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散文教学中如何品味作者的独特情感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12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是“美文”,是作者强烈的情感宣泄,它的文字激情四溢而充满张力,能直击读者的心灵。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和自身对生命渴求和灵魂慰藉的需要。正因如此,它具有一定的深度,这也就要求读者必须具备文字理解的深度,才能读懂。本文从散文的内涵和文类谈起,通过举例,探析了散文教学中如何品味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独特情感的方法。
  关键词:散文教学;涵义与文类;品味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48-1
  散文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文类。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对象大都是散文。散文往往都是作者强烈的情感宣泄。读者只有进入阅读情境,品味每一篇散文独特的语言文字章法的魅力,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体味也才能更深刻。笔者认为:根据散文作品的规律,引导学生采用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则是进入情境的必经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会解题
  题为文之眼也。细读文章的标题,较容易提纲挈领般地直奔文章的中心。比如《故都的秋》一文,标题中既流露了文章所涉及的地点,同时也标明了文章的内容,围绕课题初读文本便就可知道——作者是通过“故都的秋”和“北平的秋”进行比较来抒怀的。“故”蕴含眷念思旧之情,而“都”字则在文化上有底蕴。题目中有对自然景观的引述,也显示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样看来,题目和内容的结合是如此的紧密,怎能弃之于不顾呢。
  二、学会把握线索
  散文往往以“形散而神不散”来构筑全文。因此,如何抓住“神”这一线索来串联全文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就散文的大体分类而言,记叙性散文重在情节的组织和铺展,可以从情节方面寻找线索;至于游记之类文章的线索则有可能是:空间的推移,时间的转变,移步换景等;而抒情性散文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可以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物的方面去寻找。比如《我的老师》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不少,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抓住这一线索,全文的内容就都显得紧凑起来了,再多的“散”也不过是“神”的补充、重复、强调!
  三、学会理解文眼
  什么叫“文眼”?我的理解就是中心句、关键词!文眼有时出现在篇首,有时出现在篇末,有时出现在篇中,它使文章的内容前后互有照应,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深刻的文章内涵,无论在哪,理解文眼对理解文章的主旨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此一来,抓住文眼就能举纲张目,有效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许多文眼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文章的主旨。比如《背影》中父亲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在文中不断的出现。“背影描写两次虚写,两次实写,笔墨互殊,虚实相济。起笔‘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以虚写挑明文眼,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引出了全篇对父亲的回忆与思念,中间两次实写背影,详略有度,尺寸各异,作者用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工笔细描父亲穿铁道买桔子而出现的背影,饱含作者铭感五衷的深情,把作品推向抒情的高潮,嗣后写离开车站的父亲只用了一笔:‘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地人里,再也找不着了’,作者对父亲离去的失落、依恋和愁绪交汇的感情潮水也随之夺眶而出。文章结尾处写泪光中的背影,纯系多年后同强烈思念而产生的幻影,实属以形写神的传神之笔!紧跟着光景惨淡、陷入绝境的父亲的来信而浮现的背影,融进了父亲晚年凄苦的悲剧形象,与起笔处的背影首尾关合,构思愈加缜密,而由于衬上了灰暗社会的背景色调,收到了言有尽而余音缭绕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联想的余地。”理解了“背影”也就理解了一个父亲对儿子那份至真至诚的爱。
  四、学会品味语言
  优秀的散文,语言总是耐人寻味的。例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这样,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时而尖刻的讽刺,时而真挚的赞美,时而感愤的责难,时而深沉的叙述……显示出非凡的语言艺术功力。需反复品读,认真品味,方能体会到作者的爱恨情感及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鲁迅先生向来爱憎分明,在对“清国留学生”、“爱国青年”、“正人君子”之流表达强烈的“憎”之情;对藤野先生,作者借助一些加重语气的词句来表达敬佩之情。“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这里运用“从头到末”、“都”、“一直”、“教完”等一系列加重语气的词语,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自终认真负责的精神,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藤野先生的钦佩之情;“不但……连……也都”构成递进句式,从程度上、范围上作了强调,更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这里“总还时时”写出记起藤野先生的频率之高,“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点出藤野先生在作者心目中地位之高,“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伟大”是对其高度的钦佩与赞扬,表明藤野先生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作者。所有这些加重的语气,深切表达了鲁迅对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总之,散文的精妙或体现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体现在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或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或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炼生动。散文的教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了宏观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就语言的表达应用方面细心揣摩咀嚼,说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处,那么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改初期,教师课堂流行用语在突显教师的教学想法与做法上起着一定的推进作用,让人听到新课程教学不同于以前的声音,让人看到新课程教学不同于以前的面貌,让人直接、明显地感受到新课程教学的扑面春风。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笔者发现有些教师流行用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性,它需要时间的考验和实效的检测。本文对数学课堂中诸多流行用语中提炼出的几句富有代表性的课堂流行用语加以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有效提问;
摘要:本文通过学生交流姓氏的教学片段,让孩子认名字,介绍自己的姓,还能运用课堂所学方法认识其他的姓,在这个基础上先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学生姓名的一部分“姓”,最后再交流取名的寓意,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在交流中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姓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87-1  一、教学片段  师:黑板上
摘 要: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尝试从美术形式语言方面探索美术作品的特点,并从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关系等方面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进而探寻作品的内涵与意义,提高审美能力。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开启慧眼,提高审美能力,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美术课;慧眼;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
摘 要:《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价值之一表现为“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过程积极起来,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
摘 要:课堂问题是英语教学中相当重要的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问题的提问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学习。本文从问题设计的目标要明确、层次要清晰、要有针对性、趣味性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英语问题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问题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
摘 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也就是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我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就是要思考。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做一个读书而思考的语文老师。  关键词:语文教师;读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110-1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
摘 要:网络教学方式不但给现代初中数学课堂带来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还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和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对学习初中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网络资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128-1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课堂授课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义务教育的改革之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在不同的学段都提出了要创设情境的要求。“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离不开“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问题教学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教学问题;小学数学教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离不开“问题”。我
摘 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倡导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因为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它符合青少年的心理,所以我校提出并实施了“自主学习,同伴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保障“自主学习,同伴教育”的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设计好学生“好学”的导学案,帮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让学生自主研究,在研究中获得知识体验。其策略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提出问题中设计方案,在探究方案中开展实验,在变革实验中验证结论,在运用结论中迁移创新。  关键词:数学教学;成为;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73-1  一、在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源于生活,也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