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b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天,在屋角一大叠的棉絮之中,突然翻出了半部残卷。那书百来页光景,每页书角都卷心菜一般层层叠着。卷前卷后的几页,摸上去脆生生的,一碰就碎成小纸片。没有书名,没有书脊,看页码一开篇就是几十页出去,七八十回后又撕掉了,完全没有任何关于这本书的信息。
  也是太没有书可读了,找到这么本没头没尾的书,勉强读起来。书里说的是一个大家族的欢乐故事,一群少男少女住在一个有几个村子那么大的大园子里,吃喝玩乐,饮酒斗诗,无忧无虑,其乐融融。
  那些富贵繁华,少年却是看不大懂。只知道里头的食物让人垂涎欲滴,一个茄子又是拔丝又是揉细,做得风流婉转。只是看不懂为什么要那么忌讳油星,那油汪汪的红烧肉我们过年才吃得上一回,不是世间最美的味道吗?
  里頭的诗自然也看不懂,却总感觉有种说不出的况味,符合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境。于是,我找了个笔记本,挑喜欢的工工整整抄了大半本。课堂上无聊,拿出来默默背上一遍,什么“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什么“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自得其乐中似乎慢慢拥有了小伙伴所不知道的欢喜和哀愁,向往和惆怅。
  书到了七十回,又是重结诗社,又是饮酒填词,正是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时节,却戛然而止了。问家里的大人们,自然不知道是什么书,更不知道是谁放上去的。
  第一次去外婆家,是六七岁光景。
  在一个叫秦屿的地方坐上三轮卡,一路突突的车声中,全是绕来绕去的山路。每到一个山村,三轮卡就在村头停一阵,搬东西的,走亲戚的,司机也下车不知道去了哪家喝一阵酒,老半天总也不见个出发的点儿。到了山林深处,突然就看到一大片翻滚的云海。越来越猛,越来越重,弥漫在整个车外。群山苍茫,流云奔腾,迅如激水,仿佛置身在一个梦一般的仙境。
  三轮卡在云雾中带着浓浓的酒意穿行了许久许久。在一个山坳处停下,父亲大声说,到了到了。云海逐渐散去,我们下车一看,却是山路边一间小店。父亲很熟稔地进去,跟店家欢乐地招呼着。在半人高的柜台上,揭开大酒瓮,舀了半斤老白干,又从柜台上大玻璃罐子里抓几把花生,喝上聊上,一坐又是老半天。
  这样天色全暗了下来。父亲叫起昏昏欲睡的我们,正式走路往外婆家出发了。
  还有很长的山路要爬,突然在一处山路站住。父亲告诉我们,不远处有大片石头的就是太姥山,说好了明天要去看看。然后继续赶路,翻下山梁,有一条山涧,得脱了鞋赤脚膛水过去,顺着茂密山林间的羊肠小道走半个来小时。越过一个山包,就在山岙里,远远地看见一片昏黄的煤油灯光晃动着,外婆家终于到了。
  当晚,我们就在山间的一处人家住下。附近有古寺,暮鼓声里,寒鸦哇哇叫着四处乱飞。那人家不知道是不是外婆那个大家族的亲戚,总之,苍茫群山,昏黄夜色,只此一户人家。老屋三四间连着,聚拢来一大家族的人,被母亲带着一个个招呼过去:外公、外婆、大舅舅、大舅妈、大阿姨、大姨父、三阿姨、三姨父、四阿姨、五阿姨、二舅舅、三舅舅……还有一群一样大小的丫头,都瞪着明晃晃的大眼睛望着我这个陌生人。
  大人们喝酒、吵闹,小娃们很快熟悉起来,在庭院里疯跑一阵,外边的夜色便跟墨一样浓厚。最后被大人们吆喝进来,随便拿热毛巾抹把脸,拽到小阁楼里,在一个角落铺了几床大棉被,所有的小娃们都窝一起睡觉。那个夜晚,听着楼下大人们大声喝酒,在似梦似醒间嘎嘎地大笑着;听着屋外夜风沙沙从树间穿过,刷刷地从瓦上过去;听着山里不知道鸟声还是小兽的呜哇声……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是个读书人。在当时的乡下中学,他的宿舍里藏了两大竹书架的书。虽然没怎么去他那里借读,日常之中,却常常听他指导说要读些什么书。
