险面临挑战。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依赖程度明显增加,偿还债务的财政独立性不足。二是由于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不透明,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三是地方债务还面临着国有企业债务转嫁的风险。四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以及政府投资基金及政府担保承诺等行为,也可能为地方政府带来债务风险。推动地方政府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界限,使地方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不会因为政府是企业的所有者就转嫁给政府。
(三)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金融只有依托于实体经济,并且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和两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在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应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加快金融等要素市场改革。具体来说,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应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应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打破在竞争领域存在的各种垄断。
二、地方治理要推进精准脱贫
(一)构建有效外生精准扶贫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高效的扶贫资源筹集和传递机制。扶贫资源是指可用于帮助贫困人群摆脱困难的资金、物资、技术和社会支持等资源,它是社会扶贫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目前,社会扶贫资源筹集主体单一且筹资渠道较少,需要加快构建多主体、多渠道的社会扶贫资源筹集机制。为此,应培育和大力发展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鼓励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进农村,构建起高效、快捷的社会扶贫资源传送机制。其中,构建扶贫信息平台和加快扶贫网络建设,是提升社会扶贫资源传送效率的基本途径,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二)构建长效内生精准扶贫机制。依靠外生扶贫资源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较好的扶贫效果,在此基础上,需要构建长效内生精准扶贫机制,避免贫困人口再度返贫。对于衡水来讲,剩下的2.1万户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度不亚于前期的攻城拔寨。迫切需要将扶志和扶智进行有机结合。扶志即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要淡化贫困意识,形成脱贫愿望、增强脱贫信心并树立脱贫斗志。扶智即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提高文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根本手段,为此,需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大扶贫教育资助力度,不断提高扶贫教师队伍素质能力。要注重培育贫困地区人口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农业产业延伸服务等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鼓励勞动就业,让贫困群众掌握脱贫致富一技之长,还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文化软实力,实现特色脱贫、内生脱贫、长效脱贫。
三、地方治理要促进污染防治工作
(一)区域之间要建立有效的联防联治机制。大气污染在区域空间紧密相连的城市群中,污染程度和污染规律高度相似,例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即便是距离较远的北京、上海,因为处于同一季风带,在风力作用下,作为上风向城市,北京的大气污染物,会向下风向的上海进行长距离跨区域传输。在此情况下,跨区域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由之路。一是实现区域之间联防联治,应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应建立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大多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外迁至河北,而总部留在京津,这样使河北省承担了过多环境污染治理重担,同时造成区域间利益不平衡。因此,需要建立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区域利益平衡。三是各级政府之间也要建立起有效的联防联治机制。在现行财税体制下,部分地方政府仍以GDP为纲,对部分企业的违法违规排放行为疏于监管,从而成为近年来污染治理难以奏效的体制性根源。因此,要实现对污染状况的有效治理,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上下联动机制,调动地方政府对于环保的积极性。
(二)构建政府、社会和公众三方协同监督机制。启动环境保护督察巡视制度、严格环境执法,强化环保督察,对于解决环保不作为以及打击违法排污者,具有重要意义。要使这一制度具有可持续性,就要配备充足的环境执法人员和执法装备,长期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状态,加大环境法制宣传力度,将生态环境保护绩效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污染治理也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社会组织直接面对受众,贴近污染源头,所获取的信息更真实可靠,同时能够有效反映各类群体的偏好,可以推动政府职能优化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地方政府可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参与污染治理和防控,共同担负起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另外,推进环境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同样是污染防治的重要一环。地方政府应加大地方环境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设,让公众可以很方便地查找企业污染排放信息。
四、小结
完善地方治理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否事关中央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事关中观层面政策的顺利衔接,事关微观层面政策的切实有效。
一、地方治理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管。当前衡水市仍然存在非法集资、“校园贷”、“现金贷”违法交易场所、企业担保圈担保链、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等潜在风险。虽然这些风险早已存在,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层面,仍有危机意识不够、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潜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地方政府应树立风险意识,不能将上述风险的解决,完全寄希望于国家宏观调控,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对风险有前瞻性的了解和预判。另外,地方政府是对当地相关风险了解最为清晰的行为主体,在国家统筹规划处置相关重大风险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风险处置措施,同时加强风险监管,建立政府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以防患于未然,主动处置风险,避免由小的风险引发更大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
