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穷途而哭的创造者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ao3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途而哭,这个成语的创造者,便是文学史上最令人敬仰的人物之一,阮籍。看见这四个字,仿佛就看见一辆孤独的马车,在一条荒僻的小路上摇摇晃晃的移行着。驾驭者并非手无缰绳,但却始终满盈酒杯。似乎也不是为了赶赴某个目的地,当车轮终于停下的时候,却是到了路的尽头。于是,驾驭者——阮籍,放声而哭,驱车而返,直至率意的再踏上另一条路,重复着又一次的癫荡与酒醉。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生民涂炭,阮籍在这样的时代中,有那样纠结矛盾的身世,表现出一种无助的悲凉和一种无友的绝对孤独,这些也成就了《咏怀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1. 什么是咏怀诗——吟咏情怀
  所谓咏怀诗,广义上说,是指诗人吟咏怀抱、抒发感情之诗。拥有强烈的感情和纠葛的生命意识,形式上又不拘一格,是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
  一翻开阮籍的《咏怀诗》,便是那些伤感、孤独、凄凉的诗句,如第7首诗中“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第14首中“挥涕怀哀伤,辛酸语谁哉?”等等,这却也成了阮诗中最能让我们觉得凄怆伤神而又为之着迷的地方。黄侃先生曾说过阮籍有“大哀在怀,非恒言之所能尽,故一发之于诗歌”。 正是因为悲哀无法排遣,无处诉说的,才造就了他诗歌的玄远深奥的独特意境。
  2. 《咏怀》的主要内容
  《咏怀》它不仅仅只是反映作者思想的文本,更重要的是,这八十余首诗歌并非作者一时之作,而是作者生平很长时间之内吟咏感怀的总集。前面48首多是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内心的痛苦、惆怅,而后面的34首诗则满怀了作者对显示的痛苦情感,欲去而不能去,只能在想象中为自己构建一个“孤行士”的形象。无路可走,无可作为,正所谓穷途而哭,这也正是他绝望与痛苦的体现。这组诗真实的反映了诗人一生极度复杂的思想感性,从诗人对自己及所处世界的审视和思索出发,主要内容有:
  (1)胸中怀汤火,终身履薄冰。
  在读《咏怀》组诗时我们常常能看到类似于“孤鸟”这样的意象。这是用来象征社会上的人们都极力压抑着自己的内心情感,人人都不能相互坦诚理解,而使作者由感而歌,孤独无助,彷徨无依,寂寞清苦。这种寂寞感也是阮籍渴望挣脱束缚,渴望自由的表现。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后期遂放弃了自己的志向而去崇尚玄学,愿意在玄老学谈中论人生,也把他的自我意识以及对时人时事的感受带入了文学作品中。但当时司马氏集团不断施压、威逼利诱,仍然给阮籍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所以他始终“胸中怀汤火,终身履薄冰”。
  (2)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咏怀诗》,也有讽刺时政及某些丑恶现象的内容,但叙说都比较隐晦,如“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这一句就曲折的揭露了司马氏操纵大权、为所欲为的重大历史事实。
  现实生活中的阮籍,一直“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是为了明哲保身,而他的诗中也同样充满了那种无人理解的悲愤。 “一方孱弱的曹魏政权如大厦将倾,一方险恶阴险的司马氏集团已成篡权禅代之势”, 生在这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代,意味着阮籍的人生已成注定的悲剧,当个人理想意志破灭,他的思想情感也跟着发生了改变。人说言为心声,手写心,经历过重重打击,看到社会黑暗面后,阮籍开始归趋老庄,发言玄远,这82首《咏怀诗》是阮籍在险恶处境中困境的写照。
  (3)愿为云中鸟。
  《咏怀诗》中还有一些游仙之作,都是诗人为了解脱苦恼,追求遗视高风情怀时的流露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第七十六首中“琅玕生高山,芝英耀朱堂。莹莹桃李花,成蹊将夭伤”;以及“自非凌风树,憔悴鸟常有”。这些都是对这种神仙生活的渴求与不得求的矛盾体现。
  但现实总归是现实,神仙生活是求之不得的,作者又流露出绝望的口吻,如第66首中“寒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便是感叹自己被禁锢在黑暗中动弹不得的悲哀。所以“愿为云中鸟”可以说是作者在当时现实中渴望自由与宣泄的呼唤,是他永久的追求。
  (4)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当然,《咏怀》中还有少量自述平生经历和渴望建功立业理想的篇章。阮籍从小就开始学习正统儒家思想,所以受儒学的影响很深,这从他的身世中就可以看出来了,儒家思想伴随了阮籍一生。
  如第39首中的诗句“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这些表现了阮籍一度出现的想要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这种思想,也给我们刻画出了他想象中的那个临难赴危,不惧生死的英雄形象。
  面对污浊的社会,辗转于政治的漩涡中的阮籍一直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因为他一直崇尚建安诗人们的那套在有限的生命建立功业以求无愧此生的说法,而在这样的时代中,且不说济世安民、杀敌报国的远大理想已无可实现,就连性命也朝不保夕,所以他的诗中也多展现了理想破灭的这一面。
  3. 《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1)长于抒情。
  阮籍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一直是以玄学家的身份出现的,在人命危贱的时代,迫于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其人生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只有寄情老庄,将一位正直知识分子的满腔愤懑发而为咏怀诗,形成其为独特的抒情风格,其各篇都有感而发,抒情意味极浓。如:“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诗》的感情也极为真诚激切,具有感人的力量,所以《诗品》说它“可以陶性灵、发幽思”。所以说抒情性,是阮籍《咏怀》的一大鲜明特点。
  (2)精于用典。
  在司马氏的高压政策下,阮籍怀才不遇,虽说“乱世之音怨且怒”,但作为文化人的他,不得不凭借古人古事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其用典之多已成必然。如其四十七首中“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这句诗中也包含了两个典故。一是《吴越春秋》中范蠡劝文种:“高鸟已散,良弓将藏”,要他见好就收;还有一个则是《陈涉世家》中所录陈涉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千古绝叹。两个典故和在一起诠释,意味就完全不一样了,言外之意也跃然眼前,让我们可以品味出作者那既有不安苟且,欲济世经国的雄心,又害怕成为被烹的“走狗”那种婉曲真情。
  阮籍的《咏怀诗》中用典不胜枚举,而且变化多端,由于这组诗是他写给自己看的,所以其中用典往往信手捏来,掐头去尾,而后人对其典故之旨的猜度,也恰好证明了其诗得艺术魅力之所在。
  (3)工于比兴。
