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课堂里,教师应重视挖掘资源,多角度、多方式激发学生想象,让“想象”有效地推动学生品鉴古诗词意境。
一、感知,让想象清晰起来
(一)介入背景资源,创造想象支点
古诗词的品鉴离不开背景知识的铺垫,这其中包括社会大背景和人物创作背景。背景的介入应有一定的原则。
1、介入背景,取舍有度
第三届全国经典诗文朗读教学研讨会上,吴忠豪教授在评析薛法根老师的《夜雪》一课时提到了“古诗教学三要三不要”,在“三不要”中提到:介绍背景不求过全。的确,孩子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学中教师应具有“生本”意识。无论是社会大背景,还是诗人个人的创作和生平资料这一块,教师都应当有所取舍,能简则简,提高针对性。
2、资源整合,提炼主题
古诗词教学的资源丰富,教师可以按照主题、作者、题材等多种方式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帮助学生建构一种整体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更加整体地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二)运用感知方式,搭建想象舞台
古诗词创作中的意象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几个意象单独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放在一个画面中,就会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六个景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放在一首词里,就让读者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触。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让学生对诗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1、直觉式的感知
在品鉴诗文的初始,学生扫清了阅读的障碍以后,对诗文有了初步的意象,此时适宜教师引导学生整体地对头脑中的这幅画面进行明晰,基本的感情基调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形成了。如在教学古诗《牧童》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读诗,整体感知画面,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牧童的生活。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出现明月、牧童、辽阔的草原等画面,从而感受到当时月色下的宁静和自由。
2、回归式的感知
古诗词意境品鉴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对诗文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把诗人的文字化作新的意境,实现对古诗文的再创造。古诗教学要始终抓住“意境”组织教学,辐射到古诗词的表达形式,最终还是回归到整体的“意境”中,即“归宿点”。如古诗《春日》与《游园不值》的教学,就可以“生命的春天”为“中心”,提炼两首古诗的“契合点”,整合课程目标与课程资源进行发散教学,并在两首古诗的开放教学后,又回归至“生命的春天”这一主题,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通过对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在已有认知经验与生成性情感体验的交融碰撞中,感受诗歌的情趣与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二、吟诵,让想象灵动起来
古诗词的语言富有节奏和韵律,这种音韵美对小学生理解诗歌含义、想象诗歌意境、体悟诗歌感情,是很有帮助的。教学中,教师要敢于作“技术指点”,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吟诵的方式和诀窍。
(一)诉诸技巧指点,提高吟诵质量
1、自读自悟
小学生学古诗,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固然要讲,但不宜多讲,尤其不能讲得太繁,从层次性的诵读中感悟诗词意境才是诗词教学的关键所在。因而,古诗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自读自悟中丰富想象,品鉴意境。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引导,以提升学生自读自悟的有效性。如“评读”,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师生初步交流互读,从师生互读、评、再读、再评的过程中逐步领会诗歌的意境,要求能从读诗到吟诗:又如“带读”,在学生感情朗读有困难的时候,教师作有感情的引领带读,既可引发学生兴趣,又能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
2、略授音韵
如今的教学中,对于技术性名词教师会有所顾忌,觉得讲给学生听,会被批评为“枯燥、不够形象”或是“拔高要求”。笔者认为,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些规范的古诗词知识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古诗富有韵律,有平仄之分,而吟诵的基本规律就是“平长仄短”。又如教学《诗经·采薇》时,学生发现它和一般四言诗不同,句首第一个字“昔”和“今”的后面要作停顿,这是整首诗吟诵的一个难点。在这一基础上,把平仄声的区分和它们对于吟诵的作用渗透进去,使整首诗的吟诵显得味道十足,学生对这样的吟诵形式也很有兴趣,他们形象地说:这不是唱二声部吗?
