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位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王岩松老师自幼学习中国画,后师从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定理、中国连环画大师任率英先生。曾任职于山省古建筑研究所,在寻遍古迹、拜访名师,读研留学的积累下开阔了视野,几十年来勤奋致力于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临摹、修复,他先后参与了多项大型的古代壁画修复项目,对泥皮壁画的探索这一领域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并获奖,在专业实践之余,王老师还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他所申报的多项国家有关古代壁画修复的国家艺术基金都己顺利立项。
  【关键词】修复 泥皮壁画 壁画临摹 壁画修复
  王岩松,身兼教职,但其作为传统壁画研究所所长、中国壁画学会理事、山西古代壁画馆艺术总监可谓名副其实。他先后为山西博物院、晋祠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常州天宁宝塔、常州嘉泽花神宫、南通西寺、山西高平炎帝陵炎帝大殿等多家专业博物馆、寺院创作、绘制壁画作品。他的《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和《薪火相传——传统壁画技艺传承与创新》都展示了三十年致力于古代壁画艺术临摹、修复,以及传统壁画技艺的传承、创新的默默耕耘。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既有坐拥千载隐匿于无字旷野的厚重文物,也有雁门关、内长城、古城平遥的历史奇境,更有桑乾塞雁、太原早秋、汾水风烟与并州花木的无穷魅力与意象。泛化弥漫的历史记忆沉淀升腾为一种回顾性的意象,熏陶濡养、滋润蕴藉了王岩松的艺术人生。
  孩提时代,家乡农村古庙的神像给他留下长久的记忆,上小学时因巧遇画家李彦平引领走进绘画艺术的世界,从县城东方红小学临摹工农兵形象的海报,到中学时琢磨素描功力而租房备考艺术系,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习中国画,远赴日本留学求艺,到获得北京大学艺术硕士学位,海内外的访学经历,以及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长期进行古代壁画保护和复制的经验,奠定了他的专业方向和学术走向,继而破茧而出寻求艺术之道与真谛。
  大學时在永乐宫的实地临摹实习课,开启了王岩松与壁画艺术的不解之缘。毕业后分配至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无论是佛光寺东大殿的夜半面壁,还是半年数月的深山古寺探访,在漫长的求艺之路上,王岩松说自己仿佛化生为古代的艺匠,痴迷于当时的材质、技法、意匠,背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王岩松师从王定理先生,又得到任率英先生的指点,2016年适值中国美术馆举办连环画大展,他在微信上的一段回忆,尊师重道与不忘初心之情溢于言表:“今天到中国美术馆看到任率英老先生的连环画,勾起一段美好回忆。1988年我学壁画,山西没有老师,到北京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率英老先生给我写了条子介绍认识壁画专家、中央美院教授王定理先生。王先生家传壁画,又参加过永乐宫搬迁,让我跟着老先生学习壁画。老先生欣然答应。之后只要来京,就在雍和宫旁的平房里请教老先生壁画技艺,受益匪浅,终身难忘。是老先生引我进入传统壁画之门。看到任率英老人的画,却想到了王定理先生,王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遍览古迹、拜访名师、读研留学、讲学交流,开阔了视野,明确了目标,有机缘巧合,有冥冥中的天意,更是自身的兴趣、毅力、笃实、执著、责任感的驱使,恰如承蜩有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崇尚的是扎扎实实步步为营。18世纪的法国数学家蒲丰说:天才只不过是更大的耐性而已。之所以能够坚持,之所以有那个耐性,是因为有来自内心深处的永不枯竭的驱动力,只有热爱酷爱,才能构成这种内心的冲动,最终产生天才作品,最终使人变成天才。
  “路子正,心正,做好东西”,这是王岩松朴素的人生观与艺术理想。
