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互动生成的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互动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文章对语文课堂互动性生成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旨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互动生成;有效途径
  一、将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此种师生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和平等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教学主体角色进行改变,逐渐转变为辅导者、指导者和引领者的角色,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信赖教师,更加愿意与教师多接触。第一,对于学习过程而言,学生如果遇到了困难,教师应该扮演辅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耐心指导,帮助学生一步步克服学习困难,进而辅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第二,对于生活而言,当学生遇到了困惑,语文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开导并鼓励学生,为学生的生活指明正确方向。第三,对于挫折而言,学生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会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对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倾诉,并在学生倾诉的过程中开导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使学生的困惑得到更好的开导,进而让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营造,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角色进行转变,把自己看成学生的朋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当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角色进行教学时,就会活跃教学氛围,教师的教学会更加充满吸引力,并且教学将充满激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学生也应该体谅教师的苦心,尊重教师的辛苦教学,使课堂教学环境更加融洽、和谐,并在此环境中引导学生逐步开展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效率。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将语文课堂教学逐步优化,而且可以为课堂互动的生成奠定有利基础。
  二、语文课堂互动生成的有效途径
  (一)朗读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会布置朗读任务,学生开展朗读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比较被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这种互动产生的效果不理想,并且学生不会积极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想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以下几种方法应用在朗读教学当中。
  第一种,教师可以将互动性比较阅读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第二种,充分运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诸多优美的句子,这些语句有的是感叹句,有的是疑问句,有的是反问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句子,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更加了解文章的内涵。第三种,运用分角色朗读模式。在学习新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朗读某篇文章,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所把握,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将学习的趣味性不断增强,并且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激发,进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为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提问
  1.悬疑性问题。推理性问题是悬疑性问题的别称。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设置悬疑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逐步分析,并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连续提出问题,进而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逐步提高。
  2.评论性问题。辩论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是评论性问题的两种形式。教师可以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提出评论性问题,评论性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深入分析,进而让学生对本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通过这样的问答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筛选,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例如在教授《行道树》这篇文章时,在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评价行道树,学生会对行道树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总结出本文所要阐述的人生哲理。运用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整篇文章所要传递的内涵。
  3.开放性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这就是开放性的问题。语文教学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进而使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形成。以《行道树》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可以提问:“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什么是行道树的事业?行道树承受的痛苦有哪些?”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这几个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互动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轻松,并且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以《邓稼先》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邓稼先的视频,也可以播放与邓稼先相关的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邓稼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了解邓稼先做出的贡献,从而学习邓稼先的优秀品质。
  (四)重视课堂教学
  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在教学关键环节开展活动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将重难点问题突破,还可以将学生的能力提高。初中教材中包含部分文言文的知识,文言文的赏析、理解以及翻译是学习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抓住文言文中以点带面的句子或者段落,让学生重点突破这部分内容,进而将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例如,《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言文虽然比较简短,却完整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讲解了做人的道理。本文的语言十分精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这句话,让学生对本文中人物的个性、人格有所掌握,进而更好地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教师要想使互动教学的效果得到充分提高,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互动教学,将教学实践与互动教学的形式进行科学处理,运用科学的策略生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进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和谐、高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进行探索与思考,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热情充分激发,进而为课堂师生互动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张伟.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63.
  [2]黃卓.浅谈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生动与有效[J].中学课程资源,2017(02):40-41.
  [3]赵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5-26.
  [4]陈志海.浅议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J].甘肃教育,2015(24):48.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利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的错误资源,注重创新思维的应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文章对语文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错误资源;及时修正;寓教于乐;情境纠错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掌握不足,理解能力有限等问题,往往对所学
养生、养颜、抗衰老都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达成,每天只需几分钟。现介绍女性六大养生穴位:位置:中府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与第一肋间隙平行,距前正中线6寸处。动作要领:
【摘要】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数学教育,必须整合数学课程内容,优化教學方法,开发出更多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的、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资源,使我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更丰富有效。  【关键词】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课堂效率  在追求知识创新的当今社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神话被打破,人们已深刻认识到情境、协作、对话和知
【摘要】创设情境教学法作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十分符合新时代下社会对教育教学的需求。同时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实践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要求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学习
【摘要】当常规教学模式遇到瓶颈时,需要积极求变,用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改变陈旧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完成课程目标,为更高层次学校输送优秀人才。走班制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走班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利弊。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扬长避短,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与改进。  【关键词】走班制;初三英语;实践探索  一、前言  当常规教学模式遇到瓶颈,甚至走入死胡同,改革成为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