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歌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与其它科目相比,缺乏生动、直观、形象。因此,政治课相对枯燥、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欲望呢?记得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的身上激发起来。”在七年级的政治教学中,有较多内容能运用歌曲辅助教学,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边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运用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导入新课很重要,如若一开始就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效果肯定不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能不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能运用歌曲开头,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如:在七年级讲授“什么是友情”及“友情的特点”时,我先播放歌曲《永远是朋友》。优美、深情的歌曲打动着学生的心弦,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合唱起来,他们能从歌声中感受到什么是友情和友情的可贵。
  
  二、在讲解理论中,运用歌曲加深理解
  
  思想政治课理论内容多,一般都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如果只顾口若悬河地讲,让学生听,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其结果是教者口干舌燥,听者昏昏欲睡。这时如能在理论讲解中加一点“调味品”——歌曲,则既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解“友情的特点”时播放周华建的《朋友》,朋友患难与共的特点就较好理解了,可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使学生学之有味、思之深刻。
  
  三、在巩固新课的过程中,升华主题
  
  一节课的内容讲完了,学生比较疲劳,在剩余的时间里,如能播放或唱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既能松弛神经,又能巩固新课、升华主题。
  如:讲完“热爱祖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后,我选播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海外华人魂牵梦绕的是祖国壮丽的河山。这样一些歌曲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个人品格高尚的表现。
  
  四、运用歌曲创设意境,陶冶情操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而运用歌曲创设意境,撞击学生的情感之花,能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
  如:简介“做坚贞不渝的爱国者”中的“要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这部分内容时,我播放歌曲《在松花江上》,让学生从深沉,愤怒的歌声中感受当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东北人民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的悲惨情景,从而深切体会到:没有祖国的强盛,就没有幸福的家庭,更没有个人生存的权利,进而增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责任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歌曲,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好形式,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 21世纪,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的最大化与最优化。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体运用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个性 渗透    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更给我们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正以其丰富、便捷、开放和交互等特点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全新的教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长久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转变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的做法。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发现和保护学生在创新方面的闪光点,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去创造。  本人根据近几
期刊
类比是指将新事物同已知事物间具有的类似现象作比较分析。类比法是人们所熟知的几种逻辑推理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很多重大发现、发明t往往发端于类比,类比被誉为科学活动中“伟大的引路人”,是它首先推动了假说的产生。尽管类比不能代替论证,但可以为理解新知识、概念和规律提供依托。因此,作为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科学方法”,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新、旧知识类比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
期刊
摘要 探究式教学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构建关联问题观;注重问题的开放性,构建多元问题观;注重问题的实现性,构建生活问题现;注重问题的生成性,构建问题的过程观。  关键词 探究 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就是把一切都交给学生。既然要把一切都交给学生,那么教师到哪里去?既然是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那么课堂上是不是就不要问题?如果我们带着一种偏激的目光去认识探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给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人生成长的必修课,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就
期刊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新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需求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
期刊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深化,在专业课中逐步要减少理论、加强技能训练,它不仅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实训理念,转换角色。改变旧的教学方式,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把新的实训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首先以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呈现出来: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实训课程的课堂文化,要靠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去实现和支撑。因此,重新构建教师的技能结构,形成和掌握实训课程的教学基本技能,不仅是课程改革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青少年,由于阅历浅、识别能力弱,又善于好奇模仿,要让青少年将来成为诚实和富有责任心的劳动者、接班人,不仅要让他们有健壮的体魄、高层次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课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着眼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养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爱入手启发教育    思想品德教
期刊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要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5
期刊
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因而,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渗透就成为当今教育发张的必然趋势之一。    一、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1、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多元化目标之一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