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愛拼會贏續寫事業傳奇
“成功的人都是一步步走過來的。從來没有什麼一帆風順,有的是艱苦的磨礪。”回顧創業歷程,李碧葱女士這樣說道。
1972年,她和先生李常盛從福建來到香港發展,初來乍到,一切從零開始,如何在這個大都市裏生存下來是首要問題。“我們白手起家,什麼事都要靠自己,所以剛到香港什麼工作都做。”學醫的她當了護士,先生則先進工廠做工,後出來自己做些生意。
看着丈夫日夜奔波,作為妻子的李碧葱於心不忍,於是,她放棄了自己的醫療專業,决定與丈夫並肩作戰。俗話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短短幾年後,一間面積為6000呎的“太平超級市場”在李碧葱女士和李常盛先生的幾經資金周轉困難之後,作為香港的新生事物,誕生了。
這個凝聚着二人心血和汗水的超市,在李碧葱女士和李常盛先生的用心經營下日漸興盛,成功之路慢慢從這裏延伸開來。而社會經驗的積累、人脈的積累,也為他們倆以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當房地產行業在香港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具有遠見卓識的李碧葱女士和先生順應時勢,將事業轉向了房地產行業。後又因為在經營地產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人都需要資金貸款及流轉,發展前景廣闊,慢慢轉向了現在的信貸行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齊心拼搏,其創立的康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擁有超過十家公司,事業發展如日中天,並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中。
創業之路無疑非常辛苦,但為了共同的家庭也甘之如飴。李碧葱女士回憶道:“想要成功唯有比别人更加勤奮努力,所以創業的時候常常是别人能睡八個小時,我們能有五六個小時睡覺就很不錯了。”創業之路也是充滿坎坷的,隨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只要同心協力,總能乘風破浪。“創立一個新的業務並不容易,以夫妻為例,最重要的就是齊心,兩個人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團結協作,共同為家庭作出一些貢獻。”而創業之路又何嘗不需要眼光與勇氣,“錯了再改進,這條路不通再换别的路去試,路是人走出來的,關鍵要有自信。”
這就是李碧葱女士的成功密碼,因為樂觀而無懼困難,因為自信而步伐堅定,因為遠見而敢為人先,也因為相携相伴而一往無前。
言傳身教助力年輕人教育
無論是在管理公司、教育孩子、還是在為人處事方面,她一直都遵循着這樣的原則——心中有愛,平等尊重,待人真誠,利己也利人。
對待員工,李碧葱女士注重營造輕鬆和諧的氛圍,因此公司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樣,讓員工非常喜歡,上下齊心,公司自然蒸蒸日上。對客户,雖然是做信貸行業,但她從來不會為了牟取暴利而不守誠信,而會多為客户考慮,這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如今公司主要是大兒子在打理,她也經常叮囑說:“不能損人利己,要與人為善。寧可自己損失一些,也不要為了得到更多利益而違背了原則。”
而在李碧葱女士家裏,從來都是彌漫着和諧的氣氛,作為家長,和孩子們的關係既是父母又是朋友,他們會認真傾聽孩子們的意見,像朋友般交談,而他們也會耐心引導孩子,用行動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各種社團上,總能看見李碧葱女士和先生的身影,言傳身教之下,三個孩子也加入了社會服務的隊伍,與父母一樣同樣熱心付出。她經常教育孩子說,不求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但能做到的,就盡量出錢出力去做。“我們非常支持也鼓勵孩子去服務,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引導孩子走愛國、愛港的正路。”
年輕人是香港和祖國未來的生力军,李碧葱女士作為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會長,她認為有影響力的長輩們,要擔起這份社會責任,要多關注年輕人的思想,多用引導性的方式而不是强迫性的教育年輕人。所以在2012年李碧葱女士擔任僑總會長時,就同時成立了青委會,第一届由李碧葱女士組織、團結人員,她請來了大兒子李根泰來幫忙,開展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例如在五四青年節這天組織大學生音樂節,通過活動把年輕人凝聚起來,也更容易拉近思想。第二届由陳昆先生帶領,與以往相比有很多新舉措,他領導組織香港的大學生前去内地訪問交流,走訪内地企業,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報名。“從教育方面去引導他們看看祖國的變化,引導他們發現原來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强大,發現祖國其實有那麼多的發展機會。因為這關乎到他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或許對他們今後工作和事業有益。如此一來,他們的思想也會慢慢改變。”
