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神秘的宁夏。第二天一早,一行人便出发去水洞沟。
来到景区,哇,大门柱子居然有四个巨人的雕像。看了解说词我才知道,他们分别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和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他们都是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过了这雄伟的大门,就到了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我飞快地跑了进去,感觉瞬间穿越到了三万年前。这里运用全息影像技术,真实再现了三万年前远古人类其乐融融的渔猎生活场景,还有暴雨倾盆、洪水肆虐、山崩地裂等灾难场景。场景的唯美和逼真,让我震撼不已。
体验开始了,灯光都关上了,这时屏幕出现了一个风雪交加的情景,一群原始人顶着风雪前进。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水洞沟地带。他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直到有一天,灾难来临了!山洪暴发,地动山摇……此时此刻,我分明感受到了脚下的大地在不停晃动,原来地震的感觉就是这样呀!远古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动物们也都陆续倒下了,水洞沟人就这样消失了……不一会儿,体验结束了,刚刚的一幕可真让人惊心动魄啊!之后我们又看了从地下挖掘出来的文物,有人类的头骨化石,还有各种各样的石器等。
参观完了遗址博物馆,我们又去了“张三小店”,这是为纪念对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发掘做出贡献的农民张三而重修的小店。很快我们参观完毕,又来到了水洞沟村。我本以为这里的房子是用土筑的,没想到居然是用草搭的。水洞沟村有很多茅草屋,看起来是聚集村落的遗址。我走进了一座金字塔形的房子,里面是地穴式的,像個“地窝子”,但进去感觉特别凉爽。虽然草屋看起来比较简陋,但却是冬暖夏凉,舒适宜人。
过了水洞沟村,就是考古发掘地了,我兴奋地向那里跑去,想过一把考古瘾。工作人员先教我们如何考古,然后给我们分发工具,我们就开始行动了。我先用铲子画了一个正方形,然后就一层一层地向下挖。挖着挖着,忽然碰到了一个很硬的东西,接着我停止了挖掘,改用刷子扫开土。噢,原来是一块白色的石头。工作人员说,这是一块玛瑙石,坚硬无比,一般不容易摔坏,而且它是火山岩浆形成的,至少也有上百万年的时间了。我惊讶地看着这块石头,真没想到这么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和这么复杂的“身世”,真是太神奇了!
离开考古发掘地,我们又坐上马车继续前行。车夫一边赶马车,一边唱起了《兰花花》,听着这地道的陕北民歌,我感觉真的来到了黄土高原;看着两旁的断崖,我又找到了穿行于峡谷之中的感觉。这种亲身体会、直面接触的感觉和在电脑上看图片的感觉完全不同,那种震撼,可谓直抵人心。
下了马车,我们又步行600米,来到了洪山湖码头准备坐船。我们上了船,船摇晃了几下,然后就平稳前进了。两岸的长城、断崖倒映在水中,蓝天白云映于水中,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下了船,我们又步行了很长一段路,到了坐驼车的地方,准备向期待已久的藏兵洞出发,我兴奋地暗想:原来大名鼎鼎的藏兵洞在这里,马上要见到你的庐山真面目喽!终于到了藏兵洞,它位于大峡谷之中,是500多年前的明代建造的,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之一。我走了进去,发现里面高出沟底十多米,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特别多,像迷宫一样,根本看不见尽头。要是没有导游和路标的指引,我们准会被困在这里。藏兵洞里有居室、粮食储藏室、水井、灶房、兵器库、火药库、炮台、陷阱等设施。最可怕的是陷阱,有的深约一丈,里面会倒置一些鹿角、竹签或铁蒺藜之类的东西,上面再覆以柴草、浮土,洞内光线昏暗,再加上敌人不熟悉洞内环境,很容易掉入陷阱,一旦落入,非死即伤,至今里面还遗留着一些敌人的尸骨呢!看了真让人不寒而栗!与此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呀!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们坐上由拖拉机改装而成“高级观光车”颠簸而去。真是让人难忘的旅程啊!
