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纪,是一个弘扬创新的时代,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事实证明,只有开拓创新之民族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时代的需要与我国现行的教学现状相差甚远,著名的物理学家扬振宁教授,曾多次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虽能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比美国学生缺乏创造力、动手能力。"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反映了我们现行教学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弊端,改革现行教学中的这种弊病,大力推行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地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小学自然课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的基础学科,刘默耕对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曾作过精辟的论述,"通过我们自然课的培养、训练,使他们(学生)头脑聪明一点、灵活一点,有个聪明的科学头脑,这个不仅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就是干任何事情,也是基础"。聪明的科学头脑,是要在教师引导,在不断探索自然过程中,激发和启迪出来的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更可贵,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过程:最初可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接着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得好的加以表扬,当学生能踊跃提出问题时就进一步要求提高质量,鼓励他们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自然教學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鲁迅学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既是影响学习进程与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只有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教学中注意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科学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气氛。
(一)引疑激趣。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小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因而,教师要善于采用游戏、故事、多媒体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适当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例如:上《不倒翁》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我准备了一个不倒翁的玩具,让学生玩,看看谁能扳倒它,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纷纷拿起不倒翁左扳右扳,可是不倒翁还是不倒,就在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倒,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这时学生想探索新知的兴趣就油然而生。
(二)、实验激趣。
凡是有趣味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教材,一般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好奇心。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所以在自然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认识兴趣,力图通过思维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产生求知的强大动力。例如:学习《热胀冷缩》一课时,我拿出装有红水的圆底玻璃瓶放在水槽中,然后拿起热水壶向圆底玻璃瓶外倒下去,这时红水沿着玻璃管由上至下迅速往外喷射出来,学生立刻给这个"喷泉"吸引住了,个个情绪高昂,他们纷纷提出疑问:"玻璃里面的水怎么会象喷泉一样喷射出来呢?"从而激起学生想探求知识的欲望以及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产生高程度的快乐体验。
二、创设情境,大胆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我们要发扬民主,创设条件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他们先学会提一般问题,再学会提探索性问题,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主动探索的品质。例如:学习《鱼》一课时,在每小组的桌上都放上两个鱼缸,有一个缸是空鱼缸,另一个里面装有水鱼、鲫鱼、蝌蚪、金鱼等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同类的动物都放到空缸里,于是学生纷纷把水鱼、蝌蚪放进空缸里,于是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把水鱼、蝌蚪放进那一个缸里?"学生纷纷抢着说:"因为蝌蚪是两栖动物,而水鱼有四条腿、壳,是爬行动物,而其它的都是鱼。"于是我说:"大家不用猜,都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鱼。"于是我说:"在生活中同学们对鱼都非常熟悉,你们还想研究鱼的什么?还想多了解鱼的什么?"学生纷纷提出许多的问题:"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人却不能?鱼为什么能游泳?鱼是怎么样呼吸的?鱼是怎么样繁殖的?……"看来学生在旧知识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提的提问既新颖又有趣、意义。
三、鼓励求异,大胆猜测。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而直觉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由此可见,创造力与直觉密切联系。布鲁纳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天赋,应当做更多的工作去发现、从最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和设想,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受逻辑形式的约束自由地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对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去伪真假,迅速做出预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四、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刘默耕对自然教学模式曾表述:"老师指导学生去认识去应用,在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不要硬灌一套,一言堂,满堂灌,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师生共同探究,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这个"势",不是教师教案上的"势",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趋势和规律。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杆枪,不应给学生一头猎物。例如:上《养蚕》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索过程中会总结出:蚕都有八对足,身边周围还有许多气孔等的共同特征,这时我还说了一句:"那蚕还有什么特点,你们课后再慢慢观察"。突然,有个学生兴奋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同桌那条大蚕虫的颜色比较白,而我的那条的颜色比较黄,为什么?"其他的学生也投以惊疑的目光,这时,我大大地表扬他,并因势而让问题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让学生买条小蚕虫从小养大,要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就会知道答案;后来,过了一段日子,那些学生对我说:"原来蚕虫在不断长大时,身体就会脱皮,每脱一次皮,颜色都不同,而且在吐丝前全身会呈白色、透明状。"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在强烈的创造意识孕育中,创造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所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在自然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任务艰巨而意义深远。只要老师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的教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必能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21世纪科学教育与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会议材料》
