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心的化石
党教片《小鞋匠》获奖后的第二天,朋友打来电话祝贺。这位朋友好奇地问:“雷锋鞋匠真雷锋吗?”我没有感到意外。我采访典型人物时,总是能听到与主流媒体不同的声音,习以为常了。越草根的典型,质疑的声音越大。修鞋匠孟广斌就是我拍过的最草根的人物。
2005年老孟被评为“哈尔滨十大感动人物”,出名了,支持赞赏老孟的“挺孟派”和怀疑抵制老孟的“倒孟派”也悄然兴起。支持赞赏的言论不必多言,怀疑抵制的言论却值得探究。“倒孟派”质疑的理由大致可归纳为“三假”:第一假是人品假,作秀真,助人为乐是为了出名;第二假是事迹假,如果他只奉献不要回报,早饿死了;第三假是典型假,有两个孩子的人怎么会成为典型,政策允许吗?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武松在“打虎英雄报告大会”上作报告,慷慨激昂,下面有两人小声议论:他的嫂子有问题……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乡人群的信仰缺失,在力图摆脱精神上的枷馈之际,不觉间走向另一个极端,怀疑一切,蔑视一切。
我跟踪拍摄孟广斌已经四年了,对这个鞋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在面对这些质疑的时候,我感到愤懑和悲哀。我不能对人心的石化和人情的淡漠做什么深刻的探究,我只能说,老孟是真实的人,做了真实的事,而我拍了一部关于他的真实的片子,我以后仍将要拍更多这样真实的片子,来呼唤人们寻找真实的自我。
大学生的鞋与副处长的脚
老孟说起那件事情好像就在眼前:“1987年,一个男学生,和我岁数差不多,冬天还穿着单裤。他拿来一双旧鞋,像破烂一样。”后来老孟为这位贫困大学生免费修了四年鞋。这只是老孟帮助过的几百个贫困大学生中的一个。
我知道这个故事后很兴奋。当年那位大学生,如今已经是一所大学的副处长了。一位亲历其事的副处长,说出来的故事分量自然不同。老孟的采访和原景重现很快都拍完了,只缺当年那位大学生的访谈。我让老孟联系这个人,老孟说:我和他说说采访的事情,应该没问题的。当时,我以为老孟在这里就是一位一呼百应的英雄,现在看来当时我和老孟一样天真。
第二天,老孟给我打电话说:“我和他说了老半天采访的事情,他就是不干,没有办法……”我心里一寒,是啊,一位大学的副处长怎么会容忍别人宣传自己倒霉的日子呢?怎么好意思提起自己不花钱让人修了四年鞋的尴尬往事呢?鞋匠的千针万线补过的几双旧鞋,也不再适合一位副处长的脚啊!
这种人情上的悲哀注定了《小鞋匠》的缺憾——没有一位曾经受到过老孟帮助的人站出来,说上一句话,上一秒钟画面。草根英雄的处境就是这样尴尬。
在城市壁垒的后方
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我、老孟和摄像机常在一起,有一个除夕也是在一起过的。老孟一家四口那时租住在棚户区,生活很艰难,棚屋里没有上下水,没有煤气,除了电灯没有一样家用电器,甚至连一个装衣服的箱子都没有。很多人说老孟心够狠的,家里穷成这样,在外面还装雷锋。老孟显然不符合当今评判英雄的标准。他是乡下人,很穷,工作很卑微,他怎么可以成为英雄呢?“穷生恶,富生善”,一些人觉得这才合理。老孟也约定俗成地被归入一个尴尬的阶层,还要被主观认定地分析:“穷人也会有善吗?”
老孟人到中年,处境其实有些尴尬。青春逝去,老态渐显,家有儿女,疲于奔命。从那时我记录的影像里可以看出老孟步入中年的疲惫和人情的凄凉。但这一家人在粗茶淡饭、平实朴素中仍满脸幸福,其乐融融。老孟说自己的生活很好,吃穿不愁,大家都很照顾他。
夏天的晚上,老孟一家人就着邻居送来的大酱,吃着煎饼卷大葱,很香甜。老孟的表情快乐而知足,仿佛吃的不是煎饼大葱而是海参鲍翅。有一万多外乡打工者住在这片狭小破烂的棚户区,穷帮穷的观念在这里深入人心。这里的生活虽然艰苦,却没有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城市壁垒,多了些温情,也多了些朴实。
一套廉租房,一颗赤子心
成为名人的老孟还是往常那个样子,作完报告,接受完采访,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多少人知道了他,而是问怎么走回哈尔滨师范大学最节省时间,还有很多学生在等着修鞋。孟广斌告诉我,1992年冬天,他远在山东的母亲病重,叫他回去。那时也正是活计多的时候,他以为没什么关系的,就多留了几天才回山东,然而母亲已经过世,没有见上最后一面。这是他终生的遗憾。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是老样子,修鞋就是天大的事情,不能耽搁。
2005年9月,哈尔滨市委为孟广斌一家协调解决了一套廉租房。尽管那是座只有二十几平方的一室半旧房子,却是老孟一家人最大的梦想。有人说:“一个修鞋的外地人真能钻营,政府又解决户口,又给房子。”对于“倒孟派”的言论,我能够体谅,因为质疑不是罪过。我只是悲哀:人心,为何如此复杂?
