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道德文化 重建学生道德理想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价值中立、西方化思潮逐渐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道德价值观也出现模糊化、世俗化、功利化等特点,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根源、路径选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本书旗帜鲜明地指出: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正经历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社会文化谱系紊乱,学校道德教育缺乏鲜明的文化引领,学生对道德精神追求的迷失,成为影响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面临的问题。学校道德教育应从文化视角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坚定自己正确的道德文化立场,倡导文化自觉,避免文化殖民,在道德理想的引领下,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一、为什么提出道德文化建设
  《伦理学大词典》中指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用善恶标准来评价,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道的最初涵义指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具有某种客观性,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这就叫做德[2]。为此,如果期待人们在行为外显上体现“德”,必须明确“道”是什么。“道”作为人们道德结构的精神内核,犹如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人们在其指导下进行道德观念的构建和道德行为的选择。社会及学校道德文化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价值取舍的精神内核,统辖个人道德发展方向。因此,人们必须重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尤其是学校道德核心价值观对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意义。
  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国家的传统道德文化遭遇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应该教给儿童一些永恒的道德准则,认同教师的权威,认为道德是可传授的。随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变革,教师权威、传授教育方式、核心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遇到了挑战。随着价值澄清学派、道德推理理论、关心理论、人本主义、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加之多元文化、信息技术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倾向“不能强加给学生任何一种价值观”,开始注重价值思辨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道德自觉的形成,但“社会主导价值观”地位的下降导致学生价值观选择的迷失和无所适从。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使生活在同一生活圈中的人们没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追求和道德信仰,这无疑加剧了社会道德失范。道德观念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中国人体验着各种价值观的彼此冲突,经历着价值选择的困惑,对成为何种人、持有何种道德价值观无法作出抉择,处于一种漂泊的无根境遇,失去了固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3]。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信仰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和吸引力的根源问题,即遵守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思想危机的问题,给道德价值观的确立建构了文化精神的支撑,为学生提供共同的道德根基,使人的道德规约超越世俗和功利,走向道德自觉。通过道德信仰的确立使学生理解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走向哪里。
  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以及民众道德路向的迷失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被重新提上日程,世界各国都在推行核心价值教育。2007年,英国推出全国中小学“英国传统价值观教育”计划,规定学生学习有关言论自由、文化多元、遵纪守法等核心价值观。澳大利亚政府出台学校价值教育国家框架(NFVE),提出以“关爱与同情”、“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尊重”、“公正”、“理解”、“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体系。新加坡提出新世纪注重“明智”、“诚信”、“关爱”、“合作”、“爱国”、“自信”、“创造性”等价值品质的培养。20世纪60、70年代,美国主张价值中立,但由于价值中立教育原则带来瓦解价值共识、破坏社会凝聚力等弊端,80年代末至今,追求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重又回归美国道德教育主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总要求。可以看出,各国都希望通过文化建设重建公民道德秩序,使道德文化建设成为塑造合格公民的无声力量。
  二、文化建设何以有助于学生道德理想的重建
  文化具有方向性。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4]。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建设首先是价值观的建设,这是明确生活在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人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个体行为方式的准则和尺度。一般来讲,文化价值观是稳定的、持久的,它会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
  文化具有凝聚力。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既是过往人生活的映照,也是当下人生活的呈现,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以及行为方式。文化引领的方向性、统一性避免了人们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迷茫,使大家沿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一个积极的文化圈,当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时,必然会受到正向舆论的批评与纠正,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逐渐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期待。积极、正向的文化场域无形中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形成独有的道德精神气质。
  文化具有塑造力。人永远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关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与社会是手心手背的关系,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用来指称人类的生活样式本身。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文化对人、对人的生活,进而对教育进行着无所不在的熏陶与塑造,不同文化及其文化精神深刻地影响着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得道德教育目的体现着鲜明的文化特色[5]。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必然会受特定文化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使自身的言行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明确、积极、正确的主流文化引领必然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升道德理解,形成道德文化气质。   三、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1.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
  学校道德文化的追求和营造,应先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这是学校道德教育开展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在其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追求,是学校育人的方向标。学校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育特点、学生特点与学校特点,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为了使道德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必须对其道德文化有“自知之明”,通过了解学校校史明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心中有数”有助于全体师生对学校育人追求的认同,使学校的追求成为全体师生发展的风向标。只有教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明确“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共同建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意义框架。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无形中会成为学校的精神气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直接作用于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
  2.发挥学生道德主体的作用
  文化选择和重建是建立在理性反省和意志抉择基础上的理想追求,这要求学生作为个体是独立自主的。为此,在教育方式中,学校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而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意识,经过学生判断之后的选择才是具有持久力的选择。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道德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从而把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当学生在学校道德文化的浸润中深刻地理解道德的人文内涵之后,他们就会从对道德规则的服从转变为对道德的内心信奉与崇仰,铸造自身的道德价值理想和道德人格追求。
  3.激发学生道德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道德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是一个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存在的精神规定。一个人道德的成长离不开道德需要的支配,道德教育只有激发并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精神需要,才能推进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学生道德需要的过程是把学生引向自由自觉存在方式的过程,学生不仅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存在物,还要思考自己如何生活,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成长环境。当社会舆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道德环境时,责任、合作、自觉等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就会不自觉地成为学生的道德追求,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理想的人。
  参考文献:
  [1]宋希仁,陈劳志.伦理学大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1026.