(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呈爆发式增长,债务风险面临挑战。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依赖程度明显增加,偿还债务的财政独立性不足。二是由于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不透明,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三是地方债务还面临着国有企业债务转嫁的风险。四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以及政府投资基金及政府担保承诺等行为,也可能为地方政府带来债务风险。推动地方政府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界限,使地方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不会因为政府是企业的所有者就转嫁给政府。
(三)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金融只有依托于实体经济,并且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和两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在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应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加快金融等要素市场改革。具体来说,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应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应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打破在竞争领域存在的各种垄断。
二、地方治理要推进精准脱贫
(一)构建有效外生精准扶贫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高效的扶贫资源筹集和传递机制。扶贫资源是指可用于帮助贫困人群摆脱困难的资金、物资、技术和社会支持等资源,它是社会扶贫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目前,社会扶贫资源筹集主体单一且筹资渠道较少,需要加快构建多主体、多渠道的社会扶贫资源筹集机制。为此,应培育和大力发展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鼓励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进农村,构建起高效、快捷的社会扶贫资源传送机制。其中,构建扶贫信息平台和加快扶贫网络建设,是提升社会扶贫资源传送效率的基本途径,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二)构建长效内生精准扶贫机制。依靠外生扶贫资源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较好的扶贫效果,在此基础上,需要构建长效内生精准扶贫机制,避免贫困人口再度返贫。对于衡水来讲,剩下的2.1万户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度不亚于前期的攻城拔寨。迫切需要将扶志和扶智进行有机结合。扶志即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要淡化贫困意识,形成脱贫愿望、增强脱贫信心并树立脱贫斗志。扶智即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提高文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根本手段,为此,需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大扶贫教育资助力度,不断提高扶贫教师队伍素质能力。要注重培育贫困地区人口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农业产业延伸服务等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鼓励勞动就业,让贫困群众掌握脱贫致富一技之长,还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文化软实力,实现特色脱贫、内生脱贫、长效脱贫。
三、地方治理要促进污染防治工作
(一)区域之间要建立有效的联防联治机制。大气污染在区域空间紧密相连的城市群中,污染程度和污染规律高度相似,例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即便是距离较远的北京、上海,因为处于同一季风带,在风力作用下,作为上风向城市,北京的大气污染物,会向下风向的上海进行长距离跨区域传输。在此情况下,跨区域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由之路。一是实现区域之间联防联治,应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应建立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大多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外迁至河北,而总部留在京津,这样使河北省承担了过多环境污染治理重担,同时造成区域间利益不平衡。因此,需要建立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区域利益平衡。三是各级政府之间也要建立起有效的联防联治机制。在现行财税体制下,部分地方政府仍以GDP为纲,对部分企业的违法违规排放行为疏于监管,从而成为近年来污染治理难以奏效的体制性根源。因此,要实现对污染状况的有效治理,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上下联动机制,调动地方政府对于环保的积极性。
(二)构建政府、社会和公众三方协同监督机制。启动环境保护督察巡视制度、严格环境执法,强化环保督察,对于解决环保不作为以及打击违法排污者,具有重要意义。要使这一制度具有可持续性,就要配备充足的环境执法人员和执法装备,长期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状态,加大环境法制宣传力度,将生态环境保护绩效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污染治理也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社会组织直接面对受众,贴近污染源头,所获取的信息更真实可靠,同时能够有效反映各类群体的偏好,可以推动政府职能优化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地方政府可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参与污染治理和防控,共同担负起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另外,推进环境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同样是污染防治的重要一环。地方政府应加大地方环境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设,让公众可以很方便地查找企业污染排放信息。
四、小结
完善地方治理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否事关中央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事关中观层面政策的顺利衔接,事关微观层面政策的切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