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幼儿园,作为儿童身心成长的重要载体,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索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施策略,从而促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活化课程 实施策略
近年来,课程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幼教界早就呼吁“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把课程还给儿童”,生活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就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广大幼师去思考与探索。
一、充分尊重幼儿的生活,寻求教育契机
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就必须尊重幼儿的生活特点,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的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使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的生活充满了教育契机,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各种表现,发现幼儿的兴趣。在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经常围着关于汽车的识字图片讨论自己喜欢的汽车,这是个很好的兴趣点,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样,教师可开展“交通工具博览会”,与孩子一起收集资料和探讨。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同伴,与幼儿一起感受生活,真正体验幼儿的生活世界,就需探索发现幼儿生活世界里的興趣、需要,判断它们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然后进行提取、加工,最后以幼儿喜欢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在生活环节中进行教育渗透
长久以来,幼儿园的生活环节往往忽视幼儿内部心智活动,简单主观包办代替幼儿的过失行为,这样,孩子们更多的是接受老师的照顾去完成刻板的生活常规。在幼儿园里,需要在日常幼儿园生活的各个阶段给予关注。在进餐时:保持儿童愉快的进餐情绪;提供的食物要丰富多样,可在进餐完毕后的准备睡觉前的时间组织幼儿讨论今天他认为好的食物;制定一个固定的进餐时间表,使幼儿形成有规律的进餐习惯。在如厕时:厕所应建成一个舒适、安全、明亮的地方,在那样的环境中,儿童会觉得轻松舒适;当幼儿如厕时,不要催促儿童走出厕所或抑制其好奇心,教师应乐意和儿童在厕所里呆一段时间,对儿童进行启发、诱导;制定一个固定的如厕时间表,培养儿童良好的如厕习惯。在午睡时:教师自己要轻轻地走路,低声地说话,使儿童明白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能在同一时间按老师的要求入睡,对那些实在不愿意睡觉的孩子,教师应允许他们轻轻地离开休息室,到游戏区去玩。无论是午睡前祥和氛围的营造,还是教师言传身教,都渗透着教育。
三、创设生活化幼儿教育环境
通过环境可以改善儿童认知水平与生活习惯,让儿童与环境积极互动,积累生活经验,帮助儿童自然地从生活中学习。如在幼儿园里,由于孩子大多都是感到口渴后才喝水,特别是在夏天,这对孩子的健康不利。针对这一情形,可以通过“小鱼吹泡泡”的墙饰,让幼儿喝完一杯水,就在自己做的小鱼嘴边有规律地贴上一个“图片”,一天喝几杯水,小鱼嘴边就多几个泡泡。通过该活动,不爱喝水的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自觉饮水,离园前都很开心地拉着家长数小鱼所吐的泡泡数。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挖掘出生活事物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并且形象丰满地展现在幼儿眼前,不仅可以给孩子营造广阔的探索空间,更能够从视觉、触觉等角度培养幼儿积极观察思考的兴趣和热情。
四、塑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的趣味性、社会性,符合并能反映幼儿的身心特点。因此,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活动是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
(一)作为幼儿生活反映的自由游戏
自由游戏本身就是幼儿的生活,幼儿在自由游戏中最开心,最放松,是最有效的学习。《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与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必须保证幼儿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游戏时间,在自由游戏中,教师角色主要为旁观者、调解者、护卫者,基本上不干预幼儿的活动,也不参与幼儿的活动,把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孩子,让他们通过没有束缚的氛围中,自由体味生活的乐趣。
(二)作为幼儿生活反映的组织游戏
有组织的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专门设计的、在特定区域进行的任务定向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拼图游戏中,教师组织幼儿组建成合作小组,比比看哪个小组拼图的速度快、效果好,这样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和配合,并且融洽了幼儿之间的关系。通过此类活动,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气氛中学习。
总之,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幼儿园课程应该“回归生活”,在生活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真正实现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岚.幼儿园学[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丽莉.对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几点思考[J] .山东教育,2003(6).