在擔任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會長以來,她一直尋求突破將社團發展得更好,而她最為自豪的正是年輕人的教育。“思想不同不要緊,通過一些活動的感染,肯定會有一定的成績。”她說,“香港的年輕人需要優秀的、具有正能量的人來引導,我也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多接觸國内的這些優秀人士,促進互相交流,我相信肯定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年輕人的機會。”
萬水千山隔不斷愛圃之情
五十年代,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為了恢復國民經濟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國家制定了許多鼓勵和便於華僑投資的政策。那時,許多懷着拳拳報國之心的海外華僑紛紛回應祖國的號召,甚至許多學生不顧父母反對,回到祖國。李碧葱女士的父親就是一位非常愛國的印尼華僑,他看到祖國的不斷强大,决定將三個子女送回國内讀書。
李碧葱女士出生於印尼,十幾歲便回到祖國,在國内接受教育。“那時很多華僑一起回到祖國,大多是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大家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非常融洽。”李碧葱女士回憶說,“再加上那時國内有很多非常優惠華僑的政策,特别是對於學生,五六十年代回歸的基本上都有機會讀到大學。”也正因為感受到了祖國濃濃的關愛,李碧葱女士和很多華僑一樣,越來越喜歡在國内的生活,對祖國的感情也日益加深,經歲月沉澱成一顆愛國之心,漸漸升華成為了一種對國家的責任感。
因此,大學畢業後,這些華僑在祖國的不同行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李碧葱女士亦如此,無論身在何方,她的心一直向着祖國,無論何時,她都願意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畢業於福建華僑大學醫療系的她,對於母校,總有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愫,2005年,由她捐資100萬人民幣,一座七層高、建築面積為4348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李碧葱大樓”,歷時兩年之久後落成。除此之外,李碧葱女士還捐資500萬,為福建華僑大學修建音樂舞蹈大樓。2008年9月25日,“李碧葱音樂舞蹈大樓”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李碧葱女士和先生經常為祖國教育與公益事業捐資出力。四川重建中,李碧葱女士又為四川北川中學捐款50萬。她先生也捐款超過1000萬元為内地學校建設圖書館、行政大樓、會議中心、校史館和其他建設等等。
如今,身為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會長的李碧葱女士同樣關心祖國的發展,她認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將國内與國外聯繫起來,將帶來許多發展機遇。她希望香港華僑華人總會的會員們能起到穿針引錢的作用,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事實上現在有不少僑總的會員已經在這樣做了,他們與國内、國外的聯繫都非常密切,他們將企業開到國外,幫助開發比較落後的地方,這一方面可以幫助這些國家發展,另一方面在資源及各領域雙方都能互相配合,實現共赢。”她相信華僑們憑借其特殊的生活環境及關係,定可以為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奉獻情懷艚出幸福人生
作為一名女性,李碧葱女士同時扮演着多個角色,在公司她是員工的領導:在家裏,她是孩子們的母親:而在社會,她是社團的領袖。每一個角色她都用心詮釋,每一個角色都對應着一份責任,她以身作則樹立起典範。家庭、事業、服務,這三者在李碧葱女士心中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家庭在她心中永遠是第一位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革命的大後方,孩子教育好了、家庭和諧了、生活上無憂愁了,才能專心在事業上發展。第二才是事業,事業擴大做好了,自然有能力更好地服務社會,貢獻社會。
李碧葱女士很滿足現在的生活,“我愛我的祖國,有了自己的國,才有了自己幸福的家:我也愛我的工作,大家的相互支持理解,讓我能更多地服務社會:我愛我的社會工作,這讓我在奉獻中得到了滿足感和成就感。”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做社會服務工作亦是如此,予他人温暖,於自己亦是滿滿收穫。李碧葱女士只要有時間非常樂意參與服務,談及服務這麼多年的收穫,她言:“做服務,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怎麼教孩子、怎麼和丈夫相處、怎麼經營好一個家庭等等,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有時候從一句閒談的話中也能得到一些啟發。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得益。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大家會给你鼓勵,互相幫忙。”
人不能自私地活着,而應時刻謹記這肩上的責任。李碧葱女士就是這樣,奉獻出自己全部的愛给事業、给家庭、给社會,用愛影響着、感動着、温暖着身邊的每一個人。