  艺术史和艺术创作无时无刻都在面临社会人生的选择与诱惑,艺术家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都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方向与策略,王岩松在《传统材料技法——中国古代壁画制作》一文中首先引用了宗白华“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追求,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和李可染“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展示了他“温故知新”和“转益多师”的艺术态度与探索中国文化精髓的幽情壮采。王岩松对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临摹强调三点:首先,壁画复制与临摹需要和壁画保护相结合;其次,壁画复制和临摹要以传统方法与吸收现代科技相结合;最后,壁画复制和临摹要注重研究性与资料性相结合。而且,他也在自己的教研与临摹创作中不断实践与总结。
  如琢如磨、道技合一,在学术研究基础上的实践经验总结,注重大、小传统之间的交流与助益,借助于小传统的研究沟通大、小传统之间的对话,从美术史宏观的视野和文化的整体思维中认识道技之辩,贯通血脉,这是一种眼光与思路。因此,着眼于壁画的材料、工具、结构模式、“一朽、二落、三成”的关系,未来的保护,乃至壁画与晨钟暮鼓、梵音古乐的庙堂场域的内在逻辑,王岩松还在不断探寻。他自豪地说:“山西寺观壁画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我都考察过,有的我一寸一寸画过,我乐在其中。我认定的事情会一直做下去,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我终生去做的事。古人打动了我,俘虏了我的心,我画的时候非常决乐,有一种与古人穿越时空的对话感,能体会到古代匠师作画时的那种虔诚心境。而且现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里,我正好有这么个事一直坚持到现在,我自己愿意去做好它。”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无论壁画的临摹与修复,还是艺术的创作与实践,一旦真能沟通“学”与“道”,自有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乐趣,“凋碧树”的苍凉与悲壮固然令人动容,而“独上高楼”之抵抗寂寞极目远眺带来的刚毅与旷达更值得期待。
  王岩松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对待古代壁画的态度,应该宽严结合,放在历史语境之中。宽,就是先把壁画本体重视起来,保护下来,没有了物质的壁画,就无从谈壁画的好坏。严,就是对艺术价值的判定上,要以艺术的标杆加以界定。因此,保护是第一位的。……”这是一位有责任感的艺术家的思考。我们常说古代壁画宛如百科全书,以艺术的形式和文化的语言凝聚着风土人情的多样性及复杂度,经年累月与建筑、与庙堂、与人间世、与自然形成和谐自然的历史纹理。然而,时空的斗转星移和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老化、变质、变色、剥落、坍塌、损毁……壁画依附于“壁”的物质性特点消失,它所蕴含的诸多历史文化信息也就随之消失。那么,“今天的传承与创新到底路在何方?”王岩松也在不断追问。   王岩松像一位穿越时空的苦行僧,遵循“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的技术伦理,将愿力化为日常生活与课业,不断探索了解古代和现当代以来古代壁画临摹复制的历史与经验。追索上世纪30年代李丁陇、40年代王子云、张大干的敦煌壁画临摹,50年代陆鸿年的永乐宫壁画临摹,前贤们的纸本临摹绘制壁画令他受益匪浅。2002年,王岩松参与了“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的壁画复制工作,此次壁画复制采用原大、原色、原样的珂罗版制作。珂罗版手工印刷复制壁画以收集材料和保存信息的决捷,集中展示利于传播见长,但这毕竟是印出来的,不同的介质,其展示出来的手感、触感和视觉效果与泥壁的原作不一样,相对一笔一划画出来的还是缺乏“下真迹一等”的价值。但是,从纸本、珂罗版、照相复制,以及数字保护等等,多元材质与样式使王岩松扩大了眼界,积累了经验。
  1987年,王岩松在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参与修复明代壁画《捕蝗图》,他从不断掉下的小残片激发出了他的创作灵感:“能不能用一种特殊的形式将这样的残片或是局部原汁原味地‘翻’下来,让壁画从大墙上走下来呢?让不在现场的人也看到甚至拥有呢?因为,真迹消失后,泥皮壁画可以为后世留下原作的风采,而且它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来做,不能说是发明,但是古人也没有这样做过。古代没有照相术,现在唐朝以前的画,除了地底下的,你没有可能见到,传下来的也是后摹本。”对泥皮壁画的探索由此开启了征途。最早他仿造古时工法制作了一块小泥版,对宋代开化寺的《供养菩萨》壁画进行描绘。“泥皮壁画”或称“泥地壁画”更精确,王岩松常常纠结于名称,其实更是对其背后程序、材料与意匠的重视。