[3] 雷小雪.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2).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活化课程 实施策略
近年来,课程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幼教界早就呼吁“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把课程还给儿童”,生活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就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广大幼师去思考与探索。
一、充分尊重幼儿的生活,寻求教育契机
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就必须尊重幼儿的生活特点,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的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使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的生活充满了教育契机,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各种表现,发现幼儿的兴趣。在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经常围着关于汽车的识字图片讨论自己喜欢的汽车,这是个很好的兴趣点,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样,教师可开展“交通工具博览会”,与孩子一起收集资料和探讨。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同伴,与幼儿一起感受生活,真正体验幼儿的生活世界,就需探索发现幼儿生活世界里的興趣、需要,判断它们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然后进行提取、加工,最后以幼儿喜欢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在生活环节中进行教育渗透
长久以来,幼儿园的生活环节往往忽视幼儿内部心智活动,简单主观包办代替幼儿的过失行为,这样,孩子们更多的是接受老师的照顾去完成刻板的生活常规。在幼儿园里,需要在日常幼儿园生活的各个阶段给予关注。在进餐时:保持儿童愉快的进餐情绪;提供的食物要丰富多样,可在进餐完毕后的准备睡觉前的时间组织幼儿讨论今天他认为好的食物;制定一个固定的进餐时间表,使幼儿形成有规律的进餐习惯。在如厕时:厕所应建成一个舒适、安全、明亮的地方,在那样的环境中,儿童会觉得轻松舒适;当幼儿如厕时,不要催促儿童走出厕所或抑制其好奇心,教师应乐意和儿童在厕所里呆一段时间,对儿童进行启发、诱导;制定一个固定的如厕时间表,培养儿童良好的如厕习惯。在午睡时:教师自己要轻轻地走路,低声地说话,使儿童明白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能在同一时间按老师的要求入睡,对那些实在不愿意睡觉的孩子,教师应允许他们轻轻地离开休息室,到游戏区去玩。无论是午睡前祥和氛围的营造,还是教师言传身教,都渗透着教育。
三、创设生活化幼儿教育环境
通过环境可以改善儿童认知水平与生活习惯,让儿童与环境积极互动,积累生活经验,帮助儿童自然地从生活中学习。如在幼儿园里,由于孩子大多都是感到口渴后才喝水,特别是在夏天,这对孩子的健康不利。针对这一情形,可以通过“小鱼吹泡泡”的墙饰,让幼儿喝完一杯水,就在自己做的小鱼嘴边有规律地贴上一个“图片”,一天喝几杯水,小鱼嘴边就多几个泡泡。通过该活动,不爱喝水的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自觉饮水,离园前都很开心地拉着家长数小鱼所吐的泡泡数。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挖掘出生活事物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并且形象丰满地展现在幼儿眼前,不仅可以给孩子营造广阔的探索空间,更能够从视觉、触觉等角度培养幼儿积极观察思考的兴趣和热情。
四、塑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的趣味性、社会性,符合并能反映幼儿的身心特点。因此,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活动是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
(一)作为幼儿生活反映的自由游戏
自由游戏本身就是幼儿的生活,幼儿在自由游戏中最开心,最放松,是最有效的学习。《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与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必须保证幼儿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游戏时间,在自由游戏中,教师角色主要为旁观者、调解者、护卫者,基本上不干预幼儿的活动,也不参与幼儿的活动,把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孩子,让他们通过没有束缚的氛围中,自由体味生活的乐趣。
(二)作为幼儿生活反映的组织游戏
有组织的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专门设计的、在特定区域进行的任务定向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拼图游戏中,教师组织幼儿组建成合作小组,比比看哪个小组拼图的速度快、效果好,这样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和配合,并且融洽了幼儿之间的关系。通过此类活动,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气氛中学习。
总之,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幼儿园课程应该“回归生活”,在生活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真正实现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岚.幼儿园学[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丽莉.对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几点思考[J] .山东教育,2003(6).
[3] 雷小雪.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