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縢》一文出自《尚书·周书》,记载了数年间发生的大事件,通过系列事件塑造了周公至忠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史家以德、礼治国的理想。两千年来它虽然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与争议,但不可否认其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深远的文学影响。
【关键词】:尚书;金滕;史学价值;文学影响
一、《尚书》金滕的史学价值
关于如何认识《金縢》篇的史学价值,刘起釪在其《尚书学史》中说:“《金縢》这篇确有不少问题有待辨析,但是如果把它和伪古文一样疑辨,则是不能掌握正确观察力而致误疑。”[1]《金滕》确实反映了周初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思想状况,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一)天命观念
“天”字,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而且并非是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天是在周时才得到了格外的重视。《殷墟卜辞综述》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2]周人对天命观的新构建,这种变化以政治制度、思想观念为最大,对殷天命观念加以改造,赋予了“德”“礼”的内涵,形成了敬德保民,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塑造了周人深厚的理性精神。《金縢》故事所反映的正是由原始的自然崇拜宗教和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的天神观念和由此引申出来的一套天人感应的思想。所以,当天降灾祸,周公会祈祷先王的保佑,成王在异象情况下会反省,而史家则会安排成王在“礼”的规范下,迎周公归后,天会反风,仍然获得好的收成。
(二)祭祀文化
《金縢》为我们描写了一副生动的祈祷画面。当周公决定以自身为质代武王死,向太王王季文王三王祈祷时,文中这样写到:“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壇同墠,为壇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圭,乃告太王、王季、文王。”从文章可以看出,周公向三王祈祷,首先需要有告神的礼品,在本文就是“璧”与“珪”。在祈祷时,把璧放置在专门设置的三王的坐上祈祷人手中则拿着珪,同时,對于祈祷的地方也有特别的要求,周公就先平整一块地方,称之为“墠”,然后在墠上筑土垒起高台设置三王之坐,三坐北面朝南,因为根据中国传统,此为尊位。另于对面设置一墰,周公立于其上,面向三王进行祈祷。整个过程严格在“礼”的规范下庄严而又有序进行,可见古人对于祖先神的崇拜与信仰。
(三)政治斗争
《金滕》一文中政治斗争暗藏汹涌,一方面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引起了管叔、蔡叔的不满,《金縢》曰:“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另一方面,各方谣言四起,《金縢》记载:“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诮公。”,成王也对周公产生了怀疑。所以王室之间的争斗显而易见,这其实也反映了周初从兄终弟及到确立嫡长子继承制间的过渡。
二、《尚书》金滕的文学影响
《金滕》作为与《尚书》记言体例不同,它出现了叙事文学最关键的因素“情节”,也有了叙述者隐约的出现。所以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等具有重要影响。
(一)对《左传》等史传文学的影响
《金縢》从材料的安排来说,正是围绕“金縢”事件,选取了数年间发生的事件,塑造了周公忠藎的形象,明显具有了史家的自我创作。《金縢》通过对史实的剪裁达到史家的目的,但是发展到了《左传》,其大量鬼神、妖梦、占筮、灾祥的叙写,则更多源于史家之再创作,具有了部分虚构的特征。这正是《左传》在《金縢》基础之上的前进之处。后世成熟的史传文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可以说,《金縢》是走向《左传》、《史记》等史传文学的桥梁。相对于《尚书》其他篇,《金縢》对我国的叙事文学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用景物的变化展现“天人感应”观念
文中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出现在周公冤情大白、成王与群臣出郊迎接周公回归的时候:“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这一段景物描写与前面一段恰成鲜明对比:前一次是令人震惊恐惧的暴雨;后一次则是一场畅快人心的及时雨。前一次的狂风造成了可怕的后果;后一次则把从前吹倒的禾苗尽数重新扶起。对应前文的“秋,大熟,未获”,文章以“岁则大熟”结尾。
作者以原始的“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观察、描写自然与人世,人世的矛盾与自然界的风雨似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已不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点染、映衬着人物的心绪,描摹着事件发生的环境,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变化,揭示出人物的内在心灵。《金縢》对叙事视角的选择和有效调动,使全文情景交融互渗,富有抒情的韵味,染上了一层传奇和浪漫色彩。
《金滕》一直处于各位学者质疑和争论的风口浪尖上,其中有史学家编撰以及再创作的过程,但是不容否认,其内也包含着极为重要的史实。尚书中的《金滕》一文有深厚的史学价值,对后世文学具有深远意义。
注释:
[1]刘起釪,尚书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32页。
[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科学出版社,1965年,581页。
参考文献:
[1]钧,《尚书注译》[M],湖南:岳麓书社,2001年.