  与工业化流水作业的批量生产,将均时统一的材料置于一统的机器上加工不同,传统文化讲究“立器为利,因材究奇”的“工则”,追求“工巧之元气”。王岩松研发出的泥皮壁画制作技艺利用泥地作为载体,极大限度地恢复或称重现了古壁画的内涵和意蕴。不是简单被动地复制,而是从一种表现形式向另一种表现形式的创造性转换,要求操作者对材料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对加工程序有明确的了解——既有宏观的见识,又能考虑细枝末节,需要不断的研磨,需要数遍十数遍数十遍的工序,它所呈現的精神是真正体现了劳作的工匠精神,更重要的则是精神底蕴的留存。
  王岩松尊重原作的剥落、开裂、褪色的创作风格,有了一份历史的沧桑和沉重,看似感性的保护传统手工制作的过程,其实也有着理性的判断。这些看似规律性的步骤都会因为一点点小细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需要不断辨识和调整力度和方向,这一切不能单凭言传身教,更是一种实践经验的积累,他为我们架起了一座和古人交流、和历史对话的桥梁。
  王岩松对材料、方式、程序,自制工具利器的操控应用与养护、不断琢磨形成的制作技法的娴熟,乃至运用文物保护前沿科技的新材料与新技术,其中充满了无数实际问题应变解决的结果和无章可循的一手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复制与临摹壁画,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及传达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把古人的创造交给后人,把真实的历史交给未来。”这是艺术家的人生本身,包含着自古以来的智慧、功夫、文化的历史。
  《芥舟学画编》有一段耳熟能详的话:“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袭不蹈,而天然入彀,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传后世而无愧,而后成其为我而立门户矣。”传统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必要的约束,是一种内在理路,对于传统的传承是一种自觉和自主的选择。在探讨前人传统的学术足迹和功过得失时,亲手“触摸”到那个被称为“学术传统”的东西,获得一种学术境界,更体现一种人生选择,一种价值追求,也就是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岩松留学日本时还认真考察研究了法隆寺复制壁画的过程、技术、意义和贡献,分析了与中国壁画修复的技术与方法的异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日两国对于古代壁画复制与临摹的方法,可说是各有千秋。王岩松认为,形神兼备是复制品与临摹品的最高要求和目标。他在这一过程中以个人的经验展示了他的体验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层层选择、修饰和重组中见证历史和传统的底色。虽然数字保护技术、虚拟技术、3D打印的广泛应用,但王岩松仍然崇尚奉行“技艺之士资在于手”的手作和“欲凭工匠之手”最为精妙,“亲手筭过,方得其妙”的手作、手艺的生产制作与创新,一笔一笔在他独创的泥皮上,绘制临摹,体认着古代技术造作上要“按乃度程”,“毋作淫巧”,“虽大匠之述作,皆往哲之规为,既执技而纷若,诚取法以宜”的要求。既要体会圣明之作和“依于法”的技艺宗旨,同时在向先贤先圣求道体道重道中更能“游于艺”,能够在旧法上变通创新。
  王岩松的泥皮壁画于1995年首次亮相东京绘画展,2000年新加坡政府邀请举办个展,2000年10月展出于杭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前院长常沙娜教授:“画得很有功力,很有味道,这是将历史告诉未来的好办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曾评论说王岩松的壁画以泥皮作为载体而作的壁画作品,既克服了泥皮绘画所遇到的困难,而又传达出原作的神韵,或“曹衣出水”,或“吴带当风”,再现出古代壁画时空转换的沧桑肌理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技术,但这种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情感个性和人格。王岩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突破,渐进、渐悟、渐成。