(二)借助媒体导读,丰富想象形态
1、音乐渲染入境
音乐本身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引发人的情绪、情感、感受,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使“想象”这个本无声音的画面变得有声有色了。如《牧童》这首诗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静静的夜晚,明月当空,笛声在这样的情景里更衬托出夜的幽静。笛声以动衬静的作用在整首诗的意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想象当时画面的时候播放悠扬的笛声,再启发学生想象在笛声中牧童的心情和感受,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画面推波助澜
诗与画在古诗创作中关系密切,在诗的意境品鉴中,适时适度地运用画面,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使“想象”这个本无色彩的画面变得丰富而生动起来。如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学生对“安西”这个地方一无所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前两句诗之后,适时出示一幅茫茫戈壁的画面和一幅路线图,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当时阳关以西的荒凉。教师进而启发学生:此时假如你面对元二,为他送行,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教师出示的画面对学生的认识起到了强烈的冲击作用,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与“元二”之间的对话也就入情入境了。
三、探究,让想象丰厚起来
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古诗词教学应该重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自主探究去深入体昧古诗词的语言文字,让想象变得丰厚起来,带领学生走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
(一)抓住“诗眼”探究,深度沉浸想象
古诗词文字简约,内涵丰富,诗人的创作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在一字一句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情境。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应重视挖掘诗文中重点字句的价值,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1、剥字
所谓的“剥字”,也就是在解读文本时,应重视挖掘诗文中的“诗眼”在激发想象过程中的“价值”作用。如在学习《清平乐·村居》时,学生对“醉里吴音相媚好”不太理解,如果对这句话就词解词,那么很难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这时,教师就可以紧扣诗眼“醉”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生对“醉”不同层次的含义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诗的意境作了深入的想象,有了全面的领悟。
2、解句
所谓的“解句”,也就是在解读文本时,应重视抓住古诗词中的名句、难句来展开教学,以激发学生想象,这样既促进了诗文意境的品鉴,又进行了积累,一举两得。仍以《清平乐·村居》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这对老夫妻在几杯酒下肚后聊天的情景,感受老夫妻怡然自得的乡村生活,以此来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名句、难句也往往是诗词中最“精华”的地方,抓住名句、难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对意境的品鉴有很大的帮助。
(二)关注虚实探究。拓展想象空间
1、实处轻描淡写
古诗中的实处是指诗人以比较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一般意思浅显,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宜以学生的串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直通生活”式的想象。如在《清平乐·村居》中,前面的一句话展现了“茅檐”“小溪”“青草”这些景物,教师就可以直接借用这些词串,让学生反复诵读以后,自觉地在头脑中展现出画面。这种想象来自于诗词中的实处,也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有的说:“我想象到的是在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他们打鱼归来在做饭,烟囱里冒出白烟。”有的说:“我想到有几间茅屋,还有一块田,一条蜿蜒的小路。”……
2、虚处浓墨重彩
创作手法虚实结合,是古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实”指艺术形象塑造中“实”的部分,有形的描写,笔墨之中的部分;“虚”指艺术形象塑造中“虚”的部分,无形的描写,笔墨之外的部分,留待读者用自己的经验、想象、联想去补充、丰富它。这个“虚”也是古诗教学中的“情节断层”。
如《秋思》这首诗里,诗人选择了“写家书”这件事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远方亲人的牵挂。诗人很巧妙地截取了其中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写信之前“诗人有千言万语提笔不知从何说起”,另一个是在捎信人即将出发之时,“诗人又打开封好的家书反复查看”。因为诗中只是再现了两个零碎的镜头,如果要把故事表达出来,还需要把这些片段串接起来。而串接它们的就是读者的想象。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的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洛阳城里秋风阵阵,诗人__________。于是,他提笔想写一封家书给远方的亲人。”通过抓住诗词中的“虚处”想象说话,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深入感悟古诗文独特的表达方式。