  有一天,他终于说,同学们要读读四大名著啊!那个时候,大家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四大名著,除了课本,大部分人都没接触过其他带字的读物。我凭着小时候读金庸的小说积攒下来的一些历史知识,在小小的学生群体竟然有着鹤立鸡群的感觉。
  入学不久,学校组织国学知识竞赛,我代表初一年级参加。分组抢答的性质吧,坐在简易桌椅拼接起来的台上,跟初二、初三的学长、学姐们同台竞技,竟然发现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是一个小小的鱼钩,抛在自己旧往认知积聚的池塘中,都可以钓上一条既定的鱼来。
  于是全校震动,都说初一有个新生,很厉害云云。初三的学姐,会在晚自习的时候,绕到教室来,在讲台上老师一般站定,说某某站起来,然后看一眼,呵呵笑着踱出门去。
  饶是如此,我也依旧不知四大名著写的是什么,甚至也并不能记全哪几本才算是。有一回晚自习,不知道是谁带了本《红楼梦》过来,于是顺手拿来翻,翻到几十页,突然就怔住了。坐在教室角落,浑身颤抖,眼泪就流了下来。
  原来,小小阁楼,懵懂年少光阴里头,那本掐头去尾的卷角书,竟然就是所谓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急忙忙翻到当年找不到的结尾读下去,几天里茶饭不思,却是越看精神越颓靡。大观园里的诗酒盛宴,竟然是这么一个结局:“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偶尔翻到余英时先生的《红楼梦中的两个世界》一文,大意是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明对比的世界,即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和大观园之外的现实世界。
  突然就想到,少年时候心心念念的大观园,就是刻意营造的乌托邦罢了。不仅如此,云海尽头怎么走也走不到的村庄,村庄里头多迟也不愿意散场的庞大家族,其实也都是人生里头的一座大观园。隔着时间的距离,隔着空间的距离,它们在我人生的伊始,仿佛在一首词的上半阕,华丽丽地铺垫下许多美丽的意象。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眼里的我们,不过是年少倏忽白头的过客而已。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每年过年都会收到来自母亲的新年礼物,今年也未曾迟到。  由于我从事工作的特殊性质(铁路行业),越是逢年过节单位越是忙碌,所以与家人团聚都集中在电话、视频聊天中。今年快过年时,妻子带着孩子从老家来单位看我,专程带来母亲做好的家乡美味:丸子和酥肉。看着两大袋子美食,脑海中不由得想到母亲早早地为准备这个年而忙碌的身影,一定是提前和亲戚打好招呼,买了最好的农村猪肉;一定是亲自到县城去采购过年做八大碗时的调
期刊
一入冬,母亲便会腌上一些鱼,晒干后挂在墙上。  腊鱼、腊味,于我印象深刻,可以称得上是舌尖上的乡愁。我的家乡桐城,地处皖中,我的老家属桐城西乡,居丘陵地带,家乡一带的人们总有腌渍腊鱼的习惯。我的老家门前有一条小河,门前有一口大塘,散落在田畈中的塘口也不在少数。儿时,乡间腊月起年鱼的日子,我们一帮孩子总是很兴奋。那时的村庄不叫现如今的村民小组,叫生产队。生产队长掌管着打鱼,分鱼。分鱼是要拈阄的,为了
期刊