  这里仅择几例一窥王岩松的心路历程。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称“古时好揭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亦有御府搨本,谓之官搨。国朝内库、翰林、集贤、秘阁,揭写不辍。承平之时,此道甚行;艰难之后,斯事渐废。故有非常好本,揭得之者,所宜宝之。既可希其真踪,又得留为证验。”
  王岩松自求学、求师、从艺的三十年中探索的是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自知之明”,明白她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路径与趋势。他对山西稷益庙《捕蝗图》和山西广胜寺《十二圆觉》的局部纸本现状性临摹,以“学而时习”和“从实求知”的态度从经典中获得传统的精髓。他对历代前贤的集体创作的模仿和不断实践,扣问日积月累的人文世界的内涵。王岩松在《捕蝗图》临本题跋可见其肺腑之情:“东岳稷益之庙南,临稷王山北望汾河水,现存明正德三年壁画百余平米,其内容与通常壁画有异非佛非仙独树一帜。大禹治水后稷稼穑伯益驯兽文武百官、庶民百姓朝拜三圣,农耕狩猎捕蝗烧荒神话传说。山川园林天上人间布局巧妙笔力劲健色彩,浑朴构思,非凡艺术精湛堪为瑰宝。戌子年夏日岩松并记。”美术史的动人心魄恰在于她不只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还有充满生机活力的炽烈、跃动的一面。从思想观念上省晤贯通之后,还要回到实践的生活之中和日用实际,因此对神的崇拜与对先人的敬佩融和在一起,对古人的祷祝与对现实生活的渴望结合在一起,神祠壁画中表现出的对神的歌颂也正是对人自身的表彰,弘扬神迹的同时也是对人的创造、人的奋斗,以及历史发展的颂扬。   王岩松对《捕蝗图》这一题材的选择可谓展现了充实之美,荒山乱石与丛木深篠,人神之间的回映、叠影、交融构成具体世界的形色光影的元素总和,以生意盎然的丘壑和真力弥满的万象,保持人间的诗意生命、憧憬和情丝,正如周济论词的主张:“求实,实则精力弥满。精力弥满则能赋情独深,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绘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啼笑,乡人缘剧喜怒。”构建了一个独立自足的形相创造,凭着韵律、节奏、形式和色彩的组织、集合、配置、构建,成立一个意义丰满、内在自足的小宇宙。在自然、人生、社会的丰富内容的具体形相中体悟生命的节奏、旋律、表现与和谐。
  西方学者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雷德侯在《万物》中说:“中国艺术家更想尝试依照自然的法则进行创造。这些法则包括了大师有机体的不可思议之创造。变异、突变、变化,随时随处不断增加,终于形成全新的形态。西方人似乎在于学会缩短创造的过程并使之更加便捷。在艺术中,这种勃勃雄心可能造成一种结果,那便是习惯性地要求每一位艺术家及每一件作品都能标新立异。创造力被狭隘地定向于革新。而另一方面,中国的艺术家们从未失去这样的眼光:大批量的制成作品也可以证实创造力。他们相信,正如在自然界一样,万物蕴藏玄机,变化将自其涌出。”王岩松在他的复制临摹中践行了“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当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亟需找到接榫之处,因此今天艺术家的责任要温故知新,要除旧开新,要推陈出新。王岩松说:“山西高平开化寺的《供养菩萨》对于我的泥皮壁画制作有开山意义!”这是1987年的初次尝试。以泥皮为地,用矿物颜料,“原画菩萨身躯有沥粉贴金的装饰效果,但甚为可惜其沥粉贴金被后人刮去,留下壁画表面坑疤的刮痕。为了营造出刮痕的质感,我在完成画面之后,局部刮下第三层基底,使得第二层基底显露出来,呈现出与原壁画相近的效果。”岁月风霜的斑驳质感历历在目,至今二十余年,颜色依然如故。仿佛是一种巧合,是一种冥冥之间的感召,更是平静的“游目骋怀”与智慧洞鉴,需要的是俯仰于物我交融的玄微境界中的同情的认识,移情的审美,择要的暗示和生命的曝悟。
  2005年,王岩松复制了1979年出土于山西太原市南郊王郭村的北齐娄睿墓壁画(原作已揭取保管于博物院文物仓库),其中《出行图》和《门吏图》是为山西博物院新馆复制的馆展陈列品,亦使用他二十年前研制的泥皮壁画试块复制技术,利用泥地作为底材原大复制。“壁画原作绘制于石灰地仗上,起稿方式以竹签等工具勾划轮廓线的痕迹,复制时也采用了划刻处理,模仿原有工艺技法。底材本应该使用白灰地仗,但由于展期的原因,没有充裕时间养护熟石灰,因此复制时在泥皮地仗上涂刷一层白色垩土粉,以使表面接近原作的视觉效果。”讲起这次复制,王岩松记忆犹新,“泥皮壁畫的创作非常费时,不到半平方米大小,至少需要一个月。……小半年的时间里,先要取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拷贝、勾线、填彩、润色、作旧和加固封护等。一笔一笔地追问所有的细节,甚至都能看到墙体的变化,变色、剥落、风化、酥碱、残破、裂缝……”这是对壁画讯息的全面记录和再现,有着沐手焚香的仪式感,有着传承的规矩与对文化的尊重,展示了泥土的质感肌理和独特的神韵。