【评点】
文章采用移步换景法,按照一行人游览观光的顺序,逐次介绍了景区的各个景点,思路非常清晰明了。在介绍各个景点时,作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写水洞沟遗址博物馆,侧重的是新奇的科学技术;介绍考古发掘地,侧重的是作者亲身实践的过程;介绍藏兵洞,则侧重介绍景点本身的样貌。这样写就避免了单纯写景的单调与乏味,让文章显得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来到景区,哇,大门柱子居然有四个巨人的雕像。看了解说词我才知道,他们分别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和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他们都是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过了这雄伟的大门,就到了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我飞快地跑了进去,感觉瞬间穿越到了三万年前。这里运用全息影像技术,真实再现了三万年前远古人类其乐融融的渔猎生活场景,还有暴雨倾盆、洪水肆虐、山崩地裂等灾难场景。场景的唯美和逼真,让我震撼不已。
体验开始了,灯光都关上了,这时屏幕出现了一个风雪交加的情景,一群原始人顶着风雪前进。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水洞沟地带。他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直到有一天,灾难来临了!山洪暴发,地动山摇……此时此刻,我分明感受到了脚下的大地在不停晃动,原来地震的感觉就是这样呀!远古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动物们也都陆续倒下了,水洞沟人就这样消失了……不一会儿,体验结束了,刚刚的一幕可真让人惊心动魄啊!之后我们又看了从地下挖掘出来的文物,有人类的头骨化石,还有各种各样的石器等。
参观完了遗址博物馆,我们又去了“张三小店”,这是为纪念对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发掘做出贡献的农民张三而重修的小店。很快我们参观完毕,又来到了水洞沟村。我本以为这里的房子是用土筑的,没想到居然是用草搭的。水洞沟村有很多茅草屋,看起来是聚集村落的遗址。我走进了一座金字塔形的房子,里面是地穴式的,像個“地窝子”,但进去感觉特别凉爽。虽然草屋看起来比较简陋,但却是冬暖夏凉,舒适宜人。
过了水洞沟村,就是考古发掘地了,我兴奋地向那里跑去,想过一把考古瘾。工作人员先教我们如何考古,然后给我们分发工具,我们就开始行动了。我先用铲子画了一个正方形,然后就一层一层地向下挖。挖着挖着,忽然碰到了一个很硬的东西,接着我停止了挖掘,改用刷子扫开土。噢,原来是一块白色的石头。工作人员说,这是一块玛瑙石,坚硬无比,一般不容易摔坏,而且它是火山岩浆形成的,至少也有上百万年的时间了。我惊讶地看着这块石头,真没想到这么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和这么复杂的“身世”,真是太神奇了!
离开考古发掘地,我们又坐上马车继续前行。车夫一边赶马车,一边唱起了《兰花花》,听着这地道的陕北民歌,我感觉真的来到了黄土高原;看着两旁的断崖,我又找到了穿行于峡谷之中的感觉。这种亲身体会、直面接触的感觉和在电脑上看图片的感觉完全不同,那种震撼,可谓直抵人心。
下了马车,我们又步行600米,来到了洪山湖码头准备坐船。我们上了船,船摇晃了几下,然后就平稳前进了。两岸的长城、断崖倒映在水中,蓝天白云映于水中,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下了船,我们又步行了很长一段路,到了坐驼车的地方,准备向期待已久的藏兵洞出发,我兴奋地暗想:原来大名鼎鼎的藏兵洞在这里,马上要见到你的庐山真面目喽!终于到了藏兵洞,它位于大峡谷之中,是500多年前的明代建造的,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之一。我走了进去,发现里面高出沟底十多米,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特别多,像迷宫一样,根本看不见尽头。要是没有导游和路标的指引,我们准会被困在这里。藏兵洞里有居室、粮食储藏室、水井、灶房、兵器库、火药库、炮台、陷阱等设施。最可怕的是陷阱,有的深约一丈,里面会倒置一些鹿角、竹签或铁蒺藜之类的东西,上面再覆以柴草、浮土,洞内光线昏暗,再加上敌人不熟悉洞内环境,很容易掉入陷阱,一旦落入,非死即伤,至今里面还遗留着一些敌人的尸骨呢!看了真让人不寒而栗!与此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呀!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们坐上由拖拉机改装而成“高级观光车”颠簸而去。真是让人难忘的旅程啊!
【评点】
文章采用移步换景法,按照一行人游览观光的顺序,逐次介绍了景区的各个景点,思路非常清晰明了。在介绍各个景点时,作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写水洞沟遗址博物馆,侧重的是新奇的科学技术;介绍考古发掘地,侧重的是作者亲身实践的过程;介绍藏兵洞,则侧重介绍景点本身的样貌。这样写就避免了单纯写景的单调与乏味,让文章显得摇曳多姿,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