  诗人有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露给读者。由此我们可知,阮籍的诗确实是工于比兴,诗人除了追求艺术境界外,更多的是别有所托。如《咏怀》其十四:“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此诗开篇感物起兴,黄节引吴淇曰:“古之劳人,多托兴于蟋蟀,蟋蟀感时而鸣,人又感蟋蟀之鸣而悲” ,从“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可见出他感到世上已无知心之人,故“物以起情”,主要想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综上所述,不得不说阮籍的《咏怀》诗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具有更为浓重的伤感倾向,形成了深情渊渺的艺术风格,又有格调高远的审美特质。这种特质与诗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清淡的思辨思想是分不开的,同时和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复杂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个性气质也是密切相关的。《咏怀诗》是阮籍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抒情诗史上,处于转折地段,又很高的艺术价值。阮籍以及他的《咏怀诗》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3-08-10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较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多启发学生,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数学概念;概念教学; 阶段 ;数学思维;层次分析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
期刊
在历代文人中,苏东坡无疑是一个具有绝世才华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当朝宰相韩琦曾言:“轼之才远,大器也。” 但他命途多舛,仕途坎坷不平,屡遭贬谪,历尽磨难。一曲《定分波》,篇幅虽短,然意境深邃,内蕴丰富。“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本是一件小事,在东坡这里却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苏词多佳句,字里行间才情洒落,细细品读,愈觉心中沉醉,不能自已。而其中熠熠生辉的,恰恰就是苏东坡身处逆境而
期刊
【摘 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都是很有益的。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化学;课外活动;学生能力培养  化学知识从实践中来,化学实验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近几年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坚持开展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结合近几年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实践,谈
期刊
【摘 要】好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对做功的计算和动能定理的应用存在理解误区。通过例子来具体说明功W=Fv·(受力点位移L v),系统动能定理应为W内+W外=∑ni=1 12mi(vi末2-vi初2)。  【关键词】受力点位移;内力做功;系统动能定理  1. 功W=Fv·(受力点位移L v)  在高中阶段,谈力做功也好,谈动能也罢,都是默认为以地面为参考系。所以功W=Fv·L v 是力与受力点对地位移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交际工具。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品味学习语文运用的妙处;语文是文化载体,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浸润于语文所描述的美好情景中。这就是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就是“语文味”。下面是我多年来者学心得的一点体会和建议。  1. 用“语文味”营造课堂氛围  人文性、文学性应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质,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情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搞好课堂教学,是当代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按照新课程要求,老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会学、乐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间合作极其重要,没有合作就难以实施新课程。师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老师角色应是学生平等的交
期刊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 特级教师孙双金也特别指出:“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意于课外。”学习语文就是应该让孩子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就是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时空,孩子们才能捕捉到更多鲜活的语文信息。那么为孩子的课外延伸究竟该如何服务呢?  1.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波斯诗人萨迪曾说:“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对联是我国
期刊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联系班上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校长和教导主任的亲密而有利的助手,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肩负着对全班学生负责的教育重任,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特别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我想班主任不但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务实的创新精神,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有所作为,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和框架。  1. 创设情境  “探究─合作”模式教学首要环节是创设情境,即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利用学生想看、想做、想实验等心理设计一个蕴含要研究的问题的小实验、游戏、魔术等,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卷入问题情境,迅速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并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作用; 激发;配置;有效;开拓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
期刊