  此后,2012年开始为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的临制凝聚了王岩松更多的心血,这项复制工作有案头研究亦有实地探访。首先要翻阅档案文献,了解数十年来海内外对太平天国的历史研究与近年的学术反思,针对不同时间、环境、人物、事件予以实事求是地评论。其次要带领团队实地考察遗迹、历史文物,包括建筑、空间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在关系。进而通过视觉图像研究山水、花鸟、构图、笔墨的运用和艺术价值,了解当年主持画事的绣锦衙等机构内不同画家的师资传授与神彩笔踪,以及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名家先贤摹本的学习。这次临摹是原址原壁的复原性临摹,取代原作常设于此(原作则入库保护)。王岩松将制作材料、制作步骤、安装过程……一一娓娓道来。这项成果获得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基金立项。
  不能不说,二十余年的临摹复制,更是对历史的陈述的对话,抒发古人来者沧海桑田的天地悠情。“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王岩松站在了历史的延长经上,建立了内心世界的价值认同。此后,他为新建或复古建筑创作壁画。山西高平炎帝陵大殿壁画《朝谒炎帝图》、常州天宁宝塔壁画《四大天王》和《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图》、南通西寺药师殿《药师佛十二大愿图》是其中的代表。我们可以看到卷轴画、寺观、神祠、墓葬的临习与借用,帝后、功臣、信众、百姓的种种面相,有敬若神明的尊重,有所不为的敬畏,由衷的坦诚和灵魂的震撼,不急切捕捉事物的形式,而是敞开心胸感受水到渠成,从而将打动人心的感觉深入血脉。以专注、持久、更具密度,更蕴深意的观察,捕捉汇合了灿然、盼然、皎然如一的自然奇景和宇宙奇象,在万千线条的叙述中,在骨肉血气的抉择中,在具体形象的蕴藏中,在存在信念的矫勇中,鼓动着精神性的追求,寻觅着自然之妙用,提炼出可见、可度量、可捉摸的世界的意义,以此动人心魂。王岩松尝试链接大传统与小传统,因为只有大传统将失去生动、深入,失去最能体现魅力的部分,而只有小传统,又会失去涵盖、格局和辐射,他有心让后人了解中国大地上曾经有过的文化,希望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心带给后人以温暖、以借鉴、以觉醒。正是“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于飞潜动植流峙之奇,以疾涩通八法之则,以阴阳备四时之气。新理异态,自然佚出”。
  王岩松说壁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应该加以发扬光大,传统壁画技艺传承是更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寻找文化自信和历史渊源的重要方式。这个自信正来自泥皮壁画的厚实的底子,他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同时也享受这一成果。这些作品带着艺术家的手泽、体温,成为经典值得珍藏,这正是品牌精神之所在,也是创新的根源。四
  古人讲“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是“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辩证思考,不是简单的为稻粱谋的表层意思。王岩松多年来致力于传统壁画技艺的教学,2010年王岩松应邀赴台湾艺术大学古迹艺术修护学系,教授传统壁画艺术课程一学期。这是台湾第一个专业进行古迹艺术保护与教学的系所。半年时间他为系所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修复概论、壁画专题、传统材料技法、绘画修护技术实务等理论课,同时从泥版制作到粉本描绘再到沥粉贴金进行材料技法等实技示范的实践,还为来自全台的学员开设讲座,讲授“作为美术副本的壁画复制与临摹”,举办了三次展览,被台湾学者称为踏云而来的文化使者。
