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教无定法,贵在得当。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能力培养的第一场所,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呢? 我从一下几个方面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健康的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直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对学生的奖励也往往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顺从为条件。由于有创造性的学生,其言行常较为独特而偏离常规,这就使得一些“顽皮”的学生受到压抑甚至打击。久而久之,他们的创造性就在这非适宜的“气候”与“土壤”中枯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努力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允许每位学生凭自己的直觉和生活经验来分析判断各种生物的生命现象和本质,允许他们自由地展开讨论,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对那些“超常规”的意见,常人想不到的问题,必须给予鼓励和赞扬。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设疑问难,启发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所以,通过设疑就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的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深入分析并把握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生物知识的思维价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生物学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方式,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到环节动物蚯蚓再生能力时,书上明确提到:蚯蚓的身体受到损伤或被切除一小部分,过一段时间后,所损伤和切除的部分能够重新生长出来,且蚯蚓身体后端的再生能力强,前端的再生能力较弱。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讲述,学生只能似懂非懂地死记硬背。这时,教师如果有意设疑,问:被切的每一段蚯蚓是否都能再生?问题一出,就会立即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激烈的争论。同时,沿着这一问题,许多学生进一步提出:不同部位的损伤对蚯蚓的再生究竟有何影响?损伤部位的不同是导致蚯蚓完全再生还是部分再生?引起蚯蚓再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蚯蚓材料采集方便,培养和实验条件简单,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请大家设计一个蚯蚓再生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主动地解决问题。有些学生通过实验和查阅有关资料,甚至提出一些如蚯蚓体内的黄色细胞可能与蚯蚓的伤口愈合及再生有关,神经系统的存在及完整性对再生具重要作用,循环系统的完整性与蚯蚓的再生有密切联系等深层次的探讨意见,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进行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是学习生物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能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另外,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思维是大有益处的。
实验设计训练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用具、材料、药品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如设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实验可用此法。第二种是给出实验目的,学生自己选择仪器、材料、设计出实验方案。如设计一种方案,使盆栽幼嫩植物弯向左侧生长。第三种是要求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案加以改进。如某同学设计了蒸腾作用实验:用一透明塑料袋将盆栽天竺葵的植株和花盆一起罩住,置于阳光下,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试找出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分析综合,培养归纳能力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生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系统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既能加深理解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获得正确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讲授“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时,引导学生观察“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分析:(1)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的情况;(3)内环境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4)内环境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终产物的情况。然后归纳总结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和思路,最后再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明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创造一切机会,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生物教学的中心内容,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得到训练与提高,生物教学就可以为中学生未来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可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健康的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直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对学生的奖励也往往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顺从为条件。由于有创造性的学生,其言行常较为独特而偏离常规,这就使得一些“顽皮”的学生受到压抑甚至打击。久而久之,他们的创造性就在这非适宜的“气候”与“土壤”中枯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努力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允许每位学生凭自己的直觉和生活经验来分析判断各种生物的生命现象和本质,允许他们自由地展开讨论,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对那些“超常规”的意见,常人想不到的问题,必须给予鼓励和赞扬。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设疑问难,启发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所以,通过设疑就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的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深入分析并把握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生物知识的思维价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生物学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方式,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到环节动物蚯蚓再生能力时,书上明确提到:蚯蚓的身体受到损伤或被切除一小部分,过一段时间后,所损伤和切除的部分能够重新生长出来,且蚯蚓身体后端的再生能力强,前端的再生能力较弱。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讲述,学生只能似懂非懂地死记硬背。这时,教师如果有意设疑,问:被切的每一段蚯蚓是否都能再生?问题一出,就会立即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激烈的争论。同时,沿着这一问题,许多学生进一步提出:不同部位的损伤对蚯蚓的再生究竟有何影响?损伤部位的不同是导致蚯蚓完全再生还是部分再生?引起蚯蚓再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蚯蚓材料采集方便,培养和实验条件简单,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请大家设计一个蚯蚓再生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主动地解决问题。有些学生通过实验和查阅有关资料,甚至提出一些如蚯蚓体内的黄色细胞可能与蚯蚓的伤口愈合及再生有关,神经系统的存在及完整性对再生具重要作用,循环系统的完整性与蚯蚓的再生有密切联系等深层次的探讨意见,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进行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是学习生物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能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另外,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思维是大有益处的。
实验设计训练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用具、材料、药品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如设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实验可用此法。第二种是给出实验目的,学生自己选择仪器、材料、设计出实验方案。如设计一种方案,使盆栽幼嫩植物弯向左侧生长。第三种是要求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案加以改进。如某同学设计了蒸腾作用实验:用一透明塑料袋将盆栽天竺葵的植株和花盆一起罩住,置于阳光下,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试找出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分析综合,培养归纳能力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生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系统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既能加深理解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获得正确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讲授“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时,引导学生观察“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分析:(1)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的情况;(3)内环境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4)内环境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终产物的情况。然后归纳总结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和思路,最后再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明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创造一切机会,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生物教学的中心内容,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得到训练与提高,生物教学就可以为中学生未来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可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