2006年11月,组织上进一步关怀老孟,准备在开发区为他解决一套4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老孟说:“我不要了,住这里挺好。”我对此事百思不得其解。老孟说:“开发区是好,但是离师范大学太远,搬过去就不能给学生修鞋了。”当时,我被老孟的话震“晕”了。
我想“倒孟”的人也该歇歇了。这些年老孟放弃的物质上的好处,是他即使修好能堆成山那么高的旧鞋也换不来的。
离开雷锋的日子
也许哈尔滨人记不清孟广斌的名字,但“雷锋鞋匠”的称谓路人皆知。1998年3月5日,孟广斌到哈尔滨市工商局以雷锋的名字注册服务商标,这在全国服务行业中尚属首例。很多企业家曾想出高价买断商标,或请老孟为连锁鞋店代言,老孟都谢绝了。“雷锋鞋匠”的冠名,解释说明了老孟的工作类型和理念追求,留存着那个火红年代的烙印。老孟简陋的修鞋屋里,到处都是雷锋的画像,因为老孟崇敬这个山东同乡。
如果说党教片《小鞋匠》还算一部成功作品,抛开表现层次的因素,老孟和我的真诚是最重要的。我没有怀疑过老孟,老孟也没有怀疑过这个社会。或许老孟无法和雷锋相比,那只是因为时代不同。又或许在当代社会,走出的英雄比雷锋那个时代还要可贵。
小时候看过电影《雷锋》,很感动。现在看《雷锋》,就会想雷锋该不该在电影里吃个苹果或睡个懒觉呢?记得有人说过:“我们需要雷锋,但不能让雷锋穿有补丁的衣服上街去。”我想今天不是“英雄”太少了,而是看待英雄的眼光有了变化,这已经不是一个能轻易产生英雄的时代了。当这个时代渐渐被物质所淹没的时候,我们更有责任拿起摄像机,去真实记录那些至真至纯的英雄。
(作者为哈尔滨市电教中心干部)
(摄影/赵新宇郭俊峰)
党教片《小鞋匠》获奖后的第二天,朋友打来电话祝贺。这位朋友好奇地问:“雷锋鞋匠真雷锋吗?”我没有感到意外。我采访典型人物时,总是能听到与主流媒体不同的声音,习以为常了。越草根的典型,质疑的声音越大。修鞋匠孟广斌就是我拍过的最草根的人物。
2005年老孟被评为“哈尔滨十大感动人物”,出名了,支持赞赏老孟的“挺孟派”和怀疑抵制老孟的“倒孟派”也悄然兴起。支持赞赏的言论不必多言,怀疑抵制的言论却值得探究。“倒孟派”质疑的理由大致可归纳为“三假”:第一假是人品假,作秀真,助人为乐是为了出名;第二假是事迹假,如果他只奉献不要回报,早饿死了;第三假是典型假,有两个孩子的人怎么会成为典型,政策允许吗?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武松在“打虎英雄报告大会”上作报告,慷慨激昂,下面有两人小声议论:他的嫂子有问题……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乡人群的信仰缺失,在力图摆脱精神上的枷馈之际,不觉间走向另一个极端,怀疑一切,蔑视一切。
我跟踪拍摄孟广斌已经四年了,对这个鞋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在面对这些质疑的时候,我感到愤懑和悲哀。我不能对人心的石化和人情的淡漠做什么深刻的探究,我只能说,老孟是真实的人,做了真实的事,而我拍了一部关于他的真实的片子,我以后仍将要拍更多这样真实的片子,来呼唤人们寻找真实的自我。
大学生的鞋与副处长的脚
老孟说起那件事情好像就在眼前:“1987年,一个男学生,和我岁数差不多,冬天还穿着单裤。他拿来一双旧鞋,像破烂一样。”后来老孟为这位贫困大学生免费修了四年鞋。这只是老孟帮助过的几百个贫困大学生中的一个。
我知道这个故事后很兴奋。当年那位大学生,如今已经是一所大学的副处长了。一位亲历其事的副处长,说出来的故事分量自然不同。老孟的采访和原景重现很快都拍完了,只缺当年那位大学生的访谈。我让老孟联系这个人,老孟说:我和他说说采访的事情,应该没问题的。当时,我以为老孟在这里就是一位一呼百应的英雄,现在看来当时我和老孟一样天真。
第二天,老孟给我打电话说:“我和他说了老半天采访的事情,他就是不干,没有办法……”我心里一寒,是啊,一位大学的副处长怎么会容忍别人宣传自己倒霉的日子呢?怎么好意思提起自己不花钱让人修了四年鞋的尴尬往事呢?鞋匠的千针万线补过的几双旧鞋,也不再适合一位副处长的脚啊!