  [2]史宁.文化视野下道德教育的信仰重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9-101.
  [3][4][5]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37、42.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县级教研室的职能与作用  《中国教师》:李主任,您好!能否先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您们县教研室的主要工作职责?  李积雄:我县教研室的职能是:第一,指导中小学实施教育部确定的各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发开设适合的校本课程;第二,负责规划落实全县中小学教科研及校本教研工作;第三,指导中小学关于学科教学方面的教师培训;第四,负责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尤其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第五,指导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须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并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学生要由被动的接收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自主探究,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阳光学校(以下简称“阳光学校”)自建校之初(2005年9月)便努力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即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目标——“以德立本”,并以“创新教育”为指导思
教育评价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1]。这不但肯定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价值,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取向,即教育评价是用来促进儿童、教师、课程与教学不断发展的,而非
现代学习科学研究成果表明,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个体经验的、是高度重视核心概念的、是关注学生元认知的。如何将现代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从记忆、练习、再现扭转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探究发现、注重能力的路径之上,是目前生物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中“群落的结构”一节为例
在新生家访及入园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过度宠爱,许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都被家长包办,导致幼儿普遍存在动手意识差、精细动作发展薄弱的情况,严重影响幼儿的活动。因此,如何发展托班幼儿精细动作成为我们思索的问题。我们依据蒙台梭利教育法——动作敏感期理论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找到结构游戏这一平台。原因有二:一是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如积木、积塑、串珠等,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
摘要: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共同性是社会和个体稳定与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以资本为轴心结成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关系必然带来个体发展本质上的碎片化、不确定性以及物欲化,必然消解了教育目标内在的丰富性和稳定性。在金融资本控制劳动的全球化进程中,碎片化的“素质”“能力”替代了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的概念消减为个体的、具体化的、方便资本市场测量和选拔的“素质”,由此,带来一代人完全隔离、彼此漠然甚至对
近年来,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以下简称《喜》)风靡中国大陆,对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儿童产生了巨大影响:小男孩们希望自己是勇敢的沸羊羊或聪明的喜羊羊,小女孩们则希望自己是善良、美丽的美羊羊,而那个懒惰、爱闯祸的懒羊羊自然被孩子们用来称呼自己不喜欢的伙伴。一部动画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中国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为它着迷,以它作为“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我们大多数人关于羊与狼孰善孰恶的观念大多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正式颁行代表着我国大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而在台湾地区,1967年颁布了《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开启国民教育历程,又于2014年指出要实施“十二年的国民基本教育”。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国民基本教育,尽管在名称上存在差别,但实质都是国家按照法律的规定,让适龄儿童接受一定的教育所提供的一种强制性的制度保障。那么,在这一阶段,大陆地区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君子要懂得顺应天道,懂得承载包容。这既是一种刚健有为的人生观,也包含海纳百川的气度,更是一名好教师教书育人的不断追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光荣使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况曾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
编者按:在这人间的四月天,2014年4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院长顾明远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常务副院长郭华教授,率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的研究员们,来到美丽的甬城——浙江宁波,开展书院的第二届讲会营活动。此次讲会营,书院不仅联袂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宁波教育学院为来自浙江省内的700余名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