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71-02
最近,中国人读书少的问题又被媒体提了出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重提针对全国国民的阅读调查: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4.35本,这个数字在2010年是4.25本,2009年是3.88本,2008年是4.75本。有关2011年韩国人均读书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犹太人64本的数据,该报道并未予以直接证实。但研究者称,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中国人的读书量确实偏低。这个论断被各种媒体反复引用,说它令我们感到振聋发聩甚至痛心疾首,并不为过。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国当真已经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了吗?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与读书有关的古语举不胜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先辈用他们的经验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既然如此,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今天,优良读书的传统岂能在被遗忘。
作为奋斗在一线的人民教师,为了教好书、育好人,我们能不为之加紧读书?書籍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学校。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对一个教师而言,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他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可以把这分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每天多学习一点点。
记得以前读过一篇文章,《程红兵: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程红兵,教育学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建平中学校长。他喜欢看书,酷爱藏书,有爱教书,满脸书卷气,回收50年的人生旅程,啊感慨自己省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阅读。也正是因此,他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但记者问他:“你觉得从普通教师迈向名师最难得一道坎是什么?在阅读上,你觉得普通教师如何完成向名师的蜕变?”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以为,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就在于韧性、在于坚持。上一两堂好课不难,难的是不断上出好课,上出几千堂好课;发表一两篇文章也不难,出版一两部著作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学习,一辈子都在思考。这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所在。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读书是教师永葆青春的美容剂,是教师成长的推动剂,也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我们作为身负“打造人力资源强国”历史使命的当代中国的“人民教师”,坚持读书可以缩短我们与名师的差距。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的最终目标让让“阅读”的阳光照彻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没有教师但不能没有书”。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也曾说过“教育首先就是读书没有读书活动就谈不上教育。”对于一所学校、一位教师而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上读书就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现代教育所推崇的终身教育思想,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养成终身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灵魂。
1982年5月,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在英国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在世界上引起强烈轰动。他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儿童测查的结果欧美四国的儿童智商平均为100,而日本儿童平均智商为111,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对幼儿自我教育习惯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识字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只有通过经常不断地使用不停的阅读认过的字才不会遗忘只有通过阅读幼儿才能走上自我教育的道路。喜欢看书的孩子一般比较踏实、细心、勤于思考、喜欢学习、注意文字、语言文明、较少粗暴行为。现在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要让孩子们自主学习。那为何不从阅读开始哪?
现在,部分受应试教育、“分数至上”观念束缚的学校和教师心目中,课外阅读,包括文学阅读完全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因此,他们常常会理所应当的把学生与理应属于他们的课外阅读生活阻隔起来。试看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下处在基础教育阶段——最需要“读书”的阶段——的学生的生存现状:
从早到晚,不是“上课上课上课”,就是“作业作业作业”;不是被“说教说教说教”(即所谓“教育”),就是被“考试考试考试”,他们哪里有半点时间可以用来自己支配,用来自己做主读点真正能“化育”灵魂或能“增长”才干的书? 更有甚者,那些口口声声大谈“教育教育”的教师们,还有几人不把学生上课偷偷读读世界名著或者读读与考试无关的“闲书”看成“大逆不道”?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一群能拿高分的机器吗?答案毋庸置疑:否。记得一代宗师南师南怀瑾曾说过:“我今天对你们临别赠言,记住,你们将来是不是念名校,有没有拿到硕士、博士,那都是虚的。怎么做一个完整的了不起的人,怎么做一番事业,对社会有贡献,才是你们的目标,千万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也曾讲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 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不难想象,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如果厌恶读书的话,那实在是可悲的。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学生感到教师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教师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当前,高考制度的改革正昭示着素质教育的美好前景,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无不显示出这一特点:跳出题海、跳进书海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把学校办成书籍的王国,师生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说到教育阅读,还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群体——学生家长。推进他们读书,有利于提供他们的认识,能与学校教育和谐共进。