“成功的人都是一步步走過來的。從來没有什麼一帆風順,有的是艱苦的磨礪。”回顧創業歷程,李碧葱女士這樣說道。
1972年,她和先生李常盛從福建來到香港發展,初來乍到,一切從零開始,如何在這個大都市裏生存下來是首要問題。“我們白手起家,什麼事都要靠自己,所以剛到香港什麼工作都做。”學醫的她當了護士,先生則先進工廠做工,後出來自己做些生意。
看着丈夫日夜奔波,作為妻子的李碧葱於心不忍,於是,她放棄了自己的醫療專業,决定與丈夫並肩作戰。俗話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短短幾年後,一間面積為6000呎的“太平超級市場”在李碧葱女士和李常盛先生的幾經資金周轉困難之後,作為香港的新生事物,誕生了。
這個凝聚着二人心血和汗水的超市,在李碧葱女士和李常盛先生的用心經營下日漸興盛,成功之路慢慢從這裏延伸開來。而社會經驗的積累、人脈的積累,也為他們倆以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當房地產行業在香港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具有遠見卓識的李碧葱女士和先生順應時勢,將事業轉向了房地產行業。後又因為在經營地產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人都需要資金貸款及流轉,發展前景廣闊,慢慢轉向了現在的信貸行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齊心拼搏,其創立的康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擁有超過十家公司,事業發展如日中天,並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中。
創業之路無疑非常辛苦,但為了共同的家庭也甘之如飴。李碧葱女士回憶道:“想要成功唯有比别人更加勤奮努力,所以創業的時候常常是别人能睡八個小時,我們能有五六個小時睡覺就很不錯了。”創業之路也是充滿坎坷的,隨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只要同心協力,總能乘風破浪。“創立一個新的業務並不容易,以夫妻為例,最重要的就是齊心,兩個人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團結協作,共同為家庭作出一些貢獻。”而創業之路又何嘗不需要眼光與勇氣,“錯了再改進,這條路不通再换别的路去試,路是人走出來的,關鍵要有自信。”
這就是李碧葱女士的成功密碼,因為樂觀而無懼困難,因為自信而步伐堅定,因為遠見而敢為人先,也因為相携相伴而一往無前。
言傳身教助力年輕人教育
無論是在管理公司、教育孩子、還是在為人處事方面,她一直都遵循着這樣的原則——心中有愛,平等尊重,待人真誠,利己也利人。
對待員工,李碧葱女士注重營造輕鬆和諧的氛圍,因此公司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樣,讓員工非常喜歡,上下齊心,公司自然蒸蒸日上。對客户,雖然是做信貸行業,但她從來不會為了牟取暴利而不守誠信,而會多為客户考慮,這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如今公司主要是大兒子在打理,她也經常叮囑說:“不能損人利己,要與人為善。寧可自己損失一些,也不要為了得到更多利益而違背了原則。”
而在李碧葱女士家裏,從來都是彌漫着和諧的氣氛,作為家長,和孩子們的關係既是父母又是朋友,他們會認真傾聽孩子們的意見,像朋友般交談,而他們也會耐心引導孩子,用行動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各種社團上,總能看見李碧葱女士和先生的身影,言傳身教之下,三個孩子也加入了社會服務的隊伍,與父母一樣同樣熱心付出。她經常教育孩子說,不求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但能做到的,就盡量出錢出力去做。“我們非常支持也鼓勵孩子去服務,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引導孩子走愛國、愛港的正路。”
年輕人是香港和祖國未來的生力军,李碧葱女士作為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會長,她認為有影響力的長輩們,要擔起這份社會責任,要多關注年輕人的思想,多用引導性的方式而不是强迫性的教育年輕人。所以在2012年李碧葱女士擔任僑總會長時,就同時成立了青委會,第一届由李碧葱女士組織、團結人員,她請來了大兒子李根泰來幫忙,開展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例如在五四青年節這天組織大學生音樂節,通過活動把年輕人凝聚起來,也更容易拉近思想。第二届由陳昆先生帶領,與以往相比有很多新舉措,他領導組織香港的大學生前去内地訪問交流,走訪内地企業,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報名。“從教育方面去引導他們看看祖國的變化,引導他們發現原來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强大,發現祖國其實有那麼多的發展機會。因為這關乎到他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或許對他們今後工作和事業有益。如此一來,他們的思想也會慢慢改變。”
