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尝试从美术形式语言方面探索美术作品的特点,并从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关系等方面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进而探寻作品的内涵与意义,提高审美能力。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开启慧眼,提高审美能力,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美术课;慧眼;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我们美术教师的职责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开启一双慧眼,教会学生欣赏艺术之美。
根据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三点:
1. 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2. 要特别注意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要特别注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并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运用掌握的创作方法进行美术创作。
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尝试从美术形式语言方面探索美术作品的特点,并从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关系等方面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进而探寻作品的内涵与意义。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实际动手能力,鼓励学生从各种角度利用各种艺术语言、手段表现主题。把教师变成学生的助学导师角色,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让学生学会热爱生命,珍惜美好的生活!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和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会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综合整理信息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体验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实现这些教学目标进行论述。
一、巧设学案,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的激发学生兴趣,说白了就是引发学生对美术课的渴望。其实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点并不难做到。从广泛意义上来说,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对高中学生来说,美术的概念太过冗杂,他们学习的范围只限于绘画,可是这些并不妨碍教师利用其他的类型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雕塑,高中学生之间也会经常送一些雕塑的小玩意儿,如果话题就从那些雕刻说起,多半学生都会有兴趣;或者是摄影,现在学生在节假日经常跟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条件好的甚至还自备相机,条件稍差的学生也都会用手机拍照,以这个为话题内容也不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接下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要在学案上多下功夫。目前高中美术课授课大多数都选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那是因为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使美术课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口述,学生想象”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弄清概念,打好审美基本功
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传授美术基础知识,进行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和艺术表现实践,学习运用物质材料和手段塑造静态的视觉效果。在审美概念里,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清楚美术概念“是什么”,然后才能说“怎么样”。在美术授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让学生来说这幅图好不好,好在哪里,学生会说“好,好看”。“好看”的评价显然是谁都能说得出来的,不属于专业审美的范畴。可是我们的学生学过美术,为什么还是说不出好在哪里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基本功不够牢固,美术的专业名词概念没有弄清,只是門外汉一般根据视觉效果判定好或者不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学生的创作活动中,他们有丰富奇特的想象,也会有很好的构思,但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能力,结果画出来的图画不是面目全非就是与构思背道而驰,没有表现出想要表达的意思,最终时间也浪费了,却不得不放弃构思,凑合完成作业。因此,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三、多鉴赏,多学习
那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为什么有名?就是因为它符合美学标准,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看过之后产生美的享受。譬如梵高的《向日葵》是以他强烈的颜色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而印象派的胜利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开拓了一条奇路使人们耳目一新,更在于它可以把画家自身的感受记录下来传递给他人。这种心灵上的震撼是其他流派所无法比拟的。再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肖像画的代表,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着力表现人的感情,使人看过之后忍不住相知无蒙娜丽莎是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才会露出这样梦幻的笑容。
我们现在经常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多实践。美术活动离不开实践,美术教学离不开操作。对于美术课程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美学精神的理解,尤其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的能力,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艺术之美。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得到提升,对美的品味和鉴赏能力也会得到一定成都的提升,并会在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关键词:美术课;慧眼;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我们美术教师的职责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开启一双慧眼,教会学生欣赏艺术之美。
根据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三点:
1. 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2. 要特别注意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要特别注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并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运用掌握的创作方法进行美术创作。
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尝试从美术形式语言方面探索美术作品的特点,并从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关系等方面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进而探寻作品的内涵与意义。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实际动手能力,鼓励学生从各种角度利用各种艺术语言、手段表现主题。把教师变成学生的助学导师角色,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让学生学会热爱生命,珍惜美好的生活!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和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会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综合整理信息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体验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实现这些教学目标进行论述。
一、巧设学案,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的激发学生兴趣,说白了就是引发学生对美术课的渴望。其实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点并不难做到。从广泛意义上来说,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对高中学生来说,美术的概念太过冗杂,他们学习的范围只限于绘画,可是这些并不妨碍教师利用其他的类型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雕塑,高中学生之间也会经常送一些雕塑的小玩意儿,如果话题就从那些雕刻说起,多半学生都会有兴趣;或者是摄影,现在学生在节假日经常跟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条件好的甚至还自备相机,条件稍差的学生也都会用手机拍照,以这个为话题内容也不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接下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要在学案上多下功夫。目前高中美术课授课大多数都选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那是因为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使美术课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口述,学生想象”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弄清概念,打好审美基本功
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传授美术基础知识,进行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和艺术表现实践,学习运用物质材料和手段塑造静态的视觉效果。在审美概念里,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清楚美术概念“是什么”,然后才能说“怎么样”。在美术授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让学生来说这幅图好不好,好在哪里,学生会说“好,好看”。“好看”的评价显然是谁都能说得出来的,不属于专业审美的范畴。可是我们的学生学过美术,为什么还是说不出好在哪里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基本功不够牢固,美术的专业名词概念没有弄清,只是門外汉一般根据视觉效果判定好或者不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学生的创作活动中,他们有丰富奇特的想象,也会有很好的构思,但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能力,结果画出来的图画不是面目全非就是与构思背道而驰,没有表现出想要表达的意思,最终时间也浪费了,却不得不放弃构思,凑合完成作业。因此,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三、多鉴赏,多学习
那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为什么有名?就是因为它符合美学标准,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看过之后产生美的享受。譬如梵高的《向日葵》是以他强烈的颜色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而印象派的胜利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开拓了一条奇路使人们耳目一新,更在于它可以把画家自身的感受记录下来传递给他人。这种心灵上的震撼是其他流派所无法比拟的。再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肖像画的代表,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着力表现人的感情,使人看过之后忍不住相知无蒙娜丽莎是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才会露出这样梦幻的笑容。
我们现在经常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多实践。美术活动离不开实践,美术教学离不开操作。对于美术课程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美学精神的理解,尤其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的能力,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艺术之美。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得到提升,对美的品味和鉴赏能力也会得到一定成都的提升,并会在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