深藏于古诗中的内涵和底蕴实在是太丰富了,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挖掘想象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价值,充分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学习有效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古诗词学习中一定能得到长足的提高。
一、感知,让想象清晰起来
(一)介入背景资源,创造想象支点
古诗词的品鉴离不开背景知识的铺垫,这其中包括社会大背景和人物创作背景。背景的介入应有一定的原则。
1、介入背景,取舍有度
第三届全国经典诗文朗读教学研讨会上,吴忠豪教授在评析薛法根老师的《夜雪》一课时提到了“古诗教学三要三不要”,在“三不要”中提到:介绍背景不求过全。的确,孩子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学中教师应具有“生本”意识。无论是社会大背景,还是诗人个人的创作和生平资料这一块,教师都应当有所取舍,能简则简,提高针对性。
2、资源整合,提炼主题
古诗词教学的资源丰富,教师可以按照主题、作者、题材等多种方式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帮助学生建构一种整体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更加整体地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二)运用感知方式,搭建想象舞台
古诗词创作中的意象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几个意象单独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放在一个画面中,就会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六个景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放在一首词里,就让读者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触。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让学生对诗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1、直觉式的感知
在品鉴诗文的初始,学生扫清了阅读的障碍以后,对诗文有了初步的意象,此时适宜教师引导学生整体地对头脑中的这幅画面进行明晰,基本的感情基调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形成了。如在教学古诗《牧童》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读诗,整体感知画面,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牧童的生活。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出现明月、牧童、辽阔的草原等画面,从而感受到当时月色下的宁静和自由。
2、回归式的感知
古诗词意境品鉴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对诗文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把诗人的文字化作新的意境,实现对古诗文的再创造。古诗教学要始终抓住“意境”组织教学,辐射到古诗词的表达形式,最终还是回归到整体的“意境”中,即“归宿点”。如古诗《春日》与《游园不值》的教学,就可以“生命的春天”为“中心”,提炼两首古诗的“契合点”,整合课程目标与课程资源进行发散教学,并在两首古诗的开放教学后,又回归至“生命的春天”这一主题,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通过对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在已有认知经验与生成性情感体验的交融碰撞中,感受诗歌的情趣与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二、吟诵,让想象灵动起来
古诗词的语言富有节奏和韵律,这种音韵美对小学生理解诗歌含义、想象诗歌意境、体悟诗歌感情,是很有帮助的。教学中,教师要敢于作“技术指点”,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吟诵的方式和诀窍。
(一)诉诸技巧指点,提高吟诵质量
1、自读自悟
小学生学古诗,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固然要讲,但不宜多讲,尤其不能讲得太繁,从层次性的诵读中感悟诗词意境才是诗词教学的关键所在。因而,古诗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自读自悟中丰富想象,品鉴意境。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引导,以提升学生自读自悟的有效性。如“评读”,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师生初步交流互读,从师生互读、评、再读、再评的过程中逐步领会诗歌的意境,要求能从读诗到吟诗:又如“带读”,在学生感情朗读有困难的时候,教师作有感情的引领带读,既可引发学生兴趣,又能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
2、略授音韵
如今的教学中,对于技术性名词教师会有所顾忌,觉得讲给学生听,会被批评为“枯燥、不够形象”或是“拔高要求”。笔者认为,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些规范的古诗词知识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古诗富有韵律,有平仄之分,而吟诵的基本规律就是“平长仄短”。又如教学《诗经·采薇》时,学生发现它和一般四言诗不同,句首第一个字“昔”和“今”的后面要作停顿,这是整首诗吟诵的一个难点。在这一基础上,把平仄声的区分和它们对于吟诵的作用渗透进去,使整首诗的吟诵显得味道十足,学生对这样的吟诵形式也很有兴趣,他们形象地说:这不是唱二声部吗?