[2]《广州教学研究》2000年第6期
[3]《福建教育》98年6月号
[4]《徐特立研究》2000年1月
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地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小学自然课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的基础学科,刘默耕对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曾作过精辟的论述,"通过我们自然课的培养、训练,使他们(学生)头脑聪明一点、灵活一点,有个聪明的科学头脑,这个不仅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就是干任何事情,也是基础"。聪明的科学头脑,是要在教师引导,在不断探索自然过程中,激发和启迪出来的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更可贵,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过程:最初可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接着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得好的加以表扬,当学生能踊跃提出问题时就进一步要求提高质量,鼓励他们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自然教學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鲁迅学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既是影响学习进程与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只有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教学中注意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科学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气氛。
(一)引疑激趣。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小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因而,教师要善于采用游戏、故事、多媒体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适当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例如:上《不倒翁》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我准备了一个不倒翁的玩具,让学生玩,看看谁能扳倒它,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纷纷拿起不倒翁左扳右扳,可是不倒翁还是不倒,就在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倒,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这时学生想探索新知的兴趣就油然而生。
(二)、实验激趣。
凡是有趣味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教材,一般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好奇心。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所以在自然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认识兴趣,力图通过思维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产生求知的强大动力。例如:学习《热胀冷缩》一课时,我拿出装有红水的圆底玻璃瓶放在水槽中,然后拿起热水壶向圆底玻璃瓶外倒下去,这时红水沿着玻璃管由上至下迅速往外喷射出来,学生立刻给这个"喷泉"吸引住了,个个情绪高昂,他们纷纷提出疑问:"玻璃里面的水怎么会象喷泉一样喷射出来呢?"从而激起学生想探求知识的欲望以及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产生高程度的快乐体验。
二、创设情境,大胆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我们要发扬民主,创设条件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他们先学会提一般问题,再学会提探索性问题,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主动探索的品质。例如:学习《鱼》一课时,在每小组的桌上都放上两个鱼缸,有一个缸是空鱼缸,另一个里面装有水鱼、鲫鱼、蝌蚪、金鱼等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同类的动物都放到空缸里,于是学生纷纷把水鱼、蝌蚪放进空缸里,于是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把水鱼、蝌蚪放进那一个缸里?"学生纷纷抢着说:"因为蝌蚪是两栖动物,而水鱼有四条腿、壳,是爬行动物,而其它的都是鱼。"于是我说:"大家不用猜,都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鱼。"于是我说:"在生活中同学们对鱼都非常熟悉,你们还想研究鱼的什么?还想多了解鱼的什么?"学生纷纷提出许多的问题:"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人却不能?鱼为什么能游泳?鱼是怎么样呼吸的?鱼是怎么样繁殖的?……"看来学生在旧知识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提的提问既新颖又有趣、意义。
三、鼓励求异,大胆猜测。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而直觉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由此可见,创造力与直觉密切联系。布鲁纳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天赋,应当做更多的工作去发现、从最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和设想,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受逻辑形式的约束自由地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对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去伪真假,迅速做出预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四、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刘默耕对自然教学模式曾表述:"老师指导学生去认识去应用,在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不要硬灌一套,一言堂,满堂灌,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师生共同探究,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这个"势",不是教师教案上的"势",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趋势和规律。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杆枪,不应给学生一头猎物。例如:上《养蚕》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索过程中会总结出:蚕都有八对足,身边周围还有许多气孔等的共同特征,这时我还说了一句:"那蚕还有什么特点,你们课后再慢慢观察"。突然,有个学生兴奋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同桌那条大蚕虫的颜色比较白,而我的那条的颜色比较黄,为什么?"其他的学生也投以惊疑的目光,这时,我大大地表扬他,并因势而让问题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让学生买条小蚕虫从小养大,要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就会知道答案;后来,过了一段日子,那些学生对我说:"原来蚕虫在不断长大时,身体就会脱皮,每脱一次皮,颜色都不同,而且在吐丝前全身会呈白色、透明状。"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在强烈的创造意识孕育中,创造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所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在自然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任务艰巨而意义深远。只要老师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的教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必能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21世纪科学教育与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会议材料》
[2]《广州教学研究》2000年第6期
[3]《福建教育》98年6月号
[4]《徐特立研究》200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