书改变不了世界,但它能影响读书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热爱阅读的种子。推广阅读,其实就是唤醒人们沉睡让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开始阅读之旅,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最近,中国人读书少的问题又被媒体提了出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重提针对全国国民的阅读调查: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4.35本,这个数字在2010年是4.25本,2009年是3.88本,2008年是4.75本。有关2011年韩国人均读书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犹太人64本的数据,该报道并未予以直接证实。但研究者称,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中国人的读书量确实偏低。这个论断被各种媒体反复引用,说它令我们感到振聋发聩甚至痛心疾首,并不为过。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国当真已经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了吗?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与读书有关的古语举不胜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先辈用他们的经验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既然如此,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今天,优良读书的传统岂能在被遗忘。
作为奋斗在一线的人民教师,为了教好书、育好人,我们能不为之加紧读书?書籍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学校。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对一个教师而言,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他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可以把这分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每天多学习一点点。
记得以前读过一篇文章,《程红兵: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程红兵,教育学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建平中学校长。他喜欢看书,酷爱藏书,有爱教书,满脸书卷气,回收50年的人生旅程,啊感慨自己省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阅读。也正是因此,他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但记者问他:“你觉得从普通教师迈向名师最难得一道坎是什么?在阅读上,你觉得普通教师如何完成向名师的蜕变?”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以为,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就在于韧性、在于坚持。上一两堂好课不难,难的是不断上出好课,上出几千堂好课;发表一两篇文章也不难,出版一两部著作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学习,一辈子都在思考。这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所在。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读书是教师永葆青春的美容剂,是教师成长的推动剂,也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我们作为身负“打造人力资源强国”历史使命的当代中国的“人民教师”,坚持读书可以缩短我们与名师的差距。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的最终目标让让“阅读”的阳光照彻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没有教师但不能没有书”。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也曾说过“教育首先就是读书没有读书活动就谈不上教育。”对于一所学校、一位教师而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上读书就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现代教育所推崇的终身教育思想,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养成终身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灵魂。
1982年5月,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在英国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在世界上引起强烈轰动。他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儿童测查的结果欧美四国的儿童智商平均为100,而日本儿童平均智商为111,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对幼儿自我教育习惯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识字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只有通过经常不断地使用不停的阅读认过的字才不会遗忘只有通过阅读幼儿才能走上自我教育的道路。喜欢看书的孩子一般比较踏实、细心、勤于思考、喜欢学习、注意文字、语言文明、较少粗暴行为。现在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要让孩子们自主学习。那为何不从阅读开始哪?
现在,部分受应试教育、“分数至上”观念束缚的学校和教师心目中,课外阅读,包括文学阅读完全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因此,他们常常会理所应当的把学生与理应属于他们的课外阅读生活阻隔起来。试看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下处在基础教育阶段——最需要“读书”的阶段——的学生的生存现状:
从早到晚,不是“上课上课上课”,就是“作业作业作业”;不是被“说教说教说教”(即所谓“教育”),就是被“考试考试考试”,他们哪里有半点时间可以用来自己支配,用来自己做主读点真正能“化育”灵魂或能“增长”才干的书? 更有甚者,那些口口声声大谈“教育教育”的教师们,还有几人不把学生上课偷偷读读世界名著或者读读与考试无关的“闲书”看成“大逆不道”?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一群能拿高分的机器吗?答案毋庸置疑:否。记得一代宗师南师南怀瑾曾说过:“我今天对你们临别赠言,记住,你们将来是不是念名校,有没有拿到硕士、博士,那都是虚的。怎么做一个完整的了不起的人,怎么做一番事业,对社会有贡献,才是你们的目标,千万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也曾讲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 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不难想象,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如果厌恶读书的话,那实在是可悲的。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学生感到教师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教师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当前,高考制度的改革正昭示着素质教育的美好前景,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无不显示出这一特点:跳出题海、跳进书海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把学校办成书籍的王国,师生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说到教育阅读,还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群体——学生家长。推进他们读书,有利于提供他们的认识,能与学校教育和谐共进。
书改变不了世界,但它能影响读书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热爱阅读的种子。推广阅读,其实就是唤醒人们沉睡让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开始阅读之旅,一起阅读,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