这种人情上的悲哀注定了《小鞋匠》的缺憾——没有一位曾经受到过老孟帮助的人站出来,说上一句话,上一秒钟画面。草根英雄的处境就是这样尴尬。
在城市壁垒的后方
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我、老孟和摄像机常在一起,有一个除夕也是在一起过的。老孟一家四口那时租住在棚户区,生活很艰难,棚屋里没有上下水,没有煤气,除了电灯没有一样家用电器,甚至连一个装衣服的箱子都没有。很多人说老孟心够狠的,家里穷成这样,在外面还装雷锋。老孟显然不符合当今评判英雄的标准。他是乡下人,很穷,工作很卑微,他怎么可以成为英雄呢?“穷生恶,富生善”,一些人觉得这才合理。老孟也约定俗成地被归入一个尴尬的阶层,还要被主观认定地分析:“穷人也会有善吗?”
老孟人到中年,处境其实有些尴尬。青春逝去,老态渐显,家有儿女,疲于奔命。从那时我记录的影像里可以看出老孟步入中年的疲惫和人情的凄凉。但这一家人在粗茶淡饭、平实朴素中仍满脸幸福,其乐融融。老孟说自己的生活很好,吃穿不愁,大家都很照顾他。
夏天的晚上,老孟一家人就着邻居送来的大酱,吃着煎饼卷大葱,很香甜。老孟的表情快乐而知足,仿佛吃的不是煎饼大葱而是海参鲍翅。有一万多外乡打工者住在这片狭小破烂的棚户区,穷帮穷的观念在这里深入人心。这里的生活虽然艰苦,却没有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城市壁垒,多了些温情,也多了些朴实。
一套廉租房,一颗赤子心
成为名人的老孟还是往常那个样子,作完报告,接受完采访,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多少人知道了他,而是问怎么走回哈尔滨师范大学最节省时间,还有很多学生在等着修鞋。孟广斌告诉我,1992年冬天,他远在山东的母亲病重,叫他回去。那时也正是活计多的时候,他以为没什么关系的,就多留了几天才回山东,然而母亲已经过世,没有见上最后一面。这是他终生的遗憾。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是老样子,修鞋就是天大的事情,不能耽搁。
2005年9月,哈尔滨市委为孟广斌一家协调解决了一套廉租房。尽管那是座只有二十几平方的一室半旧房子,却是老孟一家人最大的梦想。有人说:“一个修鞋的外地人真能钻营,政府又解决户口,又给房子。”对于“倒孟派”的言论,我能够体谅,因为质疑不是罪过。我只是悲哀:人心,为何如此复杂?
2006年11月,组织上进一步关怀老孟,准备在开发区为他解决一套4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老孟说:“我不要了,住这里挺好。”我对此事百思不得其解。老孟说:“开发区是好,但是离师范大学太远,搬过去就不能给学生修鞋了。”当时,我被老孟的话震“晕”了。
我想“倒孟”的人也该歇歇了。这些年老孟放弃的物质上的好处,是他即使修好能堆成山那么高的旧鞋也换不来的。
离开雷锋的日子
也许哈尔滨人记不清孟广斌的名字,但“雷锋鞋匠”的称谓路人皆知。1998年3月5日,孟广斌到哈尔滨市工商局以雷锋的名字注册服务商标,这在全国服务行业中尚属首例。很多企业家曾想出高价买断商标,或请老孟为连锁鞋店代言,老孟都谢绝了。“雷锋鞋匠”的冠名,解释说明了老孟的工作类型和理念追求,留存着那个火红年代的烙印。老孟简陋的修鞋屋里,到处都是雷锋的画像,因为老孟崇敬这个山东同乡。
如果说党教片《小鞋匠》还算一部成功作品,抛开表现层次的因素,老孟和我的真诚是最重要的。我没有怀疑过老孟,老孟也没有怀疑过这个社会。或许老孟无法和雷锋相比,那只是因为时代不同。又或许在当代社会,走出的英雄比雷锋那个时代还要可贵。
小时候看过电影《雷锋》,很感动。现在看《雷锋》,就会想雷锋该不该在电影里吃个苹果或睡个懒觉呢?记得有人说过:“我们需要雷锋,但不能让雷锋穿有补丁的衣服上街去。”我想今天不是“英雄”太少了,而是看待英雄的眼光有了变化,这已经不是一个能轻易产生英雄的时代了。当这个时代渐渐被物质所淹没的时候,我们更有责任拿起摄像机,去真实记录那些至真至纯的英雄。
(作者为哈尔滨市电教中心干部)
(摄影/赵新宇郭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