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绝对不当老师!”这是一位和我私人关系最密切,师生关系最融洽,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所讲的话。我想从这样一句话来引出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中学教育如何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上面提到的这位学生品学兼优,与我三年师生情谊,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而我也是他最为敬重的老师之一。他的这句话毫无否认我的劳动成果之意,而我也非常支持他的这一观点。况且这一观点也绝不是他一人所有,也不是少数同学所想,而是全班几乎所有同学以及全校绝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我想这一想法在全国范围内也应是普遍而又强烈的。
学生绝大多数不愿从事教师这一行业,那么中学教育如何保证师资,师资不能保证教育质量怎么能稳定,教育质量不能保证又如何谈得上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样只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学生为什么不愿做教师?他们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是做学生苦。为什么苦?“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为了考而学,教师为了考而考,都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做的一种没有多少快乐却又每天疲于应付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成为了一种空话。都说高考是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然而高考成绩决定一切,这就决定了学校的评估机制,教育行业的评估机制,行政部门的评估机制。而处于这一评价机制最前沿环节的一线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为了成绩而拼命的付出,不愉快地工作着。晚上、周六、甚至周日、节假日、寒暑假也得占用,每天从早上六七点到晚上十点,一天十几个小时地工作,甚至比学生学习的时间还长,谈什么八小时工作制,那根本就是奢望。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得处理这样那样的事情,解决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矛盾,心力交瘁,激情何有。如此工作状况最多只能够感动学生刻苦努力学习,在学习成绩上不断进步,但当学生面临决定一生前途的选择时,他们又怎么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呢?结果就是师范生质量下降,中学教师素质下降,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仅是因为高校招生扩大的问题。北京早就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曾经有这样一个顺口溜正反映这一现状“北大出疯子,清华出傻子,人大出骗子,师大出混子。”北京中学师资因为北京高等教育的发达,高校招生比例较高导致上述现象早就出现。这也是北京近年亟于招收外地学生和师资的原因。而其它地方也在高等、中等教育的急剧扩张中也突出体现了这一问题。
虽然现在大家多已经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讲奉献无疑是行不通的。但是教师的付出却是得不到相应回报的。教师们十分的努力,换回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却还有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畏惧、反感、排斥和逃避,无法薪火相传这无疑是做中学教师的悲哀;更是高考制度及整个教育制度的悲哀。最起码这样的现状和这样的制度下不能够培养出多样的人才,不能够培养出理解自己的对象,因而也就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这无疑就是一个自掘坟墓的过程,无疑是在走向死亡。倒还不如没有生命的宇宙却培养出了能够理解自己的人类生命!
问题出现的根源在那里?为什么会有现今教育制度的悲哀?这应该和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中国古已有之的考试制度,特别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其影响深远毋庸置疑,虽然科举制在清末已被废除,但现行的高考无疑是科举制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虽遭批判,但现在这一思想又是如此地现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在这市场经济大潮中又得以复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无数家长的心声,这虽然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但又含着对教育的歪曲。毫无疑问,家长对教育的期待也大大增强了社会舆论的势力,从而大大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在许多家长眼中,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一天到晚的学习,晚上、节假日全部都应该学习,不学习没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前途。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使得压力一股脑地压向了学生、教师、学校。如此还谈什么素质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现在裹足不前的深层原因。如此的教育就日益激化了学生与教师这一职业的对立情绪、反感情绪,恶化甚至丑化了教师这一职业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试想在思想解放的当代,没有创造性、压力又大、收入待遇又差的职业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无疑是造成教师这一职业以及教育制度处于现在这样一个极其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精英阶层都在中共行政机关谋职,但如今,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却把跨国私企当作首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人们更多地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物有所值、投入须有丰厚的回报。现在大多数学生与其说把上大学看作一种经历,还不如说把它看成了达到经济目的的一种手段。能挣大钱的工作就是好工作。找一份好工作是学生的主要动力。从近期看可以获得社会地位,从远期看可以得到经济保障。大多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个宝贵的机会,不仅可以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且还可以改变他们的家庭生活。家庭责任转变成了经济责任:父母支持孩子找一份高薪工作,因为他们希望孩子以后能为家庭收入做出可观贡献,尤其是在自己退休或是去劳动能力后。而教师这一职业,教育这一行业却是无法用价值规律来衡量的。更何况教师的绝大多数属于第二次社会分配的弱势群体,待遇一直很低且增长无力。上世纪80、90年代就有谜语“教师涨工资,打一家用电器—空调。曾经有些人提出教育产业化,这无疑是极其荒谬的,也已经给教育以沉重的打击。