(二)借助媒体导读,丰富想象形态
1、音乐渲染入境
音乐本身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引发人的情绪、情感、感受,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使“想象”这个本无声音的画面变得有声有色了。如《牧童》这首诗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静静的夜晚,明月当空,笛声在这样的情景里更衬托出夜的幽静。笛声以动衬静的作用在整首诗的意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想象当时画面的时候播放悠扬的笛声,再启发学生想象在笛声中牧童的心情和感受,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画面推波助澜
诗与画在古诗创作中关系密切,在诗的意境品鉴中,适时适度地运用画面,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使“想象”这个本无色彩的画面变得丰富而生动起来。如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学生对“安西”这个地方一无所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前两句诗之后,适时出示一幅茫茫戈壁的画面和一幅路线图,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当时阳关以西的荒凉。教师进而启发学生:此时假如你面对元二,为他送行,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教师出示的画面对学生的认识起到了强烈的冲击作用,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与“元二”之间的对话也就入情入境了。
三、探究,让想象丰厚起来
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古诗词教学应该重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自主探究去深入体昧古诗词的语言文字,让想象变得丰厚起来,带领学生走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
(一)抓住“诗眼”探究,深度沉浸想象
古诗词文字简约,内涵丰富,诗人的创作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在一字一句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情境。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应重视挖掘诗文中重点字句的价值,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1、剥字
所谓的“剥字”,也就是在解读文本时,应重视挖掘诗文中的“诗眼”在激发想象过程中的“价值”作用。如在学习《清平乐·村居》时,学生对“醉里吴音相媚好”不太理解,如果对这句话就词解词,那么很难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这时,教师就可以紧扣诗眼“醉”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生对“醉”不同层次的含义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诗的意境作了深入的想象,有了全面的领悟。
2、解句
所谓的“解句”,也就是在解读文本时,应重视抓住古诗词中的名句、难句来展开教学,以激发学生想象,这样既促进了诗文意境的品鉴,又进行了积累,一举两得。仍以《清平乐·村居》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这对老夫妻在几杯酒下肚后聊天的情景,感受老夫妻怡然自得的乡村生活,以此来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名句、难句也往往是诗词中最“精华”的地方,抓住名句、难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对意境的品鉴有很大的帮助。
(二)关注虚实探究。拓展想象空间
1、实处轻描淡写
古诗中的实处是指诗人以比较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一般意思浅显,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宜以学生的串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直通生活”式的想象。如在《清平乐·村居》中,前面的一句话展现了“茅檐”“小溪”“青草”这些景物,教师就可以直接借用这些词串,让学生反复诵读以后,自觉地在头脑中展现出画面。这种想象来自于诗词中的实处,也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有的说:“我想象到的是在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他们打鱼归来在做饭,烟囱里冒出白烟。”有的说:“我想到有几间茅屋,还有一块田,一条蜿蜒的小路。”……
2、虚处浓墨重彩
创作手法虚实结合,是古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实”指艺术形象塑造中“实”的部分,有形的描写,笔墨之中的部分;“虚”指艺术形象塑造中“虚”的部分,无形的描写,笔墨之外的部分,留待读者用自己的经验、想象、联想去补充、丰富它。这个“虚”也是古诗教学中的“情节断层”。
如《秋思》这首诗里,诗人选择了“写家书”这件事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远方亲人的牵挂。诗人很巧妙地截取了其中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写信之前“诗人有千言万语提笔不知从何说起”,另一个是在捎信人即将出发之时,“诗人又打开封好的家书反复查看”。因为诗中只是再现了两个零碎的镜头,如果要把故事表达出来,还需要把这些片段串接起来。而串接它们的就是读者的想象。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的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洛阳城里秋风阵阵,诗人__________。于是,他提笔想写一封家书给远方的亲人。”通过抓住诗词中的“虚处”想象说话,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深入感悟古诗文独特的表达方式。
深藏于古诗中的内涵和底蕴实在是太丰富了,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挖掘想象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价值,充分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学习有效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古诗词学习中一定能得到长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