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班主任工作,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做一个出色、成功的班主任,首先必须要有“三心”,那就是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一、尊重和信任中学生。
每一位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把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转变与班级发展相协调的和谐因素,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各种想法,给他们一个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因此,尊重和信任中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中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你首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人的情感,具有调节行为的功能。并且,人的情感从来就不是单向交流的,它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在中学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和情感会引起中学生的情感反应,而中学生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双方的相互影响伴随着师生关系的始终。这就表明,班主任的良好行为表现,满足了中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中学生肯定性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中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
有一学期,开学一个多星期了,我所带的班级很多学生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于是我作了这样一次这样的演讲:我以自己去东北师大等高校为例,讲述了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及他们的竞争状况,极力渲染了他们学习中的努力奋斗和生活方面的节俭,我看得出许多学生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还有的学生表示一定要改变现在的学习状态。
二、逐步加深师生感情。
中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师生交往的不断加深继续保持和发展,也会逐渐淡化以至转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想、心理品质和工作水平。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要悉心深入地了解学生,尽可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年轻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的优势,与他们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贫困生是班级的“弱势群体”,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抑郁、偏激、过于敏感、封闭的特点,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导致贫困生将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外界隔离,自怨自艾,甚至怨天尤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心理问题,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呵护和关怀。
三、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班里的一个学生父母不在身边,照顾他的奶奶也七十多岁了,处于没人管,交钱没有的状态,不学习,不完成作业,打仗是经常的事,是班级的老大难,后来,我发现他讲义气,重感情,我就从这入手,在思想上贴近他,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不歧视他,慢慢地他被触动了,愿意和我谈知心话了,学习状态也随之改变了。
一次给家长写信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快乐等和家长交流。文章收上来了,好幸福的孩子们啊!文章中充满着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有的从母亲忍着病痛给自己熬粥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有的通过父母玩闹式的争抢遥控器的举动,描述了一家浓浓的爱意,我被孩子们的幸福感染着,就在这时,一篇文章让我震惊,署名“林某某”。“。。。。。。,又一次单独的面对自己,我的眼泪都快干了,我那十四年没有见过面的妈妈在哪?别的孩子闯祸了,有爸爸撑腰,可我的爸爸为何总不在我身边,同学们都不信任我,老师永远是对的!我想不通。。。。。。
我惊呆了!从文章中我分明看到了不公平、委屈和怨恨。林某某没有感受过爱,所以也不知道去爱同学,团结同学,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林某某总是欺负弱小同学时,表现的那种不屑一顾的神情。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特别关注林某某,对同学打来的“小报告”,我总是在了解事实后,再找他谈话,当他狡辩时,也不在严厉的指责,而是说:“林某某,看着老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四目相对时,我会微微一笑,摸摸他的头什么也不说了,他也什么也不说,只是低下了头。在生活中,我更多的关注他中午是否有饭吃,是否有本写作业,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
从那以后,我越来越多的听到林某某的笑声,越来越少地听到有关他的“小报告”。
美国心理学家斯托奇曾说过:不要幻想所有的孩子都是你眼中的羔羊,很难想象一条大河中只有中规中矩的舒缓,没有湍急和咆哮会是什么样,逾越规矩,桀骜不训往往是充满亲和力的表现。
学生无论怎样,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孩子难免因为自身幼稚而范错误。我想,作为教师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宽恕,引导他们避免小错铸成大过,这或许才是教师最伟大的地方。
一、尊重和信任中学生。
每一位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把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转变与班级发展相协调的和谐因素,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各种想法,给他们一个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因此,尊重和信任中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中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你首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人的情感,具有调节行为的功能。并且,人的情感从来就不是单向交流的,它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在中学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和情感会引起中学生的情感反应,而中学生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双方的相互影响伴随着师生关系的始终。这就表明,班主任的良好行为表现,满足了中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中学生肯定性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中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
有一学期,开学一个多星期了,我所带的班级很多学生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于是我作了这样一次这样的演讲:我以自己去东北师大等高校为例,讲述了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及他们的竞争状况,极力渲染了他们学习中的努力奋斗和生活方面的节俭,我看得出许多学生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还有的学生表示一定要改变现在的学习状态。
二、逐步加深师生感情。
中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师生交往的不断加深继续保持和发展,也会逐渐淡化以至转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想、心理品质和工作水平。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要悉心深入地了解学生,尽可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年轻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的优势,与他们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贫困生是班级的“弱势群体”,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抑郁、偏激、过于敏感、封闭的特点,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导致贫困生将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外界隔离,自怨自艾,甚至怨天尤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心理问题,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呵护和关怀。
三、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班里的一个学生父母不在身边,照顾他的奶奶也七十多岁了,处于没人管,交钱没有的状态,不学习,不完成作业,打仗是经常的事,是班级的老大难,后来,我发现他讲义气,重感情,我就从这入手,在思想上贴近他,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不歧视他,慢慢地他被触动了,愿意和我谈知心话了,学习状态也随之改变了。
一次给家长写信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快乐等和家长交流。文章收上来了,好幸福的孩子们啊!文章中充满着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有的从母亲忍着病痛给自己熬粥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有的通过父母玩闹式的争抢遥控器的举动,描述了一家浓浓的爱意,我被孩子们的幸福感染着,就在这时,一篇文章让我震惊,署名“林某某”。“。。。。。。,又一次单独的面对自己,我的眼泪都快干了,我那十四年没有见过面的妈妈在哪?别的孩子闯祸了,有爸爸撑腰,可我的爸爸为何总不在我身边,同学们都不信任我,老师永远是对的!我想不通。。。。。。
我惊呆了!从文章中我分明看到了不公平、委屈和怨恨。林某某没有感受过爱,所以也不知道去爱同学,团结同学,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林某某总是欺负弱小同学时,表现的那种不屑一顾的神情。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特别关注林某某,对同学打来的“小报告”,我总是在了解事实后,再找他谈话,当他狡辩时,也不在严厉的指责,而是说:“林某某,看着老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四目相对时,我会微微一笑,摸摸他的头什么也不说了,他也什么也不说,只是低下了头。在生活中,我更多的关注他中午是否有饭吃,是否有本写作业,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
从那以后,我越来越多的听到林某某的笑声,越来越少地听到有关他的“小报告”。
美国心理学家斯托奇曾说过:不要幻想所有的孩子都是你眼中的羔羊,很难想象一条大河中只有中规中矩的舒缓,没有湍急和咆哮会是什么样,逾越规矩,桀骜不训往往是充满亲和力的表现。
学生无论怎样,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孩子难免因为自身幼稚而范错误。我想,作为教师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宽恕,引导他们避免小错铸成大过,这或许才是教师最伟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