作者简介:周思瑞(1992-),女,吉林吉林人,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尚书;金滕;史学价值;文学影响
一、《尚书》金滕的史学价值
关于如何认识《金縢》篇的史学价值,刘起釪在其《尚书学史》中说:“《金縢》这篇确有不少问题有待辨析,但是如果把它和伪古文一样疑辨,则是不能掌握正确观察力而致误疑。”[1]《金滕》确实反映了周初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思想状况,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一)天命观念
“天”字,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而且并非是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天是在周时才得到了格外的重视。《殷墟卜辞综述》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2]周人对天命观的新构建,这种变化以政治制度、思想观念为最大,对殷天命观念加以改造,赋予了“德”“礼”的内涵,形成了敬德保民,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塑造了周人深厚的理性精神。《金縢》故事所反映的正是由原始的自然崇拜宗教和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的天神观念和由此引申出来的一套天人感应的思想。所以,当天降灾祸,周公会祈祷先王的保佑,成王在异象情况下会反省,而史家则会安排成王在“礼”的规范下,迎周公归后,天会反风,仍然获得好的收成。
(二)祭祀文化
《金縢》为我们描写了一副生动的祈祷画面。当周公决定以自身为质代武王死,向太王王季文王三王祈祷时,文中这样写到:“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壇同墠,为壇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圭,乃告太王、王季、文王。”从文章可以看出,周公向三王祈祷,首先需要有告神的礼品,在本文就是“璧”与“珪”。在祈祷时,把璧放置在专门设置的三王的坐上祈祷人手中则拿着珪,同时,對于祈祷的地方也有特别的要求,周公就先平整一块地方,称之为“墠”,然后在墠上筑土垒起高台设置三王之坐,三坐北面朝南,因为根据中国传统,此为尊位。另于对面设置一墰,周公立于其上,面向三王进行祈祷。整个过程严格在“礼”的规范下庄严而又有序进行,可见古人对于祖先神的崇拜与信仰。
(三)政治斗争
《金滕》一文中政治斗争暗藏汹涌,一方面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引起了管叔、蔡叔的不满,《金縢》曰:“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另一方面,各方谣言四起,《金縢》记载:“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诮公。”,成王也对周公产生了怀疑。所以王室之间的争斗显而易见,这其实也反映了周初从兄终弟及到确立嫡长子继承制间的过渡。
二、《尚书》金滕的文学影响
《金滕》作为与《尚书》记言体例不同,它出现了叙事文学最关键的因素“情节”,也有了叙述者隐约的出现。所以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等具有重要影响。
(一)对《左传》等史传文学的影响
《金縢》从材料的安排来说,正是围绕“金縢”事件,选取了数年间发生的事件,塑造了周公忠藎的形象,明显具有了史家的自我创作。《金縢》通过对史实的剪裁达到史家的目的,但是发展到了《左传》,其大量鬼神、妖梦、占筮、灾祥的叙写,则更多源于史家之再创作,具有了部分虚构的特征。这正是《左传》在《金縢》基础之上的前进之处。后世成熟的史传文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可以说,《金縢》是走向《左传》、《史记》等史传文学的桥梁。相对于《尚书》其他篇,《金縢》对我国的叙事文学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用景物的变化展现“天人感应”观念
文中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出现在周公冤情大白、成王与群臣出郊迎接周公回归的时候:“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这一段景物描写与前面一段恰成鲜明对比:前一次是令人震惊恐惧的暴雨;后一次则是一场畅快人心的及时雨。前一次的狂风造成了可怕的后果;后一次则把从前吹倒的禾苗尽数重新扶起。对应前文的“秋,大熟,未获”,文章以“岁则大熟”结尾。
作者以原始的“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观察、描写自然与人世,人世的矛盾与自然界的风雨似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已不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点染、映衬着人物的心绪,描摹着事件发生的环境,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变化,揭示出人物的内在心灵。《金縢》对叙事视角的选择和有效调动,使全文情景交融互渗,富有抒情的韵味,染上了一层传奇和浪漫色彩。
《金滕》一直处于各位学者质疑和争论的风口浪尖上,其中有史学家编撰以及再创作的过程,但是不容否认,其内也包含着极为重要的史实。尚书中的《金滕》一文有深厚的史学价值,对后世文学具有深远意义。
注释:
[1]刘起釪,尚书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32页。
[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科学出版社,1965年,581页。
参考文献:
[1]钧,《尚书注译》[M],湖南:岳麓书社,2001年.
作者简介:周思瑞(1992-),女,吉林吉林人,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