春天,我和它一起從地里钻出来,嫩绿嫩绿,透着新鲜的味道。那时的阳光还很温煦,暖暖地照着我也照着它。起初,我的个子比它长得快,它却显出几分脆弱,好几次被风吹倒,几乎被泥水呛死。我就在它身边,看它如此不堪,心生爱怜,但我还小,爱莫能助又无能为力,差点急哭了。直到有一次,那个莽撞汉子就要把它碾在脚下,我着急,使劲儿地伸出自己的手臂……  奇迹就这样出现了,我揽它入怀,救了它的命。它吻了我,老天,初恋,真
期刊
四爷爷是我同村、同族没有出五服的叔伯爷爷,他比我父亲还小几岁,在老家讲究辈分,父亲见到他都要毕恭毕敬。  四爷爷没有“架子”,村里的孩子们都愿意和他玩儿。在街上,他要是碰到男孩子们打尜,他会接过打尜的棍子,给孩子们一通表演。只见四爷爷,瞅准地下翘起的尜尖,猛地砸下去,趁尜在地上弹起,他又挥动右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击弹在空中的尜,那尜就箭一般射向远方,其速度和距离,村里无人可比。孩子们撒欢般跑向
期刊
你是一匹伏櫪的老马,在病魔出现时,义无反顾出发。你忘记死亡,你忘记疲劳,你带领我们冲向新战场。你走进病房,你奋战疫区,哪儿疫情最严重,就能看见你。  你是一匹忠诚的老马,在人民痛苦时,勇士一样出现。你英雄不老,你勇闯难关,你打开这个春天万道霞光。你白发苍苍,你战胜病魔,和我们一起拥抱鸟语花香。  啊,钟南山,啊,钟南山,你整颗心都交给我们了。啊,钟南山,啊,钟南山,你和我们一起创造伟大。啊,伟大的
期刊
小山羊和它的古丽娜妈妈  春季转场的路上,山羊妈妈难产,生下小羊羔不久就死了。那只身上沾满黏液的小羊羔蜷缩在一块毛毡里,比小孩儿的手臂大不了多少。  “早产一周,”扎特里拜对他的妻子古丽娜说:“看起来很难存活,勉强留下来,也是个大麻烦。”  古丽娜好像没听到他说话,蹲在地上,用毛巾轻轻擦拭小羊羔的身子和湿漉漉的小脑袋。  扎特里拜低头观察一阵小羊羔,碰了碰妻子的肩膀,又说:“嗨!你看它的脖子,一点
期刊
“啪!”随着一声巨响,停电了!噢,停电面积很大,是半个城区!  停电的事已多年不见,偶尔的突发事故,却让我又想起故乡的煤油灯。  那年月,乡下不通电,到了晚上俺家就靠那盏小小的煤油灯。严格地说,那盏煤油灯都不能算一种灯具。煤油灯的底座是个空墨水瓶,灯头是一个像铅笔粗细,长约十厘米的圆铁皮桶,靠上三分之一的位置加了个比瓶盖稍大的圆脖灯盖,这还是俺村的小炉匠帮忙焊接成的。父亲回来后,给灯头加了个捻芯,
期刊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高中毕业一年后的我,在家中百无聊赖。  那年春节过后,在村里干部的陪同下,我们当地的村完全小学老校长一行来到我家。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当上了“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的“王”。可别说,自那天以后,走进教室后我感觉自己俨然就是一个“王”。因为我任教的是一个教学点,在一处离我家很近的平缓山坡上,我哩,既是学校唯一的校长,也是唯一的教师,教三个年级30个大小不一的农村娃,在粉笔灰中
期刊
斟满一杯赤水河,斟满青流绵软碧峰秀。暢饮一杯无忧酒,畅饮乡关江海情悠悠。  斟满一杯赤水河,斟满干戈挺拔玉帛柔。畅饮一杯无忧酒,畅饮沧海桑田乐悠悠。  斟满一杯赤水河,香透人间夜与昼。畅饮一杯无忧酒,悟透人生春与秋。
期刊
父母离异多年,我跟随老爸生活。  一次姑姑出差,常年在姑姑家居住借读的我便回家小住。习惯晚上11点睡、早上6点起的我,早早沉入了梦乡。大约凌晨两点时,我起床倒水,忽然见厨房还亮着灯,以为弟弟妹妹忘记了关灯的规矩,便走到厨房门边上,正准备伸手关灯,却愣了——竟是老爸!佝偻着身子的他正用清水冲洗着什么,好像是刚吃完饭的盘子,老爸的眼角纹路很深,略肿的眼袋正向我诉说着他的疲惫,黑眼圈似乎深了一些,颧骨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