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在改变教育制度以及相关制度和评价机制的前提下努力扭转思想观念,扭转社会价值取向。否则,一代代教师都在无奈下选择这一职业,又在不愉快却又有着无穷尽的压力下工作着,这无疑既摧残了教师,也摧残了教育制度。最终,在恶性循环下,这多米诺骨牌终将倒向家长、倒向社会自身,以至于无法收拾。
(江苏省沛县中学)
上面提到的这位学生品学兼优,与我三年师生情谊,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而我也是他最为敬重的老师之一。他的这句话毫无否认我的劳动成果之意,而我也非常支持他的这一观点。况且这一观点也绝不是他一人所有,也不是少数同学所想,而是全班几乎所有同学以及全校绝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我想这一想法在全国范围内也应是普遍而又强烈的。
学生绝大多数不愿从事教师这一行业,那么中学教育如何保证师资,师资不能保证教育质量怎么能稳定,教育质量不能保证又如何谈得上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样只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学生为什么不愿做教师?他们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是做学生苦。为什么苦?“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为了考而学,教师为了考而考,都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做的一种没有多少快乐却又每天疲于应付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成为了一种空话。都说高考是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然而高考成绩决定一切,这就决定了学校的评估机制,教育行业的评估机制,行政部门的评估机制。而处于这一评价机制最前沿环节的一线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为了成绩而拼命的付出,不愉快地工作着。晚上、周六、甚至周日、节假日、寒暑假也得占用,每天从早上六七点到晚上十点,一天十几个小时地工作,甚至比学生学习的时间还长,谈什么八小时工作制,那根本就是奢望。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得处理这样那样的事情,解决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矛盾,心力交瘁,激情何有。如此工作状况最多只能够感动学生刻苦努力学习,在学习成绩上不断进步,但当学生面临决定一生前途的选择时,他们又怎么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呢?结果就是师范生质量下降,中学教师素质下降,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仅是因为高校招生扩大的问题。北京早就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曾经有这样一个顺口溜正反映这一现状“北大出疯子,清华出傻子,人大出骗子,师大出混子。”北京中学师资因为北京高等教育的发达,高校招生比例较高导致上述现象早就出现。这也是北京近年亟于招收外地学生和师资的原因。而其它地方也在高等、中等教育的急剧扩张中也突出体现了这一问题。
虽然现在大家多已经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讲奉献无疑是行不通的。但是教师的付出却是得不到相应回报的。教师们十分的努力,换回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却还有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畏惧、反感、排斥和逃避,无法薪火相传这无疑是做中学教师的悲哀;更是高考制度及整个教育制度的悲哀。最起码这样的现状和这样的制度下不能够培养出多样的人才,不能够培养出理解自己的对象,因而也就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这无疑就是一个自掘坟墓的过程,无疑是在走向死亡。倒还不如没有生命的宇宙却培养出了能够理解自己的人类生命!
问题出现的根源在那里?为什么会有现今教育制度的悲哀?这应该和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中国古已有之的考试制度,特别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其影响深远毋庸置疑,虽然科举制在清末已被废除,但现行的高考无疑是科举制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虽遭批判,但现在这一思想又是如此地现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在这市场经济大潮中又得以复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无数家长的心声,这虽然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但又含着对教育的歪曲。毫无疑问,家长对教育的期待也大大增强了社会舆论的势力,从而大大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在许多家长眼中,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一天到晚的学习,晚上、节假日全部都应该学习,不学习没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前途。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使得压力一股脑地压向了学生、教师、学校。如此还谈什么素质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现在裹足不前的深层原因。如此的教育就日益激化了学生与教师这一职业的对立情绪、反感情绪,恶化甚至丑化了教师这一职业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试想在思想解放的当代,没有创造性、压力又大、收入待遇又差的职业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无疑是造成教师这一职业以及教育制度处于现在这样一个极其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精英阶层都在中共行政机关谋职,但如今,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却把跨国私企当作首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人们更多地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物有所值、投入须有丰厚的回报。现在大多数学生与其说把上大学看作一种经历,还不如说把它看成了达到经济目的的一种手段。能挣大钱的工作就是好工作。找一份好工作是学生的主要动力。从近期看可以获得社会地位,从远期看可以得到经济保障。大多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个宝贵的机会,不仅可以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且还可以改变他们的家庭生活。家庭责任转变成了经济责任:父母支持孩子找一份高薪工作,因为他们希望孩子以后能为家庭收入做出可观贡献,尤其是在自己退休或是去劳动能力后。而教师这一职业,教育这一行业却是无法用价值规律来衡量的。更何况教师的绝大多数属于第二次社会分配的弱势群体,待遇一直很低且增长无力。上世纪80、90年代就有谜语“教师涨工资,打一家用电器—空调。曾经有些人提出教育产业化,这无疑是极其荒谬的,也已经给教育以沉重的打击。
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在改变教育制度以及相关制度和评价机制的前提下努力扭转思想观念,扭转社会价值取向。否则,一代代教师都在无奈下选择这一职业,又在不愉快却又有着无穷尽的压力下工作着,这无疑既摧残了教师,也摧残了教育制度。最终,在恶性循环下,这多米诺骨牌终将倒向家长、倒向社会自身,以至于无法收拾。
(江苏省沛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