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即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五年。题目中“愚溪北池”,在零陵西南愚溪之北约六十步。这首诗描写愚池雨后早晨的景色,描绘了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生机和活力。
起首两句“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紧扣题目中“雨后晓行”,概写愚池周围环境。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陽光,照到了附近村落。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
三、四句“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进一步写愚池近景,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大的树木下临清澈的池水,绿树、池水相映生辉,一阵风来,使夜来残留在树叶上的雨珠似受了惊吓一般,纷纷坠落下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诗人观察景物之细腻,可谓令人叫绝。他捕捉了景物瞬息间的动态,并创造性地用了一个“惊”字,使“夜来雨”人格化了。顿时,笔下的景色有了活力,有了流动感。这两句构思奇特,用简练的语言和富有特色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极富光彩和活力的图画。
末二句“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抒写诗人在景色中的感受,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眼前色彩明丽,目光所及一片开阔,飘散的云朵,阳光照耀下的村落,高树清池,风吹雨落。这些景物动静结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诗人置身于这宜人的美景,有些陶醉了。在这难得的“心适无事”之时,深深地感到自己与眼前的自然景色犹如宾主相遇,舒畅自如。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陈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这首诗并不像诗人其他的山水诗那样借景抒怀,表达政治上失意的苦闷,而是以欣喜舒畅之心,赏玩眼前景物的明丽动人,抒发了忘却烦忧、醉情于清新明丽的大自然的喜悦之情。诗中有画,景中有情,情寓景中。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即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五年。题目中“愚溪北池”,在零陵西南愚溪之北约六十步。这首诗描写愚池雨后早晨的景色,描绘了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生机和活力。
起首两句“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紧扣题目中“雨后晓行”,概写愚池周围环境。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陽光,照到了附近村落。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
三、四句“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进一步写愚池近景,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大的树木下临清澈的池水,绿树、池水相映生辉,一阵风来,使夜来残留在树叶上的雨珠似受了惊吓一般,纷纷坠落下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诗人观察景物之细腻,可谓令人叫绝。他捕捉了景物瞬息间的动态,并创造性地用了一个“惊”字,使“夜来雨”人格化了。顿时,笔下的景色有了活力,有了流动感。这两句构思奇特,用简练的语言和富有特色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极富光彩和活力的图画。
末二句“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抒写诗人在景色中的感受,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眼前色彩明丽,目光所及一片开阔,飘散的云朵,阳光照耀下的村落,高树清池,风吹雨落。这些景物动静结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诗人置身于这宜人的美景,有些陶醉了。在这难得的“心适无事”之时,深深地感到自己与眼前的自然景色犹如宾主相遇,舒畅自如。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陈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这首诗并不像诗人其他的山水诗那样借景抒怀,表达政治上失意的苦闷,而是以欣喜舒畅之心,赏玩眼前景物的明丽动人,抒发了忘却烦忧、醉情于清新明丽的大自然的喜悦之情。诗中有画,景中有情,情寓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