  目前他主持的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为研究中国传统壁画技艺、传承壁画艺术、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当今社会的专门壁画研究团体。以物质性的壁画形态传播非物质性的壁画艺术,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今年,他主持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和江苏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薪火相传——传统壁画技艺传承与创新》都顺利立项,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当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王岩松还有着更宏大的计划,多年前他参观了在日本举行的《丝绸之路大美术展》,那些被盗窃的中国文物令他感慨和愤懑,他希望收集资料,运用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制作手法,对这些流失海外的古代壁画予以再现性复制,使之“回归祖国”,让国人在国内就能欣赏、品味这些壁画精品。这是他又一个正在行动中的宏愿。
  王岩松有句口头禅是“能不能等等”,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保持一份对传统的珍惜和朴素的生活美学是难能可贵的。文化发展需要回到人性的感官尺度,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人情世故,容许新旧杂陈,今古对话,有机成长,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生活是日积月累的丰富感受,文化更是千锤百炼的磨砺与精彩。也许王岩松一笔一笔的泥皮壁画中传承的是一种精神与态度,在这个快速的数字时代,不靠计算机,只靠自己的心脑手,做法看似落伍,却在追求浪尖上的品质。面壁三十年,王岩松在一笔一笔的节奏中无怨无悔地固守,深入历史的观察,感受细节感受美好,葆有敏感度和责任感,因应时代的变迁,跳脱传统所设限的框架,走向创新之路,成就着更远大的抱负。
  “不管能不能做出成就来,壁画传承是第一要务。从事传统壁画工作,我的生命状态是十分良好的,从不后悔走上这条路。”王岩松如是说,“也许你现在看不到,但种下了这个因,以后就会慢慢的体现出来……”所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无论工匠精神、工匠制度,重要的是止于至善的匠心、通微自律的敬畏心、永不妥协的执著和一以贯之的行动力。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王岩松用手指与心念的起舞与历史对话,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用诚实与劳作、珍惜与敬畏、勇气和担当,传达出对这个世界和时代的深沉的眷恋、牵挂和永恒的灵魂乡愁。
  (责任编辑:席丹妮)
其他文献
唐代墓志中,当时文士撰铭作序,书家篆额书志者,不在少数。但北朝志石,从元魏到高齐、宇文周以至杨隋,墓志铭的撰者、书者署名就少得多。我是幸运者,除就地亲睹了1984年大同所出《元淑墓志》外,还分享了友人罗新十年前披露的北魏永熙二年的《郑平城妻李晖仪墓志铭》。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整理西京文化博物馆所藏北朝志石,竟在五十多方北朝墓志中发现了由邢子才和魏收两位文坛巨子撰铭的两方北齐墓志。一方是天保十年
期刊
周全,早年于新加坡留学学习绘画,2012年回国后一直居住于北京。798艺术区、宋庄等都曾是他的落脚地,但因这些商业化味道愈来愈重的艺术聚集区早已非昔日的艺术净土,周全和很多虔诚的艺术家一样选择了迅速撤离,而退守至更远的郊区潜心从事创作。他平时深居简出,喜欢“宅”在家里,画画、读书、听音乐。  周全所着迷的是一种当下很多人并不熟知的绘画种类——坦培拉(tempera),简称“蛋彩画”。事实上,坦培拉
期刊
很小的时候,翁持更经常去隔壁的剧团里看人排练,吱吱扭扭的二胡声总能令他入迷。他的父亲很喜欢拉胡琴,看到儿子也对音乐喜欢,就让他跟着剧团里的老师学习二胡。上小学的时候,翁持更的二胡技艺派上了用场,被宣传队吸收,拉二胡,演样板戏。上了中学后,他又学习了小提琴。  1976年,翁持更考上了福建省艺校,一方面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另一方面,在那个特殊时期,去艺校也可以躲避上山下乡。在艺校除了继续学习二胡以外,
期刊
编者按:  4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文明的融合与互动——东西方陶艺对话四人展,参展人是美国阿尔弗雷德陶瓷艺术中心博物馆馆长、阿尔弗雷德大学陶艺系教授温·海比格,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教授,国际陶艺协会主席、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院教授雅克·考夫曼,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清水六兵卫八代。开幕式后,紧接着是东西方陶艺对话的学术讨论会,参会者来自各个不同的艺术领域,