在擔任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會長以來,她一直尋求突破將社團發展得更好,而她最為自豪的正是年輕人的教育。“思想不同不要緊,通過一些活動的感染,肯定會有一定的成績。”她說,“香港的年輕人需要優秀的、具有正能量的人來引導,我也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多接觸國内的這些優秀人士,促進互相交流,我相信肯定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年輕人的機會。”
萬水千山隔不斷愛圃之情
五十年代,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為了恢復國民經濟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國家制定了許多鼓勵和便於華僑投資的政策。那時,許多懷着拳拳報國之心的海外華僑紛紛回應祖國的號召,甚至許多學生不顧父母反對,回到祖國。李碧葱女士的父親就是一位非常愛國的印尼華僑,他看到祖國的不斷强大,决定將三個子女送回國内讀書。
李碧葱女士出生於印尼,十幾歲便回到祖國,在國内接受教育。“那時很多華僑一起回到祖國,大多是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大家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非常融洽。”李碧葱女士回憶說,“再加上那時國内有很多非常優惠華僑的政策,特别是對於學生,五六十年代回歸的基本上都有機會讀到大學。”也正因為感受到了祖國濃濃的關愛,李碧葱女士和很多華僑一樣,越來越喜歡在國内的生活,對祖國的感情也日益加深,經歲月沉澱成一顆愛國之心,漸漸升華成為了一種對國家的責任感。
因此,大學畢業後,這些華僑在祖國的不同行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李碧葱女士亦如此,無論身在何方,她的心一直向着祖國,無論何時,她都願意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畢業於福建華僑大學醫療系的她,對於母校,總有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愫,2005年,由她捐資100萬人民幣,一座七層高、建築面積為4348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李碧葱大樓”,歷時兩年之久後落成。除此之外,李碧葱女士還捐資500萬,為福建華僑大學修建音樂舞蹈大樓。2008年9月25日,“李碧葱音樂舞蹈大樓”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李碧葱女士和先生經常為祖國教育與公益事業捐資出力。四川重建中,李碧葱女士又為四川北川中學捐款50萬。她先生也捐款超過1000萬元為内地學校建設圖書館、行政大樓、會議中心、校史館和其他建設等等。
如今,身為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會長的李碧葱女士同樣關心祖國的發展,她認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將國内與國外聯繫起來,將帶來許多發展機遇。她希望香港華僑華人總會的會員們能起到穿針引錢的作用,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事實上現在有不少僑總的會員已經在這樣做了,他們與國内、國外的聯繫都非常密切,他們將企業開到國外,幫助開發比較落後的地方,這一方面可以幫助這些國家發展,另一方面在資源及各領域雙方都能互相配合,實現共赢。”她相信華僑們憑借其特殊的生活環境及關係,定可以為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奉獻情懷艚出幸福人生
作為一名女性,李碧葱女士同時扮演着多個角色,在公司她是員工的領導:在家裏,她是孩子們的母親:而在社會,她是社團的領袖。每一個角色她都用心詮釋,每一個角色都對應着一份責任,她以身作則樹立起典範。家庭、事業、服務,這三者在李碧葱女士心中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家庭在她心中永遠是第一位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革命的大後方,孩子教育好了、家庭和諧了、生活上無憂愁了,才能專心在事業上發展。第二才是事業,事業擴大做好了,自然有能力更好地服務社會,貢獻社會。
李碧葱女士很滿足現在的生活,“我愛我的祖國,有了自己的國,才有了自己幸福的家:我也愛我的工作,大家的相互支持理解,讓我能更多地服務社會:我愛我的社會工作,這讓我在奉獻中得到了滿足感和成就感。”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做社會服務工作亦是如此,予他人温暖,於自己亦是滿滿收穫。李碧葱女士只要有時間非常樂意參與服務,談及服務這麼多年的收穫,她言:“做服務,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怎麼教孩子、怎麼和丈夫相處、怎麼經營好一個家庭等等,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有時候從一句閒談的話中也能得到一些啟發。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得益。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大家會给你鼓勵,互相幫忙。”
人不能自私地活着,而應時刻謹記這肩上的責任。李碧葱女士就是這樣,奉獻出自己全部的愛给事業、给家庭、给社會,用愛影響着、感動着、温暖着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