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相长、交往互动是新时期的良好师生关系。而“好动”则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低年级语文更是如此,更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动”起来,培养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动”的气氛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初次见到老师,学生会肃然起敬,不敢多讲话。如果老师再板着面孔,或不苟言笑,学生就会害怕你。这紧张的气氛莫说让学生主动说话,就是让他们多看你一眼也难。作为老师,这时候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融洽的师生感情才能培养起来。我平时很注意与小朋友一起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玩一些他们爱玩的东西,争取与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也很坦诚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我想:孩子们也是人,也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如同老师想了解学生一样。只要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培养起感情,就会相处得更融洽,配合得更默契。
记得去年开学的第一天,面对初接触的学生,我问他们:“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少数大胆的孩子能主动举手告诉我。可大部分孩子却怔怔地看着我;个别胆小的见我在注视他,就赶紧把头低下去。见到这种情景,我连忙说:“大家不用怕老师,老师与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喜欢你们。还是让我自我介绍吧,我叫……”我刚介绍完毕,很多孩子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纷纷举手作自我介绍。最后我小结道:“班里很多同学都已9岁了,哎,老师的小孩正好 9个月。请同学们想一想,当你10岁时,老师的小孩该多大啦?”我话音刚落,就听见有的低声说:“原来老师有儿子了”;有的说:“老师的小孩好玩吗?”部分学生大声说:“当我10岁时,老师的孩子就有10个月大了。”听着这错误而又可笑的话,我并没有生气,反而被他们的幼稚与童真逗乐了。因为,在我营造的轻松气氛中,孩子已放下拘谨,与我谈笑自如了。
二、优化“动”的环境
为了使学生能充分地动脑学习,教师必须根据其好动的天性和形象思维强的特点,运用富有启发性的直观教学方式,选择直观的教学用具,用形象的语言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直观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实物图片、挂图、投影、录象、录音等是孩子们理解形象的载体,简笔画、动画、贴图、表演、演示等是学生领会形象的方式。如在《狼和小羊》一课中,小羊说:“你(狼)站在上游,我站在下游,水是从你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这段话,对于知识浅、方向感差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但只要教师画出由上向下的河流示意图,稍加指点,孩子们就会很快明白“上游”和“下游”的意思,并意识到小羊讲得对,而狼的话没道理,是在故意找碴儿。
再如《坐井观天》一课,教学难点是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我打开挂图让学生认真看那口井,并指着青蛙提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当它抬头往上看时,眼睛两边的视线被什么挡住了?(被井壁挡住了)所以它只看到天的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都看不到。我们说青蛙的目光怎样?(目光狭小)它呆在井里,不到外面去见识世界,你觉得它的见识怎样?(见识短浅)可是它却不知道自己错了,还不相信别人的话。所以说,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自以为是的青蛙)经我这样通俗易懂地提示、启发,学生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三、感受“動”的乐趣
“游戏”是我经常引导学生感知形象、理解内容的堂练形式。如“开火车”认读卡片, “打电话”训练听力,分角色表演,词语接龙等。此外,我还注意把握“读”的时机,并把它变为形式多样的游戏。我采用“个人读”的方式检查发音的正误。让学生上台“范读、教读”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轮读、跳读、快慢读”是我们常玩的游戏。这种快乐的读书游戏,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亲自参与的紧张感和游戏后的轻松感。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动”的气氛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初次见到老师,学生会肃然起敬,不敢多讲话。如果老师再板着面孔,或不苟言笑,学生就会害怕你。这紧张的气氛莫说让学生主动说话,就是让他们多看你一眼也难。作为老师,这时候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融洽的师生感情才能培养起来。我平时很注意与小朋友一起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玩一些他们爱玩的东西,争取与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也很坦诚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我想:孩子们也是人,也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如同老师想了解学生一样。只要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培养起感情,就会相处得更融洽,配合得更默契。
记得去年开学的第一天,面对初接触的学生,我问他们:“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少数大胆的孩子能主动举手告诉我。可大部分孩子却怔怔地看着我;个别胆小的见我在注视他,就赶紧把头低下去。见到这种情景,我连忙说:“大家不用怕老师,老师与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喜欢你们。还是让我自我介绍吧,我叫……”我刚介绍完毕,很多孩子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纷纷举手作自我介绍。最后我小结道:“班里很多同学都已9岁了,哎,老师的小孩正好 9个月。请同学们想一想,当你10岁时,老师的小孩该多大啦?”我话音刚落,就听见有的低声说:“原来老师有儿子了”;有的说:“老师的小孩好玩吗?”部分学生大声说:“当我10岁时,老师的孩子就有10个月大了。”听着这错误而又可笑的话,我并没有生气,反而被他们的幼稚与童真逗乐了。因为,在我营造的轻松气氛中,孩子已放下拘谨,与我谈笑自如了。
二、优化“动”的环境
为了使学生能充分地动脑学习,教师必须根据其好动的天性和形象思维强的特点,运用富有启发性的直观教学方式,选择直观的教学用具,用形象的语言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直观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实物图片、挂图、投影、录象、录音等是孩子们理解形象的载体,简笔画、动画、贴图、表演、演示等是学生领会形象的方式。如在《狼和小羊》一课中,小羊说:“你(狼)站在上游,我站在下游,水是从你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这段话,对于知识浅、方向感差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但只要教师画出由上向下的河流示意图,稍加指点,孩子们就会很快明白“上游”和“下游”的意思,并意识到小羊讲得对,而狼的话没道理,是在故意找碴儿。
再如《坐井观天》一课,教学难点是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我打开挂图让学生认真看那口井,并指着青蛙提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当它抬头往上看时,眼睛两边的视线被什么挡住了?(被井壁挡住了)所以它只看到天的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都看不到。我们说青蛙的目光怎样?(目光狭小)它呆在井里,不到外面去见识世界,你觉得它的见识怎样?(见识短浅)可是它却不知道自己错了,还不相信别人的话。所以说,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自以为是的青蛙)经我这样通俗易懂地提示、启发,学生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三、感受“動”的乐趣
“游戏”是我经常引导学生感知形象、理解内容的堂练形式。如“开火车”认读卡片, “打电话”训练听力,分角色表演,词语接龙等。此外,我还注意把握“读”的时机,并把它变为形式多样的游戏。我采用“个人读”的方式检查发音的正误。让学生上台“范读、教读”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轮读、跳读、快慢读”是我们常玩的游戏。这种快乐的读书游戏,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亲自参与的紧张感和游戏后的轻松感。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