期刊
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的自我关怀,人具有的超越性,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人文精神又是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现代人文精神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做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人文精神正体现了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肯定,人在人类活动中应该是最有价值、最值得尊重的。这样的尊重
期刊
【内容提要】以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非遗已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和传承体系,探索并形成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自中办国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后,非遗战线的各部门单位,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具体分解为多个文化子工程,以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为抓手,依托传承体系,有条不紊地层层推进,在传承发展的主战场,中国非遗上演了一幕幕时代活剧。  【
期刊
《梦之安魂曲》是一部因内容过于暴露而广泛受到争议的电影。一方面,支持者嘉许导演达伦在电影中所运用的电影手法;另一方面,反对者贬斥电影的内容打破道德底线。在精神分析视野下,《梦之安魂曲》中四位角色的精神变异都是由爱欲得不到合理的释放而导致的,而导演达伦也因过于表达其解释世界的欲望和反启蒙的意志而致使电影体现着高超的手法同时又让一般观众难以接受。  当演化中的历史进程与生长中的消费社会相互碰撞,而既成
期刊
苏庚春(1924-2001)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他字更淳,河北深县人,1924年12月出生于北京的古玩世家,自小秉承家学,又博闻强识,从父亲苏永乾先生在北京琉璃厂经营字画古董行——贞古斋,后又师承夏山楼主韩德寿先生,年纪轻轻便练就了一双鉴别书画的慧眼,当时与刘九庵、王大山、李孟东并誉为“琉璃厂书画鉴定四大家”,郭沫若先生曾赞赏其“年少眼明,后起之秀”。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
期刊
【内容提要】梵蒂冈博物馆里收藏着不少中国古代的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唐代的三彩、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和佛教造像、宋元时期的铜镜、明清时期的珐琅彩、缂丝、印章和中国绘画等。这些艺术珍品,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艺术精髓的一扇文化之窗,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也给世界艺术领域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梵蒂冈博物馆 中国 古代文物  2017年1月14日至2月21日,笔者与中国美术馆邓峰博士
期刊
【内容提要】任嗜娴先生首创的“虚实乱针绣”是20世纪刺绣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她对传统刺绣的传承与创新深刻地影响了当代刺绣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在当前刺绣艺术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和瓶颈时候,回顾并探讨任嘒娴先生的虚实乱针绣艺术能给我们提供很多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任嘒娴 虚实乱针绣 虚实相生 以少胜多 创新  在20世纪中国刺绣的创新领域中,任喵娴先生的虚实乱针绣艺术